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心學智慧:中年男人慾有所突破,人脈次之,需牢記4字真言
人類歷史上,有2個5歲才開始講話的人,都對人類世界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一個是德國的愛因斯坦,他的相對論,改變了人們對宇宙的認知;一個是我們中國的王陽明,他的心學,改變了人們對自我的認知。
哈佛大學教授、北京大學人文研究院院長 杜維明 教授,直言不諱: 21世紀將是王陽明的世紀!
王陽明何許人也?中國繼孔子後唯一一個「立功立德立言」的三不朽聖人,他的心學智慧,是目前公認的中國500年來最重要的哲學思想,對中國乃至亞洲的影響巨大,中國500年來最牛的幾個人—— 張居正、曾國藩、梁啓超、孫中山等 ,都深受陽明心學智慧的影響,他們都曾公開承認王陽明就是自己的偶像。
陽明心學,對今天的我們,特別是社會的頂梁柱——中年男人,有什麼樣的啟發和幫助?
首先申明,這篇文章不建議年輕人看,因為年輕人看王陽明多覺得「假大空」—— 沒有吃過虧,沒有經歷過風雨,沒有嘗過失敗的味道 ,是看不懂王陽明的,也很難感受到陽明心學帶給你思維境界的提升。
心學智慧:中年男人慾有所突破,人脈次之,需牢記4字真言
姜文在《狗日的中年》中說:「中年是個賣笑的年齡,既要討得老人的歡心,也要做好兒女的榜樣,還要時刻關注老婆的臉色,不停迎合上司的心思。中年為了生計、臉面、房子車子票子,不停周旋……」
張愛玲在《半生緣》裡也說:「人到中年的男人,時常會覺得孤獨,因為他一睜開眼睛,周圍都是要依靠他的人,卻沒有他可以依靠的人。」
是的,中年男人,唯一可以依靠的,是我們自己。有一個詞很流行,叫「中年危機」,但人類5000年的文明告訴我們一個真理: 危機往往伴隨著機遇。
馬雲31歲開始辭職創業,35歲前3次創業失敗,按他自己的話說「一事無成」,35歲才創立阿里巴巴,前幾年也是步步維艱,39歲成立淘寶,40歲成立支付寶,43歲阿里巴巴第一次上市,才開始有所成就。
這是馬雲的中年。你呢?
危機和機會總是並存的,這是客觀真理。你看你身邊以及社會上的,35歲前,能賺錢的會有一些,但可惜都留不住財,真正做成大事的,都是35歲以後。
同時,我們也要清醒的意識到,欲成大器,又不是那麼信手拈來的事情,王陽明的心學智慧告訴我們: 人生沒有心想事成,只有水到渠成。 不要追求所謂的人脈,而要追本溯源,牢記4字真言—— 操控情緒。
操控情緒,方可成為人上人
王陽明:「天下事雖萬變,吾所以應之,不出乎喜怒哀樂四者。此為學之要,而為政亦在其中矣。」
意思是:為學、做人、做事,只要能處理好「喜怒哀樂」這四種情緒,時時心平氣和、真心誠意,就能 所向披靡,無往而不利。
何解?有個做官的弟子,沒明白此中的深意,特地來請教王陽明。
王陽明解釋道:「比如你審案時,不可以因為他說話話好聽、拍你馬屁,就生個喜心;不可以因為當事人,說話直、不尊敬你,就起了怒心;不可以因為他求情,就屈意答應他;不可以因為他人賄賂你,就隨著他們的意思處理。
如此這般,你就做到了知行合一、致良知、心外無物,你的官運自然會越來越亨通。」
最新科學驗證:操控情緒,能讓你狀態100分
操控情緒的重要性,絕不是唯心主義!其已經得到科學的證實—— 最新的科學研究表明,情緒是有能量的。 科學家利用先進的儀器,探查一個人在不同情緒時,身體的能量分布:
從圖中我們可以看到,當我們處在 「幸福和愛」 時,能量是最強的。想想你自己,當你處在這兩種情緒中時,是不是感覺渾身充滿了能量,充滿了自信心和積極進取的心?!
