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的月亮比較圓」,很多人都會這麼認為。實際上從印度和泰國進口的長粒稻米就沒那麼高端,很多都是為了維持國際關係而不得不進行的外貿交易而已。印度和泰國的長粒稻米品質真的比國內好嗎?對於這一點,相信很多的消費者都提出肯定的答案,因為進口的啊。實際上,泰國和印度種植的長粒稻米就是秈稻,只不過是適合泰國和印度種植的秈稻而已。
而且,從實際的種植環境,比如說土壤、溫度、降水量等因素來講,泰國和印度的水稻種植環境也不一定就比國內更加優越。只不過是冠著進口的名義給人一種高大上的感覺。比如說靠近赤道的泰國,晝夜溫差小、日平均氣溫高,水稻生長的速度明顯高於我國南方,這對稻米的品質來講是非常不利的一個氣候因素。
印度和泰國的長粒稻米價格高嗎?這個還真不好說,比如說我國從印度進口的長粒稻米的碎米,價格大概在200美元/噸,換算成RMB的話大概是幾毛錢一斤。而進口的泰國長粒稻米的價格則差異較大,包裝之後進入商超的價格一般在幾元至十幾元每斤不等,可以說這個價格其實和我們國內的一些優質大米價格沒有什麼明顯的差異。但是,從印度進口的大米與泰國進口的大米在用途上還是有區別的,印度進口的主要作為加工原料使用,比如說飼料、釀酒用,而泰國進口的大米則主要以食用為主,一些品質差的也是以原料加工為主。所以,在價格優勢方面印度和泰國進口的大米其實也不明顯。
印度和泰國的長粒稻米是否適合國內的種植?這個可能真不適合。印度的長粒稻米品質差,不符合我國稻米食用的口感,沒有引種的意義。而泰國的長粒香米呢?由於受光、溫條件的限制,引種到國內很可能會出現生育期延長的情況。因為泰國的維度較低,接近赤道,從低緯度地區向高緯度地區引種會有一定的限制,也不適合我國大規模的種植。關鍵是,我國的水稻育種產業比印度和泰國要發達許多,即便是雜交秈稻現在也有一些品質好的優質米品種,適應能力強、產量表現好,更適合在我國的推廣,何必捨近求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