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把步騎槍殲敵214名 創造了我軍的最高紀錄

2020-12-22 兔丫種花家

有這麼一把看似普通的步騎槍,消滅了214名敵人,這把槍就是志願軍戰士張桃芳在「冷槍殺敵運動」中使用的1944式步騎槍。

年代:1953年1月至1953年5月 尺寸:口徑7.62毫米、長133釐米 質地:鋼、木

張桃芳所在部隊入朝鮮作戰時,正值志願軍廣泛開展冷槍冷炮殺敵、爭當殺敵百名狙擊手活動。張桃芳刻苦學習射擊要領, 鑽研狙擊技術,很快成為一名優秀的狙擊手,在32天內殲敵214名,創造了朝鮮前線我軍冷槍殺敵的最高紀錄,榮立特等功,榮獲志願軍特等功臣、二級英雄稱號,被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授予一級國旗勳章。

這一戰績,放到世界上的任何一場戰爭內,都是一個奇蹟。槍的主人張桃芳,因此被稱為「狙神」。

而這杆具有重大意義的步騎槍為1953年志願軍政治部在朝鮮舉辦展覽時徵集,1959年移交軍事博物館。

抗美援朝時期張桃芳手中的M1944式步騎槍就是著名的莫辛-納甘,曾經在二次世界大戰中被蘇聯紅軍大量採用,非常適於冰雪寒冷氣候下作戰。步槍口徑 7. 62毫米,彈頭初速 820米每秒,射程1000米,由5發固定彈倉供彈。

與其他莫辛-納甘的區別:這個槍實際上不是作為狙擊步槍用,它是一種短步槍,作為為了騎兵和步兵使用方便才用的。要是作為狙擊步槍的話,應該是帶瞄準鏡,槍管要長很多。

這個就是平常一般騎兵用的,所說的過去的外來語卡賓,翻譯成中文就是步和騎的意思。實際上這種槍也叫做步騎槍,屬於騎兵用的,因為它的槍管比較短,打起來以後散布面比較大。如果不是經過刻苦訓練瞄準,是打不好的。

