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日本房價暴跌,無數人自殺,但日本悟出一個沿用至今的真理

2020-12-05 騰訊網

作為二戰戰敗國,戰後日本國內陷入經濟寒冬,民生凋敝。但從上個世紀六十年代開始,日本經濟就進入了快速發展的狀態,每年保持著超過百分之十經濟的高速增長,創造了經濟飛速增長的奇蹟。

到了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日本已位列發達國家行列,經濟增長率已經超過了美國。在當年日本經濟一派繁榮景象下,甚至有學者預測,2000年日本將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國。

而伴隨著日本經濟飛速增長的,還有日本的房價飛速上揚,一度高到了不可思議的地步,被譽為「土地神話」。

當日本民眾沉浸在國家迅速趕超眾多發達國家的經濟奇蹟中歡欣鼓舞時,一場孕育中的經濟災難悄然而至。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期,持續高速增長了數十年的日本房價陡然暴跌,房地產市場面臨絕境,「土地神話」一朝破滅,無數日本人在這場經濟災難中遭遇滅頂之災,瀕臨絕境,導致自殺率直線上升。

而後花費了數十年,日本從這場虛假繁榮的房產泡沫得到了應有的教訓和至今借鑑的真理。

房價增長的契機

日本房地產行業的發展依賴於日本經濟的發展。而日本戰後經濟的發展,首先不得不提到的就是美國對日本的扶植。

二戰後,美蘇兩個大國之間為爭奪在霸主地位,進入了冷戰狀態。為了冷戰中獲得優勢地位,美國拉攏日本成為其盟友,並對日本在市場、技術、資金等經濟方面給予了極大的扶植和援助。

而由於二戰期間,日本國內消耗巨大,民不聊生,經濟早已陷入困境,因此也欣然接受美國的援助,充分利用美國的資源發展國內經濟。美國援助的效果十分顯著,僅僅戰後幾年的時間,日本就從一個戰後經濟幾乎陷入崩潰的國家恢復到戰時水平。

正是日本經濟的增長,一定程度上帶動了房地產等行業的發展。到了六十年代,日本房地產市場迎來了發展的另一個重要契機——1964年東京奧運會。

為了迎接東京奧運會的到來,六十年代日本開展了大規模的城市建設活動,建造了一大批基礎設施,強勢帶動了包括運輸業、通信業等各行業在內的產業發展。而在這一契機中,得到最大發展機遇的就是房地產行業。

六十年代初期,東京奧運場館和東京周圍住宅區及商業區的建設在這一階段呈井噴之勢。僅1961年—1962年兩年時間裡,日本新建公寓住宅達62棟,房價較前漲了近一倍。到1964年,日本僅新建公寓住宅就比三年前上漲了71%。

隱患漸生

日本房價的增長之勢在東京奧運會這一波井噴之後並沒有停止,反而宛如一匹脫韁野馬,繼續高歌猛進,持續發酵,到了八十年代,迎來了巔峰時刻。而八十年代日本房地產市場得以問鼎的重要推動器就是廣場協議。

上世紀八十年代,由於國際能源價格上漲,美國國內出現了嚴重的通貨膨脹。美元匯率過高,導致美國出現了嚴重的貿易赤字,經濟社會出現危機。

為了緩解國內經濟困境,1985年,美國聯合包括日本、法國、英國以及德國在內的五個國家,籤訂了「廣場協議」,約定五國聯手幹預外匯市場。該協議籤訂後,五國大量拋售美元,美元大幅貶值,緩解了美國的貿易逆差。同時國際上大量資金為躲避匯率的風險從美國撤出進入日本市場,日元實現持續大幅升值。

日元的升值讓日元在國際貨幣體系的價值大幅度提高,進一步刺激了日本經濟的增長。同時,日元的升值促進了國內的消費,政府還有許多民眾都十分富裕,資金充足。

日本的經濟神話引起全球的側目,不僅是製造的產品銷往全球,資本也流入全球,進行了大量的投資活動,連紐約地標之一的洛克菲勒大樓也歸入日本名下。

1985年,日本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債權國,甚至擁有了可以挑動昔日霸主美國的經濟實力,宣告了日本進入經濟鼎盛時期。

而在日本經濟騰飛,國內民眾都在暢想成為「世界第一」的美好願景中時,隱患卻已悄然埋下。在這其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就是廣場協議。

1985年的廣場協議雖造成日元升值,一定程度促進了日本經濟增長,但卻極大阻礙了出口貿易的增長。同時日本國內出現了大量的過剩資本,出現了通貨膨脹。政府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實行寬鬆的經濟政策,一連數次下調利率,促進內需。

