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脫貧故事」清鎮市紅楓湖鎮右七村村民餘廷蘭:短短六年間,我家...
我叫餘廷蘭,家住清鎮市紅楓湖鎮右七村大寨組,今年 44 歲。這 44 年來,我最難忘的就是 2019 年,這一年,我們全家四口擺脫了貧困,過上了好日子。每次和別人談起以前的生活,我的眼淚都止不住。起初,我覺得扶貧幹部說幫我家脫貧的事只是一種安慰,難以成為事實。直到他們幫助我家申領的最低生活保障金等幾項補助拿到手裡,我才開始有了一點信心。3 年前,通組路直接修到我家門口,我家種的菜運到市場更方便了,每個星期的趕場天都能賣得近百元,家裡的經濟條件得到了一定的改善。同時,兒子上小學後,每年我們家能領到一筆助學補貼。
-
【我的脫貧故事】馬友祥:2017年,我家三喜臨門
【我的脫貧故事】馬友祥:2017年,我家三喜臨門 發布時間:2020-12-23 16:11:33 來源:銅仁日報 我叫馬友祥,
-
「我的脫貧故事」「我家光榮脫貧了!」丨普安縣青山鎮硐口村村民熊...
2014年,脫貧攻堅的春風吹到了這裡,村裡的幹部來到了我家,了解我家的生產生活狀況後,他們召開小組群眾會張榜公示讓我家成了建檔立卡戶。 當時,我家裡只有破敗的三間瓦房,年久失修,一到下雨天外面下大雨裡面下小雨,住在裡面,我每天都擔驚受怕。 被評為貧困戶後,家裡總有幹部跑來噓寒問暖了解我們的生活狀況和日常需求,並給我家制定了詳細的扶持計劃。
-
講扶貧故事 | 秦紅玲:我家脫貧了 該幫別人了
講扶貧故事 | 秦紅玲:我家脫貧了 該幫別人了 2021-01-07 20: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黃土地上種出「金豆豆」
「這季節正是土豆上市的時候,咱村的土豆現在可是搶手貨。」老黃一臉歉意,但話裡的自豪依然聽得出。傳統農業種植遇到天災,為產量發愁,遇到豐年,為行情擔憂。誰承想,會有如今這地頭的土豆還沒出村就被搶購一空的好光景。這變化與眼前這位不修邊幅,內心堅定有數的脫貧致富領路人不無關係。
-
【脫貧故事-說說我家的大變化】貧困戶呂仕國養豬脫貧蓋起新樓房
【脫貧故事-說說我家的大變化】貧困戶呂仕國養豬脫貧蓋起新樓房 2020-09-14 11:5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十三五出彩路上,你我這樣走過·我家故事】70歲「豬倌」脫貧記
【十三五出彩路上,你我這樣走過·我家故事】70歲「豬倌」脫貧記 2020-12-22 11: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我的脫貧故事」三副「藥方」讓我家脫了貧丨貞豐縣珉谷街道河堡...
2017年秋天,政府開展脫貧攻堅工作,給我們家派來了幫扶幹部盧興濤。盧興濤既是我這個多災多難的貧困家庭的包保人,也是我們河堡村的駐村幹部。我叫王厚琴,那時我們家有三口人。盧興濤第一次來到我家的時候,看著他瘦削的身子,我心裡不禁有些疑慮,這樣一個自身都「肥」不起來的年輕人,怎麼能幫我。 我們家的勞力力是我和我丈夫汪仁倫,但他後來患上了間歇性精神病,兒子出門打工,家裡常年就剩下我一個人,要負責全家6畝多田地的農活。
-
「我的脫貧故事」一把手錘錘掉貧困帽丨六枝特區新窯鎮聯盟村沙地...
我叫陶洪,是貴州畢節六枝特區新窯鎮聯盟村沙地組村民。 2014年,我家共6口人,全家擠在窄小的破瓦房裡,晴天尚好,雨天外面下大雨裡面下小雨,生活較貧困,被列入新窯鎮聯盟村建檔立卡貧困戶。 之後,我家脫貧攻堅幫扶人常來家裡走訪,宣傳脫貧攻堅有關政策,鼓勵我樹立脫貧信心,自力更生,勤勞苦幹,為我家早日脫貧致富出主意想辦法。陶洪管理的獼猴桃基地天幹餓不死手藝人。
-
「千村千戶脫貧故事」於智寶:用心用情 成為貧困戶的知心人、貼心人
自於智寶駐村以來,幫助貧困戶賣了多少雞蛋、蔬菜、水果,他自己也記不清了。但只要貧困戶需要幫助,於智寶都會第一時間幫忙解決問題。「貧困群眾的困難,就是我的困難。」這是於智寶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從李豔秋家出來,於智寶和村幹部又馬不停蹄地趕往建檔立卡貧困戶包六十八家,詢問他的身體情況和蔬菜銷售情況,查看大棚內的蔬菜長勢。
-
水中種出「金豆豆」
他們投資1700多萬元,在當地4個村流轉水窪地10700畝,其中8800畝種植芡實,其餘1900畝水田養殖小龍蝦和鱖魚。從壘壩、推田,到挖魚塘、圍網、搭板房,錢會明和農民工一起擼起袖子加油幹。 「老觀鄉有8個村,都成立了勞務服務公司,各村十分支持發展芡實產業,要地給地,要人給人,有矛盾鄉裡負責協調解決。」
-
「我的脫貧故事」政策幫扶圓了脫貧夢丨鎮遠縣羊坪鎮一碗水村村民...
