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心學:世間這4種人命最苦,很難獲得幸福,希望你不是

2020-12-18 遼寧臺奇趣百科

這人哪,活在世上,每天拼命工作,經受各種壓力磨難,無非就是為了獲得幸福。但是我們也經常會聽到身邊一些人抱怨自己命苦,世界上有幸福無憂的人,相應也就有命苦的人。

王陽明是明朝知名的心學研究大家,被譽為「千古奇人」,他創立的「陽明心學」更是影響了無數國內外的知名人物。

王陽明提出「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的理論,他認為一切事物的根源都在於個人的內心,他曾表示,世界上4種人命最苦,很難獲得幸福,只會「苦上加苦」。

一、深陷感情無法自拔的人

正所謂「英雄難過美人關」,有些人非常重感情,他們一旦陷入感情之中,就很容易沉浸在「溫柔鄉」中難以自拔。但是「溫柔鄉,英雄冢」,沉溺在感情世界中,很容易被眼前的安逸消磨掉鬥志。

而且這種極重感情的人一旦感情受挫,很容易為情所困,一蹶不振,失去生活的目標和人生方向。

失去了鬥志和目標的人,對生活只有迷茫,沒有進取心,所以只會越來越苦。

二、不懂反抗,逆來順受的人

人生短短數十載,卻要經歷無數的困難挫折,但是如果一味地去向困難低頭,不懂得反抗,那麼你的人生將變得毫無意義。

逆來順受的人即使受到了委屈也不會反抗,只能淪為「受氣包」。不管是誰都想來欺負一下,人生越來越苦。

實際上逆來順受的人很難翻身,因為他們缺乏反抗的意識,所以人生之路只能越走越艱辛。不想一直受欺負就需要強大起來,只有自身強大了,才有足夠的底氣去應對別人的欺壓,欺軟怕硬的人也不會輕易招惹你。

三、容易被利益誘惑的人

每一個人的內心都是有欲望的,欲望過剩的人很容易受到利益蠱惑,使用一些不正確的方法改變自己的身份地位,讓自己變得高人一等。但往往越是急於求成,越會摔得更快,跌得更慘。

腳踏實地,一步步地打好基礎,才不會讓好不容易得到的成功輕易被擊潰。

四、不思進取的人

不思進取的人總是喜歡怨天尤人,每次在遇到困難挫折的時候,都會將失敗的原因歸咎到其他人事物上,從來不會認為是自己的原因。

他們總覺得世間的一切對他都是不公平的,看不到自己的錯誤,也從來不會想著提升自己能力。

他們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在機會來臨時也不會去爭取,這樣的人永遠不能從坑裡出來,也就不能擁有幸福的人生,只會越過越苦。

如果你想學習王陽明的智慧,推薦閱讀《知行合一:王陽明心學》,這本書詳細地介紹了王陽明傳奇的一生和其卓越的學習思維。讓你擁有超越自己的勇氣,在人生不同階段去品讀,都會讀出新的感悟。越早讀它,對你的思維方法提升越大。

王陽明心學自誕生以來,張居正、曾國藩、章太炎、康有為等都從中受益。影響了中國,更影響了世界!

