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傳承「青繡」 助力脫貧攻堅

2020-12-18 青海省人民政府

  十指春風,一繡千年。青海各族刺繡藝人用靈巧的手指創造了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符號,30萬各民族刺繡藝人用一針一線繡出了對幸福生活的美好願景。

  「青繡」是展示青海民族團結進步、綠色發展、民族文化的窗口,更帶動了廣大農牧民脫貧增收。在「青繡」的發展過程中,湧現出了一批「青繡」代表性傳承人和省級「青繡」扶貧就業工坊,展現了「青繡」的風採和魅力。

  繡娘繡制土族盤繡。

  繡娘展示蒙古族刺繡。

  刺繡類非遺項目代表性傳承人

  國家級非遺項目湟中堆繡省級代表性傳承人 喬應菊

  1960年出生的喬應菊,從小就興趣廣泛,刺繡、剪紙樣樣精通。1984年她開始學習農民畫,成為湟中縣第一批農民女畫家之一,1991年正式拜師學習堆繡。她從事堆繡逾30年,博採眾長。為拓展堆繡的體裁空間,她創新性地用堆繡表達中國工筆畫中的人物仕女、花鳥,專心鑽研堆繡技藝,在堆貼、配色、上色等方面有著獨到技巧,她的原創堆繡作品《大觀園》《唐蕃古道》《彩雲追月》等在省內外收穫多項殊榮。

  河湟刺繡省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 王志桃

  王志桃是海東市平安區指間繡坊負責人,起初學刺繡的時候,王志桃騎著自行車去平安縣城職業培訓學校學習。在她多年的堅持和努力下,2020年,被評為河湟刺繡省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

  作為全省最年輕的青海刺繡類非遺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她在做好傳統技藝傳承人的同時,探索「青繡」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帶動更多繡娘過上了背著娃、繡著花、養著家的幸福新生活。

  熱貢藝術(堆繡)省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 夏吾當周

  夏吾當周13歲開始繪畫,從小就鍾愛唐卡繪製藝術,創作的作品栩栩如生。憑藉對熱貢藝術的熱愛和對堆繡技藝的執著研究,近十年,夏吾當周免費培養堆繡學徒40餘人。

  夏吾當周引入了當下流行的私人訂製理念,根據客戶需求製作創新堆繡作品。他將山水畫及各種動物圖案與裝飾品、錢夾、背包等融合製作堆繡用品,受到市場的認可。他給傳統的熱貢藝術注入清新之風,創造出「青繡」中別具一格的藝術作品,從內容和形式上引領堆繡從傳統的民俗工藝躋身全新藝術殿堂。

  貴南藏繡省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 日毛吉

  作為貴南藏繡省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日毛吉在刺繡中從選圖、剪制、針法、走線等方面潛心研究,刺繡技藝和水平不斷提升。為傳承和發展貴南藏繡,日毛吉經常給當地學生、周邊村莊婦女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講授貴南藏繡製作的技術和技巧,並免費為學員和周邊婦女提供裁剪好的藏繡花樣和底樣。日毛吉先後培訓了1600多名學員,讓貴南藏繡以更加耀眼的光芒吸引更多人的目光。

  海西蒙古族刺繡省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 才華

  蒙古族刺繡是代代相傳的藝術,圖案中的一針一線都是歲月沉澱的反映和精湛技藝的展現。才華是海西蒙古族刺繡省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 「那達慕」州級傳承人。2007年,她毅然辭去工作,重新拾起德都蒙古刺繡技藝和民族服飾剪裁技藝。

  才華從事蒙古族刺繡已有十多個年頭,她的刺繡作品種類繁多,大到蒙古袍、蒙古坎肩,小到各式各樣的包包、繡片,每一件繡品都保留了蒙古族古老的紋樣,展現了蒙古族最樸實的特色。在2019年青海省第二屆「民族團結進步」青海刺繡精品展暨刺繡大賽中,她的作品榮獲三等獎。

  熱貢藝術(刺繡)省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 更藏措

  更藏措是同仁縣巾幗民族手工藝品生產專業合作社負責人,2014年,更藏措成立婦女之家,著手發展當地的熱貢刺繡,免費給周邊的女性教授技藝。2017年6月,更藏措成立同仁縣巾幗民族手工藝品生產專業合作社,全方位培養繡娘和熱貢藝人。

  截至目前,巾幗民族手工藝品生產專業合作社舉辦過三十多期婦女手工製品培訓班,317人成功就業。更藏措創辦的合作社正帶領著繡娘們創業致富,用她們勤勞的雙手,將熱貢藝術發揚光大。

