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歲的任大爺,自從退休後日子變過得十分悠閒,除了平時會接送孫子上下學,跟老夥計們下下棋以外,最喜歡的便是研究各類美食了,沒事就喜歡給家人做做飯。
早在幾年前的一次例行體檢中,任大爺就被確診為高血脂症,看診的大夫對他各種叮囑要注意飲食,要少碰一些過於肥膩的動物肝臟類食物,還有過於油炸的飲食也要戒掉,不然血脂就會難以控制了。打那以後,家裡人便監督著任大爺戒掉了不良的飲食習慣,每次饞肉饞得不行,就只能聞聞味道。
可最近一周,任大爺卻一直覺得頭昏腦漲,連吃飯時拿個筷子都會覺得手麻,一次吃飯時直接端不起來碗了,兒女見狀趕緊將其送往醫院,結果拿到確診單發現甘油三酯已經高達9.7了,任大爺萬分疑惑,明明都按醫生囑咐注意飲食了,平時肉都不吃,血脂怎麼還會飆升到這麼高呢?
58歲大爺不吃肥肉,甘油三酯9.7,醫生:2素天天吃,血脂不高才怪
醫生經過盤問過後,發現任大爺雖然戒掉了一系列的肉類食物,但是卻唯獨偏愛以下兩類「素食」,所以才導致血脂沒得到控制。
一、榴槤
任大爺自從戒肉後,便養成了吃點飯後水果的習慣,尤其是榴槤,每天都會吃一大半,但是他卻不知道,榴槤的含糖量很高,過量的糖分攝入會在體內轉化為內源性甘油三酯,使血中甘油三酯濃度升高。榴槤還屬於高脂水果,含有大量的飽和脂肪酸,多吃會加重高脂血症患者的病情,易導致血管栓塞。如果食用過多,還容易增加大量脂肪儲備,引起血脂波動或直線上升。
二、掛麵
買麵條的時候,任大爺特意在超市選擇了健康養生的蔬菜面和粗雜糧面等「花式麵條」,認為它們營養更豐富。但事實上,蔬菜面中也只是添加了少量的蔬菜粉,並不能提供多少營養,而粗雜糧掛麵也更多的是精製澱粉而已,甘油三脂偏高與澱粉的攝入有很大關係,同時雜糧裡的碳水化合物含量也不低,人體攝入大量的碳水化合物會轉化生成甘油三酯,時間長了也會造成高血脂。
醫生提醒,預防高血脂,要做好3件事
1、補充一種酸
這裡說的酸,可不是酸味的酸,而是黃花草油酸。黃花草油酸,可以提升血管運輸能力,保護血管健康,還被稱為「養護血管能手」,在血管保養方面效果突出。
月見草:月見草中有豐富多樣的血管養護元素,常被人用作血管保養的佳品,提升血管壁彈性,還能加快損傷血管壁的「自愈」時間,降低血液粘稠度;
亞麻酸:分解體內脂肪,減少脂質微粒在血管中吸附,還可以幫助毒素、垃圾排出;
亞油酸:減輕自由基對血管的損傷,還能減少血管病變和傷害,每天一杯,血管變得好轉起來,血管也會感激你。
2、飲食調理
動物蛋白以魚類如甲魚、帶魚、比目魚、鯉魚、鯽魚、草魚等;瘦肉如豬、牛、羊、去皮雞、鴨、鵝等;油類如豆油、菜籽油、麻油、玉米油等含量豐富,因為動物蛋白質最好,容易消化吸收和利用,但過量也誘發動脈粥樣硬化的形成,高血脂患者應限量應用,而應多食豆類及豆製品,總之脂肪對健康人或病人都不是禁忌食物,只要合理即可。
3、適度運動
運動鍛鍊能否取得好的預期結果,適當的運動量對於每個患者來說是非常關鍵的。運動量由運動強度、持續時間和頻度三要素組成,運動量的計算需通過各種公式以及有關指標確定符合於每個人的運動處方,運動量的計算有關書中有詳細介紹可查閱,只要遵循運動循序漸進,從小到大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