日本民眾和企業富足,加上政府的政策鼓勵引導,人們的消費熱情空前高漲,掀起了全民投資和投機的熱潮。

由於房地產行業盈利高,投入低,投資風險小,一度流傳著「東京房價永不跌落」等神話,所以大量資金流入了房地產市場。

與此同時,銀行還不斷以土地作為擔保,給債務人提供房產貸款,於是民眾紛紛開始從銀行貸款買房進行投資。隨著資金的大量傾入房地產市場,日本的地價和房價開始了瘋狂的飆升。僅1985年至1988年三年時間內,東京地價增長了兩倍左右,其餘大城市房價也大幅度向上跳躍,鼎盛時期僅東京的地價就足夠購買美國所有國土。

房產泡沫破滅

房產市場的暴利讓資金紛紛流入,許多人一夜暴富,成為地產大鱷。但日本國內房市早已飽和,大量資金的湧入只不過營造了一種虛假的繁榮,帶來了不利的影響。

一方面,瘋狂上揚的房價讓有的日本的普通民眾買不起居住房,也影響了城市建設。更為嚴重的是,眾多實體工廠和企業因地價過高,無力擴大生產規模,資金都流入房市,大大影響了實體行業的發展。

這個巨大的房產泡沫給了日本成為世界第一的瘋狂夢境,但泡沫破滅也就一瞬間。

九十年代,幾乎一夜之間,日本房產價格斷崖式下跌,跌幅達66%,房市遭遇毀滅性打擊。房價的暴跌下跌給日本國家經濟帶來了一系列的不良連鎖反應。

大批房地產公司倒閉,曾熱鬧非凡的房市門可羅雀,全國到處都是乏人問津的爛尾樓,大批民眾失業。

金融機構提供給投資者進入房市的大批資金無法收回,背負了巨大債務,變成了不良資產。許多投資者瀕臨絕境,日本跳樓自殺率直線上升。就此,昔日創造了經濟增長神話東方小國告別了輝煌歷史,跌落神壇,進入了平成大蕭條時期。

日本房價暴跌帶來的房地產市場的崩潰進而引發的經濟危機給日本留下了十分嚴重的後遺症,日本「失落的二十年」間經濟一蹶不振,影響持續到現在。

而日本房產泡沫的破滅和虛假繁榮也給了我們啟示,那就是任何時候都不能被經濟的繁榮衝昏了頭腦,警惕國際金融市場上某些國家的陰謀。最重要的是,任何時候都不能放棄實體經濟的發展,要根據市場的規律,國家發揮好宏觀調控功能,不斷調整平衡產業結構,避免重蹈覆轍。