相關焦點

  • 「狙擊之王」,僅憑一把老式步槍,32天一人擊斃214名敵軍!
    根據不完全的統計,在二戰的時候殺死一名士兵可能就需要消耗2.5萬發子彈,而這個時候狙擊手只需要2-3發子彈就可以了,就比如十大狙擊手的西蒙海耶,利用手中的狙擊步槍加上瞄準鏡,短短4個月擊殺了542名敵人,可見其精湛的狙擊技術。
  • 狙擊英雄張桃芳:用一桿老式步槍,花442發子彈殲敵214人,真牛!
    有個人,被稱為「中國狙擊之王」,號稱「神槍手」,在一個多月時間裡,在朝鮮戰場上,他用一桿老式槍,用四百多發子彈,殲敵214人,後來被授予「二級英雄」稱號。此人就是張桃芳,今天給大家分享他的英雄事跡。他所在的部隊被改編中國人民志願軍24軍72師第214團8連,1952年進入朝鮮戰場前線,張桃芳對射擊很感興趣。可是這位神槍手剛開始也是差強人意,在一次打靶訓練中,竟然連續三次打零環,無一命中,連長很失望地他說:「三個大燒餅」,這讓他感到很恥辱。
  • 狙擊界的恐怖殺神,殲敵效率不但為我軍之最,亦超世界十大狙擊手
    現在,公認的世界十大狙擊手從高到低排名,第一名是芬蘭的「白色死神」西蒙海耶;第二名、第三名、第四名分別是前蘇聯的伊萬西德.薩連科、尼古拉雅克裡維奇伊林、「狙擊王剋星」瓦西裡扎伊採夫
  • 最冷的槍:抗美援朝狙擊之神,32天,436發子彈擊斃214名美國兵
    【前蘇聯】柳德米拉·M·帕夫裡琴科——狙擊女王:她消滅了309名德軍。 8.【中國】張桃芳:抗美援朝戰場斃敵214人。 9.【美國】卡洛斯·海斯科克——白羽毛:越戰期間共消滅了93個目標。 10.【德國】科寧斯——狙擊之王:疑似蘇聯傳說。
  • 目前我軍最高紀錄102米
    當然,我軍進行手雷投擲訓練肯定不是只看你扔了多遠。 在高標準和高要求下,我軍中有一位叫宋福旦士兵,曾經將手雷扔出了102米,而現在這個投擲距離都還是我國手雷投擲距離的最高紀錄。
  • 志願軍神槍手張桃芳:442發子彈斃敵214人
    志願軍神槍手442發子彈斃敵21432天內,他以442發子彈擊斃214名敵人,創造了抗美援朝戰場冷槍殺敵的最高紀錄。(原題為《厲害!志願軍神槍手442發子彈斃敵214人》) 編輯:秦秦
  • 志願軍「神槍手」:用1條槍33天斃敵214人,入選世界十大狙擊手
    當年在上甘嶺,他在33天的時間裡,用442發子彈擊斃了214名敵人,因此張桃芳被稱為狙擊王,世界十大阻擊高手裡就有他。那麼,張桃芳是怎麼創造這個傳奇的呢?莫辛-納幹為M1944式步騎槍,曾經在二次世界大戰中被蘇聯紅軍大量採用,非常適於冰雪寒冷氣候下作戰。步槍口徑 7. 62毫米,彈頭初速 820米每秒,射程1000米,由5發固定彈倉供彈,全長為1020毫米,槍管長為520毫米,槍重為3.9千克。
  • 這一戰我軍付出6萬傷亡,殲敵10萬,老兵都以打過這一戰為榮
    值得一提的是,淮海戰役是我軍解放戰爭期間,殲敵數量最多,也是自身傷亡最慘重的一次作戰,其實無論是與黃維兵團交手,還是杜聿明集團交手,本身都是強強對決,傷亡在所難免,而黃伯韜兵團作為雜牌軍之中的一員,卻有如此戰鬥力,卻實在是超過很多人的預計之外。
  • 殲敵一個旅1500多人,卻挨了批評,打這一仗我軍輸多贏少
    胡宗南為了調動我軍出擊隴東,特意以5個旅佯裝主力運動,實際上早已被我軍識破,早在戰役開始之前,我軍就已經決定不與敵人正面硬拼,而是放棄延安。這樣一來,西野就能夠放開手腳,充分調動主力,打敵人一個措手不及,而胡宗南此時卻還在沾沾自喜,在得知我軍出動以後,立刻將這5個旅劃入進攻延安的計劃中。
  • 元旦檔票房達12.9億,創造歷年來最高紀錄
    原標題:元旦檔票房達12.9億,創造歷年來最高紀錄新京報訊(記者周慧曉婉)1月3日,至發稿前,據燈塔專業版實時數據顯示,元旦節三天假期一共創造了12.9億元票房,這個成績高於2018年元旦檔三天的票房成績(12.7億元),創元旦檔票房新紀錄。
