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天降奇兵,還是傘兵的墳墓?詳解德軍入侵克裡特島的進攻計劃

2020-12-24 鐵血戰史1927

導語:本文接為啥克裡特島是德軍傘兵的墳墓?看一下德軍在戰前的準備就知道了在上一篇文章中我講的是德軍的戰前準備,德軍通過各種方式對克裡特島進行情報搜集,然後他們根據搜集到的情報,展開了對克裡特島作戰計劃的討論。本文的主旨就是講解德軍的這份作戰計劃。

德軍進攻克裡特島的作戰計劃

雖然德軍統帥部在討論克裡特島的作戰計劃時,產生了一些分歧,但是大家都有一個共識:克裡特島上的馬萊邁機場(因為翻譯的原因,有的也叫馬利姆)必須要被首先攻克。因為馬萊邁機場是克裡特島上最大的機場,只要德軍先頭部隊拿下它,並進行快速地修復,就可以讓重型運輸機在這裡起降,以便於後續部隊的登陸作戰;另一個就是地利的優勢,馬萊邁這個地方是最靠近德軍的地方,如下圖所示(Maleme就是馬萊邁),德軍戰鬥機的作戰範圍完全能夠覆蓋馬萊邁這一帶,除此之外,它也靠近海邊,這也意味在這裡作戰的德軍空降兵能夠得到海軍的快速支援。

德軍的進攻方向德軍對克裡特島的首攻目標已經確定了,剩下的就是討論是否要分兵對其它地點進行空降作戰,對於這一點德軍內部就產生了很大的分歧了。所以德軍根據各自的看法,整理出來了兩套作戰方案:

第一套方案是以第四航空隊指揮官勒爾上將和海軍中將舒斯特為代表,他們認為應該集中兵力、全力以赴地攻佔克裡特島的西北部,也就是從馬萊邁到幹尼亞之間的這一片區域,這一片有該島最大的港口和飛機場,然後再以此為根基逐步的向周圍擴散,奪取該島的其餘部分。

這套方案的優勢在於:集中己方儘可能多的兵力,以絕對的優勢迅速地奪佔該島上的關鍵地點,這樣即使駐守在島上的敵人要比預估的還要強大,那麼己方也已經站住腳跟了;而且最關鍵的是,集中空降兵攻其一點的時候,可以得到己方空軍戰鬥機全力以赴的支援。當然,一旦部隊進入山區跟敵人長時間激烈戰鬥的時候話,有可能會遭到英軍戰機的襲擊,畢竟在馬萊邁東邊還有飛機場,如下圖所示。另外,由於德軍在克裡特島擁有絕對的制空權,那麼當德軍在白天對克裡特島進行作戰的時候,英軍基本上不太可能對其進行支援,即使有一定的支援,其規模也不會很大;英軍最有可能的支援,會來自夜間,因為在夜間德國空軍是無力阻攔的。

第二套方案以第十一航空軍的斯徒登特將軍為代表,他建議應該分兵,同時向島上大約七個地點發起登陸作戰,其中最主要的地點有馬萊邁、幹尼亞、雷西姆農和伊拉克林,這些地方都有飛機場和港口,屬於關鍵地點。斯圖登特將軍的建議,其優點在於能夠同時快速的、突然性的佔領該島上的所有重要地點,如果這個計劃成功,那麼德軍將會更加迅速而徹底地佔領島上的其他地區。

但是缺點也是很明顯的,首先德軍要分兵,分兵不僅僅是把空降兵給分開,還要把空軍的戰鬥機、轟炸機等支援飛機給分開,這麼一來,在每一處攻擊點德軍都不能集中空軍的優勢,坦白地說就是德軍的兵力不足以同時進攻這麼多的地點。而且最主要的是,當時參戰的德軍運輸機的運輸能力有限,每次只能運載十二人,或者再多那麼幾個人,如果把所有運輸機都分開行動,那麼每一處登陸點的第一波空降部隊人數都不會很多,一旦遇到敵人的頑強抵抗,那麼分兵後的德軍很有可能會無法攻佔這些地點。而且在此處的德軍第八航空軍也沒有足夠的飛機,同時對所有的登陸地點進行有效的空中支援。

