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脫貧故事」搬進新家,我們的童年很幸福|貞豐縣第六小學二年級...

2020-12-24 天眼新聞

聽說記者要來採訪,我有點緊張。晚上七點半,我正在寫作業,來的3個客人都穿著黑衣服,這可是我最不喜歡的顏色,我緊張得聲音比蚊子還小。  我今年7歲,在貞豐縣第六小學讀二年級。我的老家在貞豐縣挽瀾鎮納坎村。之前,爸爸媽媽去浙江務工,我就跟著他們在那裡上幼兒園。  我對老家印象最深的是路難走。山路盤旋崎嶇,遍地大石頭,稍不注意就會崴腳,回去要走上一個多小時。媽媽說以前帶我回老家的時候,我走一次,就哭一次。走不動的時候就得媽媽背我,每次回去都是我自己走一半路,媽媽背一半路。  有一次回老家,哥哥不小心把石頭踩翻摔了一跤,手臂摔斷了,醫治了40多天才好。哥哥說:「以後再也不來就好了。」  我還記得,老家的小朋友沒有童話書,也不知道小貓的故事;有的小朋友也說普通話,不過我有點聽不懂;買東西也要走好遠的路;還有老家的茅廁很黑,我很怕,晚上上廁所要媽媽陪才敢去。  我5歲的時候,我們一家人搬進了貞豐縣珉城社區的易地扶貧扶貧安置點。  我現在在縣城上小學,上學的路平整又寬敞。我很喜歡現在的學校,操場和教室都很大,還有圖書室,我學習很認真,同學們都羨慕我做作業很快。  媽媽說我們很幸福,我也覺得我很幸福:家裡有電視、網絡;有電梯,下樓就能買我喜歡的牛奶和零食;房子亮堂堂的,廁所也是亮堂堂的,再也不怕一個人去廁所了……  不僅我的童年是幸福的,學校裡很多小朋友和社區裡很多貧困家庭的小朋友也一樣。  整理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肖郎平 黃飛鴻