美國哈佛大學教授杜維明斷言:21世紀是王陽明的世紀。

閱讀王陽明知行合一,不僅能學習到他的智慧方法,而且能夠幫助自己少走很多彎路,讓你的人生充滿智慧與豁達。

相關焦點

  • 王陽明:世間這3種人最命苦,很難獲得幸福,希望你不是
    人生在世,每天都是為了生活得更加幸福而奔波忙碌,但是不是所有的付出都能有回報。很多人付出了全部,卻依舊不能收穫自己的幸福,最後過著苦兮兮的生活。王陽明一生都在「修心」,他從心學思想出發,認為世界上有三種人最命苦,很難獲得幸福。一、不自重者取辱人想獲得別人的尊重,就要先自重,才能值得被尊重。王陽明認為,尋的自知之明本身就是一種修行。
  • 王陽明:世間這3種人最命苦,不會幸福,希望你不是
    王陽明:世間這3種人最命苦,不會幸福,希望你不是王陽明是明代著名思想家、哲學家,開創了偉大的「心學」體系,是中國歷史上位列第一陣列的大哲。他的思想一出世,便形成了巨大的反響。數百年來,王陽明的思想影響了國內外無數人,張居正、曾國藩、章太炎、康有為等都從中受益。
  • 明朝一哥王陽明:世間這2種人最命苦,不會幸福,希望你不是
    剛聽說王陽明時,我並沒有多崇拜他,覺得他不過是一個普普通通主觀唯心主義者罷了。不過,在經歷了許多困難後向朋友請教時,他們都建議我去學習一下王陽明的思想,說只要弄清了他的思維,很多問題都不是問題。這便勾起了我對王陽明的興趣,在重新了解他之後,我才明白這位「明朝一哥」的稱號可不是浪得虛名的。王陽明創立了偉大的「心學」體系,是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他的思想影響了很多古代大能、文人志士,比如張居正、曾國藩、康有為等著名人士都從中受益。
  • 王陽明心學:人品差的人,開口閉口都是這2種話!希望你不是
    他的的出身還算不錯,但是仕途卻頗為坎坷,前期考學失利,後期終於做了官,卻在正值盛年時期因為得罪了宦官而被貶官,這對他的打擊非常大,但也正是因為這一次的挫折,鍛鍊了他的內心強大,成就了他聞名後世的「陽明心學」。在經歷了如此的人生起伏以後,王陽明對於「修心」「識人」這兩個方面,可是非常有一套自己見解了,他就曾告誡過自己的弟子:人品差的人,開口閉口都是這2種話!
  • 王陽明:世界上有兩種人命最苦,有兩種人最有福氣,看看你是哪種
    不自重、不自畏的人,命最苦老話說:「人貴有自知之明」。自重就是有自知之明,正確的知道自己的價值。王陽明說:省察是有事時存養,存養是無事時省察。王陽明認為,無論是忙碌還是清閒,自我省察都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認清了自己的價值和能力,最後才會得意忘形。
  • 王陽明心學告訴我們:要想改變命運,最直接的方法就是開悟
    在貴州的三個年頭裡,王陽明遍歷種種苦難,受到無盡的折磨,卻在貴州悟道成道,創立了自己獨特的「心學」體系。」一個人想通過人生經驗或閱遍天下藏書來獲得終極智慧的路是走不通的,因為你即使學再多的道理,也只是水中浮萍,心中無根,其實,世間的終極智慧人人身上都有,只是你從未想在自己身上找,只有在自己的心上培養出善根來,智慧才會培養出來。大千世界,眾生萬物,緣來緣滅,皆有良知。
  • 王陽明「心學」七重境界:當良知與天相通,心靈便實現涅槃
    王陽明苦學多年儒家思想,求學過程相比於現在而言要苦太多,但他並不覺得求學是苦的,因為想要求得回報,往往需要付出一些什麼,付出的過程或容易、或艱辛都是很正常的。他在沒有創造出心學之前,對於儒家有著不一樣的想法之時,就會陷入痛苦,這種痛苦沒有表現在生活,而在於對思想的"摧殘",而這是要比"餓肚子"更痛苦的事情。
  • 王陽明心學智慧:中年男人慾有所突破,人脈次之,需牢記4字真言
    王陽明心學智慧:中年男人慾有所突破,人脈次之,需牢記4字真言人類歷史上,有2個5歲才開始講話的人,都對人類世界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一個是德國的愛因斯坦,他的相對論,改變了人們對宇宙的認知;一個是我們中國的王陽明,他的心學,改變了人們對自我的認知。
  • 王陽明「心學」四大智慧,直指當下人生
    看透和超越外在環境,從內心尋求強大的力量之源,這正是王陽明心學的最大價值。每當我們感到壓力很大,生活處處不如意的時候,不妨借鑑王陽明心學的智慧,幫助自己找到幸福。書童笑著對冀元亨說,只要把人拼起來,這地圖自然也就拼好了。故事就告訴了我們:只有把人做好了,把心擺正了,你周圍的世界也才會真正好起來。
  • 王陽明心學:內心強大的人,在這2件事上卻很「低調」,真是奇怪
    下面就給大家講講王陽明的心學。內心強大的人,在這兩件事上卻很「低調」,真是奇怪保持一顆平常心,在心態上很「低調」「萬緣脫去心無事。」——王陽明王陽明所講的平常心,並不是提倡如庸人那樣虛度年華,碌碌無為,聽天由命。而是以一顆最平常的心去對待世間萬物,遇人不卑不亢,遇事泰然處之。只有如此,我們才能隨時隨地都放鬆自然,保持最佳的心理狀態,從而將功名利祿看穿,將勝負成敗看透,將毀譽得失看破,真正做到內心的強大。
