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八怪」之一,為民請命得罪知府,寫下千古名作

2020-12-24 王朝一派

在歷史上,總是有那麼一些人,不畏強權,心繫百姓,進而得罪上司,或被貶,或被殺。今天在這裡要說的是「揚州八怪」中的一個人,他在晚年時候不畏強權,為民請命,寫下了一首千古名作。

揚州八怪真的是怪物嗎?

在這裡也許大家不知道「揚州八怪」是什麼,真的是怪物嗎?在這裡解釋一下,這裡所說的「揚州八怪」說的是歷史上的一批人,主要有金農、鄭燮、黃慎、李鱔、李方膺、汪士慎、羅聘、高翔,這批人是清朝時候活躍在揚州地區的書畫家。例如揚州八怪之首的金農,一生沒有當過官,50歲才開始學畫,卻能迅速成為一代名家,不過這樣的才子,晚年孤獨,只能靠賣畫為生。

在這裡的"八"可以看作是多的意思,因為揚州八怪並不一定是八個人。而今天要說的是其中最有代表的人物鄭燮,也叫我們最熟悉的鄭板橋。

鄭板橋他是如今的江蘇興化人,他的老家是在蘇州,是康熙年間的秀才,一直到了乾隆年間才中了進士,其人是聞名於世的書畫家,尤其擅長畫竹,他一生只畫蘭,竹,石,曾被人稱『詩書畫三絕』,曾經說國自己是『四時不謝之蘭,百節長青之竹,萬古不敗之石』。

難得糊塗

難得糊塗是鄭板橋的心語。有一天鄭板橋千裡迢迢跑到山東萊州雲峰山觀摩鄭公碑,晚上只能結束在當地的一個老頭家裡,這個老頭就是糊塗老頭,也是個讀書人,家裡有一個上好的硯臺。老人請鄭板橋留下一段墨寶準備刻在煙臺上,鄭板橋就寫了「難得糊塗」四個字,然後拿出印章,印章寫的是康熙秀才,雍正舉人,乾隆進士。老人見還有空白,也寫了一段話,拿出印章蓋上,沒想到老頭的印章更牛,寫著院試第一,鄉試第二,殿試第三,原來老頭是一名退休的朝廷要員,地位遠在鄭板橋之上,鄭板橋便說道:「聰明難,糊塗尤難,由聰明而轉入糊塗更難。放一著,退一步,當下心安,非圖後來福報也。」這就是鄭板橋難得糊塗的故事,背後蘊含著非常深厚的人生哲理,值得細細品味。

為民請命得罪知府

鄭板橋高中進士之後,心繫百姓,做了很多的好事,深得人們的愛戴和擁護,一年所在地方大旱,糧食大量減產,上書上司要求賑災。可是這樣觸及了很多人的利益,其次就是他的直接上司知府大人,還有的就是地方上的糧食豪紳,這樣得罪了人。

他的一生就和他的畫一樣,清潔高貴,真可以說是『出淤泥而不染』。之後受到了官場上的排擠,於是毅然的辭官而歸,回到揚州以後以賣畫為生,也許正如他流傳千古的名言一樣,「作官不為民做工主,不如回家種紅薯」。之後寫下了一首千古名作,至今小學課本上還有他的名作和畫。讓我們來欣賞一下他寫了什麼。

《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巖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以詩表現自己的志向。『咬定青山不放鬆』其中的一個咬字是充分的表現了他的力量,定在青山之中不放鬆,這是對大自然的環境的抗爭,竹子在惡劣的環境下不畏艱辛和困苦,風吹雨打,頑強地生活著。『立根原在破巖中』。生動形象的表現出來它所生活的環境的惡劣,一顆郁郁青青的竹子在青山的中,深深地紮根在破碎的巖石之中,風吹雨打而不屈服。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在前面兩句的鋪墊過後,引出了下面的這一句,一個「千」字一個「萬」字寫出了多少的磨難。在這句詩裡面,它不是我們通常在山中看到的那樣禁止的,成片成片的竹林,它是一顆生長在大山之中,在懸崖之上,在破碎的巖石之中,它是一顆巖竹,更是一顆風竹。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東風,南風,西風,北風,歷經千萬次的吹打和磨礪,卻屹立不倒。感受到的是頑強不息的生命力和一種堅韌不拔的意志力。

詩句正好能表現出鄭板橋的高尚人格。借竹以來比喻自己。在看不慣官場上的不作為,和自己的官場理念不能實行,最後堅守住自己的本心,辭官歸去,不和他們同流合汙。

人生百年,選著自己想的道路,堅定不移地走下去,不要讓世間的汙濁沾染幾身,保持自己高尚的品格,不為權而所動,不為財而眯眼,更不為色而迷失自我。就像鄭板橋所作的詩和他本人一樣,堅韌,剛直,不屈,又如陶淵明寫的一樣『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相關焦點

