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世界紅茶和鮮切花出口大國,肯亞的茶葉和花卉產業是本國出口經濟的重要支柱,每年出口茶葉40多萬噸、玫瑰花10億枝左右。
新華財經奈洛比12月5日電(記者丁蕾) 當乘飛機盤旋於東非高原上空時,從機窗往下俯視,一道猶如巨大「刀疤」的斷裂帶呈現在眼前,這就是有「地球表面最大傷疤」之稱的東非大裂谷。
東非大裂谷如刀削斧劈一般,南北縱貫肯亞全境,這裡野草青青,花香陣陣,湖水波光粼粼,山水之間,藍天白雲之下,生機盎然。得益於此得天獨厚的資源環境,肯亞主要的茶葉和鮮花種植基地就散落其間。肯亞也因此成為世界著名的茶葉和鮮花產地。
工人在肯亞奈瓦沙湖畔的一家鮮花農場給玫瑰花澆水(新華社記者陳誠 攝)
採茶工人在肯亞首都奈洛比附近的茶園採茶(新華社記者李琰 攝)
紅茶和高原玫瑰成創匯大戶
肯亞位於非洲東部,橫跨赤道,境內多高原,平均海拔1500米,光照充足,雨水豐富,土壤肥沃,十分適宜茶葉和鮮花種植生長。農業是肯亞國民經濟支柱產業,佔國內生產總值的三分之一以上,其中茶葉和鮮切花是主要創匯項目。
作為世界紅茶和鮮切花出口大國,肯亞的茶葉和花卉產業是本國出口經濟的重要支柱,每年出口茶葉40多萬噸、玫瑰花10億枝左右。肯亞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9年,茶葉和鮮切花出口金額分別為1136億肯先令(1人民幣約合14.7684肯先令)和1041億肯先令,合計佔肯亞商品出口總值的42%左右。
肯亞奈瓦沙湖附近鮮花農場的加工車間內,工人在揀選玫瑰花(新華社記者張宇 攝)
肯亞是世界第一大茶葉出口國,2017年出口茶葉佔全球茶葉出口量的20.3%。出口目的地主要包括巴基斯坦、埃及和英國,三地合計佔肯亞出口總量的60%以上。
受英國飲茶文化影響,肯亞茶葉品種以紅茶為主。茶農精挑細選出茶葉,使其壓碎、撕裂和捲曲,再經過充分氧化發酵和烘乾,就形成了口感獨特的肯亞紅茶。世界著名茶葉品牌「立頓」在肯亞擁有並經營自己的茶園,「立頓」紅茶中大部分茶葉就來自肯亞。
肯亞還是世界第四大鮮切花出口國,以玫瑰為主。產自高原地區的肯亞玫瑰,花頭大、花枝長且直、品種多、色彩鮮豔,瓶插時間久,深受世界各地愛花人士的歡迎,還是王室婚禮和一些重要場合的「常客」。鮮花出口季從9月開始一直到來年5月結束,一般在2月達到全年出口頂峰。歐洲是肯亞最大的鮮花出口市場,約佔肯亞市場份額的70%。
肯亞奈瓦沙湖附近鮮花農場試種大棚內的玫瑰花(新華社記者張宇 攝)
疫情下出口行業顯分化
3月13日肯亞宣布確診第一例新冠病例。為遏制病毒傳播,肯亞政府快速採取了一系列防疫措施,包括暫停所有國際客運航班、實施全國性宵禁、封閉首都奈洛比和海港城市蒙巴薩普通民眾的進出通道。自6月起,出於提振經濟考慮,肯亞開始逐步「解封」、重新開放,包括縮短宵禁時間、解除奈洛比和蒙巴薩的進出限制、恢復國內和國際客運航班。
疫情對肯亞經濟衝擊嚴重,財政部最新預計2020年肯亞經濟增長率僅為0.6%,遠低於2019年5.4%的實際增速,或將創下十多年來最低水平。當前,肯亞面臨如何平衡防控疫情與促進經濟復甦的問題。近期由於肯亞放鬆限制,疫情反彈風險增大。肯亞衛生官員表示,全國新冠病毒感染率由9月下旬的平均3.5%躍升至10月下旬的12%,面臨第二波疫情風險。
疫情之下,肯亞主要出口創匯項目表現明顯分化。茶葉出口受影響較小,但花卉出口一度備受打擊,大批鮮花不得不被銷毀。但隨著需求逐漸回暖、疫情防控措施逐步放鬆,肯亞農產品出口開始呈現反彈態勢。
肯亞中央銀行行長派屈克恩喬羅格近日表示,今年前10個月,肯亞商品出口總額同比增長2.8%,其中茶葉出口額同比增長13.2%;園藝出口也出現復甦跡象,7月至10月鮮花出口量同比增長4.8%。
肯亞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1月至9月,肯亞出口額同比增長6%至4797.48億肯先令,其中茶葉和鮮切花出口額分別為993.97億肯先令和843.49億肯先令,同比分別增長21%和11%。
鮮花由於本身的特殊性,對運輸要求較高,客機腹艙貨運是肯亞鮮花出口主要運輸方式之一。肯亞花卉協會負責人克萊門特圖萊齊近日對記者表示,當前貨運能力不足仍然是制約花卉出口的主要因素。雖然肯亞已經恢復了國際客運航班,但與疫情爆發前相比,每周航空貨運運力仍然有400噸左右的缺口。
瞄準中國市場
近年來,隨著中國與肯亞經貿合作領域越來越廣、合作深度不斷加深,中國已連續多年成為肯亞最大貿易夥伴。具體數據顯示,近年來,肯亞對華貿易呈現出口增長、進口疲軟的分化態勢。海關總署數據顯示,按美元計價,2019年中肯雙邊貿易額同比下降3.7%;其中,中方對肯出口同比減少3.9%,自肯進口同比增加3.1%。
從中國在肯亞貿易對象中的地位來看,雖然中國是肯亞最重要的貿易進口商品來源國,但肯亞對中國出口佔比並不高。肯亞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中國佔肯亞出口市場的份額到2019年也僅從2015年的1.45%上升到2.54%。
為推動出口多元化發展,肯亞政府將目光投向中國農產品市場。肯亞《星報》此前援引肯亞工業、貿易和企業發展部長貝蒂馬伊納的話報導說,肯亞政府以2018年7月發布的《國家綜合出口發展和促進戰略》為依託,正努力通過爭取更大的對華農產品出口份額來減少對華貿易逆差。為此,相關部門正抓緊改進檢疫檢驗措施,使更多肯亞農產品獲得國際市場認可。
肯亞出口促進與品牌局執行長威爾弗雷德·馬魯貝日前表示,面對疫情,中國經濟展現出強大韌性。肯中貿易潛力巨大,肯方將提高本國農產品檢驗檢疫標準,通過中國電商平臺為茶葉、牛油果、鮮花等產品打開市場,提升雙邊貿易的質量和水平。
分析人士認為,我國加大對肯亞消費導向型農產品的進口或是未來加強中肯雙邊經貿合作發展的關鍵。
聲明:新華財經為新華社承建的國家金融信息平臺。任何情況下,本平臺所發布的信息均不構成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