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航天劍 盡展鋒芒——記接受檢閱的火箭軍某新型飛彈旅

2021-01-07 參考消息

新華社內蒙古朱日和7月31日電 題:巡航天劍 盡展鋒芒——記接受檢閱的火箭軍某新型飛彈旅

李兵峰、樊永強、宋海軍

草原深處,硝煙四起、號角陣陣。

7月30日上午,在莊嚴的閱兵場,火箭軍某新型飛彈旅數百名官兵,攜12臺長劍戰車,帶著濃濃的硝煙味嚴整列隊,光榮地接受檢閱。

巡航天劍,一鳴驚人。一發發飛彈飛向藍天,鐫刻下絢爛的彈道;數百名官兵昂首肅立接受檢閱,聞令而出決戰決勝。

鑄劍:只爭朝夕

接受檢閱的這個飛彈旅,被譽為「巡航飛彈第一旅」。

世紀之交,在中國戰略飛彈部隊的序列裡,一支肩負「攻堅拔點、精確打擊」特殊任務的新銳之師悄然組建。這些年來,全旅官兵牢記囑託,朝著成為戰略鐵拳上的尖刀利刃努力。

組建之初,為讓新型「殺手鐧」武器儘快形成戰鬥力,這個旅把「強化打仗的意識、鍛造打仗的能力、錘鍊打仗的作風、完成打贏的任務」作為建旅興旅之本。

自組建之日起,他們就是為戰而生。

許多受閱官兵都清晰地記得,那時沒有教材,大家自己邊摸索邊編寫11大類近千萬字教材;沒有裝備,就把訓練課堂搬到新裝備研製一線,使部隊訓練與裝備研製、試驗、列裝等同步推進。

每次執行重大演訓任務,為隨時給飛彈「體檢把脈」,旅總工程師吳學科總是帶著技術骨幹,吃住在飛彈武器貯存庫,守著飛彈入眠。

這位與飛彈打了10多年交道的技術專家,像熟悉自己一樣,了解飛彈「脾氣秉性」。他常對技術骨幹說:「我們執掌的是大國重器,從自己手中送出的必須是『放心彈』『爭氣彈』。」

組建以來,他們先後有數十項訓法戰法創新成果被上級推廣,研究形成的精確實戰化訓練等新模式新戰法,成為新質戰鬥力生成的「倍增器」。

仗劍:引而待發

在這個飛彈旅受閱官兵的意識裡,軍人只有打仗和準備打仗兩種狀態。

2年前,這個旅新組建一個發射分隊,官兵們不等不靠,組建當年就成功遂行某實彈發射演練任務,當年榮立集體二等功。

今年3月底,在全軍「脖子以下」改革中,一個發射營絕大部分骨幹整體轉隸新組建部隊。為了保證全旅戰鬥力不斷檔、不斷鏈,他們採取新老搭配、梯次配備的方式,用最快的速度重新組建一個新的發射分隊。

本文系轉載,不代表參考消息網的觀點。參考消息網對其文字、圖片與其他內容的真實性、及時性、完整性和準確性以及其權利屬性均不作任何保證和承諾,請讀者和相關方自行核實。

