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來源於十點讀書 ,作者十點籤約作者
十點讀書
深夜十點,陪你讀書,美好的生活。好書/故事/美文/電臺/美學。
作者 | 青衣
來源 | 十點讀書(ID:duhaoshu)
公元6世紀,一位「飽嘗離亂之苦,深懷忐忑之慮。」
「三為亡國之人」的老人,為子孫留下一筆遺產。
這筆遺產不是錢,而是用他飽經滄桑的筆,寫了一部20篇文章的家訓。
這位老人就是赫赫有名的顏之推,這部書就是《顏氏家訓》。
明智的人,則從來不把錢放在第一位。
例如,林則徐最著名的段子:
兒孫若如我,留錢做什麼?賢而多財,則損其志;
兒孫不如我,留錢做什麼?愚而多財,益增其過。
留下錢財,可以花盡。
而這位老人的諄諄教導,歷經千載價值不變,而且對我們任何人都有幫助。
千金難買是健康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們的水杯裡泡上了枸杞,穿上了討厭的秋褲。
照照鏡子發現,皺紋已經爬上了眼角。
人到了一定的年齡發現,健康真的是所有事情的總領。
上有老,下有小,可以慫,但不能病。
因為回顧四周,全是指望你的人。
前幾天,一位朋友榮升副總,他把喜訊告訴老媽的時候,老媽只說了一句話。
「我不在乎你什麼總不總的,把身體養好了,媽就放心了。」
愛你的人,從來不在乎你飛多高,而是關心你累不累,身體健康不健康。
顏老先生也跟現在的父母一樣,希望兒孫都懂得健康的重要性。
他以70多年的養生經驗,毫無保留地寫下來,留給後世子孫。
他在家訓中寫道:「調護氣息,慎節起臥,均適寒暄,禁忌食飲。」
健康的身體,首先從點滴做起,飲食起居要精細,要有規律。
他聽說梁代的庚肩吾,常常吃槐樹的果實,年紀到了七十多歲,目看細字,鬚髮猶黑。
另外,他自己的牙齒不好,「搖動欲落,飲食熱冷,皆苦疼痛。」
從書中看到堅固牙齒的方法,「早朝叩齒三百下為良」,他照著做了幾天,牙齒真的好了。
縱觀上述不難發現,養生需要從日常細微處入手,持之以恆的堅持,才是保重身體的良方。
一個諄諄老者迫不及待的心情,事無巨細地叮嚀,跟今天我們的父母,毫無差別。
沒有人能長久地活著,但要讓活著的每一天,都健健康康的。
人過中年才發現,努力做事的前提,是要有一個好身體。
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是對家人最好的負責。
擁有健康,才是人生最大的財富。
萬金不換是心態
「也許我的人生,註定就是從失敗,走向失敗。」
看熱播劇《平凡的榮耀》,這句扎心的話,說出了多少中年人的心態。
很多的不甘心,都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變成妥協。
想當年,那個意氣風發的鮮活少年,幾時被蒙了塵,低到了塵埃裡?
還不完的車貸、房貸,繳不完的學費、水費、物業費。
我們被生活的壓力,碾壓成了卑微的樣子。
生活中,不敢怒,不敢言,只為保全一份能求溫飽的工作。
在《顏氏家訓》中,有這麼一段:
衣食資須,公私驅役,加以金玉之費,爐器所須,益非貧士所辦。
我們有我們的不易,古人有古人的艱難。
每一個活過的人都懂,人生,從來都沒有簡單兩個字。
我們何嘗不努力,但不是每一個努力的人,都必有回報。
書中這段很現實:學如牛毛,成如麟角。華山之下,白骨如莽,何有可遂之理?
努力的人成千上萬,成功的人少如鳳毛麟角,華山之下的累累白骨,有幾個曾出人頭地?
人生最好的活法,顏之推老先生的話非常中肯,他說:
「夫養生者先須慮禍,全身保性,有此生然後養之,勿徒養其無生也。」
總結起來一句話,做事要「盡人事,聽天命」。
大富大貴未必是福,沒有禍患就是最好的保全。
是啊,「世有痴人,不識仁義,不知富貴並由天命。」
錢是賺不完的,事是做不完的,努力了就好,凡事不能太要強。
生活中凡事看淡一點,平平淡淡,平平安安就是福。
最重要的是養心,培養自己一種平和的心態。
不用求全,盡力就好。
無價之寶是知足
《禮記》有云:「欲不可縱,志不可滿。」
人生所有的災難,都來自於永不滿足的貪心。
電影《極速巔峰》中的男主,擁有甜美的愛情,有一份普通的工作,過著平凡的日子。
像極了生活中普通的你我。
然而,一次偶然與富豪大佬的接觸,擾亂了他平靜的內心。
看到了大佬美女簇擁,豪車出入,豪宅的氣派,讓他貪念頓生。
他答應大佬為他幹一票生意,幫他劫持一輛汽車,就能賺到一輩子都掙不到的錢。
《顏氏家訓》中的話說得好:
宇宙可臻其極,情性不知其窮,唯在少欲知止,為立涯限爾。
宇宙都有極限,而人的貪念無窮,唯有懂得減少欲望,才能有一個界限。
欲望的溝壑,一旦開啟,永遠沒有填滿的那一天。
人會深陷其中,欲罷不能。
哪一次巨額贓款的背後,不是從一個小恩惠開始?
哪一種理屈詞窮,不是從伸手拿了人家的東西後開始的?
曹雪芹在《紅樓夢》中有一副名聯:
身後有餘忘縮手,眼前無路想回頭。
多少貪念,在開始時不懂得及時制止,到了鋃鐺入獄的那一天,悔之晚矣。
顏老先生殷勤地叮嚀後世子孫:
人生衣趣以覆寒露,食趣以塞飢乏耳。
形骸之內,尚不得奢靡,己身之外,而欲窮驕泰邪?
用現在話說就是:衣服不過是為了禦寒,吃飯不過是為了充飢,身外之物不必無度奢侈。
貪心,是招災的禍根。
相反,知足,才是一個人最大的福祉。
《顏氏家訓》開家訓先河,沒有一句虛詞,全是實實在在的肺腑之言。
從齊國治家,到修身正心,面面俱到,是留給後人真正價值不菲的財產。
現實生活中的我們,終日奔波,都是為了過上更好的生活。
所有的忍辱負重,無非是想託起家人的幸福。
「設筵滿屋,家人相爭,不如有塊幹餅,家人平安。」
在保證身體健康的前提下,努力工作。
在不求完滿的狀況下,盡力拼搏。
在知足的淡然中,理解減少欲望的幸福。
人最大的財富,是用健康的身體託底,以好的心態面對,以知足的境界接受。
盡力了,就是最好的結果。
人生的答卷沒有滿分,願你我用心抉擇,認真書寫。
然後告訴自己說:人間值得。
來源:十點讀書(ID:duhaoshu),超2700萬人訂閱的國民讀書大號。轉載請聯繫十點讀書。
材料來源/十點讀書
圖片/網絡
原標題:《《顏氏家訓》中深藏的3大財富》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