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地理小區域——阿特拉斯山脈(摩洛哥)

2020-12-07 地理興說

典型例題一:(2020·山東高三期中)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阿特拉斯造山帶位於阿爾及利亞北部,呈西南—東北走向,位於地中海與撒哈拉地臺之間,從北向南可以劃分為5個構造帶:內帶、泰勒隆起帶、前淵帶、大高原和撒哈拉阿特拉斯構造帶。新生代時期構造帶的地質變化促使阿特拉斯山脈形成,隆起的阿特拉斯山脈像一道綠色的屏障,使山脈東南和西北兩側形成截然不同的自然環境。下圖示意阿爾及利亞北部阿特拉斯造山帶構造分帶及沿AB線的阿特拉斯造山帶構造演化剖面。

(1)從板塊構造和地質作用角度,簡述阿特拉斯造山帶形成的地質過程。

(2)說明阿特拉斯山脈隆起對氣候區域差異的影響。

(3)說明阿特拉斯山脈西北側氣候對當地硬葉低矮灌木群落形成的影響。

參考答案:

(1)阿特拉斯造山帶處於亞歐板塊和非洲板塊交界地帶;地殼運動使巖層斷裂,巖塊上升形成大高原;在擠壓作用下,撒哈拉阿特拉斯構造帶上升到撒哈拉地臺之上,內帶上升到泰勒地區之上;泰勒地區發生強烈的擠壓變形,形成褶皺隆起帶,眾多大型突起構造共同構成阿特拉斯山脈體系。

(2)阿特拉斯山脈隆起後,該山脈西北側盛行西風受地形抬升作用影響,降水較多,形成地中海氣候;該山脈東南側處於西風背風坡且受信風帶或副熱帶高氣壓帶控制,形成炎熱、乾燥的熱帶沙漠氣候;該山脈高差較大,氣候垂直差異顯著。

(3)該地屬於地中海氣候,夏季受副熱帶高壓控制,日照強烈、氣候乾燥,使得該地灌木群落具有硬葉的特點;冬季受西風和寒流影響,低溫多雨,多強風,使得該地灌木群落具有生長較慢、低矮的特點。

典型例題二:(2019·全國高三專題練習)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阿特拉斯造山帶位於阿爾及利亞北部,地中海與撒哈拉地臺之間,從北向南可以劃分為5個構造帶:內帶、泰勒隆起帶、前淵帶、大高原和撒哈拉阿特拉斯構造帶。新生代時期構造帶的地質變化促使阿特拉斯山脈形成,隆起的阿特拉斯山脈像一道綠色的屏障,使山脈東南和西北兩側形成截然不同的自然環境。圖1為阿爾及利亞北部阿特拉斯造山帶構造分帶圖,圖2為沿AB線的阿特拉斯造山帶構造演化剖面圖。

(1)簡述阿特拉斯造山帶形成的地質過程。

(2)說明阿特拉斯山脈隆起對其東南和西北兩側自然環境差異的影響。

(3)請分別指出阿爾及利亞開發風能、太陽能的有利條件。

參考答案:

(1)阿特拉斯造山帶處於亞歐板塊和非洲板塊交界地帶;地殼運動使巖層斷裂,巖塊上升形成大高原;在擠壓作用下,撒哈拉阿特拉斯構造帶上升到撒哈拉地臺之上,內帶上升到泰勒地區之上;泰勒地區發生強烈的擠壓變形,形成褶皺隆起帶,眾多大型突起構造共同構成阿特拉斯山脈體系。

(2)山脈阻擋了大西洋水汽的輸送,山脈東南側形成炎熱、乾燥的熱帶沙漠氣候,山脈西北側盛行西風受地形抬升作用影響,降水較多,形成地中海氣候;東南側地表植被稀疏,以荒漠景觀為主,西北側植被覆蓋率高,以亞熱帶常綠硬葉林為主;東南側河流稀少,西北側河流較多,地表水資源豐富;東南側以荒漠土為主,西北側土壤發育較好(肥沃)。

(3)風能:沿海地區多大風天氣;沙漠地區植被稀疏,風力強;土地遼闊,地價較低。

太陽能:緯度低,太陽高度角大,太陽輻射強;大部分地區降水少,晴天多,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弱;沙漠廣布,地價便宜。

典型例題三:(2019·河南省實驗中學高三月考)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阿特拉斯山脈位於非洲西北部,主峰海拔4165米。阿特拉斯山區自然風光獨特,山頂終年積雪,山脈東南側一年四季烈日炎炎,熱浪滾滾,沙漠廣布,山麓地帶有喜溫溼的棕櫚分布;西北地區氣候宜人,花木繁茂,風景如畫,贏得了「北非花園」的美稱。下圖為阿特拉斯山及周邊地區示意圖。