編輯 劉娟利  編審 楊儀 楊韜

相關焦點

  • 「我的脫貧故事」「豬仔」讓我過上幸福生活|貞豐縣長田鎮長田村...
    我叫韋金華,今年41歲,家住貴州省黔西南州貞豐縣長田鎮長田村。記得小時候我得了重感冒,高燒到40幾度,雖然治好了,但打針留下了小兒麻痺後遺症,只能靠拄拐杖走路,我曾一度對生活失去了信心。直到2001年5月,我參加州殘疾人聯合會舉行的殘疾人技能培訓,讓我直面人生。
  • 「我的扶貧故事/我的脫貧故事」文志華:當好人民的勤務員|彭洪啟...
    文志華(右二)到貧困戶家裡走訪通過深入走訪,我開始理清思路,嚴格落實市委安排,推行一個入住方案、一套服務班子、一張流程圖、一張明白卡、一份告知書、一份承諾書、一張確認表、一把鑰匙、一張照片的「九個一」工作法,規範搬遷入住流程,抓好「一站式」服務,以最貼心的服務,讓群眾順利搬進新家。
  • 洛松新巴一家的脫貧故事:有家有業有幸福
    原標題:洛松新巴一家的脫貧故事:有家有業有幸福   洛松新巴夫妻和兒媳(中)坐在新家裡聊家常。2015年,洛松新巴被精準識別為建檔立卡貧困戶,2017年,洛松新巴一家搬進了「水電路訊網、科教文衛保」齊全的達修村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且在兩個村集體經濟工作,並享受分紅。   搬進安置點當年,洛松新巴就貸款購買了一輛四橋車,2018年,洛松新巴再次貸款購買了一輛商混車,2019年,他的家庭總收入達50160元。現在,脫貧摘帽的洛松新巴一家生活得幸福美滿。
  • 語文園地五(小學二年級上冊,成語故事刻舟求劍)
    語文園地五(小學二年級上冊)在小學二年級語文園地五安排了「識字加油站」「字詞句運用」「書寫提示」「日積月累」和「我愛閱讀」共五部分內容,下面就跟著丹格教育的老師一起來預習或複習一下這部分內容吧語文園地五(小學二年級上冊)在識字加油站中,每組「音同(近)形不同」,這些字都有一個共同的部分,但是偏旁卻不相同,所表示的意義和偏旁密切相關。
  • ...區第二小學二年級開展家長進課堂之「聽媽媽講那過去的故事」活動
    大眾日報淄博融媒體中心·魯中網10月29日訊(通訊員 蘇娜 張圓圓)童年是充實的,每一個孩子都是在故事的陪伴下成長起來的,美麗的童話、動人的傳說,往往會讓孩子在不知不覺中學會知識、懂得道理。為了增進親子間的親密關係,加強家校和諧的互動,10月27日,高新區第二小學二年級開展了家長進課堂之「聽媽媽講那過去的故事」活動。
  • 【你笑起來真好看】石柱中益鄉小學:孩子們幸福快樂的童年從這裡開始
    2019年4月15日,習總書記親臨重慶石柱縣中益鄉小學就脫貧工作考察調研,一年的時間裡,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工作重要論述及視察重慶和石柱重要指示精神,中益小學緊緊圍繞「要保證孩子上學受教育、有一個幸福快樂的童年」,從學生安全到學生課後的興趣課堂共同發力,保障孩子的幸福童年。
  • 貴州"錦繡計劃"助力脫貧攻堅
    婦女既是脫貧攻堅重要的工作對象,也是參與脫貧攻堅的重要力量。「現在,家門口就業,一個月輕輕鬆鬆就有3000多元的收入,真想不到呢,從小就會的手藝活兒也能賺錢養家。」 在貴州省黔西南州貞豐縣龍興街道心安處社區長虹工業有限公司扶貧車間,剛從龍場鎮三河村搬到新家不久的繡娘潘仕花臉上洋溢著幸福。
  • 「我的脫貧故事」我在城裡有了一個家丨興仁市陸官街道鳳凰城社區...
    我叫周玉福,是興仁市陸官街道鳳凰城社區的新市民,搬遷前,我們全家住在波陽鎮普茶村波秧二組,現在住上了乾淨整潔的房子,享受著現代城市的方便、快捷,我真的就像大家常說的,睡著都會笑醒。時間回到上世紀,那是1999年,由於家庭的原因,32歲的我才結婚,不管怎麼說,常年在外務工闖蕩的我總算也有了一個家,一個歸屬。兩個女兒出生後,我們一起住在結婚分家時父母給的小屋,不足20平方米,就像波秧河上搖曳的扁舟。屋漏偏逢連夜雨,在我二女兒不滿兩歲時,妻子離家出走了,對我這個風雨飄搖的家庭來說,無異於雪上加霜。
  • 適合小學二年級閱讀的童書—收著寒假讀
    小學二年級,是閱讀過渡的關鍵期,孩子要從親子閱讀,通過拼音的幫助,逐步轉到自主閱讀,以下,分5大類為大家推薦適合二年級孩子閱讀的繪本和童書,每類推薦10本,共50本。一 繪本繪本閱讀數量會在二年級開始降低,向文字書過渡,可以讀一些經典的、情節複雜、有一定深刻內涵的繪本。
  • 「我的脫貧故事」我和我家的脫貧故事丨城南街道李關村老屋基一組...
    我叫郭丹丹,現在是興仁市大山鎮大山中學的一名特崗教師,每每同事們在一起討論扶貧工作的時候,我就會不由自主地想到我和我家的脫貧故事。  我是家中的老大,有一個妹妹和一個弟弟,一家五口人,父母是農民。就這樣幾年下來,通過爸爸的辛苦努力,我們家新修了一層120平方左右的平房。  弟弟妹妹念小學,我在興仁第三中學讀書;隨著年級的上升,要到城裡讀書,家裡的開支也越來越更大了。
  • 「我的扶貧故事」以真心換真情 我與馬伯那些事|水城區第六小學...
    我叫李斯,是水城區第六小學的一名教師,也是一名脫貧攻堅戰士。2018年,我的幫扶對象調整為水城區野鍾鄉響石村的3戶幫扶對象。根據出生日期推算,我首先關注到了年過古稀馬伯。  第二天我通過導航,一路邊走邊問,總算找到了馬伯的大兒子家,馬伯正幫忙上架烤菸。初次見面,我充分發揮已有的「作戰經驗」,經過苦口婆心的長時間勸導,馬伯才和我拉起了家常。  原來馬伯的大兒子居住在老家,馬伯和二兒子、女兒及孫子四人屬於異扶搬遷對象,因二兒子和女兒常年在外務工,孫子就讀於水城縣職校,馬伯常常是自己一個人就住,就乾脆回鄉住了。
