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書戴嵩畫牛》,錯的是牧童,而不是戴嵩

2021-01-08 龜仙島

《書戴嵩畫牛》是部編版六年級語文上冊第21課《文言文二則》中的第二則,本文是蘇軾為唐代畫家戴嵩的《鬥牛圖》寫的一篇題跋,講述了一個牧童指出著名畫家戴嵩畫中錯誤的故事。

部編版六年級教材

作為一篇語文課文,這篇文言文有兩個自然段,刻畫人物神態的語言準確生動。課文配有一幅精美的插圖,體現了故事中人物的神情狀態,有助於烘託學習氛圍,便於學生展開想像,理解課文。文章讚揚了牧童率直不盲從,實事求是,敢於挑戰權威的品質以及杜處士敢於面對錯誤,虛心謹慎,勇於接受批評的優秀品質。

然而,大家在讚揚牧童的同時,有沒有想過牧童所說的是不是真的呢?

01《鬥牛圖》

中國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鬥牛圖》目前在中國臺北故宮博物院收藏。此圖繪兩牛相鬥的場面,風趣新穎。一牛前逃,似力怯,另一牛窮追不捨,低頭用牛角猛抵前牛的後腿。雙牛用水墨繪出,以濃墨繪蹄、角,點眼目、棕毛,傳神生動地繪出鬥牛的肌肉張力、逃者喘息逃避的憨態、擊者蠻不可擋的氣勢。牛之野性和兇頑,盡顯筆端。可見畫家對生活的觀察細緻入微,生意昂然,不愧為傳世畫牛佳作。

然而有的老師在講解課文時,卻談因為《書戴嵩畫牛》這個故事,而讓《鬥牛圖》失去了存在的價值,確實謬矣!

02戴嵩

戴嵩是唐朝的畫家,擅畫田家、川原之景,畫水牛尤為著名,後人謂得「野性筋骨之妙」。

戴嵩畫牛就像徐悲鴻畫馬,齊白石畫蝦,鄭板橋畫竹,李可染畫牛,黃胄畫驢……

那麼戴嵩怎麼就在《鬥牛圖》,自己擅長的領域「翻車」了呢?

相傳戴嵩曾畫飲水之牛,水中倒影,唇鼻相連,可見之觀察之精微。戴嵩擅長畫牛,也肯定是細緻觀察過牛的,畫飲水之牛都觀察得如此細緻入微,怎麼會犯「鬥牛掉尾」的錯誤呢?

03《書戴嵩畫牛》

《書戴嵩畫牛》這篇文章是記載於《東坡題跋·卷五》,為蘇軾所作,就是六年級的這篇課文。

蘇軾

蘇軾最後評論道:「古語有云『耕當問奴,織當問婢』。不可改也。」蘇軾就牧童指出畫中錯誤一事,想到古人格言「耕當問奴,織當問婢」,說明關於耕織事,要詢問直接勞作的農夫婢女,並認為這是不可更改之理。

無獨有偶,在南宋曾敏行的《獨醒雜誌》中,也記載了一則類似的故事:

「馬正惠公嘗珍其所藏戴嵩《鬥牛圖》,暇日展曝於廳前。有輸租氓見而竊笑,公疑之,問其故。對曰:『農非知畫,乃識真牛。方其鬥時,夾尾於髀間,雖壯夫膂力不能出之,此圖皆舉其尾,似不類矣。』公為之嘆服。」

蘇軾去世17年後,曾敏行才出生。二人所記之事,都是圍繞戴嵩的《鬥牛圖》,所記述的事情,也同樣是圍繞鬥牛尾巴在哪,這同一個問題,只是事情發生的時間、地點、人物都不同了。

那麼戴嵩畫《鬥牛圖》被牧童或者農人指出有錯這件事有還是沒有呢?有學者認為蘇軾作《書戴嵩畫牛》,文章最後一古語結束全篇,暗譏當政者不尊重現實而胡亂變法改制的錯誤行為。這篇文章就是蘇軾瞎編的一個故事,用來借事來譏諷當政者的。

04牧童

在文章中,牧童是一個敢於挑戰權威,細緻觀察生活的人。老師們在講課時候,也是向同學們發出了學習牧童這種精神的倡議,然而大家就沒有懷疑過牧童嗎?

在那個信息閉塞的社會環境下,牧童可以只是放過一兩頭牛,也可能見過牛打架的情況,但是只見過一兩頭牛的幾次打鬥,就認為所有的牛打架都應該是「尾搐入兩股之間」,是不是有點「井口不過天那麼大」的狂妄呢?

