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地理小區域——東非高原

2020-12-10 地理興說

典型例題一:(2018·全國高三)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材料一 蜜蜂可以大量集中採蜜的地方被稱為蜜源地。東非高原是世界蜂蜜生產和出口的重要地區,蜜源地集中在衣索比亞、坦尚尼亞、肯亞三國,這三國的蜂蜜產量佔非洲蜂蜜總產量的70%以上。受多種因素的影響,非洲蜂蜜的國際市場佔有率低、競爭力弱。右圖為衣索比亞、肯亞、坦尚尼亞三國位置示意圖。

材料二 非洲蜂有著極強的繁殖能力和遷徙能力,其產蜜能力也較高。然而近年來,自然災害頻發,蜜蜂覓食和採集花蜜受到較大威脅。

(1)東非高原蜜源地易遭遇水旱災害,說明該自然災害的成因及其對蜂蜜生產的不利影響。

(2)分析東非高原地區蜜源種類多,蜂群繁殖速度快的原因。

(3)為促進非洲蜂蜜產業的發展,請你提出一些可行性措施。

參考答案:

(1)原因:全球氣候變化、全球大氣環流異常導致熱帶草原地區的蒸發、降水條件發生變化,從而使得水旱災害多發。不利影響:蜜源地植被生長受到威脅,蜂蜜產量減少。

(2)蜜源種類多的原因:地處熱帶,水熱條件較好,利於植被生長;地勢落差大,氣候的垂直差異性明顯,自然環境複雜,植被(蜜源)種類豐富。蜂群繁殖速度快的原因:地處熱帶,氣溫高,利於生物快速繁殖。

(3)保護蜜源地自然環境;提高防災、減災能力;延長產業鏈,提高蜂蜜加工水平;加大宣傳力度,著力打造蜂蜜品牌,開拓國際市場;改進蜂蜜生產方式,規模化飼養蜜蜂,實現科學化管理等。

典型例題二:(2018·廣東高三)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東非地區指非洲東部地區,通常包括蘇丹、南蘇丹、盧安達、蒲隆地、索馬利亞、衣索比亞、厄利垂亞、肯亞、吉布地、烏幹達、坦尚尼亞和印度洋西部島國塞席爾、模里西斯,這些國家經濟欠發達,生態環境脆弱。由於長期從中東地區進口油氣,東非地區曾被認為是世界上油氣資源較貧乏的地區之一。但在過去的幾年中,肯亞、坦尚尼亞和烏幹達境內都發現了大量的原油礦藏。我國石油公司正積極參與東非地區油氣資源勘探與油氣田建設。下圖為東非地區位置分布示意圖。

(1)分析東非地區長期從中東地區進口油氣的原因。

(2)分析投資東非油氣工業投資的不利社會因素。

(3)說明我國石油公司積極參與東非地區油氣資源勘探與油氣田建設的意義。

(4)為了促進東非地區經濟的發展,有以下兩種措施,請選擇其一,評價其對東非地區的影響。

措施①:以豐富的石油資源為基礎,大力發展石化工業。

措施②:大力開採石油,並將大部分石油資源外運出口。

參考答案:

(1)東非地區各國石油資源勘探開發時間較晚;東非地區各國經濟欠發達,基礎設施不完善,油氣資源開採、加工能力弱;隨著經濟的發展,東非地區各國對油氣資源的需求量持續增加;東非地區距離石油資源豐富的中東地區較近。

(2)基礎設施較為薄弱,增加了運營成本;油氣勘探開發存在資源風險;治安較差,民族宗教關係複雜,本土意識強,存在潛在安全隱患;邊界領土爭端,周邊國家恐怖活動時有發生。

(3)有利於把東非地區打造成我國與非洲能源合作的新基地,進一步促進我國和非洲的經濟合作;有利於增加我國油氣資源的進口渠道,保障我國能源安全;有利於促進東非地區配套基礎設施的建設;有利於增加東非地區石油資源的開採量。

(4)措施①:有利影響:發展石化工業能夠促進東非地區相關產業的發展,提升該地區工業化水平;能夠帶動東非地區各國就業;能夠增加石油資源的附加值,促進東非地區經濟的發展。