(1)指出阿特拉斯山脈的走向,並運用板塊構造學說的知識說明其形成過程。

(2)阿特拉斯山一面是沙漠,一面是「北非花園」,分析其形成原因。

(3)簡述M地有棕櫚樹生長的原因。

(4)試分析說明阿特拉斯山區域適宜發展高山滑雪的有利自然條件。

參考答案:

(1)東北—西南走向,非洲板塊和亞歐板塊相向水平運動碰撞,擠壓垂直上升運動(隆起)。

(2)阿特拉斯山東南面受副熱帶高氣壓帶的控制,炎熱乾燥,形成沙漠;西北面屬於地中海氣候,阿特拉斯山阻擋了沙漠的擴展和西風的深入。

(3)熱量豐富;高山冰雪融水

(4)地勢起伏大,落差大;冬季西風迎風坡,降雪豐富,積雪累積厚度大;海拔高,氣溫低,存雪時間較長。

典型例題四:(2017·內蒙古北重三中高二期末)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阿特拉斯山脈位於非洲西北部,自然風光獨特,山頂終年積雪,山脈東南側一年四季烈日炎炎,熱浪滾滾,沙漠廣布;西北地區氣候宜人,花木繁茂,風景如畫,贏得了「北非花園」的美稱。甲國磷酸鹽豐富,約佔世界儲量的75%。下圖為阿特拉斯山及周邊地區示意圖。

(1)描述阿特拉斯山脈的走向,並解釋其成因。

(2)阿特拉斯山一面是沙漠,一面是「北非花園」,分析其形成原因。

(3)試分析說明阿特拉斯山區域適宜發展高山滑雪的有利自然條件。

(4)近年來,為發展農業,甲國大力修建大壩蓄水等水利工程,試從自然地理環境的角度分析其原因。

參考答案:

(1)東北-西南走向(2分),亞歐板塊與非洲板塊碰撞擠壓隆起形成(2分)。

(2)阿特拉斯山東南面受熱帶高氣壓帶的控制,炎熱乾燥,形成沙漠(2分);西北面屬於地中海氣候(2分),阿特拉斯阻擋了沙漠的擴展和西風的深入(2分)。

(3)地勢起伏大,落差大(2分);冬季西風迎風坡,降雪豐富,積雪厚度大(2分);海拔高,氣溫低,存雪時間較長。(2分)

(4)地形起伏大,河流短促,難以蓄水(2分);降水季節分配不均,集中在冬季,夏季缺水(2分);水資源空間分布不均,北多南少(2分)。

典型例題五:(2020·黑龍江哈師大附中高三期末)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材料一:圖1為北非國家摩洛哥的區域略圖。該國東北部的穆盧耶河發源於阿特拉斯山脈中部,主要補給類型是雪水補給與降水補給。圖2為甲地的氣候統計資料。

材料二:頁巖氣是指蘊藏於頁巖層中的天然氣,作為一種新興的石化能源,頁巖氣開採的相應技術(水力壓裂技術和水平鑽井開採技術)在發達國家逐漸普及。摩洛哥現有能源儲備匱乏,2018年其能源的進口依賴度還高達90%,該國已開始探討頁巖氣的開採規劃。

(1)描述穆盧耶河的水位季節變化特徵。

(2)描述圖中城市的空間布局特徵並分析其原因。

(3)甲地旱災多發,請分析其自然原因。

(4)簡述摩洛哥頁巖氣開發過程中面臨的困難,說明該國可替代的其他能源類型。

參考答案:

(1)穆盧耶河水位波動較大,冬春季節水位較高,秋季節水位較低。

(2)空間布局特徵:沿海分布,沿河分布或河流交匯處,西多東少或主要分布在阿特拉斯山以西。

原因:沿河分布,取水方便;沿海分布,交通便利;西部地形平坦,利於城市建設。

(3)夏季受副熱帶高氣壓控制,氣溫高,蒸發旺盛,降水較少,易發生季節性旱災。

(4)摩洛哥為發展中國家,頁巖氣開採技術仍不成熟,成本較高;該國南部沙漠廣布,開採極為不便;當地缺水嚴重,難以保證生產用水;基礎設施落後。

可替代能源:該國晴天多,光照強,適合光伏發電(太陽能);海岸線漫長,西風盛行,可發展風力發電(風能)

典型例題六:(2017·湖北沙市中學高二期末) 分析圖文資料,完成下列各題。

摩洛哥地處非洲西北角,磷礦資源豐富,礦業在摩洛哥經濟中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經濟發展水平不高。阿特拉斯山斜貫南部全境。摩洛哥常年氣候宜人,花木繁茂,贏得「烈日下的清涼國土」的美譽。近年,該國攔壩蓄水,興修水利。丹吉爾是摩洛哥古城,旅遊修養勝地。