而當你處在 憤怒、恐懼、厭惡、悲傷、焦慮、沮喪、驕傲、害羞、嫉妒 等情緒中時,雖然有時也感覺自己充滿了力量,但從圖中以及日常生活中,我們都可以看到,這股能量是不平均的,容易造成反噬,傷害你的身體。
科學家因此做了一個「情緒能量等級示意圖」:
從圖中可以看到,當你處在正能量的情緒(勇氣、淡定、主動、寬容、明智、愛、喜悅、和平、開悟)中時,你的狀態會爆棚,這時你做什麼事都很高效,也覺得一切都很順利。
而當你處在負能量的情緒(憤怒、驕傲、欲望、恐懼、感傷、冷淡、內疚、羞愧)中時,你會覺得啥也不想做,做啥也沒意思,總提不起勁,老想著逃避,這樣的你,如何成就一番大事?
這是最新的科學研究,而500年前的王陽明,早已提出操控情緒的重要性,並且給出了切實有效的極簡修煉法。
怎樣操控情緒?王陽明:做減法
王陽明說:吾輩用功,只求日減,不求日增。減得一分人慾,便是復得一分天理,何等輕快脫灑!何等簡易!
我們以憤怒為例,人最易出現、也難操控的情緒,是憤怒。什麼情況下會憤怒,生氣時。而你想過嗎,你為什麼會生氣?
根本原因之一是: 你覺得你自己很重要,別人必須遷就你, 讓著你,按照你的標準來,否則你就會很生氣。
我們以這兩天的一個頭條新聞為例:一個男子在高速收費站10秒KO兩男子的事件。
為什麼雙方會大打出手?後來事情曝光,僅僅是因為一件雞毛蒜皮的小事:兩男子想超車,白衣服男子不讓,於是就吵起來了,接著就打起來了。雙方獲得了什麼利益嗎?完全沒有。
可能後果更嚴重。兩男子如果有急事,不僅事情沒辦成,還被人打了,讓全國人民看了笑話。
白衣男子呢,新聞報導是一個專業的拳擊運動員,雖然架打贏了,但現在不得不親自出來道歉,搞不好還得被單位處分,禁賽。
多大點事。這是年輕人才會幹的事情。如果到了中年,還幹出這種事,那這樣的人多半成不了大事。
成熟的中年人怎麼看待這件事?浪費時間!忍一忍,讓一讓,就能過去的事,幹啥非要把事情鬧得這麼大?純屬浪費時間! 對於中年人來說,時間比面子重要。
發脾氣是本能,操控脾氣才是本事。 如果他們懂得做減法,稍微控制下自己的情緒,事情就不會變的這麼糟糕。王陽明說: 「你看滿街人都是聖人,滿街人看你,亦是聖人。」
還有一個讓你憤怒的原因,是他人的恥笑、誹謗、侮辱。
王陽明說: 不管人非笑,不管人毀謗,不管人榮辱,任他功夫有進有退。
太過在意別人,反而會在他人的言語和目光中迷失自我。別管那些閒話,把心專注在自己的目標上,早晚都會有收穫的。
這個世界上,無論你做什麼事情,都會有跟你唱反調的人,別讓那些人的目光或言語,阻擋你前進的腳步。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
王陽明在貴州龍場悟道之後,創立「心學」。因為和當時主流的「程朱理學」相衝突,引起當時文化界和官場的公憤,於是很多士大夫開始攻擊王陽明,把「心學」斥之為「偽學、異端邪說」,紛紛上書彈劾王陽明。
王陽明對此的反應是——不予回應,無辯止謗。如果你覺得你是對的,那就勇敢的走下去,時間會證明一切的。當你做成了, 今日之誹謗與嘲笑,必將成為明日的掌聲。
這就是王陽明的高級智慧。曾經有個貴人跟我說: 欲成大事者,必讀王陽明。 我就是 從讀王陽明之後,開始了蛻變之路。
人生多學習王陽明,便能少走一段彎路,何樂而不為呢?
《傳習錄》是中國歷史上極為罕見的「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聖人王陽明的重要著作,包含了王陽明的主要哲學思想,是研究王陽明思想及心學發展的重要資料。
而《知行合一》是王陽明心學的核心,記載了很多故事,從官場故事,或者是民間有趣但又值得人深省的故事中,我們學到為人處世的智慧。
當內心浮躁的時候,當遇到困境的時候,無論什麼時候,讀一讀王陽明,自然是能更上一層樓!
我買了兩套,一套自己閒來時讀一讀,淨化心靈,一套當禮物送給了朋友,對於喜歡歷史,喜歡文化的人來講,王陽明是必讀之物!
兩本書一共加起來75元,一頓飯錢,卻能帶給你不一樣的感悟。而且還能代代相傳,收藏或者送朋友,都是非常有價值的!
點擊下圖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