王陽明的心學智慧:如何給人強大的力量?從自己的內心深處改變

2021-01-20 小白白說教育

王陽明的心學智慧:如何給人強大的力量?從自己的內心深處改變

王陽明小的時候也是一個芸芸眾生中最普通的那一個,甚至可以說王陽明都不如大多數人。

他五歲的時候還沒有學會說話,12歲才開始讀書,22歲考進士失敗,25歲又重新參加科舉,但是仍然以失敗告終,28歲才步入仕途,35歲就遭人陷害被貶龍場。

相信很多人在經歷這樣坎坷的人生之後就已經對自己的人生失去信心了,他們開始相信命運,相信自己根本不是做「人上人」的那塊料,開始自暴自棄,平平淡淡的度過餘生。

但是對於王陽明來說,龍場是他人生新的起點,在這裡他改變自己的心態,厚積薄發,悟出「心學智慧」,流芳百世!

王陽明的經歷告訴我們:從自己的內心深處改變,才能夠給自己強大的力量!

王陽明本是文官,卻用了一招圍魏救趙,帶兵三個月內打敗明朝叛亂王爺寧王:

在寧王殺向南京城的時候反過身子攻擊了寧王的老巢,保住了南京,在寧王趕往老巢的時候又反過身子埋伏了趕來增援的寧王,這一折一反,直接一舉殲滅了寧王。

日本軍神東鄉平八郎,是近代史上黃種人第一次打敗白種人的將軍

在大敗俄國軍隊之後,在天皇以及各路軍政人士的誇讚聲中,東鄉平八郎高舉一塊腰牌,上書七個字:一生俯首拜陽明。

日本海軍元帥東鄉平八郎,也是王陽明的狂熱粉絲。

王陽明心學的宗旨就是:你所遇到的一切問題都跟你的心息息相關。

王陽明初到龍場的時候,環境惡劣,水土不服,語言不通,也曾經怨天尤人,自暴自棄過,後來他漸漸明白,與其這樣消沉下去,不如改變自己的心態,於是他開始靜坐,思索,學會了跟自己的心靈對話,終於悟出了「聖人之道,本心自足」的道理!

心學的核心奧義,就在於四個字「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既不是,知了就要去做,也不是說做了就代表知了,又或者說不做就是不知,也不是定義為不知結果做了也相當於不知。

自古以來,大家都認為,知是知,行是行。雖然兩者有關聯,但是畢竟是兩個方面。

很簡單,今天吃肉啊還是吃素啊,兩個知,去這個公司上班還是去那個公司上班啊,兩個知,甚至十幾個知,你可以分析各種情況,最後採取行動。

而心學所說的,即知和行是一回事。心學最偉大的地方就在於揭示了這一真理。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你坐地鐵的時候喜歡吃韭菜餡包子,這個時候來了好幾個人,讓你不要吃了,因為味道不好,影響別人。於是你得了這個知,不吃包子了。

人最大的障礙是自己。人之所以不快樂,是因為事情不符合「我」的預期。 「我執」越重,人越痛苦。 但是一旦學會放下,學會控制,「我執」自然也就消失了,你的人生,自然就參悟了、灑脫了。

看似玄而又玄,晦澀難懂,但是當你真正了解之後你會發現,你將會比別人多出不一樣的關於人生、事情發展的感悟。

王陽明這一道理,能懂的人太少,但是當你懂得了,你會有一種不一樣的灑脫和聰慧,這也是王陽明的魅力所在。

王陽明就是因為在經歷低谷時期選對了方向,改變了思維才改變了人生。聖人的智慧肯定是有道理的,我們可以嘗試學習王陽明的心學,說不定就會給我們帶來收穫呢!

學習王陽明的智慧給大家推薦兩本書:《傳習錄》和《知行合一》

《傳習錄》是王陽明心學智慧的精華,書中主要記載了陽明先生對於人心的琢磨研究。王陽明認為「至善是心之本體」,他認為人性本善,凡事應該追求內心的真實想法,做到心與行一致。

在遭遇苦難的時候或者是感覺迷茫的時候,《傳習錄》可以給你指引方向。

《知行合一》可以說是王陽明的人物傳記。裡面記載了陽明先生從出生開始各種趣事,尤其是經歷過龍場頓悟之後的王陽明,可以說是智慧的化身,根據書中的小故事結合我們現實生活,我們會發現陽明先生很多為人處世法則都值得我們去學習,去效仿。

這兩本書是想要學習王陽明智慧的必讀書,在書中我們可以看到年輕時候鬱郁不得志的王陽明;可以看到在龍場內心經過自我救贖之後悟透天機的王陽明;還能看到充滿智慧在朝堂之上一展抱負的王陽明等等。

「人人自有定盤針,萬化根源總在心。卻笑從前顛倒見,枝枝葉葉外頭尋。」

王陽明先生的這首詩恰如其分地寫出了現代社會人的現狀,人心浮躁,人們在名利場中浮浮沉沉漸漸忘卻了自己的內心,是時候該好好尋找能夠定住自己內心的定盤針了。

當你一籌莫展不得志的時候,當你身居高位感到孤單的時候,當你初出校園感到迷茫的時候讀一讀王陽明吧。

會讓你的內心感到安定,讓你心情變得愉悅,你會發現你的心態變了,周圍的一切都變了,然後無論是想幹什麼,全世界都在為你讓路!

