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火英雄賴寧犧牲已32年,為何被教科書刪除,照片也被學校摘下?

2020-12-15 讀文增益

「賴寧身上有一種見義勇為、捨己救人的高尚品德,這種品德永不過時。」

在四川省雅安的石棉縣,一個叫做「賴寧」的名字人人都是耳熟能詳。賴寧於1973年出生在石棉縣,自小就成績優異,年年都是「三好學生」的人選。不僅如此,自小賴寧就是一個十分有責任感的孩子。

在小學時候,他就曾自己寫信投到政府信箱之中,在信中大力譴責大渡河的非法捕撈行為,說這是涸澤而漁。而這樣的賴寧,有著自己的目標。他的目標就是長大之後,可以成為像李四光一樣的偉大的地質學家。

為此,他總是喜歡到山上去玩,去撫摸那一片土地。但石棉縣是一個火險區,四周全部圍繞著大山,一個不注意,就會引發山火。總愛去山中玩耍的賴寧,就遇上過好幾次山火的發生。

在其小學的時候,就曾三次幫忙撲滅山火。一開始老師和家長都不知道這件事情,直到護林隊的人員向學校送上了表揚信,他撲滅山火的英雄事跡,才被周圍人發現。但是1988年的那一次救火,賴寧卻沒能回來。

1988年的3月13日下午,石棉縣海子山上的電線短路,導致山上起火。那天的風又恰好特別大,火借了風的勢。一瞬間,微小的火星子就延綿成了巨大的火海。而森林,衛星轉播電視臺都在火海之邊。

最重要的還是,在山的邊上還有一個石油公司的油庫在那裡。若是被火海蔓延到油庫,後果不堪設想。而火災發生的時候,賴寧正剛寫完作業下樓。抬眼一瞧,沖天的火焰便映在他的眸子中。

來不及多想,就連回頭和媽媽報備一聲都沒有。他憑藉著只覺飛快的衝到了火場之中,揮動著松枝奮力滅火。他的夥伴們也一起前來了,他們一次又一次地衝向火海。等到救火的縣領導來了之後,見到這群救火的學生們又是感動又是好笑。

他命令周圍的人用汽車強行將這一群孩子送下了山,可是賴寧和同學卻都偷偷溜了回去。繼續用盡了自己的力量,衝向火海。後來大火終於撲滅,石油庫保住了,電視臺保住了,3500畝的森林也保住了。可是賴寧沒有保住。

第二天,人們在過火林帶中發現了賴寧的遺體。遺體的姿勢,還是一個握著松枝向坡上攀登救火的姿勢。火焰終究是無情的,他帶走了年僅15歲的賴寧,賴寧犧牲了。事後,他被評為了「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100位人物」之一。

賴寧這種為了保護國家財產,保護人民利益不怕犧牲令人感動,也無疑是令人尊敬的。賴寧的事跡得到了無數人的讚揚,也被家鄉的人們口口傳頌,傳遍了全中國。且在90年代,他的事跡還被寫進了教科書,成為全中國的中小學生學習的榜樣。

但是在2012年北京市頒發了《北京市未成年人保護條例》之後,小英雄賴寧的事跡開始漸漸淡化。他的事跡開始自教科書中刪除,他的照片從校園的牆上取下,青少年學習榜樣也不再以賴寧為主題。

最先是北京,最後開始蔓延到了全中國的每一個省市。似乎全中國,都在刻意淡化賴寧的事跡,淡化賴寧的影子。這背後的原因其實是我國已經走出了一個誤區,開始正視青少年教育應該是理性的。

賴寧精神作為一個精神力量的載體,他的利眾精神的確是值得我們所有人學習的。但事實上,大家都忽略了一個問題。那就是賴寧實際上是一個未成年人。未成年人是祖國的希望,也是祖國的未來。

當年對賴寧事跡的大肆宣傳,有中國流傳下來強調英雄精神的傳統,也有成年人對賴寧這種少年英靈的愧疚之意,也有對賴寧家人的安撫之意。但事實,賴寧事跡宣傳的重點終究還是在學校。