  全省各地刺繡藝人比拼指尖技藝。

  「青繡」紋樣。

青海刺繡類非遺項目代表性傳承人群研修培訓。

  首批省級「青繡」扶貧就業工坊

  湟中縣馬蓮花民間工藝文化傳承有限公司

  湟中縣馬蓮花民間工藝文化傳承有限公司為首批省級「青繡」扶貧就業工坊。工坊法定代表人陳玉秀打造了獨具匠心的「青居陳」「馬蓮花」手工刺繡品牌,為傳承民族刺繡技藝、解決當地農村留守婦女及殘疾人居家就業、脫貧致富發揮了積極示範帶動作用。

  工坊吸納當地傳統刺繡手工技藝人才,在專家學者的指導下,創建互動互帶的「青繡」藝術人才隊伍,有效保護了刺繡技藝的傳承,促進了刺繡技藝的發展。工坊現帶動就業1000餘人,生產的「馬蓮花」 「青繡」抱枕、披肩、圍巾、臺布、桌旗等系列產品銷往全國各地,並遠銷日、韓、美等國,成為「青繡」新名片。

  青海素隆姑文化旅遊產業開發有限公司

  青海素隆姑文化旅遊產業開發有限公司以「企業+基地+農戶+能人+市場」的模式,在互助土族自治縣4個鄉鎮設立基地和扶貧車間,輻射帶動全縣2000餘名農村婦女參與手工刺繡品製作。近年來,工坊研發新產品200餘種,開設國內外專櫃和代銷點二十餘處,與國際公司合作產品遠銷韓國、日本和東南亞市場。

  今年以來,工坊調整經營策略,通過鼓勵刺繡藝人分散居家製作,派發訂單讓繡娘們憑藉精湛的技藝實現在炕頭掙錢。2020年上半年,工坊共接訂單5萬餘件,刺繡藝人月均收入達2000元。

  互助金盤繡土族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互助金盤繡土族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是全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示範基地、省級「青繡」扶貧就業工坊、 「青海100」文旅體驗店,在威遠鎮、丹麻鎮等鄉鎮建立生產基地25處,已成為當地助推脫貧致富的重要引擎。2019年,工坊實現收入570萬元,貧困繡娘補助發放達150萬元,幫助班彥村以入股盤繡園的形式實現村集體經濟破零。工坊作為「青繡」行業示範企業,通過研發新產品、微信在線培訓指導、拓展線上銷售渠道等措施,擴大銷售規模,推動著「青繡」產品提檔升級。

  貴南縣仁青藏文化藝術開發有限責任公司

  貴南縣作為著名的藏繡生產基地,有著傳統藏繡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藏繡文化基礎。2006年,從貴南縣沙溝鄉走出來的仁青加將原屬於藏族服飾的藏繡技藝升級為獨立呈現的藏繡作品,得到了市場的認可。2015年,仁青加創立貴南縣仁青藏文化藝術開發有限責任公司,並建設了藏繡研發基地,工坊改進創新了傳統藏繡手工藝,融入新的元素,讓藏繡文化更加豐富,使藏繡產業得到較快發展。

  民和銀龍文化旅遊發展有限公司

  民和銀龍文化旅遊發展有限公司是我省首批省級「青繡」扶貧就業工坊,工坊將土族刺繡培育成特色文化旅遊品牌,研發推出了「生命之花」系列產品。在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三川地區,刺繡產業形成了「產、供、銷」一體化的發展格局。工坊先後被評為「河湟刺繡」省級非遺項目傳承基地、青海省文化旅遊產品展銷店等,有力助推了當地脫貧攻堅和經濟發展。

  循化聖駝民族工藝品有限公司

  循化聖駝民族工藝品有限公司在循化撒拉族自治縣街子鎮等鄉鎮創建了多處家庭生產基地,形成了產、加、銷為一體的新格局,打造了撒拉族手工刺繡品牌。近年來,工坊挖掘撒拉族民俗特色,加快民族特色產品、促進文化旅遊業的快速發展,與「拼多多」達成訂單協議,加工製造傳統民族刺繡品、文化創意產品和文化旅遊產品等,將合作社與貧困效益聯結,帶動貧困群眾脫貧致富。(吳夢婷 整理)

