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孔子說:敏而好學,不恥下問,說的是我們應該勇於向學問、地位不如自己的人請教,不要害怕丟面子。確實,不恥下問,可以補充知識裡面的短板。但是,對於我們大多數人來說,比不恥下問更重要的,是不恥上問,因為它會幫助我們提高學習效率。
然而,在很多時候,我們並不願意暴露自己的無知,更不願意放棄自己的高自尊。這種想法,會給我們的職業發展和個人成長帶來很大的阻力。
什麼是不恥上問
小陳剛到公司不久,有一天老闆讓他做一個市場調研報告。兩天過後,老闆問他處理進展,他說還沒有處理,因為自己沒有做過類似的報告,問了幾個同事,他們也不懂,現在還在摸索中。老闆很生氣,有問題為什麼不問我?
為什麼不問?當然是不好意思問,怕領導覺得他能力有問題。
「不恥上問」,就是敢於向高手請教高手可能在某個領域已經摸索很多年了,已經有自己的研究和經驗沉澱,所以向他們請教可以讓我們少走很多彎路,減少摸索試錯的成本。
橋水基金創始人雷伊達裡奧說:無論在什麼情況下,向你弱項領域的強者求助,都是你應該培養的一項偉大技能,因為這將有助於形成一道屏障,阻止你做不應該做的事情。
為什麼我們不願意向高手請教第一,害怕被鄙視。
對於他人來說很簡單的問題,我們竟然不懂。當我們問出這種問題的時候,我們有可能被鄙視或嘲笑。就是這種心理,阻止了我們向他人請教的想法,寧願自己摸索,或者把問題晾在一邊。
第二,害怕暴露無知。
面對領導布置的任務,雖然心裡不懂,也不願多問兩句,因為擔心問了之後領導會覺得自己不專業,甚至覺得自己的能力有問題。故事中的小陳,之所以不敢請教老闆,就是不想讓老闆知道自己居然不會做市場調研,所以硬是撐著自己苦苦摸索。
第三,害怕權威。
對於對自己有管理權和批評權的人,比如說公司的領導,我們常常會有恐懼心理。一定的恐懼心理是有益的,因為他能激發我們試圖更好地表現自己,但是如果這種恐懼讓我們刻意去迴避問題不願請教,就會導致工作無法順利進行。
為什麼要不恥上問
我們很難做全知的人「墨菲定律」中的皮爾斯定理告訴我們,承認自己的無知,才是知道的開始。
皮爾斯定理,是美國貝爾電話電報公司實驗室著名科學家、「衛星通訊之父」 約翰·皮爾斯提出的,旨在告訴人們,做人貴有自知之明,能看到自己的不足,才能彌補這一不足。我們只有意識到自己的無知,才能進步。
因為每個人的認知都是有邊界的,真正厲害的人,是知道自己的認知邊界在哪裡,並且願意不斷地打破這個邊界。蘇格拉底說「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什麼也不知道」,所以他被稱作世界上最聰明的人。
不願意承認自己的無知,只是對它的掩蓋,只有直面它,才能消除它。
向高手請教,是最高效的方式面對難題,有時候我們想自己去摸索答案,這也可以理解。可是,如果我們苦苦摸索之後還不得其道,我們就要懂得去跟厲害的人請教。
比如前面案例中的小陳,如果自己確實摸索不出市場調查的方法,跟同事討論也無果,那跟領導請教顯然是最好的方式,也不用浪費好幾天的時間,到最後還要挨批。當然,他不能直接問領導,市場調研報告要怎麼做,這樣真的會被罵。那該怎麼問,下面會有答案。
如何做到不恥上問
不恥上問如此重要,那我們應該如何做到呢?只有掌握好的提問技巧,我們才能更高效地向高手請教,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
提問之前先做功課什麼意思呢?我們向厲害的人請教,不是說我們有任何問題都直接問,而是在我們的能力範圍內已經做夠了功課。
第一,能自己找到答案的問題不要問。
能自己找到答案的問題,千萬不要去問別人。很多問題,只要聯機搜索,都能找到答案。比如說一些Office軟體應用的問題,大部分都能通過百度找到答案。如果拿這種沒有技術含量的問題去請教他人,只會顯示自己的懶惰,和對對方時間的不尊重。
第二,展示自己做的功課。
故事中的小陳,如果直接問領導,調研報告怎麼做,領導肯定會很生氣。但是,如果他接到任務之後,先通過自己查資料,跟同事探討完之後,形成自己的思路。然後再去請教領導,這樣的思路對不對,還有沒有其他更高效的方式。這種情況下,領導不太可能會罵你,而且如果有問題他會指出來。
越是厲害的人,時間越寶貴,尊重他們,才能得到他們的尊重。
提出精準問題發問之前先梳理好自己的問題,用精簡的語言表達出來,說出自己的疑問點,最好是給出自己的思考,哪怕再淺顯。如果只是拋出一個很模糊的問題,就別指望能得到一個精確的答案。
比如說,我們突然問一個人,能不能推薦幾本好看的書?這樣的問題往往讓人不知從何答起。
因為對方根本不知道我們的興趣、愛好、想看的領域以及自己的能力範疇,如何給我們答案?
但是如果我們把問題改成讓對方推薦幾本批判性思維的入門書籍,得到好答案的概率就會高很多。
向對的人問對的問題每個人擅長的領域不一樣,只有跟對的人問對的問題,對方才能高效地解答。比如前面說的推薦書籍,如果是讓研究個人成長領域的高手推薦育兒方面的書籍,就很難得到答案,但是如果讓他推薦提高思考力方面的書籍,他更可能推薦出最適合你的那幾本。
向對的人發問,還包括注意和對方的關係,以及自己問問題的深度。如果和對方都幾乎沒有交情,一上來就問人家一個需要花費很長時間去解答的問題,顯然是不合適的。交情越淺的人,我們最好問一些越容易三言兩語說清楚的問題。
總結
當我們遇到問題的時候,我們不應該放任不管,因為它不會自動消失;我們也不能全靠自己摸索,因為我們會走很多彎路。我們要懂得向他人請教,尤其是向厲害的人請教的重要性。而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向合適的人問適合的問題。
說職場,話成長,日拱一卒,不期速成,歡迎關注企鵝成長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