而學校中幼稚單純的孩子們,是真心的崇尚英雄,但也都是看山見山的年齡。他們看到賴寧被稱為英雄是因為救火,他們也佩服賴寧敢於上山救火。但孩子們也想成為英雄,於是中國各地盼火以救,甚至是縱火以救的事情屢屢發生。

1990年賴寧的事跡被收錄進中小學生課本,於是當年4月27日的《文匯報》便有這樣一篇報導出現:

「向少年英雄賴寧學習的活動開展以來,全國已發生多起少年兒童因救火而犧牲或致傷的事件。」

這件事情簡直是令人哭笑不得,但也令人唏噓不已。賴寧精神實則不該成為未成年人的學習榜樣,他這種精神應該是成年人的學習榜樣才對。因為社會絕不能倡導用少年兒童的犧牲,去見義勇為。

因為未成年人的三觀還未完全成熟,他們在考慮事情的角度上根本不夠成熟。很多時候都是憑藉著一腔熱血就上去了,這時候鼓勵孩子們前去見義勇為,無疑是有很大的風險的。

我麼依舊要培養未成年人見義勇為的高尚品德,但是這樣的教育。應該是讓未成年人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去幫助他人。不能再是憑藉一腔熱血就奮勇向前,對於未成年人來說,教會他們怎樣可以更好的保護自己,遠離危險,才是真正應該重視的事情。

因為正是小賴寧的精神無價,值得崇拜。所以才更要避免賴寧的命運出現在另外一個孩子的身上。就連《賴寧的世界》這篇課文的作者孫曉寧都說過這樣的話:

「學習賴寧絕不是倡導孩子救火,那不是賴寧精神。」

如今摘下小賴寧的照片,無疑是更加實事求是的表現。倘若是賴寧本人泉下有知,相信其也會十分高興地。因為即使賴寧的事跡自教科書上抹去,賴寧本人所代表的精神也永遠不會消褪,他永遠是我們的榜樣。

因為賴寧的所有報導以及宣傳已經全面撤下,所以現在已經沒有什麼什麼賴寧的影子在了。作者找遍全網,也僅找到了二手的《賴寧的世界》。此書用那個時代特有的文風,寫出來當年賴寧救火的一幕。

如今這樣的書已經不適合小朋友觀看,但作者希望。中國的成人應該長長久久地記住賴寧,也記住賴寧精神。希望賴寧可以以一種特殊的方式,活在中國人的心中。但如今就算是二手的《賴寧的世界》也已經不多了,不知過多久,賴寧將永久的自我們記憶中消失。

