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歲救火英雄賴寧,從課本中刪除9年:為何不讓「10後」認識他?

2021-01-20 蔓德育兒

孩子的課本,仿佛充滿了陰謀論。

比如《背影》出自名家朱自清,總被人認為要從教科書裡刪除,因為某個教研員認為,背影裡有翻越月臺的行為,有教唆孩子不遵守交通規則的問題,應該刪除。

這種理由被人傳播開後,一種不讓孩子學到真本事的陰謀論,佔據了高地。

但其實這不過是個謠言。

但也真的有些當初宣傳得火熱,突然銷聲匿跡的課本內容。

比如——賴寧。

15歲少年英雄賴寧,從課本中刪除9年

賴寧,這個永遠留在15歲的救火英雄,是我們80後當初學習的榜樣。

有種精神,叫"賴寧精神",但你問問現在的"10後"們,還有幾個孩子認識他?

為何不讓"10後"認識賴寧?

無疑又是陰謀論鑽空子的時候來了。

有人說,當初根本沒有賴寧,不過是謠傳,以訛傳訛後被發現是個誤會,就草率地把賴寧的故事,從教科書刪除,也把學校裡,掛著賴寧的畫像都摘了下來。

這種陰謀論,無疑是給當初那個奮不顧身的小英雄,身上抹了厚厚一層黑,居心叵測。

確實,從2012年來,賴寧真的從課本中被刪除,至今已有9年,學校也不再懸掛賴寧的畫像。

就連"賴寧精神",也不再被提及。

但不是因為賴寧這個小英雄,不存在,或是不夠資格接受大家的尊敬。

而是為了保護孩子們。

忘卻的賴寧,是未成年人的保護觀在成熟

為什麼當初廣泛推崇的賴寧,突然"不香了",似乎有種"前倨後恭"的感覺?

而且一切發生的悄悄然,讓孩子乾淨的學堂,成為被陰謀論盤踞的溫床。

其實,賴寧之所以被請出課本,完全是出於對未成年人的保護。

《北京未成年人保護條例》生效的時候開始,各地學校就開始把賴寧珍藏起來。

不是不尊重,實為不得已。

因為社會對未成年人,對我們身邊的每個孩子,實行的保護政策,在不斷完善和成熟。

第一,未成年人不應該奮不顧身

不知道多少人在讀書時,接受過"見義勇為""奮不顧身"的薰陶。

即便是現在,我們仍然認為這是一種優秀的品質,是人性中的"善",需要在中華兒女身上發揚光大。

但同時,我們作為制定社會規則的成年人,也要考慮未成年人的能力。

不切實際的奮不顧身,是被高調的道德捆綁後的受害者。

未成年人,不應該對付他們對付不了的困難。

第二,賴寧精神的本質,不是犧牲

賴寧精神的本質,並不是鼓勵未成年人犧牲。

見義勇為,要承擔巨大的風險,動輒就是用生命作為代價。

鑑於此,逐漸成熟的觀念,把賴寧珍藏起來,而不是給甄別能力尚未完善的孩子宣傳。這是出於對孩子保護,而不是某些暗戳戳的陰謀。

結語

賴寧的精神永不過時,見義勇為、出手相助是中華兒女的本色。

看看大連海洋大學的17位平均19歲的大學生,他們穿著防護服,在冰天雪地裡,為學校為集體,挑起了後勤保障工作。

這支被稱為"大連海洋大學青年志願者抗疫突擊隊"的隊伍,被所有人稱為"移動的雕塑"。

每一個參與者,都是一座活生生的豐碑。

這就是賴寧精神,在現代中國的延續。

但前提條件是,大家做好防護,保護好自己,而不是耿直的自我犧牲。

雖然一個賴寧被請出了教科書,但賴寧精神並沒有被忘卻,他以傳承的方式,一代代地傳遞下去。

還有無數個賴寧,隱藏在中華兒女當中,隱藏在你我的孩子當中。

當有一天,危難將至,自會有這些後來者,扶大廈於將傾!

