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人的窘態,我到底是歐洲人,還是亞洲人?

2020-12-22 史趣

西方人,尤其是西歐人,看待俄羅斯大都是不怎麼友好的,其評價基本上都和石油、粗魯、封閉、腐敗、危險等負面詞彙有關。如一位英國記者就說,俄羅斯是一個擁有大量石油和天然氣的暴徒。當然,暴徒是重點。試問,負面評價都給了,怎麼還會承認你是歐洲人呢?

俄羅斯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有1709.82萬平方公裡,地跨歐亞兩個大陸,其中亞洲部分達1300萬平方公裡,佔國土面積的3/4。由於亞洲部分主要是寒冷的西伯利亞地區,人口僅佔總人口的1/4。從地理上來看,俄羅斯是亞洲國家。但是,俄羅斯人並不認同,畢竟西部幾乎全屬東歐平原,而且人口集中,文化偏歐,還是首都所在,怎麼能說是亞洲國家呢?正如俄羅斯的「雙重地域」政治視角一樣,俄羅斯人對自己「歐洲國家」還是「亞洲國家」並沒有確切的認知。

身份認同這件事,並不是自己說了算(何況自己也搖擺不定),還需要他人來評價。歐洲人為什麼不認為俄羅斯屬於歐洲呢?筆者認為主要原因如下:

一是歐洲人對歐洲的觀念比較狹隘。他們所指的歐洲,一般指西歐,而不認可南歐和東歐,更不要說橫跨歐亞大陸的俄羅斯了。原因很簡單,這些地方尤其是南歐,如巴爾幹半島的幾個國家,伊比利亞半島的西班牙,他們都曾長期被穆斯林佔領和統治過。如此,受天主教統治的歐洲人怎麼會認可他們呢?當然,西班牙除外,畢竟後來復國了。

二是俄羅斯的諸多文化與傳統歐洲差異較大。這個例子就比較多了。如,俄羅斯人喜歡專政和強人政治,這和西歐國家叫囂的民主制有諸多的不同。又如,從歷史上看,沙俄對土地有著近乎瘋狂的熱愛,而且常常作為戰略的緩衝地帶,這在海洋文明起家的西方看來是那麼的不合時宜。以上種種不同,骨子裡是思維模式的不同。這個說起來就比較遠了。歷史上的俄羅斯至少有兩次外族統治的經歷, 一次是維京人統治了那時的基輔羅斯,另一次是彪悍的蒙古人建立了金帳汗國。兩者都對俄羅斯產生了重要影響,但相對於維京人,蒙古人的影響更為深遠。至今,我們在人種、語言文化和生活習俗,甚至思維模式上都能看到蒙古人的影子。

三是受蘇聯的影響。十月革命後,西方社會對蘇聯態度複雜,其中資產階級恨得要死。蘇聯崛起後,很快發展成為一個世界強國,代表了人類文明的方向。西方人由於擔心戰爭,害怕和蘇聯打仗,更是帶上了有色眼睛看待蘇聯,將其和歐洲區分開來也是自然而然的事。

