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茅山上清靈符

2021-01-09 鳳凰江蘇

符籙在茅山道教中亦稱「符字」、「墨籙」、「丹書」等。是道教的一種法術。符籙是符和籙的合稱。符指書寫於黃色宣紙、帛上的一種圖形的符號、圖形;也是道士把一些道教咒律以圖畫的形式表達出來,籙指記錄於諸符間的天神名諱秘文,一般也書寫於黃色紙、帛上。道教聲稱,符籙是天神的文字,是傳達天神意旨的符信,用它可以召神驅鬼,降妖鎮魔,治病除災。道士在畫符時先要心誠、點香、敬拜、默念仙訣、然後落筆、一氣呵成、完成符籙書畫,人們常說茅山符籙能夠治病,其實裡面是有一定道理的,因為畫符所用的材料是採用多種藥材浸泡多年的藥酒把硃砂化開,然後書畫與紙張上,硃砂在中醫中也是一味中藥!而所用的黃宣紙,也非常有講究,所以說茅山符籙能治病也就不奇怪了!

符籙,是天神的旨令與眾神的名錄,其作用役使鬼神,驅邪降魔,祈佑平安。上清派認為,符乃天府玉京山自然梵氣,是赤氣化生之氣,若與天為徒,內修三光以成道,外運三光以為符。「符」有時與「籙」合稱「符籙」。「符」是天神的旨令,「籙」是眾神的名錄,又是記錄修道者的名冊。凡信道者其名已注天曹,成道已歸天庭。道教這一教派,重視道教經籙受授,又稱「上清符籙派」,本在茅山,故又稱「茅山派」,上清派以主修傳承《上清經》系列而得名,尊魏華存為祖師。

上清派在道教諸派中理論最為繁富,經戒、科儀、符籙、齋醮、煉養、金丹、醫藥等無所不備,對道教教理、道教修煉理論、道教的發展貢獻很大。該派直到陸修靜整理天師道,匯集道教所有經典,而後陶弘景繼承發展陸的思想,有意識地構造以上《上清派》自身的傳授系統和演變歷史,並總結和發展了遺留到他手裡的上清派經典,集其大成,作成《真靈位業圖》,把神仙劃分等級,以眾真告誡的方式宣布上清派的成立。上清派始大盛於天下。

畫符的步驟是:焚香請神、念敕水咒、念敕紙咒、念敕墨咒、念敕筆咒,然後持筆書符,一邊持咒,後下符膽,書畢,念敕印咒,蓋下符印,再催念敕符咒,最後擲「筮」求準,若準(聖筮)則此符有靈可使用。在整套修練的過程中,除了畫符、念咒,還得存思(觀想)、打手訣(手印)、頓腳(於念咒畢都得頓腳,左右腳各有分別)、敕法水、焚化符籙或整張吞服,顯出其不同的色彩。亮一個個「微夢想」,共同追逐炎黃子孫的「中國夢」。

如上圖左起第一道這是「學業、事業「符,從上端頂部看,類似於一個「八」字,這是畫符的開筆,是敕令的意思,因為這是天神的旨意,上部中間寫有「魁星點鬥」,魁的意思:科舉考試中,進士第一名稱狀元,也稱作「魁甲; 圖中人形暗含「正心修身、克己復禮」八字,一隻腳踩「螯」字,一隻腳踢「鬥」字,所以全稱「 魁星點鬥」這道符昌神一樣,深受讀書人的崇拜。過去,幾乎每個城鎮都有魁星樓、魁星閣。因「魁」又有「鬼」搶「鬥」之意,故魁星又被形象化——一副張牙舞爪的形象。傳說他那支筆專門用來點取科舉士子的名字,一旦點中,文運、官運就會與之俱來,所以科舉時代的讀書人將其視若神明。

第二道符籙,我們從圖案和文字上可以看出,這是一道「合家歡樂」符,先來說下這兩位,和合二仙是民間傳說之神,主婚姻和合,故亦作和合二聖。您看,圖案上一男一女滿面笑容,多麼幸福,這是祈求婚姻美滿,家庭和睦的。

第三道符籙:是「求子符」,上部頂端都是畫符的開筆,上端中間寫有「觀音送子」,下端是畫著民間婦孺皆知的慈航道人,底端是個類似於花籃的圖案,「籃子籃子」和「男子」也是諧音,以祈求早生貴子。