相關焦點

  • 巡航天劍 決勝尖兵——走進長劍-100巡航飛彈方隊
    這是巡航飛彈部隊在閱兵中的再次亮相,而那一枚枚巡航天劍畫下的絢麗彈道,編織著一道道維護國家和平的堅強屏障。這些帶著「硝煙味」的受閱官兵,駕馭著一輛輛受閱飛彈戰車前行。在這個飛彈方隊裡,很多官兵都是實彈發射、訓練演習的親歷者。他們所在的「巡航飛彈第一旅」和另一支飛彈部隊,是我軍新質作戰力量,擔負著精打要害、克敵制勝的使命任務。
  • 天劍巡航人——記火箭軍「巡航飛彈第一旅」發射營長羅寅生
    新華社北京6月23日電 題:天劍巡航人——記火箭軍「巡航飛彈第一旅」發射營長羅寅生新華社記者張選傑、李兵峰奮鬥的青春最美麗!今年5月中旬,火箭軍一名年輕的飛彈發射營營長參加軍地青年典型走基層分享交流活動,其用青春之光輝映大國長劍的生動事跡,感動了大江南北。
  • 「天劍」系列演訓推動火箭軍戰略能力新躍升
    2015年,戰略飛彈部隊實現由「兵」變「軍」的歷史性跨越。塞北江南的飛彈演兵場上,以「天劍」系列演訓活動為抓手,多支核常飛彈旅輪番上陣,跨區機動挺進戈壁大漠、東北密林,打響一場場「飛彈戰」。火箭軍某飛彈旅 發射營 營長 江俊鵬: 這次對抗發射,是在出現臨機減員、兵力重組的情況下完成的,我們以最少的號手打出了最佳精度,圓滿完成了發射任務,這次任務的完成得益於我們這幾年開展的全能號手訓練
  • 火箭軍某飛彈旅調度發射單元演練火力突擊
    火箭軍某飛彈旅調度發射單元演練火力突擊來源:解放軍報作者:李永飛 段開尚責任編輯:烏銘琪2020-06-19 08:40 火箭軍某飛彈旅調度發射單元演練火力突擊
  • 戰場特情變了,火箭軍某飛彈旅摒棄「套路」見招拆招
    火箭軍某飛彈旅著眼特情處置破除訓練思維定勢——摒棄「套路」求「出路」■段開尚 解放軍報特約通訊員
  • 美媒瞎操心:中國的火箭軍規模正在擴大,飛彈旅用的都是先進裝備
    環球時報12月15日援引美國《原子科學家公報》文章稱,中國火箭軍的規模目前正在擴大,其下屬的飛彈旅已經達到40個,其中近半都是世界領先裝備,像東風5B戰略核飛彈,東風17臨近空間高超音速飛彈,東風21D反艦彈道飛彈,東風26核常兼備反艦彈道飛彈,東風41車載戰略核飛彈和東風100超音速重型巡航飛彈
  • 實地探訪火箭軍「明星裝備」的...
    這個旅是全軍最早接裝某新型號飛彈裝備的一個單位,確保新裝備如期形成作戰能力,成為他們的年度重要目標。 總臺央視記者 王曉丹:我們現在是經過了部隊的允許,登上了營指揮車,和參演車隊一起向預定作戰地域機動。那麼我們看到,這些新型飛彈發射車就是在國慶70周年閱兵式上亮相的受閱車輛,現在為了貼近實戰化需要,增加了一些輔助設備,並且將彈體完全隱藏在車廂內,更有利於隱蔽機動。
  • 天下第一軍:中國火箭軍已有40個飛彈旅?近半飛彈世界領先
    日前,美國媒體宣稱:「中國火箭軍的規模目前正在擴大,其下屬的飛彈旅已達40個,並近半都是世界領先(飛彈)裝備。」這番話固然有渲染中國威脅論的嫌疑,為美軍在新一財政年度增撥軍費製造輿論,但也側面反映出中國人民解放軍火箭軍的裝備越來越新、規模越來越大、實力越來越強,已經成為世界規模最大、裝備最先進的戰略飛彈部隊。
  • 我國火箭軍3年成果,11個飛彈旅完成部署,西方對此已不容忽視
    在我國的軍事力量當中,火箭軍的存在是極具震懾威力的,因為其所承擔的任務性質讓外界不得不引起高度重視。據悉,火箭軍主要就是遏制他國對中國使用核武器、還有進行核武反擊或者是常規飛彈的精確打擊任務等,可見這一軍種的存在具有非常突出的意義。
  • 火箭軍如果進入一級戰備狀態,戰力有多強悍?26個飛彈旅指哪打哪
    近幾年來,伴隨著國防建設速度的加快,火箭軍也開始承擔起對海上大型艦隻目標的反艦攔截打擊任務,更多型號的新式飛彈開始不斷列裝火箭軍部隊,就比如東風17、東風41等耳熟能詳的名字。有一個問題是火箭軍如果進入一級備戰狀態,真實的戰力屆時會有多麼強大?簡而言之來加以概括的話,便是26個飛彈旅指哪兒打哪兒,絕不含糊。