不利影響:大力發展石化工業會加重東非地區的環境汙染和生態破壞。

措施②:有利影響:石油外運出口可以將資源優勢直接轉化成經濟優勢,促進該地區經濟的發展;石油外運出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少對環境的汙染和對生態的破壞。

不利影響:經濟增長依賴石油出口,經濟結構較為單一,經濟發展不穩定;大力開採石油可能導致資源枯竭,不利於該地區的可持續發展。

典型例題三:(2018·甘肅西北師大附中高三)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

當地時間2017年5月31日,全長480千米,由中國企業承建的連接肯亞首都奈洛比與東非第一大港蒙巴薩的蒙內鐵路舉行通車儀式。蒙內鐵路是東非鐵路網的起始段,鐵路穿越東非裂谷帶和多個野生動物保護區,沿線火山灰土分布廣泛,土質疏鬆,雨季土壤遇水易軟化。東非鐵路建設的遠期規劃是連接肯亞、坦尚尼亞、烏幹達、盧安達、蒲隆地和南蘇丹等東非6國。下圖為東非局部地區簡圖。

(1)描述圖示地區鐵路線及其布局的特點。

(2)說出蒙內鐵路建設過程中可能面臨的主要自然障礙。

(3)分別指出奈洛比地區和索馬利亞沿岸自然帶的名稱,並分析奈洛比所處自然帶的成因。

(4)簡述蒙內鐵路的通車對東非地區社會經濟發展的意義。

參考答案:

(1)連接內陸和沿海港口;大致為東西走向;分布不均,線路較少

(2)地勢起伏較大;斷裂發育,地質條件複雜;土壤疏鬆,遇水軟化,地基不穩;乾季淡水缺乏;野生動物、蚊蟲侵襲等

(3)奈洛比地區為熱帶草原帶,索馬利亞沿岸為熱帶荒漠帶。成因:奈洛比位於靠近赤道的東非高原上,地勢較高,空氣對流較弱,降水較少,形成了熱帶草原帶。

(4)蒙內鐵路的建成,將進一步完善東非地區鐵路網;增強東非國家的運輸能力;促進該地區資源的開發;促進東非各國經濟發展;推進東非地區的互聯互通和一體化建設。

典型例題四:閱讀非洲肯亞相關圖文材料,回答問題。

肯亞境內多高原,平均海拔1500米,東非大裂谷東支縱切高原南北,大裂穀穀底分布著深淺不等的湖泊,並屹立著許多火山。農業是肯亞的支柱產業之一,近年來鮮花產業發展較快,出口鮮花約佔歐盟市場的1/3。肯亞航空業較為發達,與30多個歐美國家和地區通航。

(1)簡述肯亞的地理位置特徵及其意義。

(2)說出肯亞境內的主要氣候類型及其成因。

(3)結合沿AB線地形剖面圖,推斷肯亞境內降雨高值區分布的大致位置並說明其成因。

(4)用板塊構造學說解釋東非大裂穀穀底多湖泊、火山的成因。

(5)分析肯亞鮮花出口業快速發展的優勢條件。

參考答案:

(1)位置:肯亞位於非洲東部;赤道橫貫中部,全境位於熱帶;東南瀕臨印度洋北與衣索比亞、東北與索馬利亞交界,西與烏幹達、西南與坦尚尼亞接壤。

意義:地處赤道附近,水熱充足,有利於作物生長;與多國接壤利於與鄰國的交往和合作;東南臨海,有利於發展海洋事業。

(2)熱帶稀樹草原氣候 成因:境內多高原,地勢高

(3)分布:西(南)部,維多利亞湖東側。

成因:印度洋暖溼偏東風受山地阻擋,氣流抬升,形成地形雨;赤道地區對流旺盛。

(4)東非大裂谷為板塊的張裂地區,地殼不穩定,多地層陷落湖及火山

(5)自然:高原地勢起伏較小;氣候暖熱;降水豐富;土質較好。

典型例題五:(2019·江西高三)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目前,東非已經成為非洲經濟最具活力的地區。肯亞鮮花出口位居全球第三,其中產自高原的玫瑰品種多、花期長,深受中國顧客歡迎。2015 年 8 月起,南航開啟廣州直飛奈洛比新航線。下圖為東非局部地區簡圖。