相關焦點

  • 90年代日本房價急劇下跌,數萬人含淚自盡,悟出1真理,沿用至今
    他們大量購買土地,土地價格也急速增長,價格之高,讓全世界的人都十分訝異,當時日本東京23個區域地價的總和,達到能夠購買美國全部國土的程度。 日本銀行方面以不斷升值的土地作為擔保,想債務人大量貸款,前期刺激了消費欲望,國內消費需求增長,經濟得到發展,甚至出現了「日本是世界第一」的口號,日本人全部認為屬於日本的時代快要來臨了
  • 上世紀日本房地產崩裂,眾多富豪變成窮人,但日本卻悟出一個真理
    作為一個2000多年前的思想家,現代很多人都覺得商鞅的這一套思想已經完全過時了,尤其是抑制商業的做法,簡直是與現代文明各個不入。然而歷史改變的只是形式,實質永遠都不會改變,而近現代的日本人就為我們上了以課:往商君反方向的經濟走,會搞出什麼樣的結果。
  • 90年代高位接盤的日本人,房價崩潰後:自殺、銀行倒閉、老齡化
    彼時的日本,瀰漫著所謂的"土地神話"與"股票神話"。 人們認為土地和股票是不會貶值的。無數的高樓大廈拔地而起,很多人並非買來居住, 而是跟風"炒房", 日本的房價在沒有任何制衡的情況下一路飆升。
  • 在政策調控下軟著陸,才能避免日本房價暴跌帶來的災難!
    還有一個未經證實的說法,那就是,眼下國內的房屋,足夠30億人(還有一個說法是34億人)居住!364萬億的泡沫啊,想想就讓人膽戰心驚! 房價比天還高,普通大眾根本就買不起;空置房太多,房子缺少實用價值,成為了單純的投資甚至是投機工具;槓桿太高,整個房地產市場,幾乎全靠銀行貸款支撐。這些,和幾十年前發生在日本的,由於房地產泡沫破碎,導致的經濟和社會災難何其相識。
  • 90年代初期,日本股市樓市是怎麼崩潰的?
    提到日本現代史,最繞不開的話題就是日本上世紀90年代的樓市崩盤,時至今日,這場經濟災難也的餘波還沒有結束,日本在陷入失去的二十年後,似乎還有失去的三十年、四十年。那麼日本當年的股市樓市是怎麼崩潰的呢?可以說日本已經成了一個被閹割掉的國家,當時除了亞洲鄰國,美國也對日本人恨之入骨,揚言要日本人完全取消工業化,讓這個國家永遠不得翻身。但是這個政策沒持續幾年,因為韓戰爆發了,美國需要日本作為一個跳板,為其提供必要的軍需用品,因此不得不重啟日本的工業化,日本就在這場戰爭中收到了第一桶金,為後續的經濟騰飛奠定了基礎。
  • 日本人見證者揭秘奧姆真理教當年的出現及個人感受:一個時代的結束!
    對於奧姆真理教和麻原彰晃這個名字,可能很多人都已經陌生了,而熟悉的人則會有一種年代久遠的感覺。確實,麻原彰早在2006年9月就被日本東京最高法院判處死刑,至今已過去了12年才終於執行。而現在距離震驚世界的「東京地鐵沙林毒氣事件」,則已經過去了整整23年。      但即便如此,麻原彰晃在今天被執行死刑,還是震動整個日本社會!
  • 日本房價「崩盤」回憶:那些沒買房子的人,後來都怎麼樣了?
    越來越多的人成為房奴,想要買一套房子,動輒就要一百萬起價,對於家庭富裕的人來說,不是什麼大問題,但是這個社會大多是普通人,一個房子就足以讓他們喘不過氣。如果好不容易買了房子,再遇上房價崩盤,這無疑又是一場打擊。就像上世紀的日本房價崩盤,在房價崩盤的情況下,那些沒有買房子的人情況就樂觀了很多。
  • 還在等房價跌?日本人的血淚經驗告訴你,靠等是等不來的
    說起房價,很多人都會覺得自己有些難以負擔。確實,隨著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房價的上漲也是必然的一個過程。像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其實他們的大都市一樣有著非常誇張的房價。而有些人就覺得,現在房價那麼高,想要再等一等,還在等房價跌到一個可以承受的水平上。但是這樣的想法現實嗎?可靠嗎?我覺得我們不妨參考一下日本人的經驗。我們都知道,日本這個國家也是經歷過經濟快速發展的一個國家,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左右,日本的經濟一度逼近美國。而當時日本的房地產同樣居高不下,可以說有著一些和中國今天相似的地方。
  • 日本自殺人數排世界第八,但工業上卻日本人精明與謹慎
    日本自殺人數每年超30000人,每10000人裡就有23.7人,排世界第八。究其原因可能是日本經濟停滯,讓人感覺失去了生活希望。 因為歷史的原因,我們當然樂於看到日本衰落。但是日本人多精啊,他們會釋放各種煙霧彈,讓你放鬆警惕,悶聲發大財。 日本學者撰書稱:日本失去的20年。相對中國過去20年每年10%左右的高速發展,日本的GDP一直是處於0~2%左右的超低速發展。
