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茶文化盛行的中國,「茶德」也被人們所重視。喜歡喝茶的人,對於「茶德」應該不會感到陌生。茶有「茶德」,不在於茶,而在於人,意思是指飲茶的人,必須要有自己的道德要求,這樣才算得上真正懂得品茶。如果只是單純的品茶,而不講「茶德」,那麼茶將淡而無味。所以,很多人會表示很好奇,究竟什麼是「茶德」?關於「茶德」背後的常識,你需要弄清楚這些。
1.什麼是「茶德」?
簡單來說,所謂的「茶德」,就是指飲茶人的道德要求。雖然說,喝茶是一件很普通、平常的事,如果只是單純講喝茶,而不注意去升華,那么喝茶是沒有意義的。所以,可以理解為「茶德」就是,將茶藝的外在表現形式,上升為一種高層次、高品位的哲學思想範疇,這種範疇與人們追求真善美的境界,其實是不謀而合的。所以,「茶德」背後,更像是對茶文化的升華,就像做事掌握了精髓,自然就不會覺得囿於形,而更多的時候是注重形與神的完美結合。
2.「茶德」包括了哪些?
既然要飲茶,就必須遵循「茶德」。在中國,「茶德」可以分為廉、美、和、敬,不同的地區,可能對這種精髓會有所區分,但是相差不會太大。比如說,喝茶講究「廉」,意思是指茶本來就是清苦的東西,喝茶要懂得清苦,暗示生活也應該與飲茶一樣,懂得清苦的味道,自然就不會奢靡做到無欲無求,身心才會更加健康。而「和」與「敬」,也是講究飲茶的時候,要注意茶文化背後的禮節,長輩與晚輩一起喝茶,應該如何重視細節,這些都是大家需要學會的。所以,懂得了這些「茶德」,也就知曉了一些禮儀,這對於一個人的為人處世,發揮著重要作用。
3.「茶德」,應該如何培養?
如果真想培養正統的「茶德」,建議大家在平時的生活中,喝茶需要從小事做起,注意一些細節,比如說泡茶、端茶,還有更為重要的敬茶等,這些都蘊含了「茶德」,愛喝茶的人可以在喝茶的過程中,慢慢習得這些常識,但是僅僅習得是不夠的,還需要多加學習,深刻領會這些道理,才能夠運用於其中。
所以說,「茶德」看似沒有什麼,其實非常重要,建議大家好好去理解,注意從細節去培養,慢慢養成了一種習慣之後,「茶德」自然就有了。另外,愛茶應該與身邊的茶友一起,共同維護「茶德」,尊重彼此,以茶會友,如果能夠在生活中做到這些,相信大家也一定會有意外的驚喜。
【本文由「神農溪茶業」新媒體獨家出品,圖片來源於網絡。作者慕秋,未經授權,請勿轉載、複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