  • 千古第一左手畫家:「揚州八怪」高鳳翰
    高鳳翰 自畫像提起「揚州八怪」,可謂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在「揚州八怪」之中只有一個北方人,他是山東青島人,名叫高鳳翰,字西園,號南村、南阜、丁巳殘人等。他才華橫溢,寫詩冠絕一時,作畫流傳後世,他還有一項最拿手的絕技——左手書畫。
  • 淺析「揚州八怪」為何為「八」,如何稱「怪」
    我們今天就來淺析一下「揚州八怪」為何為「八」,如何稱「怪」。(二)八是1―10裡可分最多的數(4、2、1)前人稱其「揚州八怪」而不是9怪或15怪,大概也有延展性和不計其數的層面,是否寓意這個隊伍有很多很多人呢?
  • 揚州八怪不是八個揚州怪咖?!
    無論是模糊的美術課記憶,還是無釐頭的搞笑港劇,大概揚州八怪這個名號大多人都聽過,然而這個名號代表的並不是八個揚州的書畫怪人,而是清康熙中期至乾隆末年活躍於揚州地區的一批風格相近的書畫家總稱,美術史上也常稱其為"揚州畫派"。
  • 揚州八怪鄭板橋詩書畫三絕之外的又一絕——對聯
    清朝「揚州八怪」之一鄭板橋(1693年——1765年),原名燮,號板橋,人稱板橋居士。鄭板橋是康熙秀才,雍正(十年)舉人,乾隆(元年)進士。官至山東範縣、淮縣縣令,政績顯著,後客居揚州賣畫為生。鄭板橋一生精通詩書畫,並有「三絕」的美譽。
  • 排名第一的揚州八怪本是他:因牢獄被廢右手,晚年練就第一金左手
    揚州八怪是清代畫壇的一個傳奇,八怪被推崇備至,究竟好在哪裡?其實文藝到了清代,無論詩文還是書畫都已經很難再開宗立派,出奇翻新。皆因前朝已達巔峰,盛極必衰,唐宋的藝術高度難以企及,到了清代就進入了一個集大成和總結的時代。誰能在此時不泥古、不循規蹈矩,誰便能成為一時聖手。
  • 「揚州八怪」是哪八怪?清代揚州畫派精品展廣州開展
    「揚州八怪」都有哪幾怪?策展人、廣州藝術博物院副研究館員陳志雲介紹,清代康雍乾時期,在東南重鎮揚州出現了一股藝術革新的潮流,其代表人物有金農、鄭燮、黃慎、汪士慎、李方膺、李鱓、高翔、羅聘、陳撰、高鳳翰、華嵒、邊壽民、李葂、楊法等。清代評論家因這群畫家的行為和藝術皆與時俗不同而以「怪」稱之,於是出現了「揚州八怪」的提法。
  • 揚州八怪之一的金農,晚年常更換繪畫題材,究竟出於何因?
    揚州八怪之一的金農,晚年常更換繪畫題材,究竟出於何因?畫/金農 文/錢毛毛很多知名的畫家,通常因為它們的某一類畫作非常精通,而留名於世。一旦形成了個人的風格之後,便固定在某一類作畫題材上,以彰顯自己的個性特色。
  • 「揚州八怪」,怪在哪裡,是八個人還是一群人
    文/陳克斌說起「揚州八怪」,常常有人認為就是那八個在揚州賣畫的畫家,其實不然。「揚州八怪",是清.康乾時期活躍於揚州地區的一批風格相近的書畫家的總稱,也常稱其為"揚州畫派"。那麼,就竟「揚州八怪」是具體的八個人還是一批人,他們「怪」在哪裡?利用這個機會,弄弄明白。
  • 射鵰英雄傳中的揚州七怪家喻戶曉,可是還有一個揚州八怪!
    揚州八怪,是清康熙中期至乾隆末年活躍於揚州地區的一批風格相近的書畫家總稱,美術史上也常稱其為「揚州畫派」。 當揚州走進清代,迎來了落日輝煌,康乾盛世。不僅經濟繁榮,還在文化璀璨,其中彪炳中國書法史的,是泱泱然出現了一個以「怪」為標誌的書畫集團。組構這個族譜的中堅,就是揚州八怪。
  • 閔貞不應列入「揚州八怪」畫家群嗎?
    關於「八怪」諸家的具體成員,目前學界比較認可的是「八怪十五家」之說,即:金農、鄭燮、李鱓、李方膺、李葂、高翔、高鳳翰、汪士慎、黃慎、華嵒、陳撰、邊壽民、楊法、羅聘、閔貞。然而,一直以來,學界對閔貞是否應當列「八怪十五家」中,爭議頗多。如已故南京大學教授卞孝萱先生就曾提出:「揚州八怪」中不應含有閔貞。
  • 「揚州八怪」都有誰?