點擊下方,即可購買:

相關焦點

  • 王陽明:能成大事之人,落魄時懂得這樣改變,讓自己的內心更強大
    一說起王陽明,首先想到的就是他的「心學智慧」,雖然心學並不是王陽明發明的,但是王陽明卻領悟到了心學的精髓,並且利用自己的力量把它發揚光大,並且王陽明還憑藉著心學智慧成為一代聖人。王陽明的心學智慧直到現在依然滋潤著很多乾涸的心靈。
  • 王陽明心學:內心強大的人,在這2件事上卻很「低調」,真是奇怪
    沒料到,王陽明又再次生存下來,心學在龍場誕生,從此王陽明從人間地獄走向了萬丈光芒!王陽明就是我們口中所說的真正的內心強大的人,他一輩子都用智慧來生存,於是他成為了聖人!有人說,只要能學到王陽明的一半智慧和成就,就非常了不起了!
  • 王陽明心學智慧:修煉不動心,擁有一顆強大內心,世界都為你讓步
    王陽明一生都在強調修心,他認為只有修煉一顆強大的內心,不但百事可成,甚至連疾病都遠你而去!王陽明的心學主張「知行合一」,從人性出發,主張一切向內求,順其自然,從而修煉一顆強大內心,不假外求!「不動心」也是陽明心學的一個重要內涵,通俗來說是一種內心的強大,而在修心的境界則是內心不因外事而動,一個人即便外在遭遇了負面情緒,也能夠化解這一些情緒,不讓情緒入自己的心。此心不動,隨心所動,應該是我們學習心學最嚮往的境界了。
  • 王陽明「心學」四大智慧,直指當下人生
    看透和超越外在環境,從內心尋求強大的力量之源,這正是王陽明心學的最大價值。每當我們感到壓力很大,生活處處不如意的時候,不妨借鑑王陽明心學的智慧,幫助自己找到幸福。王陽明告誡我們,內心力量的源泉所在,在於遵循自己的良知、做真實的自己。並不是說我行我素、恣意妄為,而是堅持正確的自己。人最容易受外在環境的裹挾,被眾人的意見左右,隨波逐流,人云亦云。
  • 王陽明:層次高的人,從不追求忙碌,而是學會掌控自己的內心
    王守仁別號陽明,明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書法家兼軍事家、教育家,大家也習慣地稱之為王陽明。王陽明不僅僅是中國的聖人,一代心學大家,他還是一個軍事家,一個創造心學的人,能將自己的心學智慧運用到帶兵打仗上,還能打勝仗,王陽明是個擁有智慧的人。
  • 王陽明:人生不順時,你必須內心強大!
    一個人內心強大與否關鍵就在於這個人敢不敢面對現實。竭盡全力做事情的時候,還能夠因為知天命而節制自我,這樣的人才是真正的內心強大。王陽明在經歷生死之後看透了很多,龍場的環境雖然艱苦,但卻很安靜自在,他不斷地思考,磨練自己,以至於最終在龍場悟道,創辦了《心學》。同時他認識到了,無論做什麼都得遵循自己內心的真實想法,這也就是「心即理」。正是「龍場所悟」才使得王陽明的心態發生了極大的轉變。
  • 王陽明:修煉一顆強大的內心,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世界都為你讓步
    王陽明一生都在強調修心,他認為只有修煉一顆強大的內心,不但百事可成,甚至連疾病都遠你而去!王陽明的心學主張「知行合一」,從人性出發,主張一切向內求,順其自然,從而修煉一顆強大內心,不假外求!王陽明自從掌握心學這麼利器,在政治上、軍事上都是百戰百勝,從未失敗!
  • 王陽明「心學」七重境界:當良知與天相通,心靈便實現涅槃
    他說:"當心與天地連通,生命即發生質變",儒家應該讓人看到自己的內心,於是"心學"就這樣被創造出來了,王陽明內心還把"心學"劃分為七重境界,每一重境界都代表著人生的智慧。保持本心,保持滿足"心學"的核心可能就是"心",人的內心千變萬化,對於每件事情有不同的看法。王陽明從自己的內心出發,仔細看待這個世界,除了笑對苦難之外,他認為心學的第二重境界就是要認識自己的本心,學會滿足。
  • 老祖宗智慧:一個人如果有這2種特點,內心一定很強大,不要小瞧
    而根據老祖宗留下來的道理來看,內心強大的人,往往有這2個特徵,看看你身上有沒有一個。一個人內心越強大,身上越會有這2個跡象,如果我們在生活中遇到這種人,千萬不要小瞧了!曾國藩說過:「遇橫逆之來而不怒,當非常之謗而不辯。」,做到這兩點,就是真的內心強大,那這兩句話什麼意思呢?
  • 王陽明心學告訴我們:要想改變命運,最直接的方法就是開悟
