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名第一的揚州八怪本是他:因牢獄被廢右手,晚年練就第一金左手

2020-12-16 白窗閒讀

揚州八怪是清代畫壇的一個傳奇,八怪被推崇備至,究竟好在哪裡?其實文藝到了清代,無論詩文還是書畫都已經很難再開宗立派,出奇翻新。皆因前朝已達巔峰,盛極必衰,唐宋的藝術高度難以企及,到了清代就進入了一個集大成和總結的時代。誰能在此時不泥古、不循規蹈矩,誰便能成為一時聖手。

八怪就是一個特例,特立獨行,求新求怪,此番之怪並非為了怪而怪,而是為了張揚個性,表明自身對書畫獨到的理解。

其實揚州八怪是一個泛稱,並非就只有八個人,是清康熙中期至乾隆末年活躍於揚州地區的一批風格相近的書畫家,在這些怪傑之中選出八位作為代表,每人各擅一方面,也怪在一方面。比如鄭板橋的竹子、金農的刷子體書法、黃慎的人物……奇聞雅談數不勝數。

鄭板橋一般是公認的八怪之首,認為他造詣最高,為人也最為清高風雅,堪稱高士的代表。但鄭板橋卻最佩服八怪中的一個人,覺得他的實力要在自己之上,也應是八怪中當之無愧的第一。

這個人叫高鳳翰,也是八怪中唯一的一個北方人,長得高大瀟灑,頗有潘安之風。他善書畫,也長於篆刻,主工花卉山水,有宋人雄渾之神和元人靜逸之氣,藝術造詣十分精湛。高鳳翰的畫不拘成法,因而被人歸於「八怪」這樣的行列。然而這樣一個才學不凡的美男子,一生的運氣卻不太好,四十七歲才考中科舉,得了個八品小官。

高鳳翰很珍惜這個來之不易的職位,取得一些政績,也受到老百姓愛戴。《歙縣縣誌》就曾為他立傳:「善繪畫,有政聲」。這是當地唯一被立傳的縣丞。但是官場險惡,越是不同流合汙越被算計。高鳳翰剛到任第二年,就被人誣告稱他在一宗命案裡受賄五千金,後經好友盧見曾的保釋,才得以查明高鳳翰是被冤枉的。這一次有驚無險,但是更大的挫折還在後面等著他。

1736年,當朝的皇帝變成了乾隆,高鳳翰依然做著縣丞的小官。這一年,他的好友盧見曾被乾隆提拔為兩準鹽運使。在古代,鹽是國家收入的重要來源,兩淮鹽運使是一個肥差,但也充滿著風險,自古以來官場上凡與錢打交道的,都難以善任。

這幾年高鳳翰和盧見曾頻繁往來,一則二人是故交,盧見曾還幫助過高鳳翰洗刷冤屈,再者二人脾氣秉性也很相投,都是文人脾氣,耿直肺腸。盧見曾幾次毫無避忌地推舉高鳳翰,也引起了很多有心之人的注意,認為高於盧早晚要結黨。

盧見曾為官清廉,有時不懂變通,又是在涉及到眾多商人切身利益的職位上,很快得罪了一批貪官汙吏和不法鹽商。這些人仗著勢力大,造謠誹謗,無中生有,給盧見曾扣上種種罪名,很快就告到了乾隆皇帝那裡。上聽蒙蔽,不得明察,盧見曾被查辦,高鳳翰也以同黨之名被一起打入大牢。

這次牢獄之災對高鳳翰的書畫生涯可以說是滅頂之災,心思鬱結加上獄中環境艱苦,原有的風痺病在獄中惡化,雖然四十五天之後真相大白被釋放出獄,他的右手卻永遠成了一條廢手,連半點握筆的力氣也沒有了。

出獄之後丟掉官職的高鳳翰頹唐、落魄,不得不在一個破廟落腳,曾經的一切如過眼雲煙,人生好像還沒迎來屬於他的輝煌就要匆匆謝幕了。他有時也想問問蒼天,活了這麼久自己究竟擁有過什麼。鑊落官場,半副形骸,進不能為民請命有用於社稷;退不能提筆詩畫,快慰平生。