  • 東鄉平八郎「一生伏首拜陽明」 ,王陽明心學真能讓人文武全通?
    少年王陽明死磕竹子,到底為了啥?一場大病後人生出現新拐點 王陽明是一代心學大師,他的功績可以比肩孔孟等聖人,號稱古今第一完人。 然而這都不是重點,重點是,你知道王陽明的學徒都有哪些人嗎?
  • 東鄉平八郎「一生伏首拜陽明」,王陽明心學真能讓人文武全通?
    王陽明是一代心學大師,他的功績可以比肩孔孟等聖人,號稱古今第一完人。然而這都不是重點,重點是,你知道王陽明的學徒都有哪些人嗎?這一年,18歲的王陽明到江西接回新婚媳婦兒歸家途中,在路上他拋棄新婚妻子,棄船登岸,拜謁了當時有名的理學家婁亮,向他諮詢了一個問題:怎麼樣才能成為聖人?婁亮給出的答案就四個字:格物窮理。這四個字來頭很大,簡單理解就是通過研究一個物品,來悟見世間萬事萬物都具有的內在規律,也就是「道」。
  • 為什麼你一事無成?王陽明「心學」智慧:心若安定,萬事皆可成
    為什麼你一事無成?王陽明「心學」智慧:心若安定,萬事皆可成中國五千年一共出了兩個半聖人,一個是孔子,一個是王陽明,剩下半個是曾國藩,今天就說和孔聖人齊名的王陽明。人生在世間時時刻刻像處於荊棘叢林之中一樣,處處暗藏危險或者誘惑。
  • 王陽明心學:相由心生,臉上出現這3種怪相,多半是心術不正之人
    明代一哥王陽明,是心學大師,修心是他一生的追求,他創建的心學理論,受到了很多人的追捧和信服,在中國乃至國外,都產生了非常重要的影響。據說在日本有很多他的忠實粉絲。王陽明提出的「相由心生」,不論是古人還是現代人,都很認同這個觀點。
  • 王陽明:能力不是唯一,男人慾成大器,需修煉好這12字心訣
    很多時候,男人們想要成就一番偉業,能力並不是唯一,很大程度上要重視修煉自己的內心。心無雜念,則無異動,心若妄動,勢必妄行。王陽明告誡世間人:欲成大器,需得修煉好這12字心訣。需要注意的是,世間凡事皆有善惡,所有的是非善惡都是按照你的良知指引。「人之初,性本善」,可世間誘惑太多,會使得人們為了欲望而漸漸偏離自己的良知軌道。若是私心太重,善惡標準也就失了標準,很多事情也會脫離控制,所以我們需要知行合一,在社會實踐與內心反思中重回真正的良知軌道。
  • 白話解說王陽明心學,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
    明朝一哥王陽明已經成為家喻戶曉的傳奇聖人,歷史上很多名人都在學王陽明,比如徐階、曾國藩、蔣介石……太多了就不一一列舉,那麼陽明心學到底有什麼獨到之處,讓那麼多名人紛紛敬仰拜學。陽明心學粗略一看有點唯心主義又好像佛道儒都有關聯,可越是鑽研越感到博大精深,經天緯地,用白話解說可真是需要謹慎避免曲解!首先重溫下心學三大經典:把陽明心學比作一把長劍,那「心即理」就是陽明學的劍柄,「知行合一」就是陽明學的劍刃,「致良知」就是這把寶劍那個直指蒼穹的劍鋒,散發寒光凜冽的劍芒直指長空,所向披靡!
  • 美國哈佛大學教授斷言:21世紀是教育家王陽明的時代,心學的時代
    美國哈佛大學教授杜維明斷言:21世紀是王陽明的時代,是心學的時代,現在更是網絡縱橫、網際網路的資訊時代,不懂王陽明心學的人,上網都不好意思和人家聊天。也許有網友說,這也太言過其實了吧?聊天有什麼難的,會打字、會語音都能和別人聊天,怎麼會不好意思呢?
  • 王陽明40種人生大智慧,一口氣讀完心學精華
    ——王陽明心學最高概括之「四句教」此心光明,亦復何言。——王陽明臨終遺言以下摘錄,皆出自王陽明《傳習錄》等著作。但克己不是壓抑自己,因為克己的實質,不是源於外在的壓迫,而是源自內心的不平。人心若平,世間便無不平之事。所以克己的真正指向,是修煉自己的心,修養自己的境界。克己,如同佛家的戒律,只要觀念上不要跑偏成壓抑欲望,而是明白這是為了修煉散亂之心、萃取出本心中真正美好的品質,便正是心靈修養的功夫。
  • 王陽明:男人慾成大器,能力不是唯一,人生低谷時,修煉好24個字
    王陽明:男人慾成大器,能力不是唯一,人生低谷時,修煉好24個字王陽明是明代「心學」的集大成者,他的智慧和才能在明朝那個時代達到了常人難以企及的頂點。王陽明那神奇莫測的智慧,來源於他的心學思想和躬行踐履的功夫。這24個字便是王陽明提到的12種2字「心學」。
  • 《周易》揭示了兩個人生真理:這3種人命最苦,這3種人最有福!
    這就是所謂「群經之首,大道之源」。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讀周易,就是讀中國人的根!而且《周易》對我們平常老百姓來說,就是一部養育福報的典籍。在《周易》裡,為我們揭示了兩個人生真理:這3種人命最苦,這3種人最有福!看看你是哪一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