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書法圈裡,「怪」大概是一個偏褒義的詞語,而以怪出名的書法家,「揚州八怪」屬當之無愧。「八怪」(金農、汪士慎、黃慎、李鱓、鄭燮、李方膺、高翔、羅聘)不願走別人已開創的道路,而是要另闢蹊徑。他們要創造出「掀天揭地之文,震驚雷雨之字,呵神罵鬼之談,無古無今之畫」,來自立門戶,就是要不同於古人,不追隨時俗,風格獨創。他們的作品有違人們欣賞習慣,人們覺得新奇,也就感到有些「怪」了。正如鄭燮自己所說:「下筆別自成一家,長於詩文。」在生活上大都歷經坎坷,最後走上了以賣畫為生的道路。他們雖然賣畫,卻是以畫寄情,在書畫藝術上有更高的追求,不願流入一般畫工的行列。他們的學識、經歷、藝術修養、深厚功力和立意創新的藝術追求,已不同於一般畫工,達到了立意新、構圖新、技法新的境界。
怪人鄭燮,怪在傳奇
鄭燮(xiè),被公認為「八怪之首」。人們稱讚他「過目而誦」,他偏說這「最不濟事」;他看穿世人攻於營利,總說「難得糊塗」;就連書法也是隸書入楷自成一派,卻自稱為「六分半書」。
恰恰是他對人對事都有自己獨特而深刻的見解,才成就其怪哉的傳奇。
▲「鄭板橋《墨蘭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