當然童言無忌,只是我們不應該被無忌的童言帶到溝裡去。對於童言也應該抱有懷疑的態度。

05鬥牛

戴嵩的《鬥牛圖》中畫的是兩頭水牛,那麼水牛打鬥的時候究竟是怎麼樣的呢?有圖有真相,我們直接來看圖:

1979年12月24日《光明日報》一篇題為《從陳逸飛「奏樂圖」說到「戴嵩畫牛」》的文章。其中提到,有些圖片顯示,「激鬥中的兩頭牛,尾巴非但沒有夾著,更是高高揚起的」, 「所謂『牧童』之言,怕有文人杜撰,或觀察不細,它是片面的,其『理論』根據也是荒謬的」。

現今信息發達了,我們可以通過網絡輕易地搜索到鬥牛的視頻,而在視頻中,牛鬥時有的牛確實是將尾巴抽縮到兩條後腿間,但是也有的牛尾巴是甩來甩去,還有的牛甚至將尾巴翹了起來,也就是說牛鬥時,尾巴在哪裡並不是所有的牛都一樣,每個牛都有自己的個性特點。

06寫在最後

課文只是課文,在上一個人教版教材中,二年級有一篇課文是《畫家與牧童》,講的是牧童當著戴嵩的面指出了戴嵩的「錯誤」。現在又成了牧童與杜處士之間的故事,語文課文,真真假假,虛虛實實。

作為老師,教學的時候,只傳遞宣傳的牧童率直不盲從,實事求是,敢於挑戰權威的品質以及杜處士敢於面對錯誤,虛心謹慎,勇於接受批評的優秀品質就好,當然有些真相,也可以給學生講一講。