    「揚州八怪」指清代乾隆年間活躍在江蘇揚州畫壇的革新派畫家。其人數和姓名說法不一。李玉棻在《甌缽羅室書畫目過考》中指出「八怪」分別為汪土慎、黃慎、金農、高翔、李鱔、鄭燮、李方膺、羅聘8人。其實不止8人,且人名亦不固定。
  • 「揚州八怪」到底「怪」在哪兒?看其書法中的異端思想就知道了
    「揚州八怪」是揚州畫家的當然代表,揚州畫家書法中的異端思想則以「揚州八怪」中的鄭板橋、金冬心二人最具典型。所謂「異端」,在意識形態領域就是背離統治階級意願的一種思維指向,通常是指不合正統的思想和學說。在階級社會裡,凡符合統治階級意識形態的思想和理論在當下就是正統,反之,凡不正當的或非正統的思想與學說即被正統視為異端邪說。
  • 這個大展「揚州八怪」都來齊了!
    「揚州八怪」都來了——「領異標新——清代揚州畫派精品展」,將於8月28日至11月28日在廣州藝術博物院一樓中國歷代繪畫館展出。此次展品共計126件(實物230件),其中一級文物15件,二級文物70件,佔展品總數的67%。有不少珍貴文物甚至是首次展出。
  • 清朝野文人畫家被稱「揚州八怪」,到底怪在哪裡?
    清朝野文人畫家被稱「揚州八怪」,到底怪在哪裡?一、揚州自古地傑人靈,人才濟濟。要在這個地方出名,本身極不容易,藝術金線較高。康乾時期,社會經濟較之前空前發達,而社會階層也更回固化。揚州八怪二、這些人總的畫風是不落俗套,但每個人又各有所長,甚至各有所「怪」。比如鄭板橋每次看到犯人遊街時都會畫一幅珠子給犯人當遮羞布。
  • 他是南宋最有才華的平民,20歲寫下千古名作《揚州慢》
    淳熙三年(1176)冬至,二十多歲的姜夔路過揚州。昨夜的雪剛停息,揚州城外是一片茫茫無際的蕎麥田;而城內,四顧蕭條,只見碧清的水暗自發著寒光。很快,一天就過去了,暮色漸起,城內駐軍的號角開始嗚嗚地悲鳴起來。
  • 盤點「揚州八怪」的怪和美
    在古代書法圈裡,「怪」大概是一個偏褒義的詞語,而以怪出名的書法家,「揚州八怪」屬當之無愧。「八怪」(金農、汪士慎、黃慎、李鱓、鄭燮、李方膺、高翔、羅聘)不願走別人已開創的道路,而是要另闢蹊徑。他們要創造出「掀天揭地之文,震驚雷雨之字,呵神罵鬼之談,無古無今之畫」,來自立門戶,就是要不同於古人,不追隨時俗,風格獨創。
  • 「揚州八怪」究竟指哪幾位畫家?真的只有八個人嗎?
    我們還沒有從乾隆、嘉慶、道光三朝的文獻中發現「揚州八怪」一詞,連喜歡記載故鄉遺聞軼事的阮元(1764—1849)的著述中也沒有提到它。直至清末,汪鋆(jūn)《揚州畫苑錄》中才有「怪以八名」的話,凌霞才正式寫了《揚州八怪歌》,載在《天隱堂集》。前者旨在批判,後者意含歌頌。這個變化很重要。「揚州八怪」的「怪」,從貶詞變為褒詞了。此後,畫學書籍中提到「揚州八怪」的漸多,而且褒多於貶。
  • 坎坷波折的身世,不落窠臼的技法,特立高標的品行:揚州八怪
    揚州八怪是清代揚州畫派的代表人物,這些書畫家主要活動在揚州地區,推崇石濤、徐渭的潑墨技法,鄭燮(即鄭板橋)更是自稱「青藤門下走狗」。按照大多少人認可的說法,揚州八怪包括羅聘、李方膺、李鱓、金農、黃慎、鄭燮、高翔和汪士慎八人。
  • 「八大山人」、「揚州八怪」究竟是八個人,還是一個人?
    他們四人在藝術創作上都敢於革新、創造,與「四王吳惲」一派的畫風作鬥爭,並影響到以後的「揚州八怪」,以至近代的齊白石等著名畫家。石濤《搜盡奇峰圖》卷請代畫家朱耷(1626-1705),明寧王朱權後裔,字刃庵,號八大山人、雪個、個山、人屋、道朗等
  • 從揚州八怪到海上畫派,窺文人畫派多元流變之一斑
    揚州八怪與海上畫派在起源上有著相似的社會因素,在風格上二者也有著師承的淵源關係,蘇州博物館自2017年10月17日起遴選館藏兩派之精品合璧展出,從比較之中,或可窺見文人畫派自清初以來逐漸走向多元流變之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