(1)分析摩洛哥被稱為「烈日下的清涼國土」的成因。

(2)近年來摩洛哥非常重視水利工程建設,請從氣候和地形方面分析原因。

(3)該國家準備在旅遊重鎮丹吉爾創辦工業區,發展磷礦加工業,你是否贊同?請說明理由。

參考答案:

(1)夏季受副熱帶高壓控制晴朗少雲,日照強烈;沿海受海洋的調節作用以及南部山地對來自撒哈拉熱浪的阻擋作用氣候涼爽。(2)氣候:摩洛哥氣候南北差異大,北部為地中海氣候,降水季節分配不均,南部為熱帶沙漠氣候,嚴重缺水,水資源空間分布不均;修建水庫可以調節水資源季節分配不均,跨流域調水可解決水資源的空間分布不均。地形:中部為山地,地形起伏大,河流短小,難以蓄水,修建水庫可以調節徑流量的變化。(3)贊同。摩洛哥磷礦資源豐富,礦產開採歷史悠久;丹吉爾鄰近直布羅陀海峽,交通便利;發展磷礦加工業可以增加就業,帶動區域經濟的發展。(不贊同。發展磷礦加工業可能造成嚴重的環境汙染,不利於古城的保護;可能造成對環境的破壞,嚴重影響當地旅遊業的發展)

典型例題七:(2020·山東高三)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

丹吉爾是摩洛哥北部古城、海港,距亞歐大陸僅11到15公裡,坐落在世界交通的十字路口。為了加強「一帶一路」倡議並吸引更多中國投資者入駐,2019年6月28日,丹吉爾地中海港宣布將港口容量增加兩倍,並進一步增加了港口工業區的面積。目前丹吉爾地中海港已成為非洲第一大港口,擁有6個工業區,並已吸引中國以及其他地區約900多家公司入駐。

(1)阿特拉斯山是摩洛哥的重要分水嶺,導致境內東西部河流流向明顯不同。請在圖中用「一」畫出該分水嶺。指出分水嶺西側河流汛期出現的季節並分析其原因。

(2)說明丹吉爾地中海港工業區吸引中國企業人駐的主要條件。

(3)簡述中國企業的人駐對當地發展的有利影響。

參考答案:

(1)下圖(不能與河流相交,畫出其中一部分也可得分)。冬季西部臨海,水汽充足;西風攜水汽遇地形抬升形成地形雨,降水豐沛。

(2)臨近直布羅陀海峽,交通地理位置重要;非洲最大海港,海運便利;臨近歐洲,市場廣闊;勞動力豐富廉價;地價低;政府政策支持。

(3)增加就業機會,提高收入;完善基礎設施;增加稅收,促進經濟發展;有利於當地產業結構調整。

典型例題八:(2019·安徽蚌埠二中高二月考)據報導,由摩洛哥企業聯合總會和摩洛哥外交與合作部共同舉辦的第一屆「中國—摩洛哥經濟論壇」吸引了眾多中國投資者的關注。讀「摩洛哥示意圖」,回答以下問題。

(1)簡析摩洛哥發展經濟的有利條件。

(2)試推測中國投資者在摩洛哥最可能投資的工業類型。

(3)摩洛哥是世界上著名的油橄欖生產國,有「橄欖之邦」之稱。試分析該國發展油橄欖種植的有利自然條件,並指出該國油橄欖生產如何走可持續發展之路。

參考答案:

(1)①地理位置優越,北部有直布羅陀海峽溝通大西洋和地中海;②交通便利,利於農礦產品出口;③物產豐富;④靠近歐美,市場廣闊。

(2)利用摩洛哥廉價的勞動力發展勞動密集型工業,利用摩洛哥豐富的資源發展資源密集型工業。

(3)有利自然條件;多低山、丘陵;屬於地中海氣候,夏季光、熱豐富,降水少。

生態方面:注意油橄欖種植區的生態環境保護;經濟和社會方面:加大對油橄欖的深加工,延長產業鏈;增加就業機會,提高經濟收入。

典型例題九:讀非洲國家摩洛哥相關資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摩洛哥的位置及其城鎮河流分布圖

材料二:受地形影響,摩洛哥境內氣候差異顯著,西北部和北部地區氣候宜人,花木繁茂,風景如畫,贏得了「北非花園」的美稱。成為近年來世界上新湧現出的重要旅遊度假目的地之一,也使得該國旅遊產業發展迅猛。

材料三:摩洛哥磷酸鹽豐富,約佔世界儲量的 75 %。磷酸鹽在生產生活各方面都有廣泛用途,如用於食品工業、化工工業和化肥製造等。磷酸鹽是摩洛哥經濟的重要支柱之一,2004 年磷酸鹽生產 2537 萬噸,出口 1172 萬噸,出口收益 4.5 億美元。

