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廷朝臣聯合上奏,萬曆皇帝卻無回音,女真依舊野蠻徵伐

2020-12-18 愛看歷史的小哥

九十年後的1698年7月的一天,努爾哈赤的曾孫康熙來到盛京,向祖先的陵墓致敬,然後在輝發城打獵。 康熙看著廢棄的古城輝發城,很感動地寫了一首詩《興威慧發》。

鐵馬金戈百戰時,容易辛苦首開基;榻邊酣睡身先定,始布中原一著棋。

儘管努爾哈赤一直謹慎而假裝順從,但他的迅速崛起和強大的擴張仍然吸引了嗎明廷許多有識之士的注意。兵部尚書李化龍在分析了建州的軍事形勢之後,斷言,如果出了什麼問題,國家不會輕易行動,如果出了問題,為禍者,必此人也。

一些朝臣紛紛提出了建議部署部隊和將軍的奏摺,建議徵服努爾哈赤。 但是,這些建議就像沉入海中,沒有得到隱藏在深宮大院裡的萬曆皇帝的絲毫回聲。 1608年6月,遼東總兵李成梁下臺。 他一生徵戰,這個時候已經八十三歲。 李成梁兩次擔任軍官,東徵西討,師出必捷,他的能量非常強大。 滿頭白髮和鬍鬚的李成梁從廣寧出發回到北京時,他沒有意識到因為傲慢而已成氣候的努爾哈赤將與他的繼任者一起完全埋葬明朝。

遼陽的東京陵墓是關外的一座簡樸而簡單的墓地。 這裡埋葬著努爾哈赤的近親中的兩個,一個是努爾哈赤的胞弟舒爾哈齊。 另一個是努爾哈赤的長子楚英。 舒爾哈齊是努爾哈赤的三弟。 在四個弟弟中,舒爾哈齊最驍勇善戰。 早在努爾哈赤建立軍隊開始之初,舒爾哈奇就跟隨他的長兄衝鋒陷陣,整個世界都是血腥的。 努爾哈赤統一女真州並建立王權時。 舒爾哈奇的士兵眾多,已成為建州女貞的第二強者。

在明代的官方文件中,經常同時提及努爾哈赤和舒爾哈奇。 舒爾哈奇還曾多次作為建州知州向北京致敬。 1611年,當努爾哈赤的八旗大軍意氣風發,大舉徵伐的時候,在赫圖亞拉,一個消息突然傳開並迅速傳播。 努爾哈赤的弟弟舒爾哈齊去世。 關於他的去世,清朝修訂史店員對此作了簡短的描述:

上弟達爾漢巴圖魯貝勒舒爾哈齊薨,四十八歲。

在這短短的十個字後面。 那裡有什麼秘密?

後有學者總結:

「舒爾哈齊和努爾哈赤之間的矛盾,除了內部的權力之爭以外;也有一個戰爭戰略的問題,舒爾哈齊被明朝封為三都督,那是跟明朝關係非常好,舒爾哈齊不太同意進攻扈倫四部」

儘管舒爾哈奇是血脈兄弟,生死與共。 但是努爾哈赤的內心不再被感情軟化。 對於那些堅定地站在他身邊的人來說,他和太陽一樣溫暖。 對於那些反對他並挑戰他權威的人來說,他比野獸更殘酷。 努爾哈赤逐漸使舒爾哈奇的軍事力量消退,並將他囚禁在赫圖阿拉的監獄中,直到他突然死亡。 努爾哈赤殺死了他的弟弟舒爾哈齊,並成為愛新覺羅家族殘酷血腥的權力鬥爭三百年的開端。 他弟弟舒爾哈奇的去世並沒有影響努爾哈赤的情緒。 第二年的4月,遼東土地的春風拂面。 努爾哈赤在赫圖阿拉舉行了盛大的婚禮。 從蒙古科爾沁部接待了明安貝勒的女兒博爾吉金作為妻子。 這是愛新覺羅家族與蒙古科爾沁部之間婚姻的開始。

後有學者總結:

蒙古族很女真是世仇,因為女真族的祖先是被元朝滅掉的,所以這個仇恨是不會被泯滅的。但是努爾哈赤看到了蒙古族可以被利用,所以對蒙古族是做了既防備又拉攏的兩項政策。希望和蒙古族建立聯盟,以攻明朝。

表面終於明朝,暗中徵服女真,暗中徵服女真,結盟蒙古。努爾哈赤就像一名高明的棋手,在棋盤上有條不紊地謀篇布局。經過多年的準備和耐心的等待,努爾哈赤終於下決心,要剷除一直橫亙在他統一女真道路上的兩個最大障礙,烏拉和葉赫。

