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像一下,在綠草如茵、鮮花盛開的草坪上,一個風華絕代,容華不可方物的青年女子正在給五六個清雅脫俗而稚氣未脫的少女們認真地講解著詩歌的韻腳,她的眼中,她們的眼中,都閃耀著迷人的光輝。
在這些年方二八,情竇初開的少女眼中,老師是那麼的嬌豔靚麗。丘比特的箭從不經意處穿過她和她們的心房,絢麗的愛情之花在陽光下熠熠綻放。
要說起西方歷史上的女詩人,更是被大哲學家柏拉圖譽為「第十位繆斯」的人,她的名字是薩福,她開創的女子學園是愛情萌芽的聖地。
薩福生於公元前7世紀左右的萊斯波斯島(Lesbos)的一個貴族家庭,該島在當時曾經是一個文化中心。因為父親喜歡詩歌的緣故,她從小耳濡目染,也同樣醉心於吟詩寫作
。雖然青年時代她過著養尊處優而自由寧靜的生活,卻因為捲入了一場推翻執政者的事件而被流放到義大利北部的西西里島。在這裡,她嫁給了一名當地的富商,並且生了一個女兒。
但是,身為一位渴望詩歌與自由的才女,她註定是無法忍受那種沒有任何共同語言的婚姻生活的。於是她拋下丈夫和女兒獨自過活。
這一時期,她開始寫作詩篇,並且名聲遠播。等到她回到故鄉的萊斯波斯島的時候,已經堪稱是譽滿天下了。
時年二十幾歲的薩福正是風華正茂的時候,她在萊斯波斯島上創辦了世界上最早的女子學校,教授她們詩歌、音律、儀表、甚至是美容和化妝。
由於她的名聲顯赫,許多人慕名而來,貴族爭先恐後地把女兒送到她的學校。在古希臘,師生之間的同性之愛是十分盛行的「公開的秘密」,薩福既作為老師關心著自己的女學生,又身為一個愛人與自己的學生相戀。
而我們今天所知道的指女性同性之愛的「Lesbian」這個單詞,就是來自薩福的故鄉萊斯波斯Lesbos;而表示女性同性之愛的形容詞「Sapphic」,更是直接來自薩福的名字Sappho。
薩福在西方文學史上取得的成就也是斐然的。從詩篇的內容上,她大大擴展了詩歌的題材範圍,她與她的學生之間那纏綿悱惻而婉轉迂迴的愛情貫穿始終;在詩歌的體裁上,她創立了以她的名字命名的「薩福體」,並改革了詩歌創作中的韻律,受到了同時代和後世的名家的一致好評。
而在世俗的成就上,薩福也得到了她能得到的一切:有一次她造訪義大利的錫拉庫扎市,該地立即為她豎起一座雕像來表示敬意;為了彰顯薩福的美名,她的故鄉萊斯波斯島上的貨幣印上了她的頭像。
薩福的愛幾乎徵服了一切,可是她也偶有未能如願的時候。現在流傳下來的一首薩福最著名的是就是她在向愛神阿芙洛狄忒吟唱的祈禱詞。薩福在詩中說:
高坐在流蘇裝飾的寶座上的愛神,宙斯所賜福的女兒,我懇求你,我的主,請不要用苦痛和煩悶煎熬我的心!你快來,到我身邊來,把我從這苦惱的境地中救出來,幫我實現那起立的夢,這夢讓我輾轉反側不能忘懷。
關於薩福的結局,史學界流傳有兩種不同的說法。一種認為她因為遭到了一個女性戀人的殘忍拒絕而心碎自盡,英年早逝;而另一種更通行的說法則堅信她一直活到公元前6世紀中葉才壽終正寢。不論如何,作為一位偉大的詩人,薩福的成就已經超越了她的性別,成為了西方文學史上一顆燦爛光華的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