(1)簡述摩洛哥的地理位置特徵。

(2)歸納摩洛哥城鎮分布特點。

(3)歸納摩洛哥的河流特徵並從地形和氣候角度分析成因。

(4)判斷1月份前往希臘的磷酸鹽運輸船途經甲處海峽時的航行條件,並分析其形成原因。

(5)結合資料就摩洛哥如何利用當地資源和環境特色振興經濟提出建議。

參考答案:

(1)摩洛哥位於非洲西北角;位於北溫帶;西臨大西洋,北隔直布羅陀海峽與歐洲相望,東部與阿爾及利亞接壤。

(2)城鎮東部少,西部多;沿河、沿海分布特徵明顯。

(3)河流特徵:河流短小,向東(南)、西(北)兩側分流;南部河流多為季節性河流;西北部和北部河流冬季為豐水期。

成因分析:山脈斜貫國土,呈東北西南走向,使河流向兩側分流;南部為熱帶沙漠氣候,蒸發量大;西北部和北部為地中海氣候,冬季降水較多。

(4)航行條件:順風,順水;

形成原因:該海域1月受西風帶控制,順風;密度流顯著,表層海水由大西洋流入地中海,順水。

(5)利用漫長海岸線建設港口,發展航運;藉助「北非花園」的美譽,積極發展旅遊業;對磷酸鹽資源進行深加工,提高其產品的附加值,同時帶動當地就業。

典型例題十:(2020·長沙市明德中學高二開學考試)結合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摩洛哥國土面積為45.9萬平方千米(不包括西撒哈拉),海岸線長約1700千米,人口約為3500萬,磷礦、漁業資源豐富。港口是其經濟發展的重要驅動力,摩洛哥為此制定了增加港口數量、提高港口運營效率的《2030國家港口戰咯》。

材料二 摩洛哥是中國在西地中海地區重要的合作夥伴,也是「一帶一路」沿線重要的交匯點與支撐點,兩國經濟互補性強。中國是摩洛哥第三大貿易夥伴,2018年為中摩建交如60周年,中國對摩洛哥投資上升勢頭明顯,兩囯各領域合作不斷拓展。

材料三 摩洛哥地理位置示意(下圖)

(1)據圖描述摩洛哥地理位置特徵及其優越性。

(2)比較摩洛哥西北部和東南部河流的水文特徵差異。

(3)分析摩洛哥港口建設對經濟發展的意義。

參考答案:

(1)位於非洲西北部,西鄰大西洋,扼守直布羅陀海峽這一重要的海上運輸通道;臨近歐洲,便於發展經濟;地處中低緯度,熱量豐富。(任答兩點)

(2)西北部河流:常流河、徑流量較大、含沙量較小、大氣降水補給形成冬汛。

東南部河流:季節性河流、徑流量小、含沙量較大、蒸發下滲嚴重。(水文特徵任答三點)

(3)加快摩洛哥基礎設施建設,推動經濟發展;充分發揮地理位置優勢,發展對外貿易;加快資源開發,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任答兩點)

典型例題十一:(2019·安徽毛坦廠中學高三月考)閱讀材料和圖示,完成下列問題。

材料一 茶樹喜歡溫暖溼潤氣候,平均氣溫10℃以上時芽開始萌動,生長最適溫度為20一250C;年降水量要在1000毫米以上;適於在漫射光下生長。

材料二 摩洛哥是全世界最大的綠茶進口國。摩洛哥國內市場3000萬人口每年要消費6萬多噸茶葉,摩洛哥人常常說自己身體的一半是綠茶。摩洛哥盛行飲茶,卻不產茶,全國每年消費的茶葉全部依靠進口,其中98%來自中國,其中90%來自浙江。湖北恩施州3家茶葉企業2015年赴摩洛哥投資建廠並成功投產,3家企業將恩施富硒茶在初加工後再運到非洲進行深加工。

材料三 摩洛哥位置示意圖。

(1)分析摩洛哥盛行飲茶卻不產茶的原因。

(2)簡述我國茶葉企業在摩洛哥投資建廠的區位優勢。

(3)請為湖北茶葉企業擴大摩洛哥市場獻計獻策。

參考答案:

(1)摩洛哥為地中海氣候和熱帶沙漠氣候,氣候乾燥,人們飲茶可消暑解渴;茶樹喜溼,潤氣候,而摩洛哥年降水量總體較少,不能滿足茶樹對水分的需求;茶樹適於漫射光下生長,而摩洛哥光照強烈,不適宜茶樹生長。

(2)摩洛哥茶葉需求量大,市場廣闊;我國茶葉在摩洛哥市場佔有率高;摩洛哥勞動力豐富;地價便宜;地理位置優越,海陸交通便利。

(3)打造以富硒茶為主的知名品牌,提高產品知名度;對茶葉進行深加工,增加附加值;加大科技投人,提高產品質量;政府政策支持;加大宣傳力度,擴大銷售市場,提高市場佔有率。