相關焦點

  • 救火小英雄賴寧,為何事跡移出教科書,學校裡的照片也被摘下
    英雄不問歲數,中國自古就有很多小英雄,在上個世紀,有這樣一位救火小英雄,他叫賴寧。他的英勇事跡使得國家免受重大損失,也拯救了很多人的生命,曾經一度被寫進教科書中,後來卻被移了出去,就連掛在學校裡多年的照片也被摘了下來,這是為何呢?這位救火小英雄賴寧,在1973年出生,是四川人。
  • 小英雄賴寧已犧牲32年
    小英雄賴寧已犧牲32年,為何名字被課本移除,照片也從學校摘下?
  • 小英雄賴寧離開32年,照片從學校摘下,雕像慘落荒野,原因為何
    再過幾天就是他離開我們整整20年,在1988年3月13日,他留給人們一個倔強的烈火中的身影,再也沒有走出來,他就是曾經家喻戶曉的小英雄賴寧。然而,如今他的照片卻早已從學校的牆上紛紛摘下,他的雕像也慘落荒野無人問津,原因到底為何?回顧當年賴寧救火場景,他所在縣城附近的山林因為電線短路引起大火,當時風也很大,所以山火迅速蔓延。
  • 救火英雄賴寧的故事,為何從教科書刪除?背後原因值得深思
    他的名字叫賴寧,那個為了撲滅山火,挽救山村,保護電視與地面衛星接收站安全而犧牲的14歲少年。在危難面前他卻毫不猶豫選擇挺身而出,最終他永遠停留在了這個風華正茂的年紀。因他的事跡,共青團中央和國家教委授予他「少年英雄」的光榮稱號。而隨著時間的推移,賴寧的事跡卻逐漸從教科書刪除,曾經陳列於教室走廊之中的照片也被撤了下來。
  • 15歲救火英雄賴寧,從課本中刪除9年:為何不讓「10後」認識他?
    比如《背影》出自名家朱自清,總被人認為要從教科書裡刪除,因為某個教研員認為,背影裡有翻越月臺的行為,有教唆孩子不遵守交通規則的問題,應該刪除。這種理由被人傳播開後,一種不讓孩子學到真本事的陰謀論,佔據了高地。但其實這不過是個謠言。但也真的有些當初宣傳得火熱,突然銷聲匿跡的課本內容。比如——賴寧。
  • 賴寧救火犧牲時年僅15歲,32年已過去,他的父母現今生活得如何?
    英雄是一個偉大而沉重的詞,他們總是在困境中出現,在人們最需要的時候出現,可以說哪裡有危險,哪裡就會出現他們的身影,因此他們偉大而沉重。他們伴隨苦難而誕生,同時在苦難之中犧牲,令人敬佩又為之痛惋。曾出現了一位小英雄,他的名字叫「賴寧」,他為了救火而犧牲,在熊熊烈火中倒下的時候,年僅15歲,還是一個孩子。他是一位小英雄,也是一位大英雄,以前很多人都聽說過他的故事,被他深深地感動。
  • 當年感動中國的15歲英雄賴寧,如今事跡被教科書移除,父母過得如何
    可能是從小見得多了,更加激發了賴寧的責任感,還在上小學的賴寧就曾多次參與到森林救火中。在賴寧看來,救火就是在保護自己的家園,是一件天經地義的事,完全沒必要宣傳得人盡皆知。一直到國家林業部門把對賴寧的表彰送到了學校,同學和老師們才知道他默默地做了這麼多。
  • 15歲勇鬥山火犧牲的少年,可歌可泣卻飽受爭議,最終被教科書除名
    高達二三十米的火焰,狂燒猛竄,賴寧和他的夥伴奮不顧身,一次次地衝向火海。 這時天色已晚,現場指揮救火的縣領導,為保安全命令將參加救火的學生強行送下山。在車上,有個同學遺憾地說:"唉,今晚看不成電視劇《再向虎山行》了。"可此時的賴寧卻風趣地說:"那我們就再向火山行!"整體沉悶的局勢有了些許幽默的緩和。可山間的火勢卻沒有因此變緩,反倒越來越猛。
  • 小英雄王小二還在語文課本中,賴寧卻被「移出」校園,被人遺忘
    小英雄王小二還在語文課本中,賴寧卻被「移出」校園,被人遺忘語文課本中有兩個小英雄,一個是王小二,另一個是賴寧,王小二被人熟知,本名閻富華,後來加入了抗日兒童團,日軍掃蕩之際,他害怕鬼子進村,鄉親們就得遭殃,於是把鬼子帶入八路軍的包圍圈
  • 痛悼3.30西昌火災犧牲的19名救火英雄