相關焦點

  • 一戰打出遼東百年安寧:明憲宗對建州女真的犁庭掃穴之戰
    足見當時的明朝,是打算以建州衛為基礎,將遼東邊地的女真部落納入明廷的正常統治秩序之中的。建州衛在設立之初,其所肩負的使命相較其他衛所而言,更加全面而具體,接近於內地縣級政府機關的作用。其目的便是為了壯大建州衛實力,默許其成為邊地女真各部的領導者,這也使得自元末戰亂後分散的女真人再一次得以重聚。而建州女真作為蒙古的宿敵,是明朝在東北邊地的一道有力屏障與可靠盟友,而作為成祖皇帝的姻親,阿哈出和他的家族間接與明朝的統治階層產生了聯繫。
  • 萬曆皇帝30年不上朝,大明照樣運轉如常,他究竟有何妙招?
    然世事皆有例外,明朝萬曆皇帝便是一個典型的例子,三十多年不上朝理政,國家運作卻沒有一點問題,甚至連奸臣亂黨都不曾出現,這是為什麼呢?萬曆皇帝究竟有何高招呢?
  • 明朝女真三大部之一,努爾哈赤都沒完全統一的「野人女真」是什麼
    後來,建州女真人努爾哈赤崛起的時候,開始徵伐海西並將它們兼併。海西女真的葉赫部大家可能也聽說過,(慈禧便是該部人)。當年努爾哈赤崛起之前,葉赫是女真人內最強大的部族。不過,在古勒山之戰,以葉赫為首的九部聯軍慘敗於建州女真,從此開始衰落,並於1619年,被建州女真努爾哈赤兼併。但是這野人女真,大家可能也不就太了解了。那麼,歷史上的「野人女真」是個什麼樣的部族呢?
  • 專家從萬曆皇帝屍體中提取一種成分,揭示出萬曆30年不上朝的真相
    說到明朝歷史,萬曆皇帝一定要說。因為此君不僅是明朝在位時間最長的一位皇帝,他一生在位48年,而且他還是中國歷史上最叫人無法理解的一位皇帝。萬曆前期,在張居正的輔佐下,上演了「盛世」局面,可是張居正去世後,萬曆皇帝似乎想變了一個人一樣。張居正明明對大明王朝有功,挽救了大明王朝,但他卻將張居正身敗名裂,開棺抄家。
  • 大明王朝最後6個皇帝的所作所為,及其對於明朝發展走向影響
    接下來即位的隆慶皇帝,本來從小就沒得到多少"修道皇帝"的父愛,即位後便一直致力於避免陷入任何家庭、朝臣之間的紛爭,或者說,他討厭爭論。這種迴避使得他不僅沒什麼具體建樹,而且幾乎不參與任何朝政中具體事務的決策。
  • 廢長立幼的成功案例不在少數,為什麼萬曆皇帝就是做不成呢?
    孝端皇后(萬曆帝原配王皇后)鳳冠正面萬曆皇帝的原配王皇后一生沒有生育兒子,只有一個女兒;萬曆皇帝的長子朱常洛是朱翊鈞一夕之幸的產物,朱常洛的生母是朱翊鈞生母李太后宮中的一個宮女,朱翊鈞引以為恥;萬曆皇帝最寵愛的是萬曆十年入宮的鄭氏,鄭氏極得朱翊鈞歡心,自然愛屋及烏,也很喜歡她所生的皇三子朱常洵。
  • 明朝萬曆皇帝為什麼幾十年不上朝
    太監高喊著「有本啟奏,無本退朝」,群臣紛紛進諫,皇帝做出決斷,之後百官依次告退,朝堂一片和睦。然而這只是大多數古裝劇裡的場景,明代真實的上朝並非如此簡單。▲明朝皇帝寶座在參加早朝之前,所有參加的京官,在天色未明之際就要在宮門前守候。
  • 努爾哈赤是怎樣統一女真對抗明朝的
    努爾哈赤以十三盔甲起兵後,經過五年東徵西討,在1588年統一女真建州部,此時,開始徵討整個女真族部落。說起女真部落亂糟糟的,先簡單的梳理一下。明末的女真分三大塊,建州女真,海西女真和東海女真。其實,這是明朝根據自己認知和判斷給他們起的外號。
  • 大明風華:為何說明朝滅亡,始於明宣宗朱瞻基?
    《大明風華》中,朱亞文飾演的明宣宗朱瞻基,天性灑脫,文武雙全。自幼便被朱棣、姚廣孝看好,而仁慈、韜略也在他身上顯露無疑。 這一點,與歷史上並無出入,算是契合。在1425年明仁宗朱高熾去世,他成為皇帝之後,承父遺志任用賢臣,雖然僅僅在位十年,但卻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 明朝亡於萬曆?實亡於播州之役,成為壓垮帝國的一捆稻草
