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院,對於修行的人來說是道場,而對於喜歡遊玩的人來說則是風景。
在西安以東,灞河河谷白鹿原畔,灞橋區一個叫楊疙瘩村的地方,有一座大家都比較陌生的寺院——大阿彌陀寺,雖然名氣不大,但寺院的規模不小,遠遠望去,高低錯落的建築分布在山坡上,亮眼的寺院建築掩映在樹叢裡,看起來很有意境。
走進寺院,從門口的對聯來看,大阿彌陀寺應該是淨土寺院,遠觀不覺得,走進來才發現,這座寺院真的很大。
白鹿原的北坡是很高峻的,與灞河河谷的高差達兩三百米,這座寺院幾乎佔據了這面山坡的三分之二,據說佔地面積近300畝,比大興善寺的120餘畝多出一倍多,寺內專門修建了一條通車的公路,一直可以通到半坡上的大雄寶殿。
大阿彌陀寺建在白鹿原一個「U」型山窩裡,有人說那就像一把「座椅」,寺院就依靠著「座椅」,面對著灞河河谷。
因為地形的原因,這座寺院和一般寺院的布局也不太相同,人們進寺後見到的第一個佛殿是地藏殿,地藏殿旁邊,有一條主軸線向山坡上方擴展,在這條軸線上,有天王殿和觀音殿。
但更多的建築是依據地形沒有規律地零散分布的,念佛堂、僧寮等東一座西一座,由於院裡地方太大,建築與建築之間,有的只有沙土路相通,沒有人工種植花木的地方則被野生雜草和灌木佔據,也許就是這個原因,才使得寺院看起來雖大,卻有些空落落,和城區寺院嚴格規整的院落布局很不一樣。
大阿彌陀寺最引人注目的建築應該是大雄寶殿和藏經樓了。大雄寶殿有著巍峨的建築,重簷歇山頂,黃燦燦的琉璃瓦,遠望十分莊嚴,走近一看,也的確是氣勢恢宏的,但幾次來,殿門都緊閉。
藏經樓則是最高處樓頂上有著五座小塔的建築,從大雄寶殿有砂石路通往藏經樓,到近處時,則會發現一道圍牆及鐵門擋住去處,很顯然,這裡是拒絕俗人探訪的。
大阿彌陀寺所在的地方,據稱歷史上就曾建有寺院,隋時建有靈感寺,也曾殿宇森列,規模宏麗,後來毀於戰火。
現在的大阿彌陀寺始建於2006年,2016年8月對外揭牌,這座寺院特別之處在於這是一座兩僧寺院,即大僧院和尼院合為一寺,據說塬下部分是尼院,而上半部分是大僧院,所以在大阿彌陀寺,你既能看到修行的比丘,也能看到慈祥的比丘尼,還能遇見很多和善的居士,寺裡經常會有法會或念「功課」,我前段時間去時,寺裡的地藏殿內就有一場「功課」在進行,守門居士本來不讓參觀,後來是一位比丘尼讓我進去的。
總的來說,大阿彌陀寺佛教的氛圍很濃,環境也很好,如果院內的綠化和美化做得更好一些,相信來這裡遊覽或聽聞佛音的人會更多吧!
攻略:
自駕:寺院距離西安紡織城地鐵站6公裡,導航西安市灞橋區大阿彌陀寺即可;乘車:西安紡織城地鐵站西側乘坐232路公交車,「五十六中」站下車,步行5分鐘即到;門票:無門票,但有可能會被拒寺門外。黃小黃走陝西:發現身邊的風景,一起遊歷那些山河與歲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