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於傳文,今年49歲,是修文縣六屯鎮長田村村民。
我家有5口人,妻子是聾啞人,母親近80歲,兩個兒子剛成年。2013年我家被列為建檔立卡貧困戶,在各級黨委、政府和愛心人士的關心、幫助、支持下,我不等不靠,自立自強,憑自己的雙手創造財富,在2019年實現了脫貧,村民們給我封了個外號,叫我「馬背將軍」。
這個封號,和陪伴了我7年的馬兒有關。我2歲多時因患小兒麻痺導致下肢癱瘓無法站立和行走,小時候上學都是四姐背我。因為身體及家庭貧寒的原因,讀到小學五年級就輟學開始闖社會,在親戚朋友的幫助下,我購買了一匹棕黃色的老馬,從此我用馬走路、耕地、託糧食……馬兒陪伴我走過了漫長的日日夜夜,帶著我四處「闖蕩」,經過不斷地磨合,我們倆之間似乎有種神秘的默契,我要到哪裡,馬就把我馱到哪裡,馬便成了我的雙腳。
儘管下肢癱瘓無法行走,但我並沒有放棄生活的希望,沒有向命運低頭。
以前我家主要種植傳統農作物玉米和水稻,因苞谷出售價格較低,為了改變家庭貧困現狀,我再三思索,鼓起勇氣決定發展生豬養殖,用以前努力拼搏和省吃儉用攢下的一萬多元資金,外加從親朋好友借的一萬元左右資金,養了20多頭豬。但是受市場價格波動影響,導致虧損血本無歸,家裡存糧也消耗殆盡,給我帶來承重打擊,覺得生活陷入了泥濘,一段時間都萎靡不振,生活陷入困境。
在我家深陷困境時,是當地的縣、鎮幹部幫助了我,按照相關標準和程序把我家列為建檔立卡貧困戶、最低生活保障人員,幫我辦理殘疾人證,發放殘疾人補貼,給我送來輪椅、修建水池、安裝自來水……一項項實實在在的幫扶措施,增強了我戰勝貧困的信心。我對自己說,好男兒要不甘於每月領取低保金度日,應該活出自己的色彩,我要東山再起。
在哪裡跌倒就在哪爬起來。2017年得知國家對貧困戶有產業發展補貼,我毅然決定再次發展生豬養殖。我吸取了之前養豬失敗的教訓,在了解市場和行情後,先從小規模養殖開始,以降低風險。於是我養了7頭生豬,家庭農業生產也繼續操持,種的苞谷拿來養豬,每個豬兒都養到了300多斤,加上生豬市場較好,當年收入兩萬多元,將原來虧損所欠的外債還清後,還結餘一萬多元。後來我每年都養豬,這已成為我家收入的重要來源。
現在我家又在自有9畝地的基礎上流轉了11畝土地,種植了20來畝的高粱,養了4頭豬,光生產經營性收入可達5萬元。
別看我家兩口子都是殘疾人,要說養豬和種植,我覺得我比一般人都要厲害。我們能自己做的都儘量自己做,實在忙不過來時就請寨鄰來幫幫忙。人生要靠自己的努力去奮鬥,我絕對不會在脫貧攻堅這一塊給國家拖後腿。我也會不等不靠,自立自強,憑自己的雙手脫貧致富。
(原標題:【我的扶貧故事】修文縣六屯鎮長田村村民於傳文:不等不靠摘「窮帽」,大家叫我「馬背將軍」)
(責任編輯:田江容_GZ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