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家小店只能坐下5個人,卻成了全廈門最「紅」的拉麵店

2021-01-11 和訊網

每天中午12點多,人們正要結束一上午的忙碌,禾祥東路附近,一條安靜的小巷內,這間叫做「MUSOWU」(無雙)的小店門口早已人頭攢動。排隊等候的人們,有的在拍照,有的在跟老闆豪哥聊天攀談,溫暖的煙火氣充滿了這家小店。可又有誰能猜到,吸引著全廈門的老饕吃貨乖乖排隊等位的,竟是一碗拉麵?

「吃麵要提前一天預約」,「菜單只有兩種面」,「每天限量50碗」,「吃麵時間只有20分鐘」,「上了筷子以後就禁止拍照」...這一系列奇葩的要求,讓這家無雙拉麵館,成為了許多廈門人心中既很想翻白眼又充滿了好奇的店。

【緣起】

一碗拉麵雖小,卻盛滿了豪哥的創業故事。

生在廈門,長在廈門,年輕時被評選為香港「亞洲先生」的季軍,回廈後進入電視臺,成為一名主持人...看似順風順水的經歷的背後,卻是豪哥悸動的心。「做閩南語節目時,我發現廈門不少傳統老手藝正逐漸失傳,閩南文化何去何從?怎麼傳播?我思考許久得出這樣的結論:與其用鏡頭,倒不如通過味道。」

開過茶餐廳、送過便當、經歷過迷茫和低潮...直到遇見了這部叫作《落魄大廚》的電影,豪哥才覺得自己重新找到人生的方向。劇中,一群有夢想的年輕人開著移動餐車,邊旅行邊創業的做法深深吸引了他。於是,他毅然決然地辭去「鐵飯碗」,組織志同道合的朋友,開著移動餐車「80瘋」,踏上了環遊中國的旅途。懷揣著對美食的熱愛,堅持把廈門美食和閩南文化「帶出去」的信念,豪哥和夥伴們從南到北途徑二十幾座城市,靠售賣滷肉飯和沙茶麵為生。

就像是一首舒緩的音樂對我們聽覺的安撫,或者一部爆裂無聲的電影對我們心靈的震撼,一份精緻美味的食物亦能給我們高度的味覺享受。在大連,豪哥有幸遇到了一碗驚豔他味蕾的拉麵,濃湯熱面、幾片叉燒、一顆溏心蛋,灑上菠菜、筍乾,簡簡單單卻回味無窮。至此,他才停下旅行的腳步。這碗拉麵出自無雙師傅,無雙師從日本拉麵之神山岸一雄,秉承著「一個人,一輩子,一碗麵」的信念,嘗遍各地美食的豪哥,正是被這種匠人精神所打動,三顧茅廬請無雙師傅來廈門開店,2017年,「MUSOWU」正式開業。

【堅守】

「無雙的真諦並不是天下無雙,而是用匠人精神一輩子做一碗麵。」

門口的紋身暴力熊、一小段通往店內的臺階、永遠緊閉的大門、簡約的裝修搭配有質感的原木桌椅,營造了深夜食堂的模樣,讓人還未吃到面,就感受到一種內心的溫暖。店內的等候區井然有序,在這只容得下5位食客的狹小用餐區,總能看到無雙師傅在開放式廚房忙忙碌碌的身影。

正如壽司在日本餐飲文化中代表精緻,而拉麵則被看做是一種修行。好的湯底需要熬10多個小時,有時甚至是一天的時間。所以,不管是嚴寒酷暑,無雙師傅都會守在火爐邊不停地翻攪,直至將豚骨中的膠原蛋白盡完全溶於湯中,形成濃稠白玉的原味湯汁,正是這種令人動容的執著態度,才會做出如此動人的拉麵。豬骨、豬蹄、整雞、新鮮蔬菜...有了這樣的湯底,一碗無雙拉麵可以滿足一整天的熱量和營養需求,也因為一桶湯只夠做五十碗,所以每天限量售賣。

「你要先喝一口湯,再把洋蔥拌開,讓清甜滲入湯裡」、「溫泉蛋絕對會讓你很驚豔,我們選取日本進口的蘭皇雞蛋,把握好火候,用筷子輕輕一戳,水嫩嫩的蛋黃爆漿而出。」「兩塊叉燒配合地恰到好處,炙烤過的肥肉稍多,梅花則瘦肉為主,菠菜和筍片也十分新鮮。葷素搭配,營養均衡」...