不知您注意了沒有?上面每道符籙上都有一顆方方的玉印,乃是「九老仙都君印」 宋元佑年間宋哲宗曾以「九老仙都君印」玉印賜茅山道士劉混康,其印長6.8釐米,厚2釐米,印把高3.8釐米,上有瑞獸鈕。為茅山元符萬寧宮鎮宮之寶。意即能消災延福,遇難呈祥。這和符籙放在一起又有雙重的作用,這叫「靈符加玉印-有求必應」。

我們茅山還有:「平安符」符籙上端兩側分別寫有「鎮宅闢邪,護身平安」符籙下端畫的是鍾馗,鍾馗是中國民間傳說中的賜福鎮宅聖君,生得豹頭環眼,鐵面虯鬢,相貌奇醜;然而卻是個才華橫溢、滿腹經綸的風流人物,平素為人剛直,不懼邪惡。鍾馗就成了捉鬼名將。到了唐代,鍾馗成了門神。所以這道符是人們喬遷新居或是在本命年求護身的。

「招財符」中間有漢字「雷公明」:上面圖案是武財神趙公明,左右兩側分別寫有「神霄玉賜」、龍虎玄壇」,符籙下方畫著一隻趙公明的坐騎,一隻老虎,這道符預示著生意興隆,財源廣進;

「祈壽符」,上部頂端都相同,左右兩側分別寫有「四時無災,八節有慶」,中間寫有「星壽吉輝」下端畫著一個老壽星,眉毛鬍鬚栩栩如生,而且在老壽星的圖案中暗合「祿」和「壽」字,「符」和「福」是諧音,寓意老人「福祿壽其全」。這一般是祈求老人健康長壽,福如東海,壽比南山。

符籙是天神的文字,是傳達天神意旨的符信,用它可以召神驅鬼,降妖鎮魔,治病除災。

唐末宋初,道教中的天師道和上清、靈寶派分別以龍虎山、茅山、閣皂山為活動中心,形成著名的「三山符籙」。即茅山的上清籙,閣皂山的靈寶籙,龍虎山的正一籙,稱為符籙三宗。宋哲宗紹聖四年(公元1097年),朝廷下令,封以龍虎山、茅山、閣皂山為本山的正一、上清、靈寶三大派為「符籙三山」。當時是三山鼎立,領導了整個江南地區的道教。

而正一派和靈寶派的符籙。到了元代,原並行於江南的天師、上清、靈寶等道派逐漸合流,歸併於以符籙為主的正一派。從此茅山成為以正一為主的道場,但其教義譜系等仍按上清派沿傳。