當然,因為對未成年人更成熟的保護觀念,這些後來者,也會更加睿智,更加成熟。

相關焦點

  • 救火英雄賴寧犧牲已32年,為何被教科書刪除,照片也被學校摘下?
    總愛去山中玩耍的賴寧,就遇上過好幾次山火的發生。在其小學的時候,就曾三次幫忙撲滅山火。一開始老師和家長都不知道這件事情,直到護林隊的人員向學校送上了表揚信,他撲滅山火的英雄事跡,才被周圍人發現。但是1988年的那一次救火,賴寧卻沒能回來。1988年的3月13日下午,石棉縣海子山上的電線短路,導致山上起火。
  • 救火英雄賴寧的故事,為何從教科書刪除?背後原因值得深思
    他的名字叫賴寧,那個為了撲滅山火,挽救山村,保護電視與地面衛星接收站安全而犧牲的14歲少年。在危難面前他卻毫不猶豫選擇挺身而出,最終他永遠停留在了這個風華正茂的年紀。因他的事跡,共青團中央和國家教委授予他「少年英雄」的光榮稱號。而隨著時間的推移,賴寧的事跡卻逐漸從教科書刪除,曾經陳列於教室走廊之中的照片也被撤了下來。
  • 賴寧救火犧牲時年僅15歲,32年已過去,他的父母現今生活得如何?
    英雄是一個偉大而沉重的詞,他們總是在困境中出現,在人們最需要的時候出現,可以說哪裡有危險,哪裡就會出現他們的身影,因此他們偉大而沉重。他們伴隨苦難而誕生,同時在苦難之中犧牲,令人敬佩又為之痛惋。曾出現了一位小英雄,他的名字叫「賴寧」,他為了救火而犧牲,在熊熊烈火中倒下的時候,年僅15歲,還是一個孩子。他是一位小英雄,也是一位大英雄,以前很多人都聽說過他的故事,被他深深地感動。
  • 小英雄賴寧已犧牲32年
    小英雄賴寧已犧牲32年,為何名字被課本移除,照片也從學校摘下?
  • 小英雄王小二還在語文課本中,賴寧卻被「移出」校園,被人遺忘
    小英雄王小二還在語文課本中,賴寧卻被「移出」校園,被人遺忘語文課本中有兩個小英雄,一個是王小二,另一個是賴寧,王小二被人熟知,本名閻富華,後來加入了抗日兒童團,日軍掃蕩之際,他害怕鬼子進村,鄉親們就得遭殃,於是把鬼子帶入八路軍的包圍圈
  • 小英雄賴寧離開32年,照片從學校摘下,雕像慘落荒野,原因為何
    再過幾天就是他離開我們整整20年,在1988年3月13日,他留給人們一個倔強的烈火中的身影,再也沒有走出來,他就是曾經家喻戶曉的小英雄賴寧。然而,如今他的照片卻早已從學校的牆上紛紛摘下,他的雕像也慘落荒野無人問津,原因到底為何?回顧當年賴寧救火場景,他所在縣城附近的山林因為電線短路引起大火,當時風也很大,所以山火迅速蔓延。
  • 救火小英雄賴寧,為何事跡移出教科書,學校裡的照片也被摘下
    英雄不問歲數,中國自古就有很多小英雄,在上個世紀,有這樣一位救火小英雄,他叫賴寧。他的英勇事跡使得國家免受重大損失,也拯救了很多人的生命,曾經一度被寫進教科書中,後來卻被移了出去,就連掛在學校裡多年的照片也被摘了下來,這是為何呢?這位救火小英雄賴寧,在1973年出生,是四川人。
  • 當年感動中國的15歲英雄賴寧,如今事跡被教科書移除,父母過得如何
    自古以來,英雄總是歷經風雨,聲名依舊的頂天立地的一種形象。我們崇拜「壯士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的嶽飛,也會嚮往成為賀鑄詩中「少年俠氣,交結五都雄。肝膽洞,毛髮聳。立談中,生死同。」的少年英雄。賴寧,就是這樣一個少年英雄。
  • 15歲勇鬥山火犧牲的少年,可歌可泣卻飽受爭議,最終被教科書除名
    而消防員,作為這個世界上與我們關係最為緊密的危險職業,他們與死神周旋的一個個瞬間無數無刻不令人牽掛心頭,用手中的水槍譜寫著堅定不移的誓言,以青春和生命的代價塑造了無數個「不凡」與「偉大」。而就有這麼一位年僅15歲的少年,他雖不是消防員,卻奮不顧身地參與撲救山火,英勇犧牲。他就是本文所介紹的英勇少年——賴寧。
  • 語文課本愛國內容被刪減,西方虛構故事陸續增加,清華教授很痛心
    課本肯定會根據時代發展進行調整,基本上每隔幾年都會有比較顯著的改變,這不是正常現象? 持有這種觀點的人一看就是自己沒有翻過現在的語文書,如果你翻閱了就會明白,這種改動到底有多大。
  • 致敬救火英雄 辛有志向四川西昌救火英雄家屬捐款81.8萬
    黑龍江省優秀青年電商企業家辛有志聽聞19人悲壯事跡,特別是遇難隊員中最年輕的年僅25歲,決定捐出81.8萬善款,撫恤犧牲人員家屬。並對贈慰問金使用作如下規劃:1.針對救火英雄中十八位育有子女的英雄,本筆慰問金將用於英雄子女的助學金。替英雄未完成的子女教育盡些薄力。2.針對英雄中最年輕的犧牲者家庭,本筆慰問金將用於英雄父母及年邁祖父母的生活費使用。替英雄盡些未盡的孝心。
