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芳君說茶 | 第698期原創茶說
1、
今年的春節或許稱得上是歷年最冷清的新春佳節了。
正在萬眾抗擊新冠肺炎的關鍵時刻,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少出門、少串門,不聚會,就等於是為社會做貢獻了。
宅在家裡,茶人們並不心慌,自娛自樂的首選活動當然是喝茶、嗑瓜子、看電視了。
是日,一鄰居興衝衝拿了一盒鐵觀音過來,偷偷地告訴義芳君,這是店家向他重點推薦、破費不少才買到的「地瓜味」鐵觀音,是地道好茶、高檔鐵觀音哦。
聽完,義芳君心裡偷偷樂了。心想,這店家真敢說!啥時候「地瓜味」鐵觀音也華麗轉身成了高檔鐵觀音了。
提及「地瓜味」鐵觀音,相信很多人一臉茫然。因為在多數人的印象中,鐵觀音茶要麼清香中總帶點青草氣,或鮮香中帶些絲絲的桂花香;要麼就是火香中帶點蘭花香,或陳香留韻……總之,在多數人的鐵觀音品鑑詞典裡,難得見到「地瓜味」這三個大字。
但,實際上這種味道尤其是聞杯蓋香或葉底香時,比較常見。只是有些明顯,例如偏正味鐵觀音,或拖酸型鐵觀音,而有些則並不那麼明顯,例如消正鐵觀音。
地瓜與鐵觀音,都是福建閩南地區人們再熟悉不過的特產。「地瓜」乃地方方言叫法,實際上就是紅薯。因地瓜中含有較多澱粉,吃起來特別香甜,尤其煮爛的地瓜,有一種爛透了的甜香。這種味道實在是太過於熟悉,以至人們常常用這種「地瓜味」來指代鐵觀音中出現的類似味道。
2.
這種地瓜味是鐵觀音特有的嗎?
並非如此,鐵觀音並不孤單。我們也時常能在其它茶類的品鑑中發現這種味道的身影,譬如:正山小種紅茶。其標誌性的薯木甜香,弄不好,也就是地瓜味了。
薯木香與地瓜味,實際上,僅在一念之間、一線之隔。
話說回來,這種地瓜味究竟是怎麼出現的呢?
一言以蔽之,悶出來的!
其一,做青靜置時,如果茶青悶堆太高,時間太長的話,就很容易出現發酵過度、走水不暢而出現悶味。
其二,鐵觀音多採用炒青方式殺青。殺青時,須等到殺青機達到一定溫度,茶青方可投入。若殺青機內溫太低,茶青無法在短時間內完成殺青動作,那麼殺青時間則延長,茶青也就容易因停留時間太長,導致出現不正常的紅變,即悶炒過度,出現悶黃味,即「地瓜味」。
所以,換句話來說,所謂「地瓜味」,實際上就是悶出來的熟透了的味道。
3.
問題的關鍵在於,這種「地瓜味」鐵觀音究竟好,還是不好呢?
探究此問題,透過現象看本質,我們不妨回到什麼才稱得上是一泡好茶的基本認知:生態要優,原料要好,工藝要精到,茶氣要充足,滋味要純正。
滿足了上述幾個特徵的茶葉,無論走到哪,都能得到愛茶人的一致認可。
或許,有人會說,茶因人而異,各自歡喜即可。
而從工藝來說,這種「地瓜味」基本上屬於悶炒過度而形成,基本原因在於工藝把握不到位,甚至可以看作是品質上的某種缺陷,我們應該儘量給予避免。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地瓜味」鐵觀音還值得大家期許嗎?還真的如店家所言,屬於高檔鐵觀音嗎?
結果不言而喻!
真正大家心心念的純正鐵觀音,還在於那一口純正的蘭花幽香,以及那可遇不可求的觀音韻。
(欲知鐵觀音蘭花香與觀音韻,茶友們可參閱義芳君專題文章:
《為何常說鐵觀音「觀音韻」難覓?只因你不懂得這些》
《如何尋求一杯高檔鐵觀音的曼妙真韻,會喝茶的人都懂得這門道》)
本文由義芳君原創撰寫,每日分享茶文乾貨,歡迎愛茶的您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