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式坦克是日本裝備的第4代坦克,前面有61式、74式和90式,其在坦克技術性能上和國際上第三代坦克水平是一致的。不過對於10式坦克,日本號稱該型坦克性能是亞洲第一坦克,機動性能能排世界第一,因為它裝備絕大多數坦克沒有的液氣懸掛系統,坦克的負重輪可以上下調節高度,使得坦克的仰角、俯角和左右高低都可以發生變化,可以適應日本多山地的自然環境,使得作戰的機動性能有很大的提高。
隨著蘇聯在1991年解體,冷戰結束,90式坦克結束應對大規模作戰的需求。雖然90式坦克性能優異,但是重達50多噸的體型,只有65%道路和橋梁的才能承載,限制了它在日本全國的部署能力,同樣也不適合城市作戰和機動作戰。這時候就需要發展一款更輕型、機動作戰能力強和可適應多任務的主戰坦克,由此10式坦克就誕生了。
日本10式坦克,全長9.42米,寬3.24米,高2.3米,全重44噸。它裝備的是V型8缸4衝程水冷柴油發動機,具有1200馬力,在公路中行駛最大能達到70公裡/小時。同時採10式坦克是世界上第一種採用新型液壓式無級自動變速箱,使其在啟動階段和中低速加速階段的機動性會更好。再加上主動液氣懸掛裝置,的確可以讓10式坦克在應對日本多崎嶇地形或狹窄蜿蜒道路上,具有更高的機動越野能力和控制能力。不過對於是否有能力稱機動性能排世界第一,暫且不知,不過對於其裝備的液氣懸掛系統故障率比較高倒是有認知。在2015年8月的一次演習中,就有一輛10式坦克突然履帶脫落,之後被救援車輛拖走,這對於機動越野能力最強的坦克來說,在一大批觀眾面前確實是挺尷尬的。
在火力上,10式坦克裝備的主炮是一門日本國產的120毫米滑膛炮,還配有一挺74式7.62mm機槍和一具M-2HB 12.7mm高射機槍。彈藥上有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程序化引信炮彈、高爆穿甲彈和高爆榴彈,並配備的自動裝彈機,來提高火炮射速。在使用JM33型鎢合金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時,該火炮能夠在2000米距離上擊穿548毫米厚的均質裝甲,使得10式坦克的穿甲能力要優於上一代(90式坦克在2000米距離上擊穿460毫米厚均質鋼裝甲)。不過在美軍M1A2SEP在使用M-829E3型貧鈾穿甲彈時,能在2000米距離上可以擊穿850-900毫米的均質裝甲。而我國的99A主戰坦克,在使用某型穿甲彈時,在2000米距離上擊穿680毫米厚的均質裝甲。
10式坦克的車身和炮塔採用了全焊接結構的均質裝甲,炮塔為多面體傾斜造型。在車體和炮塔的正面和側面都採用了模塊化楔形複合裝甲,該複合裝甲由石墨纖維和陶瓷材料製成,還利用了納米技術,使得該型複合裝甲的防護能力與90式相當,重量卻只有90式裝備複合裝甲的70%。在被動防護上,炮塔上配置的煙霧發射器和主動式紅外線幹擾器,可有效迷惑來襲的反坦克飛彈,提高坦克的戰場生存能力。
在信息化作戰上,10式坦克裝備了C4I指揮通信控制系統,使其可以在戰場上與其他作戰單元進行信息交流。在進行立體作戰上,可以運用這套系統獲得前線的直升機和無人機信息,有效感知戰場態勢情況。在對前方目標的感知上縮短了反應時間,同時又加強定位引導,可以有效命中打擊遠距離目標。
從整體技術性能上看,日本10式坦克輕量化設計帶來更高的機動性適合日本的實際作戰需求,但輕量化設計也減少防護能力,與30年前90式坦克防護相當就是相對落後了,而在火力上面對世界一流的坦克時,還是稍遜一籌。而價格上更是與之前90式坦克有著共同的昂貴問題,在2012年,一輛10式坦克的單價為10億日元(約合1304·39萬美元),而一輛早期M1A2的價格是621萬美元,幾乎是M1A2價格的兩倍。雖然價格昂貴,但是10式坦克還是能滿足日本作戰環境和作戰方式,對於日本目前來說,它還是一款優秀的坦克。如果要是稱亞洲第一,我國的99式還真是不能答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