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孩子,喜歡這樣的書,父母真的不知道?

2020-12-22 小桔燈

我在一所初中門口開了一間小書店。

書店主要是賣一些文具和圖書。

文具主要是筆。有三個品牌的筆,進口的百樂筆,最低一支7元錢,斑馬筆,最便宜一支要8元錢,還有一個品牌是晨光筆,最便宜的一支一元錢。

只要是學生來買筆,不買百樂就買斑馬。他們一般不會看上一眼旁邊種類繁多的晨光筆。

不過,晨光筆也有人來買,多是上班族或者像家長一樣的人。

書店的書有兩大類,一類是教輔書,品種不少,但是,學生很少來買。老師讓他們買什麼輔導書,他們就買什麼書。可是,我們這裡總沒有他們需要的書。

還有一類是閱讀書和工具書。我書店的書,閱讀書,選擇的是人民文學出版社的版本,工具書類,選的商務印書館的書。這兩類書,來買的學生也不多。

讓我想不到的是,有一些書,竟然得到許多學生的喜愛。這類書就是所謂的青春文學。

開書店伊始,我是不看好這類書的,特別是像《鬥羅大陸》之類的暢想、懸疑書,我不贊成自己家的孩子讀,所以,也不想經營這一類的書。

在鄭州圖書城進貨時,見到一家書店,她的店員知道我是新開的學校旁邊的書店,建議我一定要銷售一些他們店裡的貨。她說,他們的書,學生非常喜歡。

我看了一下這些書,都是一些像網名的作家寫的書,書名也起得非常有意思。在店員的強烈建議下,我決定進一些這樣的書試試。

我的書店開業以來,這一批書竟然為我吸引了相當一部分的學生,特別是一些女生。男生主要看《鬥羅大陸》之類的書,而女生更願意閱讀這些書。

讓我們看一下,這幾天,我的書店銷售了哪些作家圖書:巫哲的《撒謊》、木瓜黃的《這題超綱了》、朝霧卡夫卡的《文豪野犬》、木蘇裡的《某某》、唧唧的貓《她的小梨窩》。

作為一個中文本科畢業的人,我從沒有聽說過這些作家,更沒有讀過他們的書。從心底說,我也沒有讀這些書的欲望。

作為一個家長,我真的不明白,孩子們為什麼會喜歡這些書,這些書真的非常有意思嗎。這些書,都是正規出版社出版的書,內容上應該沒有問題。

作為一個小書店主,我想通過這些書,在合法合規的基礎上,吸引更多的客流,提高我店的收入。

如果不是開小書店,我不會在意這些書。既然接觸到這些書,我就要好好的了解一下這些書,保證這些書對於孩子真的沒有害處。

這些書都被批發商用一層塑料紙膜包裹著,我只能看到書的封面和封底,書面的設計比較精美,名字也起得輕鬆愉快。從書的後封上架建議上,每一本書上寫著:輕文學、青春文學、流行、暢銷書等。

在一些網上店鋪裡,將些類書放入青春文學之內。看來,青春文學是一個通行的說法。

網絡上,對青春文學有一個這樣的定義:

青春文學,又稱青春美文,剛開始它的概念離文學的距離還是遠的,它的作者基本上是年輕人,他們寫的作品大部分的意思沒有很深的內涵,都是回憶青春或懵懂之年的愛情故事,是一個商業化的產品。

最近,青春文學已經在市場上有一定的反響,銷量持高不下,其中有大量的作品被改編成影視作品,青春文學也因此受到導演和演員的廣泛關注。

青春文學的基本形式分為四種:校園、愛情、友情、成長

文體一般是:散文、小說、雜文、詩歌,風格各異。

網絡上有關青春文學的文章,多論述的是10年前的作家群,包括韓寒,郭敬明,安妮寶貝等,可能當下一些青春文學作家,還沒有走進研究者的視線。

你關注青春文學嗎?你對青春文學有興趣嗎?我們一起多多討論交流!