材料二 恩貢山坐落於肯亞南部,沿著東非大裂谷分布。2018 年9月由中國交建承建的內馬鐵路(肯亞首都奈洛比至邊境城市馬拉巴)一期恩貢山隧道安全順利貫通。內馬鐵路是中國「一帶一路」深入非洲大陸的標杆工程。

材料三 盧安達是非洲大陸人口密度最大的國家,在摸索發展道路時沒有採用南非的資源密集型模式,而是借鑑中國經濟騰飛的經驗,大力發展勞動密集型工業。

(1)簡要分析肯亞將中國確定為鮮花出口新興市場的依據。

(2)簡要分析恩貢山隧道施工過程中可能遇到的難題。

(3)簡述內馬鐵路的修建對肯亞的意義。

(4)說明盧安達工業以勞動密集型為主的原因。

參考答案:

(1)①中國經濟發展快,鮮花消費市場廣闊;②交通運輸條件的改善;③冷藏、保鮮技術的進步;④中肯關係友好,政策支持。(任答3點)

(2)①穿越斷裂帶,地質條件複雜,技術要求高;②雨季較長,施工難度大;③當地經濟落後,基礎設施薄弱,後勤保障條件差。

(3)①完善肯亞交通運輸網,加強地區間聯繫;②帶動採礦業、旅遊業等相關產業發展, 促進沿線經濟發展;③增加就業機會,提高當地人民生活水平;④推動肯亞相關技術的快速發展。(任答3點)

(4)原因:①盧安達為內陸小國,資源有限;②工業基礎薄弱,資金欠缺,技術落後;③ 勞動力豐富廉價;④國際產業結構調整,勞動密集型產業向非洲轉移。(任答3點)