說起這碗面,豪哥如數家珍,他說他一直記得,很多年前,廈門很多老字號和老手藝人,也是這麼認真對待食物的。

說起這碗面,豪哥如數家珍,他說他一直記得,很多年前,廈門很多老字號和老手藝人,也是這麼認真對待食物的。

【創新】

短短兩年多的時間,豪哥在無雙拉麵的基礎上,孵化出另一個平價拉麵品牌--OK拉麵。目前,自己要親力親為參與這5家店的管理。作為一個傳統媒體人,豪哥認為,這幾年,依託「網際網路+」思維,人們的餐飲習慣發生了巨大變化,餐廳經營管理的方式也在發生改變。從傳統餐飲到新餐飲模式的轉型,這很大程度上歸功於網際網路平臺以及美團收銀這樣的高科技餐廳管理系統。

「我已經習慣通過美團收銀的後臺數據分析冠軍菜品、分析客人們的點單和付款方式,了解門店就餐尖峰時間段等信息。這對於控制菜品成本管理員工以及制定營銷方向十分有幫助,可以讓經營決策更有依據。」豪哥坦言,餐飲業房租、人工、食材都是很重要的成本構成。所以對他這樣的小微創業者而言,提升門店運營效率、向精細化管理要利潤更加重要。

「過去,餐廳的服務員要拿紙質菜單點餐,一張送到前臺、一張給到後廚,效率和準確性都無法保證。現在,只需要用服務員App即可直接下單,數據同步到收銀系統及廚房,上菜速度明顯提升。而結帳方面,以前只支持現金、銀行卡等形式,現在可以通過收款碼進行行動支付,不僅迎合了當下年輕人的消費習慣,而且將收銀效率提升三倍。規避了傳統對帳方式算帳時間長、準確性差等弊端。」豪哥表示。

而通過美團收銀的店小算管理後臺,他還可以實現移動管理,即便不在門店也可以通過手機了解門店實時動態。比如門店應收金額及實收金額、單均消費、翻臺率、收款構成、桌臺情況等信息均可以一目了然。利用美團收銀的會員管理功能,豪哥可以更加了解消費者,而這些忠實顧客對於餐廳而言具有非常高的價值,便於餐廳形成相對固定的粉絲圈子。

事實上,這只是美團收銀成功「稱霸」餐飲領域的一個縮影。美團點評推出的智能收銀系統早就開始承擔起了餐廳網際網路化改造的重要角色。其可以為餐飲商家提供點餐、收銀、外賣接單、菜品管理、會員管理、供應鏈管理等一系列覆蓋餐廳經營管理全鏈條的一站式服務,成為餐飲商家的「經營大腦」。當下,越來越多像豪哥這樣運用網際網路「新」思維傳播「老」手藝的餐廳意識到要與科技接軌,用大數據思維做餐飲。

(責任編輯: HN666)