也許是某一日躊躇間的一抬眼,看見所寄身的破廟正是漢代大儒董仲舒的祠堂。董宗師因一紙奏章觸怒漢武帝,險些丟掉性命,孑然一身回鄉教書後又東山再起。一代大儒尚且落難時而不自戕,自己更不應荒廢半生,右手被廢了還有左手,天無絕人之路。

當他放下所有的憤懣,用左手提筆寫字時,發現真正的人生才剛剛開始。

左手寫出來的字,畢竟不像右手那樣好控制,甚至與想像中大相逕庭。但正因為左手的「不聽話」,寫出來的字才大有桀驁不馴之勢。這種不羈的筆觸,正是源自他骨子裡的一種傲氣,正是他以往苦苦追求的天趣與老辣!只是從前被官場的老成持重所壓制,天性不得以釋放。正像他的右手,太聽話、太循規蹈矩,失了不拘一格的狂狷。左手如赤子,揮灑著隨意而出的性靈。

「不抱雲山骨,哪成金石心。自然奇節士,落墨見高襟。」高鳳翰有一方印,上面刻著「一臂思扛鼎」。假如高鳳翰未有殘缺,他只是尋常清逸,不會以其左手奇才彪炳藝林,不會以其狂怪而躋身八怪之列,更不會成為讓鄭板橋佩服的人。