  • 「決戰脫貧攻堅」龍山:「搬進新居笑呵呵,荒山換了安樂窩」
    龍山縣跟進監督易地扶貧搬遷後續幫扶,群眾動情地唱起山歌——「搬進新居笑呵呵,荒山換了安樂窩」【龍山速覽】龍山縣位於湘西北邊陲、武陵山脈腹地。搬出窮山坡,住上幸福窩,過上小康生活,是龍山人世世代代的夙願。目前,該縣已搬遷安置3004戶、12272人,全面完成易地扶貧搬遷任務。縣紀委監委聚焦搬遷戶後續幫扶問題,點對點監督,持續式跟進,確保搬遷戶不僅搬得出,還穩得住、能致富。【現場目擊】7月9日,連續多日暴雨後的龍山突然放晴。
  • 「我的脫貧故事」好日子是奮鬥出來的丨息烽縣養龍司鎮光華村民吳...
    我叫吳吉均,家住貴陽市息烽縣養龍司鎮光華村。今年1月,我家搬進了新建的兩層樓小洋房,日子越過越有滋味。我家一共有五口人,其中有四位是殘疾人。我視力障礙被鑑定為二級殘疾,妻子是個啞巴被鑑定為一級殘疾,母親聽力障礙被鑑定為二級殘疾,大兒子也有視力障礙的困擾,只有正在讀小學二年級的幼子是健康的。 我家僅有一畝多土地,一年莊稼的收成也就幾百塊。家裡開支大、負擔重,以前我只能四處打點零工補貼家用,日子過得十分窮苦。
  • 濟南高新區東城逸家小學教育集團金谷德藝小學舉行2020-2021學年度...
    大眾網·海報新聞訊金秋九月,碩果飄香,我們迎來了2020——2021新學年。  新學期 新樣態  新學期,學校迎來了18位優秀的新教師和297名一年級的新同學。全體學生在儀式活動三到位的口訣中做到了:著裝齊、知禮儀、認真聽。伴隨著鮮豔的五星紅旗冉冉升起,德藝少年們意氣風發,二年級隊員們莊嚴的敬隊禮,表達了對新學期的憧憬和嚮往,在主持人的帶領下,濟南高新區金谷德藝小學新學期開學典禮正式開始!
  • 小學語文:四年級課文《走月亮》中的語文考點
    這一小節,我們談一談小學四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第二篇課文《走月亮》中所包含的知識點和考點。第一、二、三自然段為文章的第一部分,交代了「我」和阿媽在小路上走月亮。第二部分為文章的第四和第五自然段,寫的是「我」和阿媽事在溪邊走月亮。第六段和第七段為文章的第三部分,寫的是「我」和阿媽在田埂上走月亮:第八段和第九段為文章的最後一部分,說的是「我」和阿媽在很多地方走月亮。文章語言優美,詩情畫意之中,流露出的是濃濃的親情。
  • 小學教師整理:二年級語文下冊第16課《雷雨》課文解析
    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一下小學二年級語文下冊第16課《雷雨》課文解析部分,本課要求:背誦全文,請家長督促孩子背誦。小學教師整理:二年級語文下冊第16課《雷雨》課文解析本文選自人民教育與出版社《初級小學課本語文第四冊》,這篇課文主要描寫了雷雨前、雷雨中以及雷雨後的自然景象,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 ...我的脫貧故事」夏正國:挪出窮窩搬新家 當上「保安隊長」很幸福
    一排排綠樹,一片片草地,一棟棟嶄新的樓房,優質的配套設施.....在黔西縣錦繡花都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我終於有了自己的新家。我叫夏正國,今年51歲,2018年5月,一家老小從老家素樸鎮牛場村搬遷到錦繡花都安置點。
  • 青海黃河岸畔「脫貧戰歌」:村民感受「穩穩的幸福」
    顏軍 攝中新網西寧1月12日電 題:青海黃河岸畔「脫貧戰歌」:村民感受「穩穩的幸福」作者 才讓本 潘雨潔冬日,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貴德縣常牧鎮曲丹峪集中安置點內,寬敞的柏油路兩旁樓房林立,便民服務大廳門前的小廣場上,幾位牧民正在聊天,遠處白雪皚皚的草山上,牛羊悠閒漫步,山腳下的校園傳出朗朗書聲…2020年4月,該州實現了絕對貧困全面清零。
  • 深圳實驗小學教師編學生畫《童年的古文課》在深首發
    》在深圳首發,叢書編輯團隊與現場讀者們分享了該套系列誦讀教材策劃的初衷和編寫背後的故事。值得注意的是,深圳實驗學校小學部還在首發現場開啟「童年·同年」支教助學項目。  該書主編、深圳實驗學校小學部執行校長顧兵表示,參與選編的老師們一致同意將此書的稿酬,用來購買《童年的古文課》,再寄給在脫貧攻堅戰中擺脫貧困、渴望知識的學校的學生,讓更多的孩子讀到《童年的古文課》。
  • 「我的脫貧故事」住進新家,我們感到無比幸福|息烽縣養龍司鎮幸福...
    兩個女兒上大學後的學費、書本費、生活費給我們很大的壓力,所以我們不得不伸手向親朋好友借錢救急,最多的時候我們負債四五萬元。由於身體殘疾且沒有穩定的收入來源,我們一家被當地政府納入建檔立卡貧困戶。 黨和政府的扶貧政策為我們一家人帶來了希望。2019年,我們一家遷入息烽縣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團圓小區,這是我們從沒有想過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