    3月31日,據人民日報消息,四川涼山西昌突發山火造成19名地方撲火人員犧牲,其中有18人是前來支援救火的寧南縣森林草原專業撲火隊員,1人是西昌當地帶路的林場職工。看完新聞,感到真痛心無比!大火無情,借風勢猖狂,風向突變,被困,19名救火英雄被火魔奪取了生命。從來沒有歲月靜好,只不過有人為我們負重前行,希望不要忘記他們,誰都知道火災情況複雜,而他們卻依然前行,為了人民安康,為了減少財產損失,為了控制大火不再施虐,不幸獻出了生命。
  • 涼山再起山火,19人犧牲!致命悲劇為何再度發生?
    特約撰稿 | 白晶晶一年前的今天,是四川涼山木裡救火勇士犧牲的日子。一年後的今天,涼山西昌再度發生森林火災,已致18名救援人員及1名嚮導犧牲。再過幾天就是清明節,本該蒼天落淚松柏動情,清明祭英魂。誰想曾經的犧牲,今朝竟再現,又有這麼多年輕人葬身火場!
  • 18名四川救火英雄消防員今日凌晨救火犧牲,英雄一路走好!
    去年四川涼山的救火英雄大家都知道犧牲了30名,前幾天我們在悼念去年這個月30日的英雄們。就在我們為去年這30名英雄悼念一周年的時刻。就在今年的3月30日四川涼山西昌又出現一起大火,當地的消防人員緊急的派消防員去滅火。當時有21名消防人員趕赴火場。
  • 致敬涼山救火英雄,別讓「風」險悲劇重演
    昨天,西昌市民自發前往殯儀館,悼念19名救火英雄,相關單位已為19名犧牲的救火英雄啟動烈士申報程序。又是3月,又是涼山州,又是巨大的犧牲。去年4月1日,涼山無情的森林大火奪走了31名撲火隊員的生命;誰料整整一年之後,又有19人倒在撲火的戰鬥中。導致他們犧牲的罪魁禍首,都是瞬間的風力風向突變。英雄犧牲,令人痛惜。
  • 四川西昌大火19名救火英雄遇難,為什麼又是涼山|百家故事
    2020年3月30日,四川涼山州西昌市突發森林火災,火勢迅猛;受強風影響,大量濃煙順風飄進城區;接到險情後涼山支隊武警官兵迅速出動,攜帶大量專業救火設備趕赴現場。因火情重大,為阻止火勢有進一步蔓延,結合地形、風向等實地情況,實行分段滅火的策略,目前參與救火的人員已超過3000人。
  • 清明—致敬四川涼山救火英雄:30人壯烈犧牲,用生命守護人間安寧
    清明節將至,我們除了文明祭掃親人,更應該銘記那些在火災中逝去的英雄。2019年3月30日,四川涼山木裡縣境內發生發麵積森林火災。689明消防人員前往救火。曾有人這樣說,消防官兵是和平年代離犧牲最近的一個兵種,自消防隊組建以來到現在已經有太多太多的消防官兵在火場救援搶險救災中犧牲被批准被烈士。梁山木裡縣30名救火英雄在危急關頭挺身而出,他們用行詮釋了英雄事跡。
  • 致敬涼山救火英雄英魂一周年:30人壯烈犧牲,用生命守護人間安寧
    致敬涼山救火英雄英魂一周年2019年3月30日,四川涼山木裡縣境內發生大面積森林火災。689名消防隊員前往救火。致敬犧牲的年輕英雄們30個生命的隕落,是30個家庭的哀傷,他們的家人過早承受著生裡死別,承受白髮人送黑髮人之痛。
  • 致敬救火英雄 辛有志向四川西昌救火英雄家屬捐款81.8萬
    黑龍江共青團4月4日發布文章《 辛有志為救火英雄家屬捐款81.8萬 | 萬人悼念四川西昌森林火災犧牲勇士:願悲劇不再重演!》,追思哀悼四川西昌森林火災犧牲勇士,稱讚青年電商企業家辛有志對於英雄家屬的81.8萬元捐贈行為,文章完整內容如下:
  • 31名救火英雄犧牲的悲劇忘了?
    森林火災最大的危險在於不確定性因素太多,稍有不慎就會無情地吞噬消防英雄的生命。全社會都應該重視森林火災的防範工作,然而因為一些人為因素,導致引發森林火災的行為屢禁不止。11歲男孩,1隻松鼠,引發涼山木裡森林大火貪玩是孩子的天性,但是有些行為卻給社會帶來了嚴重的損失。
  • 四川涼山救火英雄家人近況:女兒抱遺像哭泣,兒子問爸爸在哪裡
    12月2日,北晚新視覺報導了四川涼山救火英雄張明福家的近況。張明福的女兒在父親的遺像前哭著說:"爸爸我想你了!"3月30日四川涼山突發森林火災,大火迅速向西昌市,寧南專業撲火隊21名隊員乘車前往支援。在趕往集結點的途中突遇火情失聯,隊伍中僅有3人人生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