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時節,斯力很現代農業園區朝陽村,大棚集中連片,田野綠意蔥蘢。短短幾年時間,朝陽村由一個三類貧困村一躍成為自治區級文明村鎮,多虧了一個人,他就是國網蒙東電力有限公司駐斯力很現代農業園區朝陽村幹部於智寶。
初見於智寶,他正忙著幫貧困戶賣雞蛋和鵝蛋。當天上午,於智寶就聯繫好了買主,以高於市場價0.3元的價格,幫李豔秋家賣了1100個雞蛋和100個鵝蛋,並幫她運送到買主手中。
自於智寶駐村以來,幫助貧困戶賣了多少雞蛋、蔬菜、水果,他自己也記不清了。但只要貧困戶需要幫助,於智寶都會第一時間幫忙解決問題。
「貧困群眾的困難,就是我的困難。」這是於智寶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從李豔秋家出來,於智寶和村幹部又馬不停蹄地趕往建檔立卡貧困戶包六十八家,詢問他的身體情況和蔬菜銷售情況,查看大棚內的蔬菜長勢。包六十八和於智寶款款而談,話語間難掩收穫的喜悅。但誰都想不到,眼前這個脫貧致富帶頭人曾經是個「病秧子」。在享受扶貧政策之前,包六十八因病不能勞動,家中沒有收入來源,每天情緒低落的他連村裡分給他的大棚也不想要。於智寶了解情況後,和村幹部不間斷地開導他,幫他重樹信心。如今,經過吃藥調理恢復健康的包六十八通過大棚種植嘗到了自給自足的甜頭,整個人精氣神兒十足,信心滿滿。「扶貧政策一下來,村上給了我一個大棚,我越幹越有勁兒,日子一天比一天好。」包六十八這樣說道。
幫貧困戶賣菜、賣雞蛋;自掏腰包為貧困戶購買更換電燈開關;給殘疾貧困戶家庭墊付電費;減免村民安裝電錶費用;與公司協調為村裡免費安裝變壓器,並進行線路改造;積極爭取資金建設文化長廊……這些看似尋常的「小事」,樁樁件件於智寶都記掛在心,也正因如此,村民把他當親人,家裡有什麼事,都願意找他幫忙。
用心用情的於智寶,漸漸走進了貧困群眾的心裡,成了他們的知心人、貼心人。
在朝陽村村民辦事大廳上牆的圖板上,一塊塊金色的牌匾記錄了於智寶和駐村工作隊及村兩委不懈努力的汗水與榮光,「自治區級文明村鎮」「盟級文明村鎮」「2018年度駐村工作先進集體」……這一份份沉甸甸的榮譽為朝陽村駐村工作隊及村兩委履職盡責、實幹為民寫下生動註腳。
很多人問於智寶,放著國網公司優越、舒適的工作不做,非要跑去農村一呆就是兩年多,究竟圖個啥?於智寶說,我圖的就是讓精準扶貧政策在朝陽村落地生根,我圖的就是讓村民們的美好生活願望早日成真。
責任編輯 :劉文靜
記 者 :宋飛 宋立新
微信製作 :李智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