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八怪裡面,為什麼鄭板橋獨領風騷?人有個性,畫有辨識度

2020-12-12 史小談

揚州八怪是康熙中期至乾隆末期活躍在揚州的一批風格相近的書畫家。在藝術史上又稱「揚州畫派」。在中國畫史上,一般認作:金農、鄭燮、黃慎、李鱓、李方膺、汪士慎、羅聘和高翔。

他們大多來自貧困家庭,過著貧苦的生活。書畫往往成為表達心聲和情感的媒介。揚州八怪的書畫風格與普通人不同。他們是非傳統的,有時貶義,所以他們被稱為「八怪」。

不過,在揚州八怪裡面,鄭板橋卻比其它七人有名很多,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這是因為,鄭板橋這個人非常有個性,他的畫也比其它畫家們的更有辨識度。

人有個性,是鄭板橋對自己的畫明碼標價售賣。當時畫家都是清高的,很少有人幹這樣的事情,可是鄭板橋卻這樣做了,一點也不造作。

不過,作為揚州八怪,有個性倒不是很稀奇,難得的是,鄭板橋比其它畫家的畫更有辨識度,特別是他的竹子。

從古至今,有很多畫家都喜歡畫竹子,可是卻數鄭板橋畫得別樹一幟。

經常有人談古論今,悉數歷朝歷代有名的文物時,總會這樣說:

米元章的山水 ,,劉石庵的扇面兒 ,鐵寶的對子,鄭板橋的竹子 ,郎士寧的洋狗 ……

由此可見,鄭板橋的竹子畫得有多麼的好。在鄭板橋畫得諸多竹子裡面,《竹石圖》可謂是鄭板橋畫竹子的代表作。

在鄭板橋的《竹石圖》裡,一塊巨石骨瘦如柴,兩個大的一個小的竹竿從畫面底部筆直向上。當大柱子相交時,一根柱子拔出畫來,另一根柱子頂風而立,小的一根緊貼石頭,聚散,避讓有序。

在用墨上,他用淺色墨水蘸筆,用行書的技法,連寫三竿。竹葉前者厚,後者輕,形成對比。細石的高度幾乎與竹子的高度相當,淡淡的墨汁稀疏而明亮。中央和側面前部一起使用。鉤、村、點、染都可以用在一個波浪上,而竹子之間又有著密切的聯繫。