  • 解放戰爭中,一野殲敵51萬,四野殲敵188萬,都比不上這支部隊
    解放軍有四大野戰軍,分別是一野、二野、三野和四野,那麼殲敵數量最多的是哪一支呢? 四野作戰的範圍最廣,從東北一直打到了海南島,殲敵總人數有323萬,其中國民黨正規軍人數188萬,土匪隊伍有135萬,四野的殲敵數量裡還包括51萬投誠的國民黨軍隊。整個解放戰爭時期,國民黨正規軍一共被殲滅800多萬,四野大概佔據了七分之一。這個殲敵數量不但沒有排在第一位,連第二都沒排上。
  • 難能可貴,在抗日戰爭時期,我軍以少勝多,痛擊日寇的著名戰例
    據統計,在抗戰時期,平均沒消滅一個日軍,我軍要犧牲6到7個士兵。然而即使在如此慘烈的戰爭局勢下,也不乏我軍以少勝多的戰例,甚至是中國軍人在傷亡人數上大大少於日軍的戰役,這到底是哪場戰役呢?平型關大捷,我軍出動兵力約為12000人,日軍兵力約4000人,從雙方投入的兵力上來講,不能算是以少勝多,但是此役我軍以傷亡600餘人的代價共殲日軍1000餘人,從雙方傷亡數字上講,也可以算是以少勝多的一次戰役。
  • 歷史解密:綜合各時期戰績,我軍最優秀五位軍事家排名,第一名威震世界
    在戰爭年代,我軍先後湧現了許多軍事家,其中彭德懷、劉伯承、徐向前、林彪、粟裕最為優秀。下面看一下各個時期,他們的軍事表現。他在這一時期戰績輝煌,多次以少勝多,還創造了紅軍最高殲敵記錄。劉伯承1930年來到蘇區。他協助朱德、周恩來在前方指揮作戰,取得第四次反「圍剿」作戰的勝利。撰寫《現在遊擊隊要解答的問題》、《到敵人後方開展遊擊戰爭的幾個教訓》等,並翻譯多篇蘇軍教材和理論文章。
  • 1948年國軍66萬大軍發動圍攻,解放軍四面出擊殲敵5萬
    針對敵人的作戰企圖,軍委決定將戰爭繼續引向敵縱深區域,以鞏固我中原解放區,為下一步進行戰略決戰創造條件。據此,決定由華東野戰軍副司令員粟裕率第1、第4、第6縱隊10萬人組成一個機動兵團,在河南休整兩個月後,執行南渡長江開闢閩浙贛新解放區的戰略任務,吸引中原一部敵人回防江南,從而進一步扯散敵人,配合中原我軍作戰。
  • 國產水連珠:我國第一種制式步槍,龐洪云為國爭光的53式步騎槍
    當時的我國剛剛改革開放不久,各項物資還屬於比較匱乏的狀態,更不用提專業的高精度比賽步槍了,當時我國現有精度最高的步槍就是老舊的53式步騎槍,無奈之下龐紅雲只能使用簡單改裝後的53式步騎槍,下面我們細聊一下53式步騎槍。
  • 國產水連珠:我國第一種制式步槍,龐紅云為國爭光的53式步騎槍
    當時的我國剛剛改革開放不久,各項物資還屬於比較匱乏的狀態,更不用提專業的高精度比賽步槍了,當時我國現有精度最高的步槍就是老舊的53式步騎槍,無奈之下龐紅雲只能使用簡單改裝後的53式步騎槍,下面我們細聊一下53式步騎槍。
  • 解放戰爭十大經典戰役,我軍五大軍事家,分別指揮了哪些?
    戰役成果:殲敵整編第29軍、兩個整編師共五個旅。斃傷敵7523人、俘敵21962人。我軍傷亡5404人。戰役亮點:1.解放戰爭初期,劉帥痛快淋漓的一戰;2.這一仗我軍強渡黃河,主動攻擊,採取「攻敵一點,吸其來援,啃其一邊,各個擊破」的戰法;3.這一仗殲敵數量創了記錄,我軍也犧牲很大。
  • 這有四大論據,讓你認同這名中國人!
    在世界軍事歷史上的王牌狙擊手中,有這樣兩位狙擊手堪稱逆天的存在:不使用任何帶有光學瞄準鏡的普通步槍,在各自的戰場上都創造出了不俗的戰績。這兩位一位就是在戰爭中狙殺542人,有著白色死神稱號的芬蘭王牌狙擊手西蒙·海耶;另一位則是在抗美援朝中32天狙殺214人,最後被中國人民志願軍授予二級狙擊英雄的張桃芳。那麼,這兩位逆天級別的狙擊手在實力上誰更勝一籌呢?很多人或許會覺得這有點關公戰秦瓊的味道。其實綜合各方面因素綜合比較的話,兩人的實力還是有一定的可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