溫馨提示

相關焦點

  • 世界地理小區域——尼羅河
    尼羅河是世界第一長河,主要支流有白尼羅河、青尼羅河和阿特巴拉河。(1)白尼羅河源於東非高原。東非高原與同緯度地區的自然帶不同,分析其成因。(2)簡述青尼羅河的流量特徵。參考答案:(1)東非高原地勢高,氣溫低,空氣對流作用較弱,因此未形成熱帶雨林帶(形成熱帶稀樹草原帶)。(2)青尼羅河流量較豐富;有明顯季節變化,汛期/洪水期出現在北半球夏半年。
  • 世界地理小區域——埃及
    (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即可得分)典型例題二:(2020·南開大學附屬中學高三月考)尼羅河發源於東非高原,古代埃及位於尼羅河的下遊地區,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起源地之一。根據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埃及地理位置示意圖;尼羅河下遊的景觀示意圖(l)公元前3500年左右,古埃及出現了世界上最古老的象形文字。下表中的兩個象形文字,代表帆船不同的航行方向,結合當地的地理環境特徵,填寫下表。(2)填寫下表,分析古埃及民居特徵的地理背景。
  • 為什麼地處非洲赤道附近的東非地區,氣候類型不是熱帶雨林氣候?
    我們居住的地球是一個豐富多彩的世界,每一個區域都擁有都有自己的自然地理特徵,包括地形、氣候、土壤、水文和生物等要素共同組成了某地的自然地理環境,其中地形和氣候是自然地理環境中的兩大基本要素。究其原因,主要是地形因素在這裡影響了東非地區的降水狀況,東非地區地形屬於高原地形,地形單元屬於「東非高原」,東非高原的平均海拔約為1200米左右,其中非洲的第一高峰吉力馬札羅山就位於東非高原上,山頂海拔為5895米,山頂有冰川覆蓋。
  • 中國地理小區域——太行山
    參考答案:(1)地勢第二、三級階梯分界線;黃土高原與華北平原的分界線;山西省與河北省的分界線。(1)說出圖中太行山脈的地理意義。(2)分析黃河對圖示地區地表形態塑造的作用。參考答案:(1)第二級階梯與第三級階梯分界線;黃土高原與華北平原界線;山西省和河北省的行政分界線。
  • 世界地理小區域——阿特拉斯山脈(摩洛哥)
    阿特拉斯造山帶位於阿爾及利亞北部,地中海與撒哈拉地臺之間,從北向南可以劃分為5個構造帶:內帶、泰勒隆起帶、前淵帶、大高原和撒哈拉阿特拉斯構造帶。新生代時期構造帶的地質變化促使阿特拉斯山脈形成,隆起的阿特拉斯山脈像一道綠色的屏障,使山脈東南和西北兩側形成截然不同的自然環境。
  • 世界地理小區域——恆河三角洲
    (1)恆河三角洲是世界最大的三角洲,試分析其形成條件。(2)每年7~9月,恆河三角洲經常發生洪水災害,請分析其形成的自然原因。(3)孟加拉國號稱「黃麻之國」,請分析其發展黃麻種植特有的自然地理條件。恆河三角洲位於恆河入海口處,是世界上最大的三角洲。三角洲以南的孟加拉灣部分海底有濁流存在,濁流是一種含大量泥沙的流體,其密度比水大,常沿海底在重力作用下順坡向低處流動。無底大峽谷起於孟加拉灣北部大陸架,向南到達深度1400米的洋底,長約160千米。峽谷繼續向南,發育有世界第一大深海扇一孟加拉扇(下圖)。
  • 世界地理小區域——馬達加斯加島
    該國「窮」在工業基礎薄弱,以採礦業、農產品加工業和手工業為主;「富」在地理位置好,蘊藏著豐富的礦產、森林和漁業資源,有眾多的旅遊勝地;2/5的土地上覆蓋著熱帶雨林,80%的物種在世界的其他地方見不到。但近年來馬達加斯加島的生態環境已經遭到很大破壞,礦產資源濫挖亂掘的現狀十分嚴重。下圖示意馬達加斯加島的位置、水系及雨林分布。
  • 中國地理小區域——昆明、西山、滇池
    典型例題一:(2013·北京高三)「高原明珠」——滇池是中國西南地區最大的湖泊。讀圖文資料,回答問題。圖示地區旅遊資源豐富多樣,分布廣泛。(1)歸納圖中自然旅遊資源的類型,描述人文旅遊資源的分布特點。荷蘭(3°E~7°E,49°N~53°N)是世界最先進的花卉生產和出口國,其花卉70%由玻璃溫室培育。近年來,昆明地區吸引了來自荷蘭花卉繁育、種植企業的大量投資。(3)比較荷蘭與昆明兩地花卉種植的氣候條件差異,並指出主要影響因素。
  • 世界地理小區域——奧卡萬戈三角洲(沼澤)
    (2)甲地終年受副熱帶高壓控制,且受到沿岸寒流影響;乙地沙漠則因為處於內陸,且受到周邊高原的阻擋,水汽難以進入。(3)丁聚落比丙聚落規模大,發展潛力(前途)大。原因:丁聚落附近有河流流經,水源充足,而丙聚落處於沙漠地區,水源不足;且丁聚落有交通線路經過。
  • 世界地理小區域——克裡米亞半島
    向日葵是烏克蘭的國花,種植面積大,且該國寒冷地區的向日葵可生產出高質量的優質健康葵花籽油,產出的葵花籽油約80%供出口,是世界上最大的葵花籽油出口國。材料二 烏克蘭境內地勢平坦,是世界上優質黑土分布區,土層深厚,有機質含量高。優越的自然條件使這裡成為了世界上著名的農業區和商品糧生產基地。