我叫唐有梅,今年48歲,家住貴州省黔東南州鎮遠縣羊坪鎮一碗水村高坡組。早些年,雖然家庭不富裕,但我跟丈夫外出務工也可以存一筆小錢,慢慢地腰包鼓了起來。2015年,經過鎮村摸底核對於同年確定為精準扶貧對象,在當地政府的支持與幫助下,我成為了扶貧政策的受益者。
-
【千名記者一線行】正龍鄉力村:先富帶後富,共築脫貧路
【千名記者一線行】正龍鄉力村:先富帶後富,共築脫貧路 2020-07-15 16: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我的脫貧故事」脫貧攻堅讓我家煥然一新丨赫章縣古基鎮元寶村...
我叫鄧付書,是畢節市赫章縣古基鎮元寶村坪子組的建檔立卡貧困戶。我家裡有6口人,2014年時家裡有兩個孩子上高中,一個孩子上初中,一個孩子上小學,除了種地又沒有其他收入來源。村幹部來到我家核實清楚情況後,沒過多久就告訴我說,我家現在是精準貧困戶,以後有什麼困難要記得向村裡反映,他們會根據政策盡力解決。2017年,家裡的舊房出現漏水現象,我向村委會反映了情況。沒想到第二天,村裡面就來人查看,沒過多長時間,村長告訴我根據情況可以享受國家4萬4千元的危房改造款,只要我儘快把新房建起來,這筆錢就會打到我的卡上。
-
【我的脫貧故事】新蒲新區飛雲村劉二宅村民組村民馮友華:我的心裡...
【我的脫貧故事】新蒲新區飛雲村劉二宅村民組村民馮友華:我的心裡開著一扇窗 發布時間:2020-12-16 10:03:55 來源:遵義日報
-
【脫貧攻堅】庫倫脫貧攻堅奔走在「趕考」路上
,不斷提升脫貧攻堅工作質量和整體水平,堅決打好打贏脫貧攻堅戰和脫貧成果鞏固戰,確保貧困群眾同全國人民同步小康。前幾天,駐村工作隊幫忙買的4頭母牛送到了家,其中兩頭還揣上了小牛犢。手頭的活兒比以前多了,但滿榮卻累並快樂著。「以前我家有10多隻羊,為給丈夫看病都賣了,如今通過扶貧政策,駐村工作隊幫我家買了這4頭牛,一年下來純收入能達1.5萬元。有了這幾頭牛,我們的日子也有奔頭了!」滿榮感慨道。滿榮的丈夫患有腦血栓,再加上供孩子上學,一家人一度陷入貧困。
-
「我的脫貧故事」我和我家的脫貧故事丨城南街道李關村老屋基一組...
我叫郭丹丹,現在是興仁市大山鎮大山中學的一名特崗教師,每每同事們在一起討論扶貧工作的時候,我就會不由自主地想到我和我家的脫貧故事。 我是家中的老大,有一個妹妹和一個弟弟,一家五口人,父母是農民。 但我和弟弟妹妹讀書的的生活費依然是個問題,這就像是一張無形的網,罩住我們這一大家子。他們東拼西湊讓我順利上了學,也就是那一年爸爸決定返鄉謀生,一方面能更好地照顧我們,一方面跟姑父學做泥水工,搞建築。 2014年成了我家的轉折點,精準扶貧的第一道光照亮了我們。
-
聚投訴網友投訴金豆豆:金豆豆欺詐高利貸
2020年03月03日 15:28,李先生發起對金豆豆的投訴。截止發稿前,金豆豆有效投訴412次。
-
「我的脫貧故事」只要肯幹 就能脫貧丨七星關區放珠鎮毛家屯村村民...
我叫胡文邦,是七星關區放珠鎮毛家屯村村民。在脫貧攻堅中,我們家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要感謝黨的好政策。 多年前,我與村寨裡大多數村民一樣,守在大山裡,靠著自己與妻子的勤勞把家撐起。生活雖然清貧,但一家人過得有滋有味。
-
「我的脫貧故事」我家來了個「貼心小秘書」丨劍河縣久仰鎮東階仰...
當年便獲得了免息三年的5萬元貸款,同時也申請到了低保金,保障了我一家基本生活開支,通過兩年的努力奮鬥,終於在2018年我實現了脫貧,擺脫了貧困的「帽子」。李興明家雖然脫貧了,但是國家幫扶政策依然向我們開放,保障我們穩脫貧,大大減輕了我的負擔,比如在教育方面依然減免了我三個孩子的學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