提出這個建議的斯圖登特將軍很有可能是被德軍前期的情報給誤導了,在昨天那篇文章中咱們提到了:德軍誤判了英軍在克裡特島的駐防兵力,也誤判了英軍的士氣,德軍在戰前認為英軍戰鬥力低下,而實際上英軍鬥志昂揚。所以很有可能就是因為這些原因,斯圖登特才建議分兵進攻的。

雖然德軍內部展開了激烈的討論,並有了兩項方案,但是最終下決定的還是空軍總司令戈林。戈林在綜合考量了這兩項方案之後,定的最終作戰計劃是那兩項方案的混合體:

德軍首先要迅速而徹底地攻佔馬萊邁、幹尼亞、雷西姆農和伊拉克林這四個最關鍵的地點,然後以此為基點向周圍擴散,直至佔領全島;空降作戰由第十一航空軍為主,他們會運載其下的空降兵與突擊部隊的先遣隊,率先從空中發起突然性的空降作戰,首先佔領島上的飛機場和最重要的城鎮。

為了充分發揮第八航空軍的火力,得到其戰鬥機和轟炸機的全面支援,空降作戰必須要分波次來進行。第一波次預定在7點15分,在克裡特島的西部馬萊邁機場與幹尼亞城登陸,這兩個是主要攻擊目標;第二波次要等運載第一波次的運輸機返回之後進行,初步預定在下午的3點15分在島嶼的東部登陸,這一波的進攻目標是雷西姆農和伊拉克林,首先是這裡的飛機場。這兩波先遣部隊將得到空降部隊的加強,以及機降登陸部隊和後續海上登陸部隊的支援,直到全軍都登上克裡特島。

如果突襲順利的話,德軍將在第一天就佔領那三個機場和幹尼.亞城以及蘇達灣這一些重要的地點,這樣一來駐防在這裡的英國空軍就無法對付德軍的登陸部隊,同時駐防在這些關鍵地點的英軍地面部隊也無法互相支援,此時空降作戰就算成功了。第十一航空軍把進行空降作戰的部隊編為三個突擊群:西部突擊群和中部突擊群(這倆都屬於第一波次)、東部突擊群屬於第二波次。

西部突擊群由邁因德爾上校指揮,他們的作戰任務是突襲並佔領馬萊邁機場,並保障後續空降部隊的登陸。中部突擊群則由蘇斯曼少將指揮,他們的任務是攻佔幹尼亞與蘇達灣這一帶,以打亂敵人的防禦部署,癱瘓這裡的港口。東部突擊群由布勞爾上校指揮,他們的任務是攻佔伊拉克林城以及附近的機場,並要守護住機場,以保障後續山地部隊的機降登陸。

在進攻當天的凌晨,空降作戰之前,第八航空軍的戰鬥機和轟炸機要率先對克裡特島上的英軍目標進行轟炸,以摧毀島上的英軍戰機和地面防空設施。再之後,第八航空軍還要負責掩護第十一航空軍的空降部隊進行登陸,並且對登陸後的作戰提供火力支援;除此之外,第八航空軍還要負責掩護己方參加作戰的艦艇,並消滅或趕走在克裡特島附近的敵海軍艦隊。

在此處作戰的德軍東南艦隊會先派出掃雷艇,在空軍的掩護下對登陸地點的海域進行清理。這樣一來,德軍第一分艦隊就可在進攻的當天晚上,在馬萊邁以西的地方進行登陸,實際上因為英軍艦隊的原因,這次登陸被推遲到第二天晚上才進行;第二分艦隊則可以在第二天晚上在伊拉克林以東的地方進行登陸。完事之後,德軍的掃雷艇會前往蘇達灣一帶進行排雷,在這裡清理出來一條安全的通道,同時等到附近的敵軍被清理乾淨之後,德軍的運輸船會滿載作戰物資運往克裡特島上的蘇達灣。