  • 探尋地球最奇特的景點,東非大裂谷,人類都是非洲智人的後裔?
    為什麼要去探尋東非大裂谷東非,位於非洲的東部,地處熱帶而且生活資源匱乏。由於天氣以及地理因素。東非一直是西方眼中落後的代名詞。但這裡有幾個比較吸引人們關注的地方。地球最大的裂谷帶:東非大裂谷就存在於這兒,風景絕佳,直擊人心。可以來番雲旅遊,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體驗國外的異域風情。聽聞東非是人類文明的搖籃,世界人類最初發源地,沒有之一,非常讓人好奇。
  • 南美洲的「巴西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高原,面積超500萬平方千米
    高原是指海拔高度在500米以上,地勢相對平坦或者有一定起伏的廣闊地區,高原地形是十分普遍的,全球約有三分之一的陸地地形屬於高原地形。巴西高原位置圖高原地形的海拔差異十分巨大,比如我國的青藏高原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此外帕米爾高原、玻利維亞高原等都是海拔很高的高原。
  • 【熱門考區】青藏高原究竟有多少地理意義?
    最值得關注和星標的地理科普備考資源庫 大家都知道地球上除了北極、南極, 還有個「第三極」世界的青藏高原 很多人都說一生必須去一次西藏 但沒幾個真正了解
  • 世界地理小區域——斯堪地那維亞半島
    斯堪地那維亞山脈縱貫半島中西部,是一座古老的山脈,山脈西坡陡峻,直臨揶威海沿岸;東坡地勢呈階梯式下降,第一階梯是高原,第二階梯是緩傾丘陵,第三階梯是濱海平原。第四紀時期冰川曾覆蓋全半島,半島上冰川地貌普遍,多冰川湖泊,河網密布。下圖示意斯堪地那維亞半島山脈、河流和湖泊分布。(1)斯堪地那維亞半島東部地勢西高東低呈階梯狀分布,對此作出合理解釋。
  • 地理科普|內戰中的衣索比亞
    01歷史悠久「衣索比亞」大部分國土地勢高峻、地形結構複雜(位於「非洲屋脊」的衣索比亞高原之上,東非大裂谷縱貫全境),除了北部地形略顯平坦(窪地或平原),具有出海口(現為獨立的厄利垂亞)外,整個國家處於
  • 【學法探究】一文教你如何學好《區域地理》,適用於每個高中生!
    綜合整理自全國高考地理備考專家資料庫 《中國地理》和《世界地理》是高考考查的重要內容。該部分內容涉及的知識點多,與高中必修課既有密切聯繫,又有自己的知識體系結構,因此該部分知識的複習應與高考地理考試大綱聯繫起來,讓世界地理、中國地理、系統地理(必修一、必修二)和區域發展(必修三)各自有明確的目標分工,各有側重。防止在複習世界地理時過多的講高中地理必修課內容,分工不明,重點不突出是十分必要的。 複習《區域地理》,應緊緊抓好三個方面的目標。
  • 初中地理思維導圖用畫圖學習七年級下冊亞洲以高原山地為主的亞洲...
    地圖是地理的第二語言,學習地理必需要學會看地圖、讀懂地圖,並且要會使用地圖解決問題。而自己嘗試用手工畫地圖就是一種學習地圖的最好的方式,最好使用不同的顏色,標註一下每個地形區的位置,方向,面積等,也可以在適當的空白區標註下相關的數字等信息,這本身就是對地理知識的一種理解和梳理,然後去分類記憶、解決問題、應用·······好,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畫一下亞洲的地形圖,內容選自湘教版初一地理下冊6.2《亞洲——以高原山地為主的地形》,請大家拿起紙和筆,跟著視頻一步步把亞洲複雜美妙的地形畫一下吧
  • 2020高考地理主觀題答題技巧
    1.地理位置分析   絕對位置+相對位置   (1)經緯度位置高低中緯熱帶、溫帶、寒帶   (2)海陸位置   (3)相對位置:相鄰地區(國家、經濟發達區);交通位置(重要海峽、鐵路樞紐、港口)   (4)大洲交界或國界位置
  • 區域地理知識點歸納總結
    區域地理知識點有哪些  世界的陸地和海洋一、大洲和大洋 1、七大洲 1)  世界海陸分布:陸地佔 29%,海洋佔 71% 2) 大陸:亞歐(最大) 、非洲、北美、南美、南極、澳大利亞六塊大陸 3) 島嶼:面積較小的陸地 格陵蘭島-世界最大 4)  群島:馬來群島-世界最大 5) 半島
  • 玫瑰茶葉香飄東非大裂谷 肯亞引領全球鮮花紅茶出口
    作為世界紅茶和鮮切花出口大國,肯亞的茶葉和花卉產業是本國出口經濟的重要支柱,每年出口茶葉40多萬噸、玫瑰花10億枝左右。新華財經奈洛比12月5日電(記者丁蕾) 當乘飛機盤旋於東非高原上空時,從機窗往下俯視,一道猶如巨大「刀疤」的斷裂帶呈現在眼前,這就是有「地球表面最大傷疤」之稱的東非大裂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