相關焦點

  • 肥牛金針菇番茄湯拉麵和日式豚肉拉麵,你更喜歡哪一款味道!
    日式拉麵有一個特點就是湯頭很濃稠,味道很鮮很濃鬱。與清湯麵相比,簡直就是兩種不同的派系,一種是清風素雅,另一種則是變化莫測,各有千秋!最近逛街累了,找了一家日式小店點了2份拉麵品嘗一番。說是小店,真的就是小!
  • 這家小店先「抓娃娃」再「買買買」 老闆是網紅
    當然了,服裝類小店也在南昌路上佔有重要「席位」,如果好好在南昌路上走一圈,你一定會注意到這樣一家店——作為「門面擔當」的櫥窗裡展示的並非店裡售賣的「主打款」,而是一排盛著透明小圓球的「娃娃機」。  和店長聊了聊才知道,這家小店的老闆是個擁有750萬微博粉絲的網絡紅人,還擁有一家三金冠的淘寶服裝店。
  • 在中山,像樣點的日式拉麵也就這家了
    1 前言由於沒有等位的耐心,網紅店我只能夠等熱度過去才去。年前去的時候還幾乎滿座,而年後的如今卻大不如前。.2 環境典型吧檯風格拉麵店,圍著廚房一圈約麼就10個位子。非常適合下班後的孤獨美食家。去年的滿席.3 菜品中山大多的所謂拉麵店,無非就是網購濃湯兌水而成,跟出前一丁沒啥兩樣。
  • 邯鄲這家20多年的小拉麵館,24小時營業一碗6塊錢,一天賣10袋面
    邯鄲人更喜歡那路邊的小店裡,樸實無華的食物,這些接地氣的食物,就是邯鄲人眼裡的美食,邯鄲這家20多年的拉麵館,24小時營業,一碗拉麵只賣6塊錢,一天能賣出去10袋面。拉麵原本是北方的一種特色傳統麵食,現在已經遍布全國,邯鄲的這家名叫南沿村拉麵館的小店裡,做出來的拉麵,特別正宗,吃起來口感柔軟又有勁,非常光滑,店裡有一口大鍋,不停地在煮著面。
  • 日本連鎖拉麵店排行榜,前11名你都吃過嗎?
    日本最大的排名網站 Goo Ranking,從網站創立到現在,已經有超過 5 萬個排行榜。奇怪的姓名、男明星長相、動漫裡最可愛的制服...什麼都可以拿來排行。最近,網站發布了由網友評比的「全球最佳連鎖拉麵店」排行榜。我們整理了前 11 名,會看到很多熟悉的名字。
  • 他們的雙12,小店8天賣出牛肉拉麵2400份,米粉800碗,琵琶鴨560隻
    中國蘭州牛肉拉麵坐落於前海北沿,胡同的鄰裡街坊成了店裡的主要食客,給小店提供了比較穩定的收入。如何讓這家店做到「酒香不怕巷子深」,將生意範圍擴大至3公裡的範圍,成了老闆琢磨的又一目標。雙12期間,打開消費券商家頁面,就會發現一碗平時賣18元的拉麵只要7.9元,帶上涼菜和飲料也只要15.5元,而搭配豐富的各種單人套餐,更是讓一些客人免於糾結「吃什麼」的問題。
  • 「新宿吃什麼_拉麵篇」嚴選新宿13家人氣美味拉麵店
    去日本吃拉麵你只知道「一蘭」嗎?其實日本很多拉麵小店的出品也非常不錯,新宿一帶有超過200家拉麵店,可以說是東京的 「拉麵激戰區」之一。當中不乏一些當地拉麵達人極力推薦或登上米其林推薦的一些拉麵名店,喜歡拉麵的朋友們一定不能錯過。事不宜遲,現在馬上分享給大家。文中介紹的店名直接用日語表示,方式大家複製搜索。
  • 上海網紅小店的背後:營銷不是重點 有好產品才能長紅
    翻閱點評類App,能發現「熊爪」咖啡所在的永康路雖然只有幾百米,卻密集排布著不少富有特色和創意的人氣小店,其中咖啡店就超過10家,此外還有麵包店、酸奶店、日料店、服飾店等。幾位店主介紹,永康路在2016年底政府牽頭整改前,曾是環境較為吵鬧、髒亂的「酒吧一條街」,而近幾年慢慢「修煉」成了在全國咖啡愛好者中小有名氣的「咖啡一條街」。
  • 這家北京南城最有名的網紅拉麵館,您真心覺得好吃嗎?
    歡迎關注說起北京南城的老牌拉麵館,又或者說是網紅拉麵館,那有一家店是絕對躲不開的,就是咱們今天的主角——右安門拉麵。白天與黑夜由於我本身就住在宣武,所以對這家店並不陌生,十年前就吃過一次,但那次就給我傷的不善,當時我就沒明白,這拉麵一點也不出彩啊,平均水平都算不上,而且肉串也是小的可憐,關鍵還挺貴
  • 「拉麵哥」一夜爆紅後,辭職幹起主播,娶了富婆女粉絲,如今怎樣
    網紅是網際網路高速發展的現代社會衍生出來的一種現象,甚至許多人以此謀生。一個人能夠在網絡上迅速走紅往往只是因在某個特殊節點發生的某個的事件或者某種行為被傳播而受到大眾的關注。無論古今,湊熱鬧都是人類的天性,網紅產生也是有賴於此。在網絡媒介的大環境的推動和網民們的某種看客心理驅使下,網紅成了現象級的存在,或有意或無意,一些人得以紅極一時,但往往如曇花一現,不能長久。
  • 到日本還只吃一蘭和鬼王拉麵?這家地道的日本拉麵,一次就上癮!