以上是德軍擬定地對克裡特島的作戰計劃,可以看出來這項進攻計劃制定得非常詳細,該計劃也是德軍成功攻克克裡特島的關鍵;但是也能夠看出來,德軍的情報對該計劃的影響。總的來說的,德軍進行空降作戰成功的前提條件就是攻克那三個機場,即使德軍沒有佔領其中某一個機場,那麼後續的空降部隊也可以轉移到另外兩個機場中進行登陸作戰,這樣一來就多了一層保障。

相關焦點

  • 克裡特島戰役:德國傘兵的墳墓,從此德軍精銳空降師名存實亡
    克裡特島戰略位置非常重要1941年4月25日,希特勒籤署元首第28號命令,下令德軍入侵克裡特島,1941年5月20日,德國發動代號「水星行動」的軍事行動,德軍開始實施空降入侵希臘克裡特島計劃克裡特島上的盟軍守軍弗賴伯格根據德軍入侵荷蘭在公路、海灘等開闊地帶進行機降的戰例,認為德軍對機場的依賴性不強,而英軍還將使用機場,所以沒有破壞機場。
  • 天降奇兵,卻成為傘兵的墳墓!
    於是德軍第11空降軍軍長斯圖登在希特勒的授意下擬訂了一個奪取克裡特島的空降作戰計劃,並把這個計劃叫做「水星」計劃,在這個計劃中,攻佔克裡特島的作戰任務由傘兵獨立完成。
  • 德軍傘兵的沒落:「空中奇兵」蛻變精銳步兵,末日一跳草草收場!
    不過其實早在1938年德國制定的軍事行動計劃,傘兵部隊就已經準備在捷克斯洛伐克,奧地利,和波蘭,進行空降作戰,但最後時刻,卻取消了使用傘兵這一計劃。傘兵首戰摧枯拉朽,西歐各國為之顫抖!1940年4月9日的凌晨,德軍傘兵在挪威和丹麥戰役中發動突然襲擊,他們正式開創了第一次空降傘兵攻擊的作戰歷史。
  • 一次皮洛士式的勝利,克裡特空降戰役,成為德國傘兵的噩夢?
    德國傘兵變得如此出名,第7傘兵師也被稱為"綠魔"。然而,在克裡特島中,德軍傘兵損失慘重,雖然最終贏得了勝利,卻失去了傘兵的未來。那麼,這是為什麼,這背後又發生了什麼?。1、命運之地-克裡特島當義大利王國於1940年10月28日入侵希臘時,盟軍在克裡特島登陸。
  • 一次皮洛士式的勝利,克裡特空降戰役,為何成了德國傘兵的夢魘?
    然而就是在克裡特島,德國傘兵損失慘重,雖然最終贏得了勝利,但是卻輸掉了傘兵的未來。那麼為什麼會這樣,這背後到底發生了什麼呢? 一、命運之地——克裡特 當義大利王國於1940年10月28日入侵希臘時,盟軍就已經在克裡特島登陸。
  • 哈士奇行動裡的英國傘兵,先是被狂風吹進大海,然後就遇上德國人
    除去部隊要在西西里島的南線和東線登陸,並且奪取西西里島西北部的巴勒莫港和東南部的錫拉庫扎港,建立前進基地之外,還要向縱深方向發起進攻,奪取卡塔尼亞和墨西拿方向推進。因為戰鬥會很艱難,尤其是預計會遭到德意聯軍的反撲,所以在行動中還要派遣空降部隊深入敵後,佔據橋梁和公路並阻擊敵人對灘頭的進攻。
  • 海牙戰役:人類戰爭史上首次空降作戰,德國傘兵折戟!
    「海上馬車夫」時代的輝煌過後,荷蘭逐漸淪為二流國家,經過動員,到1940年,德軍進攻西歐之前,也僅僅有10個師的部隊。按照荷蘭的部署:一旦遭到德軍入侵,在英法援軍到來之前,荷軍在邊境和縱深的築壘地域進行防禦,遲滯德軍推進,為援軍到來爭取時間,危急之時,打開幾條河流上的防洪壩,以水代兵,阻擋德軍。
