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下午,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從東航方面了解到,9月24日,一批500公斤的貨物作為東航集團與國鐵集團「空鐵聯運」貨運項目的首批「乘客」,經由MU5101從上海虹橋運往北京首都,在北京站裝運K27次列車於9月25日4:47到達遼寧本溪。
這批貨物是東航集團與國鐵集團「空鐵聯運」貨運首單,在航空與鐵路的「無縫銜接」中跨越1700多公裡實現「次日達」。2020年9月,國家發展改革委、民航局聯合印發《關於促進航空貨運設施發展的意見》,要求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加快補齊我國航空貨運短板和弱項,持續提升航空貨運能力。在這一大背景下,東航集團與國鐵集團「空鐵聯運」貨運項目應運而生。
據東航方面介紹,「空鐵聯運」貨運項目是東航集團攜手國鐵集團推出的全新貨運模式,這是繼8月25日「空鐵聯運」客運產品上線後,雙方進一步擴寬合作空間,發揮航空和鐵路互聯互通優勢穩定產業鏈供應鏈,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又一舉措。
「空鐵聯運」貨運項目由東航集團旗下東航物流和國鐵集團旗下中鐵快運公司具體承接,依託東航遍布全球的客貨運航線網絡,發揮航空運輸的安全性、高效性與鐵路運輸的準確性、連續性等優點,建立起以北京首都國際機場為航空樞紐中心,以鐵路旅客列車行李車為主要運輸工具,探索搭建輻射整個東北三省沿線城市的空鐵聯運網絡,有效實現鐵路和航空貨運網絡的雙網高效連結,極大降低東北三省冬季寒冷雨雪天氣等環境因素對於陸路物流運輸的不利影響。
東航方面稱,未來,「空鐵聯運」貨運項目的中轉城市將進一步拓展到上海、南京、昆明、西安、武漢、蘭州、太原、濟南、青島、合肥等多地,並進一步加強在信息化貨運等方面的建設,推動國內空鐵聯運物流體系建設,為服務經濟社會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此前,東航集團和國鐵集團已上線「空鐵聯運」客運產品。
8月25日,中國東方航空集團有限公司與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共同宣布,東方航空APP和鐵路12306APP全面實現系統對接,「空鐵聯運」產品正式上線。旅客可通過任一方的APP,一站式購買東航、上航航班與高鐵車次的組合的聯運客票。
此空鐵聯運產品的推出,意味著兩家企業自有銷售平臺實現了「互為第一次」接口對接的同時,也開創了中國民航和高鐵銷售平臺全國首次實現互聯互通,開啟了鐵路車次、航班信息的數據共享。
區別於以往旅客需要分別在航空、鐵路購票埠預訂機票、火車票的購票方式,此次「空鐵聯運」產品推出後,旅客可根據意願,自行選擇航班與高鐵進行自由組合,在APP上輕鬆完成全部預訂流程。
在覆蓋區域方面,此次「空鐵聯運」一期產品聚焦於服務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國家戰略,以上海虹橋國際機場、鐵路虹橋站為核心樞紐,開通江、浙、皖等21個城市經上海前往東航所有從上海始發通航國內城市的雙向聯運;未來,聯運中轉城市還將逐步拓展到北京、廣州、深圳、成都、南京、杭州、武漢、西安等多個重點城市,滿足旅客跨區域、多方式的出行需求。
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電子計算技術研究所首席研究員、12306技術部主任單杏花當時介紹,此次發布的「空鐵聯運」產品共有三個發展階段:第一階段是自由組合,即用戶自由選擇飛機+火車行程;第二階段是行程推薦,即鐵路與東航共同設計聯程方案,空鐵雙方配合,共同承擔聯運責任;第三階段是營銷推廣,即在推薦行程的基礎上,空鐵雙方選擇最優班次,給予價格優惠、特殊積分贈送、承諾特定服務等。
東航集團黨組成員、副總經理馮德華在現場接受澎湃新聞記者在內的媒體採訪時說,此次產品的重要意義在於全國首次兩家空地企業實現對接聯運,對旅客來說,信息不再需要第三方中轉,是「惠民」之舉。系統會根據旅客自身的換乘時間來自動匹配聯運票。
「目前主要覆蓋了長三角地區經上海中轉,第二階段將逐步向全國推開。」馮德華說,目前技術方面的障礙已經打通,不論從流量測試還是能力方面來看都已實現,未來只要是航班和高鐵開通的地方理論上都可以實現空鐵聯運。「第二階段上線時間預計在春運後。」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