歐洲人說,俄羅斯人不是歐洲人,亞洲國家也不承認俄羅斯是亞洲人,這夠尷尬的。看來,有時候跨界也不是一件好事。

相關焦點

  • 俄羅斯核心區域在歐洲,為何歐洲人卻認為,俄羅斯是亞洲人的後代
    從地圖上看,俄羅斯領土遼闊,地跨歐亞兩大板塊,雖然大部分領土處於亞洲,但是它的政治、軍事、文化中心,卻在烏拉爾山以東的歐洲地帶,其亞洲領土,只是歷史上不斷向東擴張侵佔的土地。所以,俄羅斯屬於東歐國家,俄羅斯人也是應該屬於歐洲人,這是世界公認的事實。
  • 俄羅斯人是歐洲人還是亞洲人?都不!文化、地理、宗教三因素
    那,俄羅斯是亞洲國家嗎?好像也不能這麼算,畢竟,歷史上俄羅斯一直處於歐洲戰場。還是讓我們看看俄羅斯人自己怎麼看的吧。Boris Theblade我是俄羅斯人2,我認為這個問題沒有標準答案。事實上,這種「俄羅斯人的心態」是歐洲和亞洲之間分裂的結果。歐洲和亞洲有著兩種文化,而他們都影響了俄羅斯。回到俄羅斯人是歐洲人還是亞洲人的話題。主要有著兩種觀點。
  • 說「亞洲話」的歐洲人,金髮碧眼卻可確定來自亞洲,他們是誰?
    不過印歐語系分布雖廣,但在其大本營歐洲,卻也沒有一統天下,有幾個在歐洲已經生活了上千年甚至幾千年的民族,他們所說的語言卻並不屬於印歐語系,比如北歐的芬蘭、西歐的巴斯克、中歐的匈牙利和東歐的愛沙尼亞。在這幾種語言裡,除巴斯克語外,其它幾種語言則有很多相似的地方,而這其中則又揭示了這幾個民族在不同歷史時期從亞洲遷居歐洲的萬裡旅程,今天我們就來談談芬匈愛等民族的語言中究竟藏著哪些秘密。
  • 對於中國的援助,歐洲人為什麼反應冷淡?歐盟和俄羅斯都有小心思
    有些歐洲國家對我們的幫助還是很感激的,比如義大利,但是他們又很擔心被歐洲其他國家看成是叛徒,顯得很糾結。義大利國際事務研究所就表示,義大利接受中國緊急醫療援助,受到歐洲其他國家批評,說義大利是中國在歐洲推行地緣政治的同盟。而事實是,當時只有中國給義大利提供及時支持,義大利人為自己辯解,辯解自己不是中國的同謀。
  • 地跨歐亞兩洲的土耳其是亞洲國家還是歐洲國家
    不過雖然其絕大部分領土和首都都在亞洲,但土耳其始終不承認自己是亞洲國家。很多人不禁感到疑惑,地跨歐亞兩洲的土耳其是亞洲國家還是歐洲國家,土耳其為何不承認自己是亞洲國家?實際上,這個問題確實不好回答。如果非要有個答案,實事求是地講,土耳其應該劃入歐洲,算是一個歐洲國家。不可否認,在地理範疇,土耳其確實屬於亞洲國家,不管是大部分土地還是首都,都位於亞洲地區。
  • 全面對決:亞洲最強11人VS歐洲最強11人 亞歐足球差距有多大?
    這是我突發奇想的一個點子:大家都知道亞洲足球跟歐洲足球差距大,但是差距有多大?當我看到卡達薩德隊進攻核心海多斯的市場身價,再看看歐洲同位置球員的身價時,不由得一驚。我們不妨來一一對比每個位置上最好的亞洲球員跟最好的歐洲球員,看看差距究竟有多大。
  • 戰鬥民族俄羅斯人的服飾
    女性服飾:俄羅斯姑娘,高挑、挺拔、苗條,像水杉一樣,肌膚白嫩,臀部很短,叉開的腿修長,像芭比娃娃線條一樣流暢而生動。套上一截皮短裙,穿上一雙短皮靴,大步走在街上,雙腳交叉踩在一條直線上,目不斜視,長發飄飄,金黃透明,美麗而傲慢。為什麼上天如此眷顧俄羅斯姑娘呢?
  • 書單|從白令海到吐魯番——歐洲人的亞洲探險史
    19世紀到20世紀上半葉是歐洲考古學家、探險隊和軍人考察亞洲地理、文化、古蹟的活躍時期,很多時候,一個人身兼多重角色,這期間充滿了冒險、欲望、徵服、鬥爭和犧牲的戲劇化故事。而這些考察隊留下的大量考察筆記,也為後來者研究當時歷史,重現當時場景提供了便利。
  • 武漢女生留學歐洲:我在街頭被人喊「病毒」
    當疫情在武漢爆發的時候,我特別震驚,也特別揪心,因為自己的家鄉是武漢,家人朋友都在那裡。但除了關注疫情,關心親友,我在歐洲也無能為力。幸好,國內的疫情在強力控制下逐漸緩和,到如今連武漢也快要全面解封了。但沒想到如今歐洲卻被疫情攻破,當然,綜合考慮,我還是選擇留在歐洲,既避免轉運過程中的風險,也儘量不回國增加負擔了。
  • 流浪歐洲,被當成非洲人,故鄉卻在亞洲,葉塞尼婭族人是什麼人?
    而在此之後,阿齊加尼人在許多歐洲語言裡就成為了佔卜師、腹語藝人和巫師等在外界眼中有一定神秘感的邊緣流浪群體的代稱。所以具有類似特點的吉普賽人出現在歐洲之後也曾被稱為阿齊加尼人,但從族群傳承方面阿齊加尼人是否和吉普賽人有關目前並沒有定論。