  • 傘兵跳傘後不知所蹤,還被友軍暴打了一頓
    第82步兵師作戰兇猛,能把防禦變成進攻,把積極巡邏變成對德軍進行突襲。可以說是當時能讓德軍最頭疼的美軍部隊之一,先後三次大戰役裡功勳無數,錘爆了無數德國人的頭。二、飛散的傘兵在對西西里島的哈士奇行動裡,第82空降師的目標是乘坐C-47運輸機至西西里島的傑拉以東地區上空跳傘,落地後他們將切斷這一地區的公路,並阻擊任何可能去增援登陸地區的德軍部隊。他們將確保沒有半個德國人能通過這裡,無論是開著坦克過來,還是舉著白旗過來的都不行。
  • 二戰1944年德軍的LG系列無坐力火炮德軍傘兵師的鋼鐵之矛
    75毫米的LG40型傘兵炮,德軍採用大量輕型鋁合金進鍛造而成的,其火炮全重才147公斤,卻能發射365米/秒的常規炮彈,包括碎甲彈,高爆彈,等其有效射擊距離為6.8公裡,可以平射和曲射。德軍於1940年開始裝備在德軍傘兵部隊和山地師部隊中,但由於造價昂貴,德軍不可能進行大批量列裝於常規部隊中,高加索戰役是德軍75毫米的LG40型傘兵炮第一次參加遠程穿插作戰,第三山地師在於蘇聯高加索守軍的激戰中,基本不落任何下風,根據預計德軍75毫米LG40型無座力炮,可以在500米內擊穿當時蘇軍前線量產所有型號的坦克,但打蘇軍的T34坦克還是比較吃力,需要一定距離的和角度。
  • 武器與編制:二戰中被德軍打成馬的英國紅魔傘兵連
    話說咱們二戰中不大關注英軍,尤其是英國陸軍更多的是賣隊友和打醬油的段子,但狗子之前在做兄弟連視頻時談到過,在市場花園行動中,英國的空降一師被德軍黨衛軍9/10裝甲師按在地上摩擦。所以這篇也和大家聊聊英軍傘兵。
  • 聖託裡尼島和克裡特島千年以前的愛琴海文明
    歷史文化之古希臘時期(一)-愛琴文明古希臘五個階段之一,愛琴文明,從3000BC到1100BC,愛琴文明分為克裡特島的米諾斯文明和邁錫尼文明。愛琴文明1.0:克裡特島米諾斯文明,從3000BC到1450BC3000BC克裡特島文明誕生,早期米諾斯文明2000BC-1700BC,中期米諾斯文明
  • 幾乎賠光了盟軍空降力量的戰役:數萬名盟軍傘兵竟然被德軍當鳥打
    而這場戰役的發起目的,就是想奪取被德軍控制的荷蘭境內的橋梁,然後跨過萊茵河直逼德國城下,以取得戰爭的勝利。第二個方面:此次行動的策略如果,單從文字上來看「市場花園行動」的計劃,真的是堪稱完美。空中部隊和地面兵力聯手,行動代號為「市場花園」,「市場」是指空中打擊,「花園」是指地面進攻。只是,沒有人能預測此次行動的最終結果。
  • 二戰中盟軍艦隊曾誤擊美國運輸機 致大批美軍傘兵葬身海底
    當晚,美軍運輸直升機滿載傘兵部隊準備在西西里島格勒港上空執行空降行動,以支援島上的盟軍。可是,飛機尚未降落就遭到了瘋狂進攻,損失慘重。出乎意料的是,進攻部隊竟然是自己人。這也成為了二戰期間美軍部隊最為慘烈的一次誤擊事件。 1943年,在北非戰火漸漸停息之後,盟軍開始籌劃下一步的進攻目標。這一次,他們選擇了義大利作為自己的進攻地點。
  • 義大利戰役第三階段卡西諾戰役德國第一傘兵師山林的綠色惡魔