看來命運給予人的,除了無法左右以外,更多的還有機遇。

相關焦點

  • 千古第一左手畫家:「揚州八怪」高鳳翰
    高鳳翰 自畫像提起「揚州八怪」,可謂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在「揚州八怪」之中只有一個北方人,他是山東青島人,名叫高鳳翰,字西園,號南村、南阜、丁巳殘人等。他才華橫溢,寫詩冠絕一時,作畫流傳後世,他還有一項最拿手的絕技——左手書畫。
  • 揚州八怪之一的金農,晚年常更換繪畫題材,究竟出於何因?
    揚州八怪之一的金農,晚年常更換繪畫題材,究竟出於何因?畫/金農 文/錢毛毛很多知名的畫家,通常因為它們的某一類畫作非常精通,而留名於世。一旦形成了個人的風格之後,便固定在某一類作畫題材上,以彰顯自己的個性特色。
  • 「揚州八怪」,怪在哪裡,是八個人還是一群人
    文/陳克斌說起「揚州八怪」,常常有人認為就是那八個在揚州賣畫的畫家,其實不然。「揚州八怪",是清.康乾時期活躍於揚州地區的一批風格相近的書畫家的總稱,也常稱其為"揚州畫派"。那麼,就竟「揚州八怪」是具體的八個人還是一批人,他們「怪」在哪裡?利用這個機會,弄弄明白。
  • 揚州八怪不是八個揚州怪咖?!
    無論是模糊的美術課記憶,還是無釐頭的搞笑港劇,大概揚州八怪這個名號大多人都聽過,然而這個名號代表的並不是八個揚州的書畫怪人,而是清康熙中期至乾隆末年活躍於揚州地區的一批風格相近的書畫家總稱,美術史上也常稱其為"揚州畫派"。
  • 「揚州八怪」是哪八怪?清代揚州畫派精品展廣州開展
    「揚州八怪」都有哪幾怪?策展人、廣州藝術博物院副研究館員陳志雲介紹,清代康雍乾時期,在東南重鎮揚州出現了一股藝術革新的潮流,其代表人物有金農、鄭燮、黃慎、汪士慎、李方膺、李鱓、高翔、羅聘、陳撰、高鳳翰、華嵒、邊壽民、李葂、楊法等。清代評論家因這群畫家的行為和藝術皆與時俗不同而以「怪」稱之,於是出現了「揚州八怪」的提法。
  • 淺析「揚州八怪」為何為「八」,如何稱「怪」
    我們今天就來淺析一下「揚州八怪」為何為「八」,如何稱「怪」。後因「規勸」無望,惱羞成怒就送揚州畫派一別號「揚州八怪」,以抨之。(二)藝術家的沃土。在揚州眾怪裡他最早成名,有「畫仙」之稱。20多歲時「蕭蕭被馬離都市」,50歲左右「一官聊以庇其身」。本該人生圓滿,結果再次被削官罷職,後到揚州賣畫為生。
  • 「揚州八怪」究竟指哪幾位畫家?真的只有八個人嗎?
    我們還沒有從乾隆、嘉慶、道光三朝的文獻中發現「揚州八怪」一詞,連喜歡記載故鄉遺聞軼事的阮元(1764—1849)的著述中也沒有提到它。直至清末,汪鋆(jūn)《揚州畫苑錄》中才有「怪以八名」的話,凌霞才正式寫了《揚州八怪歌》,載在《天隱堂集》。前者旨在批判,後者意含歌頌。這個變化很重要。「揚州八怪」的「怪」,從貶詞變為褒詞了。此後,畫學書籍中提到「揚州八怪」的漸多,而且褒多於貶。
  • 能跟鄭板橋並列「揚州八怪」,他是鬼才,更是戀愛中的人才
    揚州八怪,是中國文化史上有名的文人群體,他們致力於「掀天揭地之文,震驚雷雨之字,呵神罵鬼之談,無古無今之畫」,風格獨具有別時俗。 他們的作品一度顛覆了人們的審美習慣為一「怪」。
  • 金手鐲戴左手好還是右手?
    金 手 鐲 那 些 事左手丨右手 金手鐲是日常很常見的一種首飾。金手鐲顏色亮麗,日常佩戴很襯膚色,也更顯氣質。但是金手鐲的佩戴是有講究的,今天我就來詳細介紹一下,金手鐲戴左手還是右手?自有寓意民間的傳統說法,右手為賺錢手,左手為聚財的手。所以從周易的角度來講,黃金手鐲不適合戴在右手上,佩戴在左手是正確的做法,不僅聚財還能帶來財運。生活習慣現實生活中,我們很多時候做事情都是用右手多,除非是左撇子。
  • 射鵰英雄傳中的揚州七怪家喻戶曉,可是還有一個揚州八怪!
    揚州八怪,是清康熙中期至乾隆末年活躍於揚州地區的一批風格相近的書畫家總稱,美術史上也常稱其為「揚州畫派」。 當揚州走進清代,迎來了落日輝煌,康乾盛世。不僅經濟繁榮,還在文化璀璨,其中彪炳中國書法史的,是泱泱然出現了一個以「怪」為標誌的書畫集團。組構這個族譜的中堅,就是揚州八怪。
  • 揚州八怪在書法的發展上到底有什麼作用?現在我們來看看
    清代的畫家書派是一支由清初四大畫僧和揚州八怪組成的奇特隊伍,他們每個人的書法風格迥異,強調個性的解放,具有強烈的反叛精神,把傳統的審美法則置之度外。現在,我們來說說揚州八怪的其中的幾位:(一)石濤石濤(1641-1724年)原姓朱,名若極,明朝王室後裔,後出家為僧,釋號原濟,又號石濤、清湘老人、苦瓜和尚等。
