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韋金華,今年41歲,家住貴州省黔西南州貞豐縣長田鎮長田村。記得小時候我得了重感冒,高燒到40幾度,雖然治好了,但打針留下了小兒麻痺後遺症,只能靠拄拐杖走路,我曾一度對生活失去了信心。直到2001年5月,我參加州殘疾人聯合會舉行的殘疾人技能培訓,讓我直面人生。
韋金華
也是在那一年的秋季,我和別人合夥辦起了私校,沒想到剛開始就收了270個學生,隨後發展到將近360個。除去開支,我們也賺了一點。然而,好景不長,到了2006年,隨著國家施行的「兩免一補」政策,我們的私校走向了終極。 我不得不外出打工,然而,身體殘疾和沒啥技術,讓我找工作處處碰壁。兜兜轉轉了一圈,才被一個好心的老闆收留,但微薄的收入,到頭來還是所剩無幾。
韋金華給三天後的小豬斷尾
後來,我回到了老家,由於只出不進,之前的一點點積蓄也漸漸地消耗殆盡。2014年,我被評為貧困戶,生活總是這樣,再次給了我希望,讓我在幫扶幹部的就業推薦下外出打工,妻子則在家帶小孩。雖然政策的幫扶讓我感到工好打了,收入也比以前多了,還在2017年脫貧,但是,一直打工也不是辦法。
韋金華養的豬
我下定決心,回家創業。村裡的幫扶幹部胡曉龍老師和村幹部得知我的想法後,大力支持我,幫我申請了50000元的特惠貸。我的養豬場就這樣辦了起來,有20頭肥豬、5頭母豬。然而,受行情的影響,我虧本了。由於資金鍊受損,我只得採取「自繁自養」的模式,不想又遭非洲豬瘟。接連的打擊,妻子只好外出打工。
韋金華養的豬仔
慶幸的是2018年下半年,因為有效防控,讓我養的豬賺了一筆,我又辦起了家庭影院。村裡的男女老幼都來我家道喜,說我了不起。我一鼓作氣,又向親友借了一些錢,擴大了養殖規模。好運接踵而來,2019年下半年,我再次賺了一筆,還完錢後還有剩餘。
韋金華與胡曉龍老師觀看家庭影院
現在,我的養殖場裡存欄10多頭母豬、30多頭小豬、10多頭肥豬。我感覺幸福生活像家庭影院般一幕幕上演,紅紅火火的。
作者 李登祥整理
編輯 徐微微
編審 王璐瑤 施昱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