相關焦點

  • 強化傳承人培訓 增強青繡傳承後勁---全省「青繡」提升行動計劃及...
    ,讓「青繡」在助推脫貧攻堅、鄉村振興和「一優兩高」戰略實施方面發揮更大作用。突出針對性、實用性,重點安排非遺相關法律法規解讀、傳承人的權利與義務、非遺保護成果與實踐,青海刺繡傳統紋樣解讀、「青繡」傳承保護與創新發展專題授課,並通過座談交流、觀摩考察「青繡」工坊,刺繡類非遺項目及傳承人實踐案例分享,極大地豐富了教學課程,調動了學員的積極性,提高了傳承人的實踐能力,增強了文化自信,達到了培訓預期的目標。
  • 東鄉刺繡登上時尚舞臺 碧桂園「非遺經濟」助力脫貧攻堅
    轉變始於2018年,這一年,90後返鄉創業青年馬簫簫回到了家鄉東鄉縣,創立了「土本土刺繡工坊」,立志復興有著千年傳承的州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東鄉刺繡。這時,楊梅蘭向家人承諾不會因為刺繡工作耽誤做家務,如願進入了繡坊。剛開始,楊梅蘭刺繡手速很慢,掙得不多,但她依舊欣喜道:「我不再是只會做家務的主婦,我也能自己掙錢」。
  • 「壯美廣西·多彩非遺」2020 廣西非遺助力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展示...
    為落實黨中央關於脫貧攻堅的決策部署,深入推進廣西非遺傳承保護、開發利用和促進基層群眾就業增收,鞏固脫貧成果,助力全區非遺扶貧工坊和非遺企業拓展市場,12 月 12 日,「壯美廣西·多彩非遺」2020 廣西非遺助力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
  • 傳承匠心,脫貧奔康丨四川巾幗阿西巫之莫,帶你走進彝族繡娘針下的...
    >阿西巫之莫她是甘洛縣的「土專家」,目不識丁卻懂得保護、傳承、發揚民族文化;她是四川省首屆彝族刺繡手工藝大師、省級非遺傳承人,飛針走線繡出了多彩人生。她始終堅守初心,運用自己勤奮的成果,助力脫貧攻堅、倡樹文明新風,繡出了新時代的文明之花。她就是涼山州嘿嗎咔旅遊文化有限公司和甘洛縣彝針彝線刺繡專業合作社創始人——阿西巫之莫。一針一線「開」出勤奮之花十歲跟著母親學習彝族刺繡養成一種習慣,「習慣+勤奮」繪就了七彩人生。
  • 【助力全面小康】致公黨黨員洪文英:農業科技幫扶助力黔東南脫貧攻堅
    【助力全面小康】致公黨黨員洪文英:農業科技幫扶助力黔東南脫貧攻堅 2020-05-16 02: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三都:「馬尾繡第一村」繡出水鄉新畫卷
    【民風民俗介紹】水族馬尾繡,是水族婦女世代傳承的古老而又最具有特色的一種傳統手工製作技藝。主要材質為馬尾,其不但製作材料獨特,製作手法也是獨樹一幟,被人們譽為「刺繡中的活化石」、「流動的浮雕」,有極高的藝術觀賞價值和收藏價值。
  • 社會實踐|民間傳統技藝助力脫貧攻堅——讓老手藝煥發新活力
    7月20日,西安理工大學「雲助」社會實踐小分隊在楊可心老師的指導下,以「民間傳統技藝助力脫貧攻堅」為調研主題,展開了為期14天的線上社會實踐調研。雲端相聚,問卷先行實踐開始前我們實踐隊員就已經在楊可心老師的指導下,大家通過線上會議積極討論,精心設計每一個問題,並最終制定了我們的調查問卷。
  • 青春閃耀脫貧路——全省共青團組織積極作為助力脫貧攻堅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謝志娟這是一支最富有朝氣、最富有夢想的力量,當其匯聚於脫貧攻堅之中,由青春寫就的這份成績單,為我省脫貧攻堅增添了別樣色彩。>學業資助行動通過深化希望工程助學項目、實施「文雅少年」助困計劃、開展「青暖衣冬」等活動,使我省3.4萬餘名貧困家庭學生成長成才。
  • 《奔跑吧·黃河篇》講好黃河故事 助力鞏固脫貧攻堅成果
    2020年,為助力推動黃河流域的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浙江衛視《奔跑吧》節目在國家廣電總局的統籌指導下,聚焦黃河發展保護,深入脫貧攻堅第一線,深挖「黃河生態經濟帶」時代價值,推出6期《奔跑吧·黃河篇》特別節目,並於12月4日周五黃金檔開播。首站跑男團成員從青海西寧出發,途經日月山,來到龍羊峽水電站,在遊戲互動中揭開兩代水電人的故事,致敬他們身上的「龍羊精神」。
  • 四川華鎣:「美麗產業」助力脫貧攻堅
    11月上旬,華鎣市華龍街道舉辦以「脫貧攻堅」為主題的菊花展,展出「菊英燦爛」、「秋韻雅菊」等近20組菊花景觀,吸引人們前來賞菊遊玩。 近年來,華鎣市把發展「精品農業」、「美麗產業」作為山區群眾持續穩定增收的重要內容,因地制宜在多個鄉鎮、街道發展起菊花、蘭花、海棠、紫薇、玫瑰等種植產業,助力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