典型例題十二:(2016·湖南高二期末)依據圖文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 摩洛哥地處非洲西北部,海岸線長1700多公裡。地形複雜,中部和北部為山地,東部和南部為高原地形。油橄欖耐旱、喜光、怕澇適於在沙壤上生長,是一種生長能力很強的常綠喬木樹種。摩洛哥因盛產油橄欖而被稱為「橄欖之邦」。

材料二 摩洛哥的阿拉伯人身材一般都很高大,男子經常穿一種袍服,頭上包著一條厚厚的頭巾。寬大的袍服,既可當大衣,又可當毯子。頭巾天氣炎熱時可防暴曬,天氣涼時可以禦寒,起風時雙可以抵擋風沙的吹襲。

材料三 摩洛哥地理位置圖。

(1)結合圖及材料一,分析摩洛哥盛產油橄欖的有利自然條件。

(2)簡述摩洛哥城市分布特點並說明其自然原因。

(3)依據摩洛哥阿拉伯人的民族服裝,概述當地氣候的顯著特點。

參考答案:

(1)摩洛哥位於地中海氣候區,夏季降水少,晴天多,光照充足;晝夜溫差較大,有利於養分積累;位於亞熱帶地區,熱量充足,冬季溫暖溼潤,利於油橄欖越冬;沙質土壤,土質適宜;多山地,利於排水,少洪澇,適宜油橄欖生長。(任答4點即可得4分)

(2)分布特點:東部少,西部多;集中分布在西北部沿海地區。(2分)

原因:西北沿海為地中海氣候,氣候溫和宜人;沿海地區地勢平坦。(2分)

(3)光照強,溫差大,風沙大。(2分)

典型例題十三:(2018·貴州盤縣四中高一期末)丹吉爾是摩洛哥的免稅工業園區,目前進駐的有德國、法國、西班牙等國的汽車配件、電子、服裝等產業,產品主要出口歐洲。讀「摩洛哥略圖」,完成下列要求。

(1)簡析摩洛哥工業區集中分布於西北部地區的自然原因。

(2)分析丹吉爾工業園區發展汽車配件、電子、服裝工業的區位優勢。

(3)簡述丹吉爾工業園的建立對摩洛哥的積極影響。

參考答案:

(1)地處西風帶的迎風坡,降水豐富,水源充足;靠近海洋,海運便利。

(2)鄰近直布羅陀海峽,海運便利;為發展中國家,勞動力豐富廉價、地價低,生產成本低;鄰近歐洲,市場廣闊;政府政策支持。

(3)有利於產業結構的優化與升級(促進工業化的進程);提高城市化水平;增加就業;帶動相關產業發展,促進經濟發展。

典型例題十四:(2019·全國高三專題練習)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摩洛哥的磷礦於1920年被發現,1922年開始開採,至今已有90多年的歷史。自1956年摩洛哥獨立以後,從勘探、開發、加工到銷售,全部由摩洛哥磷礦辦公室(OCO) 經營,不允許外國或私人公司投資。該國磷酸鹽儲量為1100億噸,佔世界總儲量的75%。摩洛哥磷礦多為露天礦,礦產集中程度高,適宜機械化生產。原有傳統的地下礦逐漸被淘汰。

摩洛哥是非洲第一大磷礦開發國,磷酸鹽產品出口是國家主要的外匯收入來源。亞洲及南美洲的發展中國家成為磷礦石的重要消費國。磷在農業生產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且重要性日益彰顯。摩洛哥政府大力發展磷復肥產業,就地轉化,逐漸減少了磷礦石的出口。

(1)簡述摩洛哥原有傳統的地下礦逐漸被淘汰的原因。

(2)說明摩洛哥政府大力發展磷復肥產業,實現就地轉化的意義。

(3)分析摩洛哥向南美洲的發展中國家出口磷礦石的有利條件。

參考答案:

(1)傳統的地下礦需要排水,開採難度大;需要引進設備,增加技術投入;工人上資提高,成本增加;開採越深,安全隱患越大。

(2)滿足本國農業對磷肥的需要;更好地保護磷礦資源;延長產業鏈,提高產品的附加值,增加外匯收入;安排本國勞動力就業,提高產業層次。

(3)摩洛哥是臨海國家,海運交通成本低,摩洛哥離南美洲東海岸國家相對較近:南美洲發展中國家的農業發達,對磷肥(磷礦產品)的需求量大;摩洛哥磷礦儲量大,有利於

出口磷礦後創匯;南美洲的發展中國家磷礦資源不足。

典型例題十五:讀關於摩洛哥相關圖文材料,回答問題。

摩洛哥地處非洲西北部,磷礦儲量居世界首位,但經濟發展水平不高,近年來通過興修水利、引進外資、創辦免稅工業園、開發礦產發展民族工業,使國民生產總值有一定提高。

(1)分析摩洛哥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2)說明丹吉爾附近海域表層海水的流向及其形成的原因。

