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於軍餉不足,崇禎號召滿朝文武為國家捐錢,這些腦滿腸肥的官員一個個哭窮,象徵性的捐了點銀子。
他們不是真沒錢,只不過雖然看到大明王朝已經瀕臨崩潰到了滅亡的邊緣,但這些大臣卻不想和大明王朝一起殉國。
李自成快要打到北京城的時候,人人都知道明朝完了,天下也許是他老李的了,對這些官員來說,雖然面臨一朝君子一朝臣,可是只要他們對新的統治者恭恭敬敬,自己的榮華富貴多多少少也能得到保障。
所以,城破之後,崇禎皇帝在煤山自縊,朝中的大臣卻正在準備迎接新主入城。
其實,在古代這樣的事件屢見不鮮,一個偌大的王雖然朝擁有億萬子民,不要說普通老百姓,哪怕是那些朝中的既得利益者,王朝的更換隻是讓他們換了一個主子罷了。
東漢末年,曹操率領大軍南下,試圖統一天下,東吳的朝堂上,在面對曹操大軍的時候是抵抗還是投降的討論,其主流思想是建議孫權放棄抵抗,投降曹操。
孫權猶豫不決,決定問一問魯肅的意見。
魯肅回答說:我魯肅投降了曹操,可以保留現在的名聲,最起碼能做個小官兒,和天下的士大夫繼續交往。用不了多久,憑我的能耐,曹操最起碼會給我做一個州郡的長官,不比跟您混差。可是,如果您投降了,您覺得曹操會怎麼對您呢?
魯肅一句話點醒夢中人,孫權決定聯劉抗曹,堅決抵抗曹操大軍。
所以,在古代,統治者和他手下的官吏,不能把他們當做一個整體來看待,面對來自外界的強大壓力時,他們也許不是一個利益共同體,統治者有屬於統治者的利益,官吏有屬於官吏的利益,一旦這兩種利益形成衝突,雙方就很有可能分道揚鑣。
崇禎王朝所面對的和當年孫權並無二致,雖然有些忠臣良將願意輔佐崇禎,希望幫助他掃平天下,但當整個王朝岌岌可危的時候,大多數人所選擇的是如何保障自己的利益,至於皇帝,他們是可以出賣的。
一開始,這些人認為李自成在推翻明朝之後,他想要統治天下僅僅依靠手下的起義軍和天下的老百姓是沒用的,一個王朝需要各級官吏幫他維持帝國的正常運行,所以他們不擔心自己以後的榮華富貴。
可沒成想,李自成對貪官汙吏深惡痛絕,對這些在朝堂上魚肉百姓魚欺瞞天下的士大夫沒有半點好感,佔領京城之後,對這些官吏嚴刑拷打,從他們身上搜出了7,000萬兩白銀,但李自成也失去了這些官吏輔佐之心,形成了雙方之間的對立。
此時,關外強大的滿清正在趁大明王朝的覆滅入關奪取江山。
清朝的統治者在經歷了數10年的建設之後,已經成為一個非常成熟的政權,早在皇太極繼位之初,就已經在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進行了大規模建設,加強了君主集權制,也設立了6部,初步制定了法律完善了統治機構。
所以,大清王朝入關之後,面對當時比他們過去大的多的天下,他們只需要在機構上進行相應的擴張,吸納這些明朝的舊官員加入自己就可以了。
同時,也深知保障這些官吏利益,才能讓他們為自己所用。
所以,清朝入關之後,很多中原地區延續了數百年甚至是上千年的,維護那些官吏利益的政策能夠繼續推行。
例如,對讀書人和官紳的免稅政策。
維護大清王朝也等於去維護自己,所以不光各級官吏,天下的讀書人也紛紛投靠大清。
說實話,如果不是因為後來大清的剃髮易服,他們統一天下會更容易。
被今天的人津津樂道的江陰人對清朝的80天抵抗,那也是剃髮易服之後,之前江陰城上下早已經不戰而降了。
那麼,對於天下的老百姓來說更容易被拉攏了。
作為社會的底層,被壓榨的對象,崇禎年間的高昂稅收、貪官汙吏的橫行、連年的自然災害、似乎永無止境的戰亂,讓百姓苦不堪言。
亂離人不及太平犬,老百姓只想求一個安穩的生活,他們的訴求比那些官吏還要樸實,誰能給他一個穩定的生活,他們不介意換一個王朝。
當李自成率領的起義軍殺盡貪官汙吏,就形成了對老百姓的巨大向心力。
當清朝入主中原,開始頒布穩定社會恢復生產的政策的時候,老百姓的生活逐漸穩定下來,這個時候對他們來說,大清王朝取代大明王朝只是換了個統治者,反而讓他們生活改善了,也沒有多少理由繼續對清朝抵抗。
話說回來,那些既得利益集團,各級官吏、士大夫、讀書人,自己利益得到保障的前提下都已經選擇了投靠大清,對普通的小老百姓還能有什麼過分苛求的呢。
所以,雖然入關的清軍只有20萬,可是他們所面對的對手並不是大明朝境內所有的人,其中至少90%是可以爭取過來的,形成與他們的對手十倍的優勢!
反觀明朝皇室就差多了,雖然到了崇禎年間朱元璋的子孫沒有百萬也得有幾十萬人,但是,為了避免這些人中出現人之龍鳳,威脅到皇權,皇帝們一直把這些族內的親戚當豬養,其中的99%起到的作用還不如一個普通的明朝小老百姓。
人雖然多,拖後腿的也多,當時明朝有1/7的土地被他們霸佔,不交稅不說,這些人往往還對耕種自己土地的佃農極力壓榨,讓他們苦不堪言,進而產生了對大明王朝更大的敵視。
如果朱元璋的幾十萬子孫像當年大漢王朝劉氏家族一樣,清朝也不會這麼容易奪取天下了。
所以,表面上看滿清在人數上處於絕對的劣勢,實際上相對於當時明朝統治集團卻處於絕對的優勢。
而當時同樣試圖奪取天下的李自成等起義集團沒能夠形成爭取既得利益集團的政治覺悟,把他們推向了滿清,也沒有能力和滿清爭奪天下了。
在當時看,除非朱元璋穿越過來才有可能力挽狂瀾,否則,天下早晚是大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