相關焦點

  • 一人之下:上清派的茅山道法有多強?看看這四招絕技就懂了
    一人之下:上清派的茅山道法有多強?看看這四招絕技就懂了!喜歡一人之下的觀眾朋友們大家好!在一人之下中,上清派是一個跟龍虎山有著一樣名氣的門派,龍虎山統領正一教,而上清教雖說地位不如龍虎山,可是門派武學卻絲毫不差,尤其在符篆的造詣上,龍虎山也自認不如,那麼上清派到底有多強呢?
  • 中國名山:茅山 道家聖地
    茅山,可以說是道士的代名詞,一提到茅山,小編就想起了了林正英,想到他出演的很多經典的道士角色,在電影中,林正英扮演的道士會很多的道術,而在現實中,我們常常聽到的就是茅山術,傳說學會了茅山術就可以斬妖除魔,除鬼闢邪,甚至可以利用風水給自己改命,當然這只是傳說,世上是否真的有茅山術,都還沒有定論
  • 江蘇茅山上的道教古蹟—九霄萬福宮、元符萬寧宮
    茅山是中國道教上清派、靈寶派、茅山派發祥地,曾被譽為「秦漢神仙府,梁唐宰相家」。道教將其列為十大洞天中的第八洞天一金壇華陽天,又列為七十二福地中之第一福地。茅山的宮觀道院曾有「甲天下」之譽,現存道教古蹟主要有九霄萬福宮、元符萬寧宮、華陽洞等。
  • 上清派祖庭 茅山道院
    茅山道院位於江蘇省句容市東南部。茅山原名句曲山,又稱地肺山,道教將其列為十大洞天中的第八洞天,名"華陽洞天",是七十二福地中的第一福地。相傳西漢景帝時,有茅盈、茅固、茅衷三兄弟在此修煉,並為民治病,後於此山得道成仙。後人為紀念他們,遂將句曲山改稱三茅山,簡稱茅山。
  • 《山海鏡花》轉靈符如何使用 轉靈符使用方法
    導 讀 轉靈符是遊戲中的一個新出道具,不少玩家對於這個轉靈符的使用方法還不是很了解,為了讓大家能夠掌握轉靈符的具體使用方法
  • 江蘇茅山橫跨兩個省,遊客喜來探尋茅山穿牆術,和品嘗美味道膳
    茅山是中國道教名山,是道教清流派的發祥地,「三茅真君」建庵修道,被道家稱為「上清宗壇」,有「第一福地,第八洞天」之美譽,茅山橫跨江蘇省鎮江市文容市和常州市金壇區,南北約10公裡,東西約5公裡,面積50平方公裡,為了地理區劃,茅山被分成兩片,西面屬於鎮江市的文化,而且在東區,常州的索道。
  • 道教上清派祖庭茅山,上清派祖師「三茅真君」指的是哪三位尊神?
    茅山是中國的一座道教名山,是道教上清派的發源地,被道家稱為「上清宗壇」。有「第一福地,第八洞天」之美譽。也是中國六大山區抗日根據地之一。山上景點多,有九峰、十九泉、二十六洞、二十八池之景。茅山,道教上清派祖庭。茅山道教源遠流長,相傳早在高辛氏時代,展上公修煉於句曲山伏龍地。秦時有燕國人郭四朝,兄弟四人,居伏龍之地,並得道。
  • 附錄三宗:茅山宗、閣皂宗、龍虎宗
    道教後期宗派,也是道教發展成熟以後形成的各種門派,從附錄三宗的茅山宗、閣皂宗、龍虎宗開始,經過不斷演變,分衍出東華派、神霄派和清微派等門派。 茅山宗 茅山宗為符籙三宗之一,是以茅山為祖庭而形成的道教派別。它宗承上清派,是上清派以茅山為發展中心的別稱。
  • 道教:山靜峰秀凝神氣,道教文化是茅山之魂
    到南朝宋時,經過著名道士陸修靜的增補,立成儀軌,形成了與茅山上清派在修煉方法、禮拜齋醮上相接近的道教派別。靈寶派的基本信仰,是長生成仙。其修煉方法,主要是符策咒術,用它來召神役鬼,消災除病,也用它上通天神,使修道者名登仙籍。這裡的弟子注重祈禱請神、禮拜齋醮等法事進行「教化勸善」。
  • 茅山道士真的會法術嗎
    茅山的地理位置,是現在的江蘇省句容市。茅山原名叫句曲山或肺山,因為西漢時期茅山派的祖師爺三茅真君,在這名座山之中修道成仙之後方才改名為茅山。中國歷史上在茅山修煉的道士有很多,比較著名的有:馬朗、陸修靜、孫遊嶽、陶弘景等。其中陶弘景是南北朝時代著名的人物,當時人稱「山中宰相」,也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醫藥家、煉丹家和文學家。
  • 茅山道士的使命從不是驅鬼除魔,事實上他們身上肩負的使命很神聖
    茅山道士的形象深入人心,茅山坐落在江蘇句容原名為曲山,是我國著名的道教名山,也是道教四大法壇上清壇的所在地,之所以這裡為何改名為茅山也是有一個小故事的。到了晉朝茅姓三兄弟受到了天師道的傳授,做出了《上清大洞真經》,於是便在茅山上創立了道教的一個新興派別名為上清派,從此以後修行上清派的道教弟子大多被稱為茅山道士,這也就是茅山道士的由來,道觀中的道士時常會下山給當地百姓做法事或者驅邪等,這就是為何我們一想到茅山道士總是聯想到他們揮舞著桃木劍,捉妖降魔的場景。