(3)摩洛哥毗鄰撒哈拉沙漠,但境內大部分地方常年氣候宜人,有「烈日下的清涼國土」的美譽,分析其原因。

(4)從氣候和地形的角度,說明摩洛哥重視水利建設的原因。

(5)據表分析摩洛哥磷礦在目前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優勢。

(6)分析丹吉爾免稅工業園的有利區位條件。

參考答案:

(1)摩洛哥位於非洲西北端,西瀕大西洋,北臨地中海,西北扼直布羅陀海峽是地中海出入大西洋的門戶,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2)海水的流向為自西向東(或自大西洋流向地中海),因為地中海海水鹽度高,密度大;大西洋海水鹽度小,密度小,之間產生自大西洋流向地中海密度流。

(3)斜貫境內的阿特拉斯山地阻擋了撒哈拉沙漠熱浪的侵襲;中北部山地地形,形成山地氣候;西北部地區受海洋影響明顯,形成地中海氣候。

(4)摩洛哥境內南部地區屬於熱帶沙漠氣候,終年乾旱;而北部多屬於地中海氣候,夏季乾旱,冬季多雨,所以降水的地區分布和時間分布都不平衡。從地形而言,境內多山通過興修水利,調節水資源時空分布不均以及充分利用水資源,如防洪、灌溉、發電等。

(5)礦產品品位好;集中度高,便於集中開採,效率高、成本低;出口運輸半徑小,運輸便利,運費成本低。

(6)國家政策的扶持;臨直布羅陀海峽,海運便利;勞動力資源豐富;地價低廉,成本較低;臨近歐洲,市場條件好;

典型例題十六:(2017·吉林延邊二中高二月考) 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摩洛哥位於非洲西北部,素有「烈日下的清涼國土」之稱,其南部地區有「羊上樹」奇景,這種樹叫阿甘樹,是一種多刺的常青樹,需生長40至60年才能結果。其果實經繁雜工序、純手工加工,製成摩洛哥精油,產量較低,有「液體黃金」之稱。下圖為摩洛哥所在區域及馬拉喀什氣溫和降水資料圖。

(1)分析馬拉喀什氣溫年較差較小的原因。

(2)推測「羊上樹」區域的自然地理特徵。

(3)寫出阿甘樹對當地地理環境的生態意義。

(4)說明摩洛哥精油產量較低的原因。

參考答案:

(1)冬季北部山地阻擋了冷空氣南下;受西風暖溼氣流影響;夏季南部山地阻擋了來自撒哈拉沙漠的熱氣流侵入。

(2)海拔較低,地勢起伏較小;熱帶沙漠氣候,全年高溫少雨:地表水較少,多為季節性河流:為貧瘠的荒漠土:植被稀少,以草原、荒漠為主,動物耐饑渴能力較強。

(3)根系發達,能涵養水源;防風固沙,防治土地沙漠化擴大;保持生物多樣性。

(4)果實生長周期長,產量較低;純手工製作,生產工序繁雜:工業化水平較低。

典型例題十七:(2018·四川重慶第二外國語學校高三月考)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材料一 摩洛哥位於非洲大陸西北部,輪廓形狀如圖所示。

材料二 摩洛哥地處非洲西北角,受地形影響,其南北自然環境差異大,西北部和北部地區氣候宜人,花木繁茂,風景如畫,贏得了「北非花園」的美稱。

材料三 磷酸鹽在生產生活各方面都有廣泛用途。如用於食品工業、化工工業和化肥製造等。摩洛哥磷酸鹽豐富,約佔世界儲量的75%。2004年摩洛哥磷酸鹽生產2537萬噸,出口1172萬噸,出口收益4.5億美元。

(1)據圖歸納摩洛哥城市集中分布特點並解釋其自然原因。

(2)分析丹吉爾免稅工業園區布局的有利社會經濟區位條件。

(3)結合資料就摩洛哥如何利用當地資源和環境特色振興經濟提出建議。

參考答案:

(1)特點:主要(集中)分布在北部、西部(西北部)沿海地區,原因:①北部、西部為地中海氣候,氣候溫和宜人;②地形絕大多數在200米以下,地形平坦(地處沿海平原)

(2)①位於直布羅陀海峽附近,海運便利;②勞動力廉價,地價低廉,生產成本低;③距離歐洲近,毗鄰市場;④政策支持

(3) ①利用漫長的海岸線建設港口,發展海運;②藉助北非花園的美譽,積極發展旅遊業;③對資源進行深加工,提高其附加值,同時帶動當地的就業;④充分利用當地光熱資源,發展水果、花卉、園藝、經濟作物等現代集約農業;⑤加強基層設施建設,發展轉口貿易;⑥利用當地氣候資源,發展太陽能、風能等能源工業等