  • 「八大山人」、「揚州八怪」究竟是八個人,還是一個人?
    他們四人在藝術創作上都敢於革新、創造,與「四王吳惲」一派的畫風作鬥爭,並影響到以後的「揚州八怪」,以至近代的齊白石等著名畫家。他以畫明志,以善畫水墨花鳥著稱。朱耷的畫法源於林良、沈周、陳道復、徐渭等名家,對後世有較大影響。其傳世代表作《河上花圖》卷,現收藏於天津博物館,紙本,墨筆,縱47釐米,橫1292.5釐米,為水墨寫意花鳥巨製,以描繪荷花為主。作者在圖尾自賦「河上花歌」37行,後記有「蕙嵒先生囑畫此卷」及作畫時間。由此可知此卷為朱耷72歲時所作,署款「八大山人」。清代許乃普鑑定,永瑆題記;近代徐世昌題記並為其收藏。
  • 「揚州八怪」到底「怪」在哪兒?看其書法中的異端思想就知道了
    ① 石濤雖然在 32 歲時就到過揚州,但其真正活動於揚州畫壇的時間,應該是從 1687 年春因準備北上(赴京)到揚州至 1689 年秋冬間方得成行的在揚州暫住的近三年時間,以及 1692 年冬自燕京(北京)回到揚州並從此定居揚州直至1707 年秋冬終老的 15 年時間,前後居住揚州凡 18 年。自燕京「孤鴻落葉下揚州」後,晚年定居揚州的石濤曾用「於今為庶為清門」一印來表達他身為清貧百姓的賣畫生活。
  • 「揚州八怪」之首的鄭板橋故居並不在揚州,而是在泰州!
    相信很多人都聽過他的名言「難得糊塗」。他還曾在山東範縣,濰縣擔任過縣令。為官期間,政績斐然,造福一方。後來大家都知道,鄭板橋先生靠賣畫為生,是「揚州八怪」之首,號稱「三大奇才」。在江蘇興化,除了興化市博物館建有鄭板橋紀念館外,還有如今已是興化市文化旅遊一張名片的「鄭板橋故居」。
  • 閔貞不應列入「揚州八怪」畫家群嗎?
    卞教授在他的《閔貞不在「揚州八怪」論》一文中提出了這樣的幾個觀點: 其一,在清人所著的相關文獻資料中,未見有將閔貞列入其中者,無論是汪鋆的《揚州畫苑錄》,還是凌霞的《揚州八怪歌》等皆未將閔貞納入八怪名冊。卞教授認為,《揚州畫苑錄》的作者汪鋆和《揚州八怪歌》的作者凌霞都熟悉揚州畫壇情況,且兩人又是畫友。但對於「八怪」指哪八人,汪、凌的意見是不同的。
  • 金農漆書欣賞,身為揚州八怪之首,自創書體,奇也怪哉!
    金農清代書畫家,仁和(今浙江杭州)人,金農原名金司農,字壽田,後更名為農,更字壽門。曾先後三次到揚州,長期居留,與鄭燮、羅聘、李方膺、高翔、金農、李鱔、汪士慎等,並稱「揚州八怪」。而他位於揚州八怪之首。
  • 「揚州八怪」之一,為民請命得罪知府,寫下千古名作
    今天在這裡要說的是「揚州八怪」中的一個人,他在晚年時候不畏強權,為民請命,寫下了一首千古名作。揚州八怪真的是怪物嗎?在這裡也許大家不知道「揚州八怪」是什麼,真的是怪物嗎?在這裡解釋一下,這裡所說的「揚州八怪」說的是歷史上的一批人,主要有金農、鄭燮、黃慎、李鱔、李方膺、汪士慎、羅聘、高翔,這批人是清朝時候活躍在揚州地區的書畫家。例如揚州八怪之首的金農,一生沒有當過官,50歲才開始學畫,卻能迅速成為一代名家,不過這樣的才子,晚年孤獨,只能靠賣畫為生。
  • 「揚州八怪」都有誰?
    「揚州八怪」指清代乾隆年間活躍在江蘇揚州畫壇的革新派畫家。其人數和姓名說法不一。李玉棻在《甌缽羅室書畫目過考》中指出「八怪」分別為汪土慎、黃慎、金農、高翔、李鱔、鄭燮、李方膺、羅聘8人。其實不止8人,且人名亦不固定。
  • 這個大展「揚州八怪」都來齊了!
    「揚州八怪」都來了——「領異標新——清代揚州畫派精品展」,將於8月28日至11月28日在廣州藝術博物院一樓中國歷代繪畫館展出。此次展品共計126件(實物230件),其中一級文物15件,二級文物70件,佔展品總數的67%。有不少珍貴文物甚至是首次展出。
  • 揚州八怪之首,自封「三朝老民」的金農作品賞析
    金農(1687—1763或1764年),字壽門,號冬心,又號稽留山民、曲江外史、昔耶居士等。浙江仁和(今浙江杭州)人。受業於何焯。乾隆元年以布衣被薦博學鴻詞科,未中,遂遊歷四方,後居揚州,以賣書畫為生。博學多才,工詩文,精篆刻。善山水、人物、花卉,畫風古樸,造形新穎奇古,極具個性,秦祖永《桐蔭論畫》評其「涉筆即古,脫盡畫家習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