相關焦點

  • 繪本分享:《我喜歡書》-讓孩子感受書的魅力,培養孩子對書的興趣
    安東尼.布朗在這本書裡盡顯書的種類,詼諧的內容讓孩子充分感受書的魅力,孩子天性都愛閱讀,書的色彩、書的內容都能給孩子帶來好奇、神秘、探索。好多父母抱怨孩子不愛讀書是什麼原因呢?很多父母在孩子很小的時候特別著急給孩子填鴨。能背詩、能識字就特別高興。而往往忽略與孩子共讀書本的好時光,很小的孩子通過與父母閱讀享受陪伴的喜悅。當父母喜歡給孩子讀書的時候,孩子自然也會喜歡書。2,忽略。很多不愛閱讀的孩子經過調查發現很小缺乏父母伴讀的習慣。
  • 讓孩子喜歡刷牙的方法,現在知道還不晚
    最後在父母一唱一和的配合下,茜茜主動去刷牙了。孩子不願意刷牙,畢勝男並沒有著急地去給孩子說道理,而是配合著孩子,讓孩子自己主動去刷牙。這樣的結果真是皆大歡喜。孩子長牙後,牙齒也成為父母的關注對象,畢竟一口好牙不僅能給孩子的顏值加分,更有了利於孩子的口腔健康。很多孩子都像茜茜一樣不喜歡刷牙,很多父母也沒有及時重視到這個問題,覺得孩子不愛刷牙就不刷了,卻不知道不好好刷牙對孩子影響和傷害都特別大。
  • 愛和孩子講大道理的,多半是「低層次父母」!一流父母這樣教孩子
    多少父母,輸在了太講道理上「不管說多少次,孩子就是聽不進去!」「真的是要氣炸了!孩子怎麼就這麼不講道理?」而從科學角度講,孩子3歲前,給他講道理其實是根本沒有用!一流的父母都這樣教孩子處理情緒問題如果你曾嘗試過和一個孩子講道理,你應該會明白那是一種多麼受挫的體驗。在處理孩子的負面情緒上,霍思燕的做法就值得點100萬個贊!堪稱一流父母。
  • 孩子為什麼喜歡「假裝遊戲」?行為背後的心理原因,父母要知道
    孩子都喜歡玩遊戲,這是他們的一種天性,只是在不同的年齡段呈現出來的遊戲方式是不同的。相信很多父母都會發現孩子在某一個時期會特別喜歡假裝遊戲,這讓人看了覺得很傻很可愛。
  • 「我高燒,讓女兒倒水她卻嫌麻煩」,為啥現在孩子都不心疼父母?
    大概是兩個孩子個個都孝順,父母之間關係和睦,孩子和父母更是親密無間,這就是我們都希望看到的景象。在過去也許孝順不難,因為孝順是每個孩子從小就被傳輸的中華美德之一,但是現在孩子孝順變成了一種奢求,這種奢求還真的可望不可即。「為啥我家孩子就不懂得心疼我呢!」
  • 父母不閉嘴,孩子怎麼開口
    作者:慢熱的喜(爸媽精讀專欄作者)微博上有這樣一個話題:和父母無法溝通有多絕望。擁有上萬熱度的話題下面,看到了這樣一條評論:我們這一代人所面對的壓力是對於生活的無力,對於未來的迷茫,而父母所理解的壓力是穿不上衣吃不上飯。這些是彼此生活環境造成的,無法共情,無法溝通,無法理解。
  • 不招老師喜歡的孩子,他們父母大多類似,希望沒有你
    我也問過其他同事,有沒有這種感受,同事都勸我不要給自己太大壓力,老師也是人,又不是三頭六臂的神,哪裡能每個孩子都照顧到?有些孩子招人喜歡,老師不自覺地多照顧一點,有些孩子不招人喜歡,老師容易忽略,這都是正常現象......我問朋友:哪些孩子不會招老師喜歡?朋友說:孩子招不招老師喜歡,多和他們的父母有關。不招老師喜歡的孩子,他們父母大多類似。
  • 這兩個字,是父母給孩子終生的毒藥,為人父母要知道
    這兩個字,是父母給孩子終生的毒藥,不是什麼好事過年回家的婉婷,在與家人聊天的時候,聽說了鄰居阿姨家女兒雪嫻的事,讓她不由得唏噓。雪嫻的家境很不錯,爸爸的能力很強,開了個大公司,媽媽是位很溫柔賢惠的人,經營著一家不大不小的鋪子。雪嫻的父母很喜歡女孩,所以對雪嫻比對她哥哥還好,哥哥也很喜歡自己的妹妹,一家人都很寵她。
  • 李玫瑾坦言:當孩子不想讀書時,父母這樣回答,要比打罵更管用
    李玫瑾教授作為我過為數不多的育兒類網紅專家,她的育兒觀可以說是火遍全網,並受到了很多家長的推崇,李玫瑾教授曾在一次講座上談到孩子不愛學習、不想讀書的問題,並表示:現在很多孩子不想學習,主要是所處環境的問題,現在的孩子生活得過於安逸所以缺少了頑強拼搏的精神,對學習自然會失去欲望。
  • 章子怡陪起床看圖畫書:每個愛讀書的孩子首先都需要父母的陪伴
    家長應該怎樣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1) 早期閱讀對孩子從圖畫書開始孩子出生後,差不多六個月或更早,家長可以有意識地用一些圖畫書聯繫孩子。這時,雖然孩子們看不懂圖畫書,但孩子們會對圖畫書非常感興趣。尤其是家長每天反覆給孩子帶圖畫書,孩子會越來越喜歡。