溫馨提示

相關焦點

  • 世界地理小區域——克裡米亞半島
    向日葵是烏克蘭的國花,種植面積大,且該國寒冷地區的向日葵可生產出高質量的優質健康葵花籽油,產出的葵花籽油約80%供出口,是世界上最大的葵花籽油出口國。材料二 烏克蘭境內地勢平坦,是世界上優質黑土分布區,土層深厚,有機質含量高。優越的自然條件使這裡成為了世界上著名的農業區和商品糧生產基地。
  • 中國地理小區域——太行山
    典型例題三:(2018·內蒙古北重三中高二期中)太行山是中國東部地區的重要山脈和地理分界線,綿延400 餘公裡,大部分海拔在1200米以上,山區有眾多河流發源地或流經,使連綿的山脈中斷形成「水口」。右圖為太行山及其周邊地區地貌分布圖。(1)說出圖中山地東西兩側的主要地形區的地形特徵差異。
  • 世界地理小區域——斯堪地那維亞半島
    (2)斯堪地那維亞山脈基本為東北一西南走向且直逼半島西部沿海,為河流發源地和分水嶺;山脈以西河流短促,流域面積小,流向西北;山脈以東地勢西北高東南低,面積較大,河流流向東南,流程較長且流域面積較大。斯堪地那維亞山脈構成半島地形的主軸。受地形影響,挪威、瑞典兩國存在明顯區域差異。下圖示意斯堪地那維亞半島的位置和地形。(1)斯堪地那維亞半島被稱為"黑暗的地方", 從地理角度說明原因。(2)分析挪威境內地形對河流的影響。(3)分析與甲地相比,乙地的氣候特點及產生的原因。
  • 徒步穿越摩洛哥,英國女冒險家愛麗絲·莫裡森,新冠期間仍未停止...
    她跑過撒哈拉沙漠馬拉松,並完成了世界上第一次阿特拉斯到大西洋的徒步旅行。 今年疫情流行期間,她完成了自己徒步穿越摩洛哥的夢想:「如果說這場大流行向我們展示了什麼,那就是自然世界對人類有多重要,人類有多麼需要與它聯繫!」以下是愛麗絲的徒步分享。《都市報》12月7日消息。
  • 徒步穿越摩洛哥,英國女冒險家莫裡森,新冠期間仍未停止追逐夢想
    她跑過撒哈拉沙漠馬拉松,並完成了世界上第一次阿特拉斯到大西洋的徒步旅行。今年疫情流行期間,她完成了自己徒步穿越摩洛哥的夢想:「如果說這場大流行向我們展示了什麼,那就是自然世界對人類有多重要,人類有多麼需要與它聯繫!」以下是愛麗絲的徒步分享。《都市報》12月7日消息。
  • 世界地理小區域——埃及
    (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即可得分)典型例題二:(2020·南開大學附屬中學高三月考)尼羅河發源於東非高原,古代埃及位於尼羅河的下遊地區,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起源地之一。根據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埃及地理位置示意圖;尼羅河下遊的景觀示意圖(l)公元前3500年左右,古埃及出現了世界上最古老的象形文字。下表中的兩個象形文字,代表帆船不同的航行方向,結合當地的地理環境特徵,填寫下表。(2)填寫下表,分析古埃及民居特徵的地理背景。
  • 摩洛哥有多「色」?這8家酒店能代言
    摩洛哥對中國公民免籤,環環整理的下面這8家酒店,希望能給你未來的摩洛哥之旅錦上添花~瓦力迪亞·蘇丹娜酒店圖源:酒店官網對於那些想要同時體驗摩洛哥的建築視覺盛宴和海濱風情的人來說,瓦力迪亞就是最佳的選擇。
  • 世界地理小區域——尼羅河
    尼羅河是世界第一長河,主要支流有白尼羅河、青尼羅河和阿特巴拉河。(1)白尼羅河源於東非高原。東非高原與同緯度地區的自然帶不同,分析其成因。(2)簡述青尼羅河的流量特徵。(2)應用地理環境的整體性特徵,分析亞斯文大壩對尼羅河三角洲的影響。(3)上海市一紡織廠欲將其工廠轉移至尼羅河三角洲地區,試分析其可行性。
  • 神秘國度摩洛哥之行(三)《碟中諜5》外景地——提什卡埡口
    向東行駛約莫百餘公裡,大巴便進入非洲北部最高的山脈——阿特拉斯山,阿特拉斯山由寒武紀時期非洲和北美洲相撞的阿伯拉契造山運動形成,與歐洲的阿爾卑斯山是同一山系,遠古時期的它可是比現在的喜瑪拉雅山還要雄偉高大哈。
