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時期,日本陸軍中有三個最高職位,它們分別是:陸軍大臣、參謀總長和教育總監,統稱為「陸軍三巨頭」。在整個二戰時期,擔任過這三個職務的日本高級將領寥寥無幾,但有一個人卻十分特殊,他擔任教育總監的時間是所有將領中最長的,整整有五年之久,但隨著東條英機的下臺,他也隨即遭人取代,打發去了「偽滿洲國」。後來戰爭結束,他被蘇軍俘虜,隨即被押往蘇聯,此人就是末任關東軍總司令——山田乙三。
山田乙三,日本長野縣人,早年曾先後畢業於陸軍士官學校和陸軍大學,參加過日俄戰爭。由於從小接受武士道精神的教育和薰陶,山田乙三對於侵略擴張有著非常濃厚的興趣,九一八事變爆發後,他率領騎兵第4旅團進攻中國東北,配合關東軍擊敗了東北軍,迫使張學良率部退入關內。1935年10月,山田乙三從參謀本部被調任到陸軍士官學校擔任校長。
全面侵華戰爭爆發後,山田乙三作為侵略軍的指揮官再次來到中國,先後歷任關東軍第十二師團師團長、第3軍司令官。在「偽滿洲國」任職期間,山田乙三多次指揮日偽軍和偽警察、憲兵、特務,瘋狂鎮壓中國東北的抗日武裝力量,並大肆搜捕和屠殺革命幹部以及群眾,後因鎮壓東北人民抗日武裝力量「有功」,於1938年12月,正式接替畑俊六擔任華中派遣軍司令官,但沒過多久,山田乙三就被調回國內擔任「陸軍三長官」之一的教育總監。
近衛內閣成立後,東條英機出任陸軍大臣,由於山田乙三是東條的鐵桿支持者,且對其俯首帖耳,東條英機十分滿意,於是山田乙三就一直坐在教育總監這個位子上長達五年之久。1941年11月17日下午,日本天皇召見東條英機,晉升其為大將,並誥命他以現役軍官身份擔任首相出面組閣,並身兼陸相。二戰後期,由於日本在太平洋戰場上接連遭遇慘敗,東條英機不得不引咎辭職,而山田乙三也在這個時候被人趕下了臺,打發去了「偽滿洲國」擔任總司令官。
由於此時的關東軍已經被抽調了大量的兵力前往太平洋戰場,其實力也大不如前,山田乙三上任後,根據日軍大本營的指示,開始加緊對蘇備戰,並主持制定了《滿洲方面對蘇作戰要領 》,命令各地日軍,嚴厲執行《勞動強制法》,強徵和抓捕勞工搶修地下防禦工程,由於東北地區天寒地凍,缺吃少穿,再加上超時的勞動,致使大批中國勞工喪生。1945年8月8日,上百萬蘇聯紅軍越過邊境,分三個方向向「偽滿洲國」發起攻擊,關東軍很快被分割包圍,就這樣,蘇軍以高度機械化的絕對優勢迅速擊敗了關東軍和偽滿軍。
日本無條件投降後,關東軍參謀長秦彥三郎從哈爾濱飛往賈力科沃會見蘇聯元帥華西列夫斯基,商談投降事宜,結果華西列夫斯基元帥大手一揮,將俘虜的整整六十萬關東軍全部押往西伯利亞服苦役,其中就包括關東軍末任總司令官山田乙三和其他高級軍官。在西伯利亞貧寒的土地上,原先身為大將、總司令官的山田乙三和曾經是自己手下的日本兵幹著一樣的重體力勞動,吃著一樣的黑麵包和菜湯。也許是西伯利亞的苦寒和體力勞動的繁重壓垮了日本人,幾乎所有的關東軍軍官對蘇聯軍方的審問都是竹筒倒豆子,將自己知道的一切全都告訴了蘇聯人。
1950年7月,山田乙三被轉送中國,作為乙級戰犯的他和一千多名日本戰犯一起被關押在撫順戰犯管理所接受改造。由於認罪態度良好,山田乙三於1956年被減刑釋放回國,最後於1965年7月18日死在了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