總而言之,鄭板橋賣的不僅是畫,而且還有他的個人品牌。

個性的人與個性的畫相得益彰,所以他在揚州八怪裡比其他人更出名。

相關焦點

  • 「揚州八怪」之首的鄭板橋故居並不在揚州,而是在泰州!
    鄭板橋,江蘇興化人,清代著名畫家,文學家。相信很多人都聽過他的名言「難得糊塗」。他還曾在山東範縣,濰縣擔任過縣令。為官期間,政績斐然,造福一方。後來大家都知道,鄭板橋先生靠賣畫為生,是「揚州八怪」之首,號稱「三大奇才」。
  • 揚州八怪鄭板橋詩書畫三絕之外的又一絕——對聯
    清朝「揚州八怪」之一鄭板橋(1693年——1765年),原名燮,號板橋,人稱板橋居士。鄭板橋是康熙秀才,雍正(十年)舉人,乾隆(元年)進士。官至山東範縣、淮縣縣令,政績顯著,後客居揚州賣畫為生。鄭板橋一生精通詩書畫,並有「三絕」的美譽。
  • 「揚州八怪」都有誰?
    「揚州八怪」指清代乾隆年間活躍在江蘇揚州畫壇的革新派畫家。其人數和姓名說法不一。李玉棻在《甌缽羅室書畫目過考》中指出「八怪」分別為汪土慎、黃慎、金農、高翔、李鱔、鄭燮、李方膺、羅聘8人。其實不止8人,且人名亦不固定。
  • 「揚州八怪」,怪在哪裡,是八個人還是一群人
    文/陳克斌說起「揚州八怪」,常常有人認為就是那八個在揚州賣畫的畫家,其實不然。「揚州八怪",是清.康乾時期活躍於揚州地區的一批風格相近的書畫家的總稱,也常稱其為"揚州畫派"。那麼,就竟「揚州八怪」是具體的八個人還是一批人,他們「怪」在哪裡?利用這個機會,弄弄明白。
  • 揚州八怪不是八個揚州怪咖?!
    無論是模糊的美術課記憶,還是無釐頭的搞笑港劇,大概揚州八怪這個名號大多人都聽過,然而這個名號代表的並不是八個揚州的書畫怪人,而是清康熙中期至乾隆末年活躍於揚州地區的一批風格相近的書畫家總稱,美術史上也常稱其為"揚州畫派"。
  • 淺析「揚州八怪」為何為「八」,如何稱「怪」
    書院的發達,學術氛圍的濃厚,滋養出一批個性高標的藝術家,「揚州八怪」就在此時橫空出世,為後學們奉獻出詩、書、畫、印的饕餮盛宴。一帆風順,只會讓人慵懶乏味,更會使人怠於思考。我們今天就來淺析一下「揚州八怪」為何為「八」,如何稱「怪」。
  • 「揚州八怪」之首,金農楷書《銷寒詩序帖》,有朋友問:好在哪?
    清代康熙至乾隆年間,有一批風格差不多的書畫家活躍在揚州地區。他們中的很多人,出生貧寒,生活得比較清苦,可他們的作品卻清高有個性,不落俗套。這些人合在一起,就是我們常說的「揚州八怪」。揚州八怪包含哪些人?
  • 「揚州八怪」到底「怪」在哪兒?看其書法中的異端思想就知道了
    「揚州八怪」是揚州畫家的當然代表,揚州畫家書法中的異端思想則以「揚州八怪」中的鄭板橋、金冬心二人最具典型。所謂「異端」,在意識形態領域就是背離統治階級意願的一種思維指向,通常是指不合正統的思想和學說。在階級社會裡,凡符合統治階級意識形態的思想和理論在當下就是正統,反之,凡不正當的或非正統的思想與學說即被正統視為異端邪說。
  • 揚州八怪之一的金農,晚年常更換繪畫題材,究竟出於何因?
    揚州八怪之一的金農,晚年常更換繪畫題材,究竟出於何因?畫/金農 文/錢毛毛很多知名的畫家,通常因為它們的某一類畫作非常精通,而留名於世。一旦形成了個人的風格之後,便固定在某一類作畫題材上,以彰顯自己的個性特色。
  • 「揚州八怪」之一,為民請命得罪知府,寫下千古名作
    在歷史上,總是有那麼一些人,不畏強權,心繫百姓,進而得罪上司,或被貶,或被殺。今天在這裡要說的是「揚州八怪」中的一個人,他在晚年時候不畏強權,為民請命,寫下了一首千古名作。揚州八怪真的是怪物嗎?在這裡也許大家不知道「揚州八怪」是什麼,真的是怪物嗎?在這裡解釋一下,這裡所說的「揚州八怪」說的是歷史上的一批人,主要有金農、鄭燮、黃慎、李鱔、李方膺、汪士慎、羅聘、高翔,這批人是清朝時候活躍在揚州地區的書畫家。例如揚州八怪之首的金農,一生沒有當過官,50歲才開始學畫,卻能迅速成為一代名家,不過這樣的才子,晚年孤獨,只能靠賣畫為生。
  • 千古第一左手畫家:「揚州八怪」高鳳翰