  • 1991年,日本的房價全面大崩潰,到底有多少慘痛教訓?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美國對日本的控制開始放鬆。在五六十年代的幾次戰爭中,依靠大量的軍事訂貨,日本獲得了巨大的利益,順著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東風,日本趕上了這一波機遇期,戰爭利潤被投入了經濟發展,這對日本至關重要。請注意,作為一個發達國家,當時的日本和西德一樣,並不缺乏技術和人才,但缺乏機會和資金。
  • 中國房價會不會重蹈日本覆轍?專家表示:「硬著陸」可能性並不大
    於是,很多人提出,未來中國房價是否會和當年日本一樣,發生大幅下降呢?其實,國內房價出現大跌的現象早已經發生,像在環京樓市當中,現在的房價離開2017年至2018年的高點,跌去一半的城市佔絕大多數,跌去七成的城市也有不少。當然,特大城市的房價只能是緩慢下跌,絕不能集中出現暴跌。
  • 90年代日本十大最漂亮美女!年輕時顏值驚人身材絕佳
    90年代的日本,進入了「偶像劇黃金期」,誕生了很多家喻戶曉的經典日劇。同時在那個美顏網紅臉等都不存在的年代,也湧現了大批經典當紅女星,她們天然去雕飾的美貌,絕佳的好身材,讓人至今難忘。她曾在90年代推出寫真集《Santa Fe》(筱山紀信攝影),銷售量突破165萬本,創造當時記錄。後來,她接演《協奏曲》《滾燙的愛》等影視劇,她豔麗的姿色和精湛演技,都讓她在90年代紅極一時。2.工藤靜香工藤靜香,1970年4月14日出生於日本東京都西多摩郡羽村町。
  • 日本房價是怎麼跌下來的?
    日本房價真是一個傳奇,它是全世界近三十年來唯一一個房價長期下跌的案例。雖然其他地方的房價也曾有過劇烈下跌,但在一段時間之後都恢復了失地並且再次刷新了歷史新高,例如香港在1997年到2003年整個城市平均房價下跌65%,2012年時終於漲回到1997年高點,2012年至今香港房價又漲了快一倍;作為對比,日本今天的房價還不到1991年的一半,由於差距太大,在可見的中短期內,日本房價也不可能回到當年的高點。
  • 上世紀日本房價「崩潰」後,那些傾盡所有買房的人,後來咋樣了?
    有些人抓住了時機,在房價漲跌之間大賺一筆,而有些人卻不幸遇到了房市的泡沫經濟,買了房子以後就砸在了手裡。在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日本的房價出現了大幅度的漲跌,曇花一現的泡沫經濟很快就破碎了,房價也隨之崩盤。當年那些貸款買下高價房子的人,現在咋樣了?
  • 當90年代的周慧敏遇上日本女星宮澤理惠,哪一個更讓人窒息?
    當90年代的周慧敏遇上日本女星宮澤理惠,哪一個更讓人窒息? 90年代的周慧敏也算大家耳熟能詳的一個女星了,可能不少人沒怎麼看過周慧敏演的片,畢竟周慧敏其實人是歌手來著
  • 80年代,日本泡沫經濟房價15萬一平,實體業或許才是「硬道理」!
    【編輯/作者 每天十點財經資訊欄目萌萌/書雨】你可曾想過有朝一日,日元與美元之間的匯率能達到近似1:1的情況,這是一個什麼概念?日本泡沫經濟的高峰1989年,日本泡沫經濟迎來了前所未有的最高峰,連當時的房子都炒到了要15萬一平的天價的境地。據報導稱當時的日本各個項目指標達到了空前的高端水準,在國際上也是排名極其靠前的存在。
  • 歷史上最疼的自殺,只有一個日本人做到,被日本武士膜拜至今
    切腹自儘是日本流傳近千年的自殺方式,這種死亡形式頗有一點以死明志的味道。我們在各大抗日神劇中常會看到,日本將領在戰敗之後,切腹自盡以謝罪於天皇。
  • 奧姆真理教:讓日本人膽寒的宗教
    讓垃圾桶消失在地鐵站的始作俑者,正是1995年主導東京地鐵沙林毒氣事件的奧姆真理教。事發後,由於擔心犯罪分子在垃圾桶裡放入毒瓦斯或炸彈,站內所有垃圾桶都被撤掉了。10年後,雖然車站工作人員視野所及的剪票口附近重新安放了垃圾桶,但每個車站頂多只有一兩個。
  • 「樓市泡沫破裂」前夜,日本曾出現的「這些現狀」正在我國上演?
    日本在90年代初,曾出現因「房地產泡沫破裂」而產生的經濟大蕭條,一度讓這個昔日亞洲龍頭黯然失色。在泡沫破裂前,日本樓市異常繁華,很多人都指望靠房地產一夜暴富。當時日本房價被炒的很高,房價平均5-6萬元人民幣一平,買個50平米的房子也要300多萬元人民幣。那可是90年代初期的價格,如果在我國,能買花這麼多錢的人也是「百萬富翁」了,樓市的繁榮也促成了日本經濟的繁華,當時為了體現日本人有錢,還有個說法,日本女人消費了歐洲70%的奢侈品。當然,能掏出如此巨資的日本人也沒有想像中那麼多。
  • 史上最痛苦的自殺:只有一個人做到了,後來被日本人膜拜至今
    史上最痛苦的自殺:只有一個人做到了,後來被日本人膜拜至今有看過《愛情公寓》的朋友嗎?看過這部電視劇的人是不是對「我分分鐘切腹自盡」這句臺詞記憶深刻呢?沒錯,這就是關谷的臺詞,但這也不是空穴來風,因為在日本真的有這種自殺方式,一起來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