  • 摩洛哥:一千零一夜故事誕生地,三毛的前世故鄉
    所有的遇見都是恰逢其會,我從北半球的寒意料峭中啟程,經過漫長的長途飛行,飛越高山大海來到北非,摩洛哥以溼潤的海風,滿街盛開的三角梅迎接我的到來,我們將要開車,在這個有著全世界最繽紛色彩的北非後花園繞一大圈,全程三千公裡。
  • 世界上現存體型最大的獅子,早已野外滅絕,珍貴程度堪比大熊貓
    目前,世界上現存的獅子中,體型最大的,應該是巴巴裡獅,或者稱它們為北非獅、阿特拉斯獅。巴巴裡獅是獅子家族的第二大亞種,也是獅子的亞種。巴巴裡獅的體型很大,身體長1.7米-2.5米,而尾巴長度在1米左右,體重能夠達到130公斤-230公斤,同齡的獅子中,母獅子體型比公獅子相對要小。這樣的體型,在獅子家族中,除了已經滅絕的開普獅,巴巴裡獅絕對是No1,當之無愧的王者。
  • 世界地理小區域——馬達加斯加島
    該國「窮」在工業基礎薄弱,以採礦業、農產品加工業和手工業為主;「富」在地理位置好,蘊藏著豐富的礦產、森林和漁業資源,有眾多的旅遊勝地;2/5的土地上覆蓋著熱帶雨林,80%的物種在世界的其他地方見不到。但近年來馬達加斯加島的生態環境已經遭到很大破壞,礦產資源濫挖亂掘的現狀十分嚴重。下圖示意馬達加斯加島的位置、水系及雨林分布。
  • 世界地理小區域——恆河三角洲
    材料一:恆河、布拉馬普特拉河分別源於喜馬拉雅山的南、北麓,並在達卡西北匯合成恆河—布拉馬普特拉河水系,最後注入孟加拉灣,流域總面積超過170萬平方千米,年徑流總量約1.3萬億立方米,年輸沙量超過10.6億噸,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河口三角洲。
  • 摩洛哥小雄獅阿奇拉夫的伯納烏故事
    他是阿奇拉夫-哈基米(Achraf Hakimi),來自「阿特拉斯雄獅」摩洛哥的天才少年,屬於他的伯納烏故事才剛剛開始。阿拉伯國家普遍分布在西亞、東非和北非,而這些國家的足球水平在世界範圍內都算不上很強,所以阿奇拉夫能夠在皇馬獲得機會在摩洛哥國內是一個不小的爆炸性消息。
  • 關於摩洛哥的有趣事實
    摩洛哥的海灘、沙漠綠洲、高聳的山脈和古老的城市一直吸引著遊客。如今為了充分利用國家資源,摩洛哥啟動了蒼穹計劃。它把六個沿海地區確定為旅遊區。每個旅遊區都有自己的主題,如體育、文化和生態旅遊。摩洛哥重點發展旅遊業是非常成功的。2013年摩洛哥吸引了1000多萬名遊客。
  • 世界地理小區域——東非高原
    東非高原是世界蜂蜜生產和出口的重要地區,蜜源地集中在衣索比亞、坦尚尼亞、肯亞三國,這三國的蜂蜜產量佔非洲蜂蜜總產量的70%以上。受多種因素的影響,非洲蜂蜜的國際市場佔有率低、競爭力弱。右圖為衣索比亞、肯亞、坦尚尼亞三國位置示意圖。材料二 非洲蜂有著極強的繁殖能力和遷徙能力,其產蜜能力也較高。然而近年來,自然災害頻發,蜜蜂覓食和採集花蜜受到較大威脅。
  • 世界上最大的獅子,可惜現已經滅絕了
    獅子是一種兇猛的物種,屬於食肉性的物種,如今世界上最大的獅子,應該就是巴巴裡獅子,其身體長度達到了二點五米左右,尾巴的長度達到了一米,曾經在摩洛哥以及埃及突尼西亞等地方存在,是屬於獅子裡面知名品種,也是屬於最早被歐洲人們所了解的一類生物。
  • 摩洛哥歷史發展階段簡介
    11世紀中葉,摩洛哥以南的撒哈拉到尼日河一帶的柏柏爾人倫圖那部落興起,推翻了科爾多瓦哈裡發在摩洛哥的統治,在馬拉喀什建立了阿爾穆拉比特王朝。 12世紀中葉,在前阿特拉斯山區馬斯穆達部落的柏柏爾人建立了阿爾穆瓦希德王朝取代阿爾穆拉比特王朝。
  • 中國地理小區域——昆明、西山、滇池
    荷蘭(3°E~7°E,49°N~53°N)是世界最先進的花卉生產和出口國,其花卉70%由玻璃溫室培育。近年來,昆明地區吸引了來自荷蘭花卉繁育、種植企業的大量投資。(3)比較荷蘭與昆明兩地花卉種植的氣候條件差異,並指出主要影響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