  • 男孩暖心回應「邋遢」父母獲贊:你永遠不知道,孩子有多愛你!
    視頻中,孩子的那聲「爸爸」,稚嫩卻極其嘹亮,不知道喊碎了多少父母的心。看到這麼小的孩子,為了見爸爸一面,費盡心思,心裡真不是滋味。可仔細想想,能在不經意間被孩子牽掛著,作為父母,又是一件多麼幸福的事啊!很多時候,孩子比我們想像中更愛我們。
  • 為什麼孩子都喜歡看《小豬佩奇》?答案值得每個父母反思
    所以孩子一說要看小豬佩奇,其實很多家長都是比較抗拒的。希望孩子可以看一些具有正面導向作用的動畫片,但是很無奈的是,孩子除了《小豬兒佩奇》什麼也不願意看。為什麼孩子都這麼喜歡看《小豬佩奇》呢?《小豬佩奇》能夠讓孩子喜歡玩水、學豬叫等問題;但是其實《熊出沒》也會讓孩子學光頭強要砍樹;看《奧特曼》會讓孩子喜歡打怪獸、擺各種pose。
  • 如何與孩子談錢?有財商的父母這樣做
    不過也有些家長似乎只知道培養孩子的智商,情商,甚至是逆商,卻不知道該如何培養和樹立孩子正確的財商觀,如何正確的引導孩子去看待個體的物質欲望。今天,她姐來跟更多讀者朋友分享一下在小她社區中,財蜜們是如何與孩子談錢的。
  • 盤點現在小朋友喜歡的動畫片:你不放心孩子看哪個?
    小豬佩奇裡面和諧、有愛的家庭氛圍和簡單的故事,都太貼合孩子的心意了!佩琪和喬治的行為,父母了孩子的天性,孩子們對這個動畫片愛得深沉。有的父母說會讓孩子學到不好的行為,比如說跳水坑。其實,並不是看過這個動畫片的孩子喜歡跳水坑,我們做父母的小時候不是也很喜歡在水坑裡跳來跳去嗎?這是孩子探索世界的天性,愛玩愛鬧也是他們的天性。
  • 知乎熱帖:父母最大的失敗就是養出「懂事的孩子」,真的是這樣嗎
    對外在危險也不敏感,容易被洗腦,(例如喜歡說「我都是為你好」的父母)被實施暴力,也容易責怪自己不夠好,認為對方是愛我的,而認不清對面是個人渣。你噠小姐姐——孩子懂事父母會心疼麼?不會,父母只會覺得你很乖巧,覺得他們教育得好而已,一旦哪天你不這樣了,反而會責怪你。
  • 做父母是一場修行,維尼老師的這本育兒書讓父母和孩子彼此雙贏
    所以看到維尼老師的這本《順應心理,孩子更合作》,感覺就像在不知如何是好的時候,有人拉了我一把。書中把育兒的天平傾向於「順應孩子」,因為在維尼老師看來,如果不滿足孩子的要求,反而可能增加孩子對這件事情的渴望度,或者使孩子形成又倔強又叛逆的心理。更何況,孩子有時候想要的只是爸爸媽媽的一句「好」呀,這樣用小事換來孩子滿滿的幸福感,何樂而不為呢?
  • 為什麼父母總是不喜歡最孝順的孩子?過來人說出原因,很戳心
    但有時候,孩子孝敬父母並不一定能得到父母的寵愛,反而那些沒那麼孝順的人備受父母關注和寵愛。對於孝順者來說,這實在是不公平,這到底是為啥?聽一聽過來人怎麼說?這些理由很扎心。為什麼父母總是不喜歡最孝順的孩子?過來人說出原因,很戳心。
  • 孩子孝順父母卻不領情,家長是怎麼把孩子養成「白眼狼」的?
    我家經常有這樣的情況發生,或者是小點心,或者是水果,倆孩子總會想著關心我或先生。當然,每次我們都會給予孩子鼓勵,因為心理學上認為,被鼓勵的行為,往往會被複製。孩子們常常做這樣讓人感動的小事情,也和事後得到的表揚有很大關係。但有些父母卻不是這樣,做法讓孩子寒心。
  • 父母醒醒吧!你們的「為你好」可能在毀掉孩子,孩子並非提線木偶
    導讀:總是能夠看到父母逼著孩子學習,最後導致孩子抑鬱的文章,其實真的不由得想到當今社會的一種現狀,雖然每個人都沒有資格評論別人的處事風格,但孩子從來都不是父母的提線木偶,這樣的教育方式一直在毒害孩子們,父母雖然給了孩子生命,但是並沒有權利決定他們的人生,也沒有權利剪斷孩子的翅膀
  • 楊紅櫻:到底誰有權決定孩子看什麼書
    前段時間楊紅櫻的經典童書《淘氣包馬小跳》也引起了一波爭議,有家長覺得這書沒有什麼營養,甚至從中斷章取義挑出了許多毛病,認為孩子不看也罷。然而更多的家長則站出來為馬小跳、為楊紅櫻發聲:「這是我們從小看到大的童書,我們不也陽光健康地長大成人了,現在我們的孩子也長大了,我也會把馬小跳介紹給他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