  • 亞洲巴哈,一戰到底還是爭議到底?
    越野領域也在8月下旬迎來了本年度首個長距離越野賽——2020亞洲巴哈「一戰到底」汽車越野拉力賽。本屆比賽得到了來自全國一百多臺賽、多家豪門車隊的報名參與,引發了參賽者的熱情響應。比賽的回歸是一件幸事,亞洲巴哈「一戰到底」也的確得到了超180位車手的熱烈響應。但比賽的喧鬧過後卻留下太多的爭議。
  • 武漢女生留學歐洲:我在街頭被人喊「病毒」|歐洲_社會|德國_社會|...
    在歐洲生活過的華人或多或少都會碰到過一些當地人看到亞洲面孔時臉上帶著一種挑釁式的笑容大喊「Nihao」或「Konichiwa」的行為(這並不一定是友好的表達,相反,大部分情況下是歐洲人在表達對亞洲人的刻板印象)。其實之前我也碰到過類似的事情,早已習慣,但現在「新冠病毒」這個詞就仿佛是新的「Nihao」,也成為了當地人對我們中國人的一種刻板印象。
  • 亞洲人的骨頭為什麼比歐洲人少2根?其中揭示了物種進化的秘密
    而人類也是如此,在數百萬年前,人類的祖先猿類還是一個弱小的群體,它們統一生活在非洲地區,而自從東非大裂谷出現後,猿類被迫分為了兩個群體。但無論人類的外貌有多大的差異,我們都可以一眼分辨出同類,不同的是,在進化的過程中,人體身上改變的不僅是外貌,還包括了體內的骨頭,據一項調查分析,歐洲人的骨頭普遍比亞洲人要多。稍微有點醫學常識的人都知道,一般人的骨頭數量為206根,但實際上這是一種不夠專業的說法,因為人在不同時期身上的骨頭數量其實是存在變數的。
  • 俄羅斯人對中國人是什麼態度呢?
    俄羅斯人對中國人什麼態度?這個問題不是太好回答的,我們需要從歷史和現在兩個方面結合來說這個事情。可以毫不客氣的說,不管是過去還是現在,俄羅斯人對中國人的態度並不好。當然了我們說的大部分俄羅斯人對中國人是不友好的。
  • 歐洲人普遍比亞洲人高出許多,他們真的有種族優勢嗎?
    我們在看歐美的電影或電視劇時,經常看到他們個個人高馬大,男性肌肉發達,再看看我們亞洲人身材瘦小,宛若書生的形象,難道歐洲人真的有種族優勢嗎?基因差異大家都知道,人的身高很大程度上是由基因決定的,基因對個人身高的影響程度超過了70%以上,甚至有的人群基因佔了90%。由於歐美人,他們的父母本身都非常高大,他們的後代自然不會矮,也正是這個原因,我國身高較高的孩子也基本都出身於身材高大的家庭。
  • 俄羅斯把重心向亞太地區轉移,代表與歐洲關係破裂和美俄關係惡化
    普遍觀點認為,關於俄羅斯把戰略重心轉向亞太地區,這一說法基本上是一種宣示性的姿態,而並非實質性的改變,很多學者甚至認為,與其說是俄羅斯在亞洲利益的日益增長,不如說是俄羅斯與歐洲關係的破裂和美俄關係的惡化。
  • 俄羅斯人是何時被公認為戰鬥民族的?
    可是,就在準噶爾汗國全面崩潰的時候,無論是叛亂的蒙古準噶爾人跑來求援,要求聯合,還是清軍為了追擊蒙古叛軍,突入了俄羅斯屬地,但是俄羅斯人都保持了沉默,脾氣好得異乎尋常。 北極熊完全變了一個樣子,看著眼前這塊肥肉,卻悄悄的收回了爪子,閉上了嘴,雖然口水流了一地,可是卻一點兒也沒有,要來參乎一下的意思,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呢?
  • 歐洲三大蠻族中,斯拉夫人和日耳曼人分據東西,凱爾特人去了何方
    斯拉夫人繼承了東羅馬帝國與日耳曼人佔據了歐洲西部相對,斯拉夫人佔據了歐洲東部。公元1453年,東羅馬帝國被奧斯曼帝國所滅,20年後,俄羅斯的伊凡三世迎娶東羅馬帝國末代公主索菲亞,自此俄羅斯號稱「第三羅馬」,也就是東羅馬帝國的繼承者。
  • 你們歐洲人怎麼回事?人命就這麼不值錢嗎
    導讀:近日,外媒報導稱,「你們歐洲人到底怎麼回事?」駐華記者常常被中國人問及這個問題。12月12日,德國報刊刊登了一篇文章,文章對歐洲能從亞洲中學到什麼做了分析。
  • 俄羅斯的「漫畫外交」,拿德國人畫的法國人,向美國人發起反擊
    即使冷戰結束,蘇聯解體多年,俄羅斯與美國之間的摩擦依舊沒有停止,除了外交軍事上的較量,在川普政府時期,更是因為「通俄門」導致川普遭受兩年調查,從而使得多名親信被牽連。俄羅斯在剛分裂時也遭受過以美國為首的歐洲國家的孤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