  • 脫貧勇擔當,巾幗展風採!貴州女企業家、女致富帶頭人助力脫貧攻堅
    企業是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主體,是助力脫貧攻堅的強大支撐,女企業家、女致富帶頭人更是創業致富的模範。習近平總書記在7月21日召開的企業家座談會上指出,要弘揚企業家精神,以恆心辦恆業,推動企業發揮更大作用、實現更大發展。
  •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 | 《天津支部生活》雜誌大篇幅報導濱海新區脫貧...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 | 《天津支部生活》雜誌大篇幅報導濱海新區脫貧攻堅工作成效 講述新區扶貧協作和對… 2020-11-20 11:37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2020年紡織服裝行業助力脫貧攻堅座談會在京舉行
    ,極大發揮了紡織服裝行業自身優勢,為脫貧攻堅貢獻了自己的力量。▲國務院扶貧辦社會扶貧司馬英副司長致辭會上中國扶貧基金會災害救援與項目管理部助理主任朱一存為暖冬行動做五周年的成果報告,中國服裝協會副會長焦培做紡織服裝行業助力脫貧攻堅報告,報告總結梳理了紡織服裝行業助力脫貧攻堅的模式及經驗
  • 漢醬(茅)杯駐馬店市首屆助力脫貧攻堅羽毛球公開賽開幕
    12月5日,漢醬(茅)杯駐馬店市首屆助力脫貧攻堅羽毛球公開賽在明日之星運動中心開幕,此項賽事共吸引了來自全市的24支隊伍近200名羽毛球愛好者參賽。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脫貧攻堅的收官之年,脫貧攻堅的重大勝利,為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打下堅實基礎,極大增強了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 《古路之路》:「繡」出脫貧攻堅的非凡足跡
    這個夾在山野褶皺裡、凝固在時間長河中的村莊沒有被黨和政府忘記,在基層黨員幹部帶領下,人們先掘出一條出行之路,又闖出一條脫貧之路。吃水基本靠天」,實現防凍管網通到每家每戶、田間地頭,一年四季用水不愁;他們用上靠譜電、放心電,娃娃不用再擔心晚上寫作業突然沒電;他們擁有智能通信設備,無論走到村子哪個角落都信號滿滿……不僅如此,依託得天獨厚的高山峽谷風光,特色騾馬道、高山索道等別具一格的交通方式,以及土豆、核桃、花椒等一系列高山作物,古路村大力發展鄉村旅遊業,吸引大量旅客前去觀光、購物和探險,既保護了生態環境
  • 北京書法家揮毫潑墨助力脫貧攻堅
    2O20年是全國建成小康社會的收官之年,是脫貧攻堅的決勝時刻,又趕上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扶貧一線的幹部人才不畏艱險,沉著應戰,真抓實幹、埋頭苦幹,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脫貧堅,譜寫了一曲曲奮鬥凱歌。
  • @SUFER,助力元陽脫貧攻堅等你來接力!
    @SUFER,助力元陽脫貧攻堅等你來接力!自2013年以來,我校始終把脫貧攻堅作為重大政治任務來抓,統籌力量提升幫扶能級,在落實精準扶貧基本要求的同時,充分發揮學校的學科優勢、資源優勢,以「智力扶貧、教育扶貧、文化扶貧」為主線,紮實推進精準扶貧各項工作,努力協助元陽縣高質量完成脫貧攻堅任務。
  • 省婦兒基金會成功主辦「社會組織助力脫貧攻堅」論壇
    活動中,省婦兒基金會邀請專家學者、社會組織負責人、婦聯領導等圍繞「社會組織助力脫貧攻堅」的主題進行學術交流和經驗分享。趙鵬理事長作主旨演講。他指出,在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的偉大實踐中,廣大社會組織積極參與,開拓創新,在整合力量優勢、專業技術優勢和動員資源優勢等方面發揮了獨特優勢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 【脫貧路上看開魯】縣滴灌帶協會助力脫貧攻堅
    【脫貧路上看開魯】縣滴灌帶協會助力脫貧攻堅 2020-04-30 12: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貴州"錦繡計劃"助力脫貧攻堅
    婦女既是脫貧攻堅重要的工作對象,也是參與脫貧攻堅的重要力量。「現在,家門口就業,一個月輕輕鬆鬆就有3000多元的收入,真想不到呢,從小就會的手藝活兒也能賺錢養家。」 在貴州省黔西南州貞豐縣龍興街道心安處社區長虹工業有限公司扶貧車間,剛從龍場鎮三河村搬到新家不久的繡娘潘仕花臉上洋溢著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