    萬曆年間,播州土司楊應龍逐漸驕橫跋扈,作惡多端,甚至公然起兵反明,並多次打敗進剿的明軍。於是明廷大舉進軍,最後楊應龍兵敗自殺。嚴格地講,平播之戰從萬曆二十一年(1593年)始,綿延至萬曆二十八年(1600年)。這場戰爭爆發的表面起因很簡單,但是其背景、成因很複雜。
  • 萬曆皇帝為何有著逆反心理?與張居正的教育密不可分,難怪被清算
    神宗是為萬曆皇帝,在內任用馮保,而朝中大權都交給張居正。在小皇帝的成長世界裡,張居正、馮保成了影響他人生的重要夥伴,張居正除了主持內閣工作,同時承擔起小皇帝的教育工作,而馮保這個司禮監的負責人成了小皇帝的「大伴兒」。
  • 張居正變法挽救了大明王朝,為何萬曆皇帝在他死後非要將其清算?
    那麼,我們好奇的是,張居正變法明明是在挽救大明王朝,為何萬曆皇帝不感激,反而將其身敗名裂呢?一是萬曆皇帝樹立威嚴。當年張居正的權勢實在太大了,他聯合馮寶和太后,完全控制了朝政,連萬曆皇帝都望塵莫及,史書說「威權震主」。
  • 萬曆皇帝將近三十年不上朝,是懶惰怠政,還是有難言之隱?
    中國歷史上不愛上朝理政的皇帝大有人在,如果搞個不愛上朝大賽,評選出其中之最的話,那麼這個冠軍,恐怕是非明朝的萬曆皇帝朱翊鈞莫屬,且沒有之一。為何這麼說呢?因為萬曆皇帝在位48年,是明朝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可是在這48年中,這位仁兄居然創造了將近30年不上朝的記錄!您說他不奪冠,誰還能爭這個第一?
  • 作為明神宗萬曆皇帝之子,瑞王朱常浩的最終下場怎麼樣?
    明神宗萬曆皇帝共有八子,其中瑞王朱常浩排名第五,他的結局跟皇兄福王朱常洵差不多,都是藩國被農民起義軍攻破後遭殺害。(明神宗萬曆皇帝)明神宗萬曆皇帝是明朝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45年),神宗共有皇子八人,其中次子朱常漵、四子朱常治和八子朱常溥皆早夭,餘下的五個皇子中,神宗最喜愛的便是鄭貴妃所生的皇三子朱常洵。皇五子朱常浩出生於萬曆十九年(1591年),母周端妃。
  • 「名人百科」傲視天地天命汗——太祖高皇帝努爾哈赤
    努爾哈赤人生的轉折點——「古勒之戰」明萬曆十一年,努爾哈赤迎來了生命中的一個重要轉折點。因建州女真諸部中的阿臺部屢犯明廷邊境,明萬曆十一年二月,明遼東總兵李成梁率兵攻打阿臺駐地古勒寨(今遼寧省新賓縣西北古樓村),卻損兵折將,久攻不克。
  • 「女真第一美女」布喜婭瑪拉的復原圖,看看到底有多美?
    布喜婭瑪拉又名東哥,相貌傾國傾城,引無數位英雄競折腰,有"女真第一美女"之稱,但卻註定要成為政治上的砝碼,先後7次許配給不同的男人,一生坎坷。 聽說東哥徵婚,哈達部酋長孟格布祿立即血氣上湧,報名應徵,訂下婚約後遂於萬曆二十七年五月向努爾哈赤宣戰。九月,孟格布祿兵敗,向努爾哈赤投降。努爾哈赤找了個藉口把他給殺了,又將富察氏所生的女兒嫁給了他的兒子武爾古代,萬曆二十九年以後,哈達部徹底被努爾哈赤吞併。 孟格布祿的結局並沒有使得垂涎東哥美色的男人們停止前赴後繼的腳步。
  • 明憲宗信任太監汪直,發動「成化犁庭」,女真部落幾乎被夷為平地
    正統十四年,也即1449年六月,瓦剌太師也先屢次侵犯明朝領地,明英宗親率二十萬大軍出徵,結果在土木堡慘敗,明英宗被俘,明軍最精銳的三大營幾乎全軍覆滅。同時脫脫卜花王進犯遼東,阿樂出進犯陝西,明軍在這幾個方向全部失利。自此,明朝國力大衰,對邊境附近蒙滿部落的掌控和威懾能力也遠不如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