相關焦點

  • 六年級第21課《文言文二則》預習筆記,輕鬆玩轉文言文
    《書戴嵩畫牛》1、處士:本指有德才而不願去做官的人,後來也指未做官的士人。2、所寶:所珍藏的(書畫)。3、《牛》:指戴嵩畫的《鬥牛圖》4、錦囊玉軸:用錦緞作畫囊,用玉作畫軸。5、拊掌:拍手。6、搐:抽縮。7、股:大腿。8、乃:卻。9、掉:擺動,搖。
  • 六年級第七單元《文言文二則》《月光曲》《京劇趣談》筆記匯總
    4、有一牧童見之,拊掌大笑,曰:「此畫鬥牛也。牛鬥,力在角,尾搐入兩股間,今乃掉尾而鬥,謬矣。」解讀:這句話的意思是:有個牧童看見了戴嵩畫的牛,拍手大笑著說:「這張畫畫的是鬥牛啊?鬥牛的力氣用在角上,尾巴抽縮緊緊地夾在兩腿中間,現在這幅畫上的牛卻是擺動著尾巴在鬥,錯了!」「拊掌大笑」說明牧童是一個天真無邪、無所顧忌的孩子。
  • 他用假畫換人家真畫,未被指責,反獲稱讚!
    詩詞數量之多,水平更不是一般人所能及的。集書畫、鑑賞、收藏和詩賦才能為一身,米芾堪稱藝術全才。然而就是這樣一位藝術家,也有不為人知的一面:畫假畫,將真畫佔為己有。戴嵩《牛圖》1米芾展開畫卷,仔細研究了一番,最後認定是戴嵩的真跡,並表明自己很喜歡,一邊看著嘴裡一邊嘟囔:「老哥,你打算賣給我多少錢?」
  • 畫家張錄成:表現牛尾巴的變化,意在追求不同時代文化精神的特點
    張錄成:表現牛尾巴的變化,意在追求不同時代文化精神的特點北宋文學家蘇軾曾寫過一篇叫《書戴嵩畫牛》的散文,講的是唐代有一個叫戴嵩的畫家,畫牛非常出名。有一天,他畫了一幅《鬥牛圖》,眾人看了紛紛誇讚,卻有一個牧童說這幅畫上的牛畫錯了。
  • 部編六年級語文上冊期末複習第七單元練習檢測答案參考
    《書戴嵩畫牛》講了戴嵩的作畫過程,稱讚了其畫技高超。C.月光曲是貝多芬的作品,傳說曲子的創作和一個盲姑娘有關。D.《京劇趣談》中講到的馬鞭是一種實在的道具,是可感覺可使用的。三、按要求填空。8—11小題,共22分8.在語段中根據拼音寫詞語。
  • 部編版六年級語文上冊第七、八單元練習題及答案
    部編版六年級語文上冊第七單元練習題一、基礎知識。(35分)(一)讀拼音,寫詞語。(4分)他說話風趣yōu mò(   ),但總給人留下一種不kào pǔ(   )的印象。《書戴嵩畫牛》告訴了人們不要迷信權威、不懂裝懂的道理。(  )二、積累運用。(10分)1.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鍾子期曰:「,      。」少選之間而志在流水,鍾子期又曰:「     ,      。」
  • 詩人眼中的牧童,他們筆下的牧童是那麼的有趣生動!
    一幅鮮活的牧童晚歸休憩圖:原野、綠草、笛聲、牧童、蓑衣和明月。詩中有景、有情,有人物、有聲音,農家田園生活的恬靜,牧童放牧生活的辛勞,草場、笛聲、月夜、牧童,像一幅恬淡的水墨畫,讀來都讓我們的心靈感到片刻安寧。
  • 牧童、短笛、老牛,玉花壽之王博士的三牛圖超越了《西遊記》
    黃庭堅是北宋著名的文學家和書法家,他的這首《牧童詩》是千百年來迴蕩在世人耳邊的一首警世詩:都城長安裡的那些追逐名利的人,用盡心機也不如牧童清閒自在!「詩是無形畫,畫是有形詩。」一個傑出的文學家寫作的詩不是詩,是一幅畫;一個偉大的藝術家創作的繪畫作品,其實不是畫,而是一首壯麗的史詩。
  • 清明節簡筆畫合集,簡單好看的牧童與黃牛簡筆畫來陪你
    清明節牧童簡筆畫圖解步驟第一步首先我們畫上一頂帽子清明節牧童簡筆畫第三步接著畫出穿短褲的下半身~清明節牧童簡筆畫第四步額前畫上劉海,然後畫上大大的眼睛和小嘴巴~清明節牧童簡筆畫第五步塗上淡淡的膚色,畫上粉臉蛋,帽子、短褲、鞋子和牧笛塗上色~
  • 六年級的小朋友也能畫出如此漂亮的畫
    六年級畫,求勾搭。——兒童畫吧吧友露出狐尾生活中有很多事,或有趣,或枯燥, 而在童年時期的我們都沒有什麼可以娛樂的事情,但是現在的社會變化,小朋友的生活精彩豐富,六年級的小朋友都可以畫出美麗的圖畫,現在來看看小朋友的畫畫。
  • 徐悲鴻畫一隻牛,價值竟值上千萬?專家:你看這幅畫的名字
    當然,如果細節畫好了,但是神態不到位,那這也不是佳作,只能算是中等畫作。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徐悲鴻大師畫的一頭「牛」。眾所周知,徐悲鴻最擅長的是畫馬,畫馬之作聞名於世。所以,如果說徐悲鴻的馬價值上千萬,這一點也不稀奇。為什麼徐悲鴻的牛同樣也價值千萬呢?
  • 牧童歸去橫牛背 短笛無腔信口吹 村晚這首詩的寫景有什麼可學之處
    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我們欣賞南宋詩人雷震的《村晚》時,不妨也可以試試,把它當作一幅優美的鄉村春景之畫來欣賞:草滿池塘水滿陂,山銜落日浸寒漪。牧童歸去橫牛背,短笛無腔信口吹。讀完這首詩以後,不由得腦海裡也會生出一幅畫。
  • 十首牧童古詩詞,天真爛漫,童趣十足:青山青草裡,一笛一蓑衣
    十首詩,十幅畫,吹響牧童的短笛,找尋童年的記憶。《秋日山行》:半塢夕陽紅樹葉,一村雞犬野人家。牧童歌笑牛羊下,太古淳風盡屬他。夕陽西下,紅葉滿山遍野。山腳下有一個美麗小山村,雞犬相聞,民風淳樸。遠遠的傳來嘹亮歡快的歌聲,原來傍晚放牛的小牧童歸來了。《村晚》:草滿池塘水滿陂,山銜落日浸寒漪。
  • 北京版英語六年級下冊電子書下載領取入口
    ➤北京版英語六年級下冊電子書下載領取入口  【下載領取入口】http://2020bj.etextbook.cn/  ➤北京版英語六年級下冊電子書封面  ➤北京版英語六年級下冊電子書目錄  ➤小貼士:微信搜索公眾號 北京本地寶 (ID:bdbbeijing),關注後在對話框:  回復【北京版】可獲取北京版各年級各學科數字教材下載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