    當時位於卡西諾防線的山頭還是第一傘兵團機槍營和第三傘兵團一個步兵營據守, 舒爾茨德軍傘兵上校指揮官, 舒爾茨是德國後期的一位名將,出生於1907年4月30日,1939年獲2級和1級鐵十字勳章。 1940年5月10日,德軍開始進攻法、比、荷等國家。對上述幾國境內的72個機場及縱深目標實施空中突擊。
  • 如果德軍提前兩個月入侵蘇聯,能在冬季來臨前攻下莫斯科嗎?
    二戰蘇德戰場上的莫斯科之戰是關鍵的一場戰役,很多人認為冬季是德軍沒能一舉攻佔莫斯科的重要原因。如果德軍提前兩個月入侵蘇聯,是不是就可以在冬季來臨前攻下莫斯科?德軍打到莫斯科城外,就在這個關鍵時刻,莫斯科地區氣溫陡降,而且這一年莫斯科的冬天比往年更加寒冷。結果,本就沒有經歷過如此寒冷的德軍,事前也沒有做好充足的準備。
  • 去希臘克裡特島旅遊,最佳的七個地方
    參觀克裡特島的最佳時間是在春末/初夏和秋季,一旦氣溫略有下降,夏季遊客群就會離開。 會發生什麼?圖片戲劇性的山脈和峽谷,風景如畫的村莊,廣闊的高原和鬱鬱蔥蔥的計劃,長長的沙灘和孤立的小海灣。租一輛車甚至更好 - 租船 - 並開始探索克裡特島最好的秘密 - 體驗傳奇的克裡特島熱情好客,了解島上迷人的文化和習俗,沿途享受美妙的新鮮農產品和美食。你準備好逃離島嶼嗎?
  • 美麗的克裡特島和奇葩的希臘神話
    1820年的一天,在克裡特島的米諾斯的一個山洞裡。一個農夫發現了一座精美的裸體雕塑,戰戰兢兢地圍著它轉好幾圈。這尊雕像盯著農夫那驚恐的眼神,似乎也在不遺憾地說:哎,藏了這麼多年,還是被你們發現了。這就是後來震驚世界並在文藝界和考古界引起極大轟動的的斷臂維納斯。
  • FG42傘兵步槍:德軍精銳傘兵專用,步槍、衝鋒鎗和輕機槍三合一
    歷史背景1941年希臘克裡特島空降戰役,在德國傘兵部隊付出慘痛代價後,德國傘兵部隊認為裝備的輕武器不能滿足空降作戰的要求為空降部隊設計一款性能出色的步槍。FG42原型槍1942年德國空軍對這兩個公司的原型槍測試,在一系列嚴格測試下萊茵金屬公司的原型槍脫穎而出,正式定型並命名為FG42步槍,並且德國軍方對該槍評價很高,對於戰爭局勢十分樂觀的德國高層領導認為這是德國下一代的傘兵制式步槍
  • 巴格拉季昂戰役:德軍「脊梁」被打斷!希特勒仿佛看到自己的墳墓
    另外在德軍的佔領區還有約14萬遊擊隊,他們負責在戰役發起時進行敵後破壞和配合一系列任務。 而防守的德軍方面,其實他們對蘇聯的這次大規模攻擊是猝不及防的,因為希特勒當時誤認為蘇軍會在南方發起下一輪進攻,而不是在白俄羅斯。畢竟南線德軍防線都被蘇軍打爛了,希特勒認為蘇軍接下來肯定還是拿那裡開刀,結果卻是被蘇聯人「虛晃一槍」。
  • 阿登森林戰役,25萬裝甲德軍發動反攻,企圖圍殲8萬美軍
    德軍採取節節防禦戰略,抓緊時間沿德法比邊境組織了一道較為堅固的「齊格菲防線」,進行頑強抵抗。盟軍因戰線過長,各處都在進攻,兵力吃緊,後勤供應也出現困難,攻勢趨於遲緩。至1944年底,雙方戰線膠著在了比利時和德國邊境及萊茵河一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