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麼一把看似普通的步騎槍,消滅了214名敵人,這把槍就是志願軍戰士張桃芳在「冷槍殺敵運動」中使用的1944式步騎槍。
年代:1953年1月至1953年5月 尺寸:口徑7.62毫米、長133釐米 質地:鋼、木
張桃芳所在部隊入朝鮮作戰時,正值志願軍廣泛開展冷槍冷炮殺敵、爭當殺敵百名狙擊手活動。張桃芳刻苦學習射擊要領, 鑽研狙擊技術,很快成為一名優秀的狙擊手,在32天內殲敵214名,創造了朝鮮前線我軍冷槍殺敵的最高紀錄,榮立特等功,榮獲志願軍特等功臣、二級英雄稱號,被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授予一級國旗勳章。
這一戰績,放到世界上的任何一場戰爭內,都是一個奇蹟。槍的主人張桃芳,因此被稱為「狙神」。
而這杆具有重大意義的步騎槍為1953年志願軍政治部在朝鮮舉辦展覽時徵集,1959年移交軍事博物館。
抗美援朝時期張桃芳手中的M1944式步騎槍就是著名的莫辛-納甘,曾經在二次世界大戰中被蘇聯紅軍大量採用,非常適於冰雪寒冷氣候下作戰。步槍口徑 7. 62毫米,彈頭初速 820米每秒,射程1000米,由5發固定彈倉供彈。
與其他莫辛-納甘的區別:這個槍實際上不是作為狙擊步槍用,它是一種短步槍,作為為了騎兵和步兵使用方便才用的。要是作為狙擊步槍的話,應該是帶瞄準鏡,槍管要長很多。
這個就是平常一般騎兵用的,所說的過去的外來語卡賓,翻譯成中文就是步和騎的意思。實際上這種槍也叫做步騎槍,屬於騎兵用的,因為它的槍管比較短,打起來以後散布面比較大。如果不是經過刻苦訓練瞄準,是打不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