    日本拉麵是日本非常具有代表性的食物,不管是在日劇還是日本動漫都能經常看到,拉麵這道美食。所以去到日本旅行,拉麵成為必吃食物之一。在前往日本的時候,阿弗做了不少攻略,大部分推薦的都是一蘭拉麵和鬼王拉麵。所以這兩家拉麵都沒有踩雷,不過重點來了。在自己以為是吃到日本最最最最最好吃的拉麵的時候,來到京都無意之間跑進一家拉麵店名叫「拉麵藤記」。幾乎沒有遊客的拉麵店。點了一碗招牌後,才發現,這才是地道的日本拉麵啊。
  • 競爭越激烈的地方越有市場 上海網紅小店的背後
    採訪中有店主提到,永康路在2016年年底政府牽頭整改前,曾是環境較為吵鬧、髒亂的「酒吧一條街」,整改後慢慢「修煉」成了在全國咖啡愛好者中小有名氣的「咖啡一條街」。和「熊爪」咖啡類似,位於39號的咖啡店「control machine」也是新開不到半年的小店,正處於「積澱期」,老闆小趙是一位90後青年。為什麼這家店要「初生牛犢不怕虎」地選在「咖啡一條街」開業?
  • 日本拉麵店倒閉創新高,疫情只是導火索,這五個原因才是罪魁禍首
    因為拉麵原本在日本就不是那種高價的產品,消費者本身就有一個心裡的天花板價位。再加上疫情之下,出門吃外食的人變少,讓客單價定價本就不高的拉麵店,想靠高翻臺率來賺錢幾乎不可能。4、資本系進入市場,瓜分客源過去要製作出過關的湯底,必須要先找到肯收弟子的拉麵店,先花幾年當學徒,然後再自己摸索出門路。個人拉麵店大部分都是按照這種流程創業的。
  • 這家小店憑「鐵板+燒烤」吸客無數,食客:燒烤固定打卡店
    沒多久過來一對夜跑的小情侶,男生坐下狂吃,女孩在旁邊舔著口水,據說馬上要拍婚紗照,必須得趕緊減肥,但是又控制不住自己。熱的老闆娘哈哈大笑。這家一路飄香燒烤攤已經開了有幾年的時間了,冬天賣烤紅薯,夏天就做燒烤小吃。現在小店也積攢了不少回頭客,很多人都是衝著他們家的調料口味過來的。老闆娘炸辣椒油是一絕,分香辣和麻辣兩種,滿足不同口味需求的顧客。
  • 忍不住就想走進這家WHOOHO日式飲品烘焙店
    最初認識小風果嶺的時候,它還是一家90%以上廈門人都沒聽過的藏在社區小路上平平無奇的小店。在飲品店扎堆的廈門,毫不起眼。那時還沒有進入烘焙領域的小風果嶺,店內升騰起的熱氣也只是飲品臺背後衝泡的烏龍茶。但從現在回看,那時的普通或許是老闆在刻意韜光養晦,憋一個足以驚動全廈門和往來遊客的大招。
  • 豚骨拉麵、黑芝麻黑拉麵、紅拉麵...調味料多到逼死恐懼症!
    I Love TheCity ofBeijing仿佛置身日本街頭這全日式的裝潢,氛圍感爆棚店裡的幾名師傅均來自日本撲鼻的豚骨湯味兒加上小料的味道感覺必須要來一碗拉麵才能罷休...先給大家普及一點小知識(敲黑板劃重點了~)博多拉麵主要在日本福岡縣福岡市以豚骨湯以及細面為主要點並且和札幌拉麵、喜多方拉麵並列為日本三大拉麵(咦~一不小心吃了日本三大拉麵耶)如果你非常喜歡日式風格那你會愛上這裡大家都互相擠著坐,排排坐吃果果
  • 香港旅遊之不可錯過的必食小店list
    剛剛到旺角,來一碗米線加個雞翼,簡單吃好馬上就可以轉化成購物狂狀態!  2、肥姐小食店  必check美食:大生腸、大墨魚、滷味食品  地址:旺角登打士街55號4A鋪  大廚一直都是做星馬菜,而老闆更是多年學廚學星洲風味,店裡都是做的新加坡大排檔的美食。所以想要嘗試異國風味的星馬菜,到了尖沙咀就嘗試下這家,甚至連新加坡人嘗過之後都稱讚是住家風味!
  • 豚王鄧振豪:排隊現象非壞事 廣州店將延續拉麵神話
    很多粉絲不惜排隊幾小時就為了一碗拉麵,創下了5小時賣出200碗拉麵的記錄,熱烈程度甚至引發美國CNN和東京電視臺爭相採訪。      截至目前為止,豚王在香港已有5家門店,2015年開始進軍上海和澳門,隨即成為熱門排隊餐廳。如今,豚王華南地區首店也在6月強勢進駐廣州珠江新城。在廣州店開業期間,贏商網採訪到豚王創辦人鄧振豪,一同分享創辦豚王拉麵七年的點點滴滴。
  • 怪獸炸串店,城中村潛力網紅
    這串【奧特曼豬排】是店裡的人氣單品,也是老闆最推薦的。將裡脊肉反覆捶打後撒上醃製粉,再手工壓造型,每一串豬排都是老闆純手工製作。油炸後的【奧特曼豬排】,吃起來很清爽。個人喜歡多放一點辣椒,更能帶出豬排的香。
  • 日本首家機器人拉麵店,為什麼選擇擎朗送餐機器人
    近日,最具人氣的日本拉麵連鎖品牌幸楽苑,為了防疫的同時解決人手不足難題,在幸楽苑本宮店引進全球智能服務機器人品牌——擎朗智能的AI免接觸送餐機器人「K-1號」,並開始驗證實驗。據該公司表示,這是日本拉麵行業的首次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