  • 鎮江的茅山道士,就是影視劇中驅鬼捉妖道士的原型
    上世紀九十年代,港劇鬼片,屢有畫符念咒、驅鬼降妖的茅山道士,這茅山道士與鎮江句容的茅山有何關聯呢?茅山道士,來源道教的「茅山宗」一派。茅山宗是以茅山為祖庭而形成的道教派別。其宗承上清派,是上清派以茅山為發展中心的別稱。茅山宗之弟子,稱為茅山道士。
  • 冰雪傳奇:元寶和靈符不夠用怎麼辦?聊聊元寶和靈符的獲得
    不少玩過冰雪傳奇的朋友,在想合成高級的鬥笠盾牌和寶珠時發現元寶不夠用了;在裝備點神魔孤獨敗天時點著點著發現元寶所剩無幾;在擺攤區看裝備時發現靈符也不夠了。元寶和靈符不夠用怎麼辦?今天小編就和大家說說元寶靈符獲得和利用。
  • 山海鏡花轉靈符怎麼使用?轉靈符使用方法步驟一覽[多圖]
    山海鏡花轉靈符怎麼使用?最近很多玩家都收到了遊戲官方送出的轉靈符,但是有很多玩家獲得了轉靈符道具卻不知道這個轉靈符要怎麼使用在哪裡用呢,為了幫助大家順利的體驗轉靈符的轉化效果,今小編就為大家分享關於山海鏡花轉靈符怎麼使用?轉靈符使用方法步驟一覽,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 冰雪傳奇靈符的獲取方式和神魔的用處
    不少玩過冰雪傳奇的朋友,在想合成高級的鬥笠盾牌和寶珠時發現元寶不夠用了;在裝備點神魔孤獨敗天時點著點著發現元寶所剩無幾;在擺攤區看裝備時發現靈符也不夠了。元寶和靈符不夠用怎麼辦?今天小編就和大家說說元寶靈符獲得和利用。
  • 金壇茅山超美雪景,驚豔你!
    高低錯落的屋簷上,覆蓋了薄薄的層層雪片,為仙鎮添了幾分清冷和仙氣。遠處青山覆雪,近處朱牆映雪,古色古香的街道上紅彤彤的燈籠,雪後的顏色也並不單調。茅山南湖養生度假莊園當雪花灑落在歐式城堡裡,雪後的茅山南湖有著夢幻的異域風情。
  • 江蘇一區,是華羅庚故鄉,境內有茅山道士,被譽為天下第一福地
    華羅庚公園建於一九一一年(清宣統三年),由私家花園命名"雅約園"。1992年,為紀念數學泰鬥華羅庚先生,家鄉人民隆重命名為華羅庚公園。金壇早在新石器時代即有先民棲息、生存,5000年前的金壇先人就在此創造了「麻家浜文化」。其前身為金山縣,於隋大業末年(617)建置。
  • 《茅山後裔》:大力金剛掌,這裡有蘭亭序的秘密,也有和氏璧下落
    《茅山後裔》:大力金剛掌,這裡有蘭亭序的秘密,也有和氏璧下落提起茅山,我們的第一念頭,就是聊齋裡的茅山道士,茅山道派,是中國道教中的上清派,在聊齋故事裡,神乎其神的茅山老道,指箸為女,畫餅成月,穿牆入雲,如履平地,確實神妙無比,說起中國古文化,玄學是躲不過去的,風水,八卦,鬼怪,
  • 道教宗派:帛家道、上清派、靈寶派
    東晉哀帝興寧二年,楊羲、許謐創立上清派。南北朝時,傳播漸廣,此後帛家道逐漸融入上清派而絕傳。 上清派 上清派為早期道教派別之一。是東晉中期楊羲撰作的《上清經》逐漸傳播後形成的。從此《上清經》流傳甚廣,舉世崇奉。於是,一個以皈依上清經籙的新道派——上清派漸次形成。 至梁代,上清派傳至陶弘景,由於陶弘景為陸修靜二傳弟子,對上清派又作出較大貢獻,成為上清派的著名代表人物。此後茅山成為上清派的中心,世人改稱上清派為茅山宗,從而上清派進入發展的新階段。 上清派最早崇奉的主要經典是《上清大洞真經》,說讀之萬遍即可成仙,被譽為「仙道之至經」。
  • 「夜讀」秋夜登茅山
    茅山夕照 唐紅生攝位於江蘇句容的茅山是道教名山,被列為「第一福地,第八洞天」。兩千多年來,此地香火隆盛,高道輩出,享有「秦漢神仙府,梁唐宰相家」美譽,茅山也是著名的抗日根據地。拾級而上,兩側每隔一段便豎著木牌,上面寫有《道德經》名句,邊登山邊咀嚼其意涵,腳步似乎輕快些。如耳熟能詳的「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又如「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平淡中見奇,讓我感觸頗深。慈愛情懷、簡樸作風、審時度勢這「三寶」,今日讀來仍很受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