    高鳳翰 自畫像提起「揚州八怪」,可謂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在「揚州八怪」之中只有一個北方人,他是山東青島人,名叫高鳳翰,字西園,號南村、南阜、丁巳殘人等。他才華橫溢,寫詩冠絕一時,作畫流傳後世,他還有一項最拿手的絕技——左手書畫。
  • 盤點「揚州八怪」的怪和美
    在古代書法圈裡,「怪」大概是一個偏褒義的詞語,而以怪出名的書法家,「揚州八怪」屬當之無愧。「八怪」(金農、汪士慎、黃慎、李鱓、鄭燮、李方膺、高翔、羅聘)不願走別人已開創的道路,而是要另闢蹊徑。他們要創造出「掀天揭地之文,震驚雷雨之字,呵神罵鬼之談,無古無今之畫」,來自立門戶,就是要不同於古人,不追隨時俗,風格獨創。
  • 揚州八怪在書法的發展上到底有什麼作用?現在我們來看看
    中國書法與繪畫自古息息相通、同源異流,到元代出現了畫中大篇幅題字的創作形式,使書與畫輝映成趣,別具特色。清代的畫家書派是一支由清初四大畫僧和揚州八怪組成的奇特隊伍,他們每個人的書法風格迥異,強調個性的解放,具有強烈的反叛精神,把傳統的審美法則置之度外。現在,我們來說說揚州八怪的其中的幾位:(一)石濤石濤(1641-1724年)原姓朱,名若極,明朝王室後裔,後出家為僧,釋號原濟,又號石濤、清湘老人、苦瓜和尚等。
  • 清朝野文人畫家被稱「揚州八怪」,到底怪在哪裡?
    清朝野文人畫家被稱「揚州八怪」,到底怪在哪裡?一、揚州自古地傑人靈,人才濟濟。要在這個地方出名,本身極不容易,藝術金線較高。康乾時期,社會經濟較之前空前發達,而社會階層也更回固化。揚州八怪二、這些人總的畫風是不落俗套,但每個人又各有所長,甚至各有所「怪」。比如鄭板橋每次看到犯人遊街時都會畫一幅珠子給犯人當遮羞布。
  • 射鵰英雄傳中的揚州七怪家喻戶曉,可是還有一個揚州八怪!
    二指藝怪:他們不受成法束縛,不為世俗囿擾,獨創風格,自成一家,有違常規的欣賞習慣,令人耳目一新,自然稱怪。但正是這種怪,創新了書風,打破了僵化,帶來了字怪: 金農、鄭燮、黃慎、李鱓、李方膺、汪士慎、羅聘、高翔。他們大多出身貧寒,懷才不遇,清苦、清高、孤傲、狂放是他們的標配。這群人能書、能印、能畫、能寫,人們統稱之為「揚州八怪」。
  • 他位列「揚州八怪」,為何書法仍不出名?原來是「怪」過頭了
    作為「揚州八怪」的一員,楊法位居其中,但名頭不太響。「八怪」是一個統稱。一個響亮的名詞有好處,可以讓人迅速記住,但也容易泯滅各自的個性差異,只落下一個「怪」字。由此可見,「抱團取暖」也是利弊參半,一開始可以藉助多人優勢殺出一條血路,最終卻會面臨一個問題——「組合」中優秀者的光芒會形成一個「黑洞」,遮蔽其他人。但凡提起「八怪」,首先會想到金農和鄭板橋。這兩人即使不在「八怪」中,也會聲名顯赫。
  • 「怪才」鄭板橋其人其事,以及他高超絕倫的書畫藝術
    鄭板橋,也就是鄭燮,字克柔,「揚州八怪之一」。我們先來了解一下這個「八怪」,「怪」,就是奇怪的意思,就是和普通大眾很不一樣,有別於正常人。鄭板橋之「難得糊塗」「八怪」,當然有八個人了,他們分別是金農、鄭燮、黃慎、李鱓、李方膺、汪士慎、羅聘、高翔。
  • 能跟鄭板橋並列「揚州八怪」,他是鬼才,更是戀愛中的人才
    揚州八怪,是中國文化史上有名的文人群體,他們致力於「掀天揭地之文,震驚雷雨之字,呵神罵鬼之談,無古無今之畫」,風格獨具有別時俗。 他們的作品一度顛覆了人們的審美習慣為一「怪」。
  • 排名第一的揚州八怪本是他:因牢獄被廢右手,晚年練就第一金左手
    揚州八怪是清代畫壇的一個傳奇,八怪被推崇備至,究竟好在哪裡?其實文藝到了清代,無論詩文還是書畫都已經很難再開宗立派,出奇翻新。皆因前朝已達巔峰,盛極必衰,唐宋的藝術高度難以企及,到了清代就進入了一個集大成和總結的時代。誰能在此時不泥古、不循規蹈矩,誰便能成為一時聖手。
  • 如「亂石鋪街」的鄭板橋書法,為何還被很多人讚美?
    鄭板橋(1693年-1766年),原名鄭燮,字克柔,號理庵,又號板橋,人稱板橋先生,以號名世,世人多稱之為鄭板橋,清代著名畫家、書法家,和清代乾隆年間活動在揚州一帶金農、黃慎、高翔等人並稱為「揚州八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