    一個人心中若有解不開的困惑,整個人的思維都是亂的,而內心煩亂是最耗費人精力的,人在內心煩亂的心境下做事,就很容易做錯事情,更不要說要成就大事業了。在貴州的三個年頭裡,王陽明遍歷種種苦難,受到無盡的折磨,卻在貴州悟道成道,創立了自己獨特的「心學」體系。
  • 王陽明心學:「致良知」被指精神邪教,如何看待弘揚國學文化?
    王陽明心學說:心即理,致良知。心外無物,心外無理,做人做事從內心深處的良知出發。近些年,弘揚傳統文化這一理念在國內非常盛行,國家也大力宣傳這點。可很多東西,往往就容易被一些別有用心的人利用,比如市場上就出現不少宣揚傳統文化的機構,這些機構有真有假,讓人很難辨認,甚至一些機構還有類似邪教的意思。
  • 王陽明「心學」智慧:心若安定,萬事皆可成
    王陽明「心學」智慧:心若安定,萬事皆可成中國五千年一共出了兩個半聖人,一個是孔子,一個是王陽明,剩下半個是曾國藩,今天就說和孔聖人齊名的王陽明。人生在世間時時刻刻像處於荊棘叢林之中一樣,處處暗藏危險或者誘惑。只有不動妄心,不存妄想,才能使自己的行動無偏頗,抵制誘惑。
  • 王陽明心學智慧:中年男人慾有所突破,人脈次之,需牢記4字真言
    王陽明心學智慧:中年男人慾有所突破,人脈次之,需牢記4字真言人類歷史上,有2個5歲才開始講話的人,都對人類世界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一個是德國的愛因斯坦,他的相對論,改變了人們對宇宙的認知;一個是我們中國的王陽明,他的心學,改變了人們對自我的認知。
  • 王陽明:心學既是一門精神藝術,又是一門實用功夫
    有很多有名的成功人士都從王陽明的心學中獲得啟示,如曾國藩、梁啓超、稻盛和夫等都通過王陽明的心血不斷提升自己、超越自己。王陽明的心學既是一門精神藝術,也是一門實用功夫。不妨一起探索一下王陽明心學的奧秘。一、心靜修福報在這個快節奏的社會裡,不少人都過於浮躁。
  • 東鄉平八郎「一生伏首拜陽明」 ,王陽明心學真能讓人文武全通?
    少年王陽明死磕竹子,到底為了啥?一場大病後人生出現新拐點 王陽明是一代心學大師,他的功績可以比肩孔孟等聖人,號稱古今第一完人。 然而這都不是重點,重點是,你知道王陽明的學徒都有哪些人嗎?
  • 東鄉平八郎「一生伏首拜陽明」,王陽明心學真能讓人文武全通?
    王陽明是一代心學大師,他的功績可以比肩孔孟等聖人,號稱古今第一完人。然而這都不是重點,重點是,你知道王陽明的學徒都有哪些人嗎?我們能從這位偉人的學說中學到什麼,讓自己變得更加強大?陽明心學對於現代人來說,比較晦澀難懂。「源易緣」今天就通過少年王陽明做的一件有趣的事兒:死磕竹子,來看陽明心學到底在講什麼。新婚遇貴人:怎樣才能成為「聖賢」?
  • 王陽明忠告:有本事的人會控制自己的情緒,情緒穩定是人的高修養
    孔子算一個,曾國藩只能算半個,另外一個就是王陽明!提到王陽明,就要說一說王陽明心學,很多人應該都有所了解吧,王守仁號陽明,是明代的思想家、軍事家、哲學家。他開創了陽明心學,成為中國的聖人之一!心學:人須在事上磨,方立得住,方能「靜亦定,動亦定」。
  • 王陽明:一個人的成就高低,要看他內心的志向,而並非是能力
    王陽明的這種思想境界為他成為心學大師,指引了一條最為光明的路,他在成為聖賢的志向下,不斷向內探索,終於發現了心學的力量與價值所在。決定一個人是否有出息,內心是否強大,並不是能力。能力是一種後天學習的東西。真正決定一個人是否大有出息,往往是我們內在的志向。
  • 王陽明:「此心不動,隨機而動」,是王陽明心學中最可怕的一部分!
    絕大多數人卻對自己的妄動沒有覺察能力,這是相當危險的狀態。一旦察覺不到妄動,就會亂了心智,此時此心不動這四字做不到了,更不要說隨機而動了。這八字真言本質就是摒棄雜念,而後才有對外界做出的反應。因為人是有思想,有智慧的高級生物,我們的心智不可能永遠停留在一個層次。
  • 王陽明心學:世間這4種人命最苦,很難獲得幸福,希望你不是
    王陽明是明朝知名的心學研究大家,被譽為「千古奇人」,他創立的「陽明心學」更是影響了無數國內外的知名人物。王陽明提出「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的理論,他認為一切事物的根源都在於個人的內心,他曾表示,世界上4種人命最苦,很難獲得幸福,只會「苦上加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