  • 他8個月被抓,9歲犧牲,課本裡的小蘿蔔頭,如今家人怎麼樣了?
    中國小學生的語文課本裡,一直都有抗日英雄小蘿蔔頭:他是面黃肌瘦的「大腦袋」,手裡總是緊緊攥著鉛筆頭;他是站在鐵窗後,放飛小蝴蝶的孩子,渴望可以早日回到自己的家……事實上,小蘿蔔頭的歷史原型,比書中的要可憐的多:他8個月時就被關進了監獄,幾乎一生都在監獄度過,直到9歲壯烈犧牲。當時發生了什麼?
  • 他是冒牌英雄,事跡曾寫入課本,偽裝十八年後被揭穿,最終判無期
    此人陰險歹毒,殺人後偽裝現場,成為全國英雄,真相大白後判無期文/觀心通史提起劉學保,現在的人都比較陌生,但是,他在文革時期可是一個全國出名的英雄。一時間,李世白成了國家的罪人,而劉學保成了國家的英雄。劉學保的英雄事跡不但被報社報導,還被寫入了小學課本。1968年1月10日,蘭州軍區授予劉學保「英雄」稱號。此後,劉學保先後擔任了蘭州軍區黨委委員,第九次全國人大代表等職務,並且還受到國家領導人的接見。
  • 11歲男孩引起涼山木裡森林大火!31名救火英雄犧牲的悲劇忘了?
    在2020年3月28日,四川省涼山州木裡縣發生了一起森林火災,專業撲火隊伍迅速開展撲火行動,先後經過數千人長達十多天的撲救,終於在2020年4月8日將木裡縣森林火災明火全部撲滅,隨後火災現場轉入清理看守階段,這次火災導致約270公頃森林被毀!
  • 全身燒傷88%的救火英雄王海濱元旦結婚,這五年他經歷了什麼
    他立刻起身,「不好意思,我接個電話」。記者猜測,那可能是媒體同行的電話。畢竟,幾天後的1月1日,這位31歲的救火英雄就將與未婚妻舉辦婚禮。婚訊傳出後,迅速成為熱點。 然而,他拎了一袋咖啡外賣進來。打開牛皮紙袋後,他用兩隻手捧出一杯給記者,又用功能較好的右手撕開自己那杯的塑封,喝了一口。
  • 有了另一半後,收到無數祝福的「救火英雄」王海濱,今天對鏡頭說了...
    還記得「救火英雄」王海濱嗎?他找到另一半了!今天上午,王海濱在閔行區華漕鎮紅衛村給黨員講課。課後,大家聽說他找到另一半了,婚期就定在明年1月,紛紛圍上前祝賀他。王海濱出生於1989年,今年31歲。近兩年,父母開始張羅他的個人問題,親朋好友也幫忙撮合,可王海濱一直以各種理由拒絕了。課後,大家圍上前祝賀王海濱。新民晚報記者 周馨 攝今年年初,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此前,王海濱一直在做公益,幫助燒傷病人,到社區做公益,但現在一下子空下來,他覺得空虛。
  • 全身燒傷88%的救火英雄王海濱元旦結婚,這五年他經歷了什麼|人物
    他立刻起身,「不好意思,我接個電話」。記者猜測,那可能是媒體同行的電話。畢竟,幾天後的1月1日,這位31歲的救火英雄就將與未婚妻舉辦婚禮。婚訊傳出後,迅速成為熱點。然而,他拎了一袋咖啡外賣進來。打開牛皮紙袋後,他用兩隻手捧出一杯給記者,又用功能較好的右手撕開自己那杯的塑封,喝了一口。
  • 致敬涼山救火英雄,別讓「風」險悲劇重演
    昨天,西昌市民自發前往殯儀館,悼念19名救火英雄,相關單位已為19名犧牲的救火英雄啟動烈士申報程序。又是3月,又是涼山州,又是巨大的犧牲。去年4月1日,涼山無情的森林大火奪走了31名撲火隊員的生命;誰料整整一年之後,又有19人倒在撲火的戰鬥中。導致他們犧牲的罪魁禍首,都是瞬間的風力風向突變。英雄犧牲,令人痛惜。
  • 諸暨這個救火英雄,上榜「杭州好人」
    在2019年12月27日的一起火災中,他和愛人在休假期間,依然發揮消防員赴湯蹈火、竭誠為民的精神,第一時間衝進火場,投入到滅火救援中,保護群眾的財產損失和生命安全。與妻子合力救火走紅網絡去年12月,《錢江晚報》頭版頭條曾報導了這件事▼▼▼
  • 任嘉倫首演消防救火英雄,《藍焰突擊》有望成2020年「爆款」!
    一般來說,災難無情,人有情,在消防事業中我們看到了英雄的無聲無息,也明白了一直在崗位堅守陣地的人們。這兩年,消防戰士的去世引起社會共鳴和關注,這一事故的發生讓全國人心碎。為了記錄平凡的人,影視劇電影中都出現了這些畫面。大愛無疆,小愛無塵。想要做英雄,最後卻無端喪命。這一現狀,讓人體味和寬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