  • 第二炮兵部隊改名火箭軍,從兵到軍,彰顯從兵種到軍種質的躍升
    1984年,這支蟄伏了18年的特殊部隊,首次揭開自己神秘的面紗,出現了閱兵儀式上,接受祖國和人民的檢閱。此次閱兵,第二炮兵部隊展示了我國自己設計製造的遠程、中程和洲際戰略飛彈,震驚了世界!直到2015年12月31日,我國軍委舉行儀式,正式將第二炮兵部隊命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火箭軍」部隊,並授予了軍旗。
  • 美報告:中國火箭軍擴充逾3成 12個旅處理臺海、南海
    新加坡《聯合早報》12月13日文章,原題:美國原子科學家公報:中國火箭軍三年來擴充逾三成 美國《原子科學家公報》本月7日發布的中國2020年度核武報告指出,解放軍火箭軍共有40個彈道飛彈旅,比2017年增加35%,目前也仍在組建新的彈道飛彈旅。
  • 美國發布中國核武器報告:中國火箭軍擴充三成,仍組建新的飛彈旅
    中國擴充火箭軍三成 要知道中國的軍事實力跟美國相比,還是有一定的差距,但是中國一直都沒有放棄加強國防建設。而美國反而把中國當作威脅,而在近日,美國更是發布了中國核武器報告,對於這份數據的真實性,也令人懷疑。
  • 「東風鏢局」——你不知道的火箭軍飛彈押運兵
    提起中國火箭軍,軍迷朋友們總是津津樂道,「東風快遞,使命必達」,已經成了口頭禪,尤其是2019年國慶大閱兵上首次亮相的東風-41洲際飛彈和東風-17高超聲飛彈更是引起了軍迷朋友的熱議。
  • 尖兵競風流——火箭軍評選「十大礪劍尖兵」活動的輻射效應
    2007年夏季,當樂焰輝邁進魂牽夢縈的飛彈勁旅大門時,看到戰車列陣、長劍引弓激動人心的一幕,讓他血脈賁張。 「不能打、打不贏,一切等於零。」他抱定一個信條:讓軍人血性在礪劍路上閃光。整旅合成訓練,「營營對抗、架架排序」激烈展開。樂焰輝指揮發射單元連戰連捷,最後奪得總評成績第一名。部隊轉戰高原駐訓,他帶領官兵再次憑實力爭得「發射權」, 兩次將新型飛彈送上藍天。
  • 東部戰區某合成旅換裝新型車載榴彈炮
    12月9日的央視「國防軍事早報」節目關注了東部戰區72集團軍某輕型合成旅,該合成旅裝備的「猛士」底盤高機動122毫米車載榴彈炮首次得到曝光。新型車載榴彈炮使用了六軸「猛士」底盤,具備一鍵調炮,越障能力強,信息化程度高,半自動裝填等優點。該型車載榴彈炮未來也會成為我軍輕型合成旅的主力車載榴彈炮。
  • 飛彈部隊與戰術空軍,面對中國的火箭軍,美國在動什麼腦筋
    一向自詡空軍天下無敵的美國現在也有了危機感,開始重視起飛彈技術的發展,而美國智庫也開始擔心過去20年美空軍發展的作戰體系,在面臨中國挑戰時很可能會失效。在太平洋環境下,美國以海空軍為核心的作戰體系和中國的火箭軍作戰體系相比,各自有什麼優缺點呢?中國為什麼要依靠發展火箭軍來與美國的空軍相抗衡呢?
  • 外媒:臺灣IDF戰機升級 可多帶2枚「天劍2」飛彈
    臺媒吹噓的天劍-2C飛彈的性能已經突破人類技術極限,別說臺灣,即使是中美也是做不出性能如此可怕的飛彈的…… 其實,臺媒從去年6月「天劍2C」原型彈被送往清泉崗基地進行掛飛和試射的時候,就已經開始集體「高潮
  • 火箭軍五周歲生日快樂!中國戰略威懾核心力量,任務不只是核打擊
    5年前的今天,第二炮兵由獨立兵種升格為火箭軍。從此,中國人民解放軍結束了陸海空三大軍種的歷史,火箭軍成為第四軍種。作為軍種,一個最顯著的標誌是,火箭軍擁有了屬於自己的軍裝——更具國際範兒的卡其色襯衣和墨綠色常服。火箭軍成軍5周年,但中國戰略飛彈部隊的歷史卻已超過6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