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積水潭骨科醫院完成第一臺「骨科愛心行」中山地區公益手術

2020-12-14 廣州日報

自2020年7月1日,「骨科愛心行」公益手術開幕以來,中山積水潭骨科醫院接收到了數名患者報名。今天該院完成了第一臺「骨科愛心行」中山地區公益手術。

馮女士是中山人,患有後天性膝外翻,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X」形腿,雖然才30多歲,但已忍受病痛20餘年。自初中時候開始馮女士就發現自己的雙腳不能併攏,膝關節是外翻狀態。20多年來,馮女士雙膝關節外翻逐漸加重,現在兩個腳之間距離已經快達到30cm,不僅步態不正常,走多了腿就累就疼,嚴重影響日常生活,很是困擾。

20多年來,馮女士花光了大部分的積蓄,去到各個地區尋訪醫生,但因為面臨手術的難度較大、醫療費用昂貴的壓力,馮女士二十多年來一直強忍病痛,無力去醫院診治。

一次偶然的機會,馮女士聽說了中山積水潭骨科醫院,當她知道醫院的醫生都是北京積水潭的骨科專家時,激動的流下了眼淚。此次手術恰逢該院舉行「骨科愛心行」公益手術的項目,不用花錢就能解決病痛,而且還是北京積水潭醫院的專家親自手術,馮女士毫不猶豫,果斷報名。經過政府資質審查及專家們評估,她很快通過評審併入院、完善術前檢查等一系列的評估之後,於今日進行手術。

為馮女士手術的是中山積水潭醫院執行院長姜旭和該院的骨科團隊,手術從上午九點到下午兩點,持續了6個小時,此次手術採取的截骨矯形鋼板內固定術式,從截骨位置、截骨角度等經過周密的術前設計,術中順利在畸形最大位置進行截骨,矯正位置後,鋼板固定,成功的矯正了馮女士右下肢外翻畸形。

馮女士對手術效果非常滿意,看到自己彎曲的腿變直了很是開心,說快恢復好了再來做另一側。

中山積水潭骨科醫院院「骨科愛心行」為大灣區患者行200例公益手術項目,緊緊圍繞「健康中國」戰略,堅持以人民健康為中心,彰顯了政府對保護人民健康的責任擔當,充分發揮紅十字會作為黨和政府在人道領域聯繫群眾的橋梁和紐帶作用,同時履行公立醫療機構的公益性職能,同時充分發揮中山積水潭骨科醫院的技術優勢。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張翔宇 通訊員:趙文潔(圖片由通訊員提供)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曾煥陽

相關焦點

  • 院士引領 攜手前行——北京積水潭醫院骨科BOA風採
    北京積水潭醫院骨科同仁在田偉院士和劉曉光院長帶領下,參加了此次學術盛會。本屆年會名譽主席、中國工程院院士田偉,年會副主席、北京積水潭醫院院長劉曉光,常務副院長蔣協遠,副院長吳新寶,以及北京積水潭醫院骨科數十名專家組成的學術團隊出席了大會。
  • 首臺國產骨科手術機器人登場,在滬完成全膝關節置換術
    首臺國產骨科手術機器人完成關節置換手術。為打破國際品牌壟斷地位,讓更多患者有可能選用手術機器人輔助醫生進行手術,國內的醫工科學家們深入開展醫工交叉合作,越來越多自主研發項目和產品正在不斷問世。上海第九人民醫院骨科李慧武主任醫師團隊利用「鴻鵠」手術機器人為一名69歲女性患者完成了全膝關節置換術。本文圖片 上海第九人民醫院 供圖7月20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從上海第九人民醫院獲悉,一款全國產化的「鴻鵠」關節置換手術機器人(又名:「鴻鵠」骨科手術導航定位系統)日前研發成功。
  • 郴州市三醫院骨科介紹
    科室基本情況:郴州市第三人民醫院骨科住院部位於3號樓6樓、7樓。骨科現有床位85張,有創傷關節科(創傷、關節、運動醫學、顯微手足)病區和脊柱外科病區,門診設有骨科和脊柱外科專家門診,在急診科設有外科急診室。住院部條件良好,有中心吸氧,中心負壓吸引,床頭呼叫系統等。
  • ...理念及實踐推廣項目暨創傷骨科ERAS示範病房系列活動之——南京站
    為積極推動加速康復骨科建設的落地,進一步切實提升我國骨科服務能力,推進我國骨科人才培養和隊伍建設,更好地讓ERAS在創傷骨科落地並融入創傷骨科的診療,讓更多患者更好地受益,北京積水潭醫院聯合國家衛生健康委加速康復外科專家委員會和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出版社,依託《中華骨與關節外科雜誌》、白求恩公益基金會創傷骨科專業委員會和北京圍手術期醫學研究會,在全國範圍內開展「精E求精-創傷骨科ERAS理念及實踐推廣項目
  • 3名雲南骨科患兒愛心手術後只能平躺 滬急救中心伸出援手助力轉運
    在上海接受愛心免費治療的患兒,術後只能平躺回家,往返路途多有不便,這該如何是好?近日,上海市醫療急救中心伸出援手,3輛轉運車搭載患兒,為他們鋪就回家的「彩虹之路」。事情緣起於今年9月,市志願服務公益基金會再度啟動「關愛雲龍兒童健康愛心天使計劃」,來到雲南省大理州雲龍縣,在對諾鄧鎮、團結鄉、關坪鄉的學校前期摸底的基礎上,為眼科和骨科疾病重點病患兒童篩查診斷,並於11月24日將其中11位需要手術的患兒接至上海免費治療。經過兩周醫護人員的精心治療和志願者陪伴後,8名孩子已平安回家。餘下3名骨科患兒,回家之路牽動了大家的心。
  • 波瀾壯闊70年,中國骨科激流勇進!
    No.3關節矯形科的發展1953年我國1953年由南京範國聲教授完成了第一例Judet股骨頭置換術,拉開了我國關節置換領域的序幕。1971年1971年,北京積水潭醫院的郭興唐和賈祐民醫生與北京鋼鐵研究總第五研究室的徐英忱工程師合作,在有限的信息資料條件下研製生產人工股骨頭。
  • 杭州江城骨科醫院好不好—大型骨科專業醫院
    杭州江城骨科醫院好不好—大型骨科專業醫院  魯網5月13日訊 杭州江城骨科醫院成立以來,已經接納了許多來自全國各地的骨病患者,是什麼原因讓他們不選擇當地的醫院,而不畏路途遙遠,不怕舟車勞頓趕赴南通呢?優質的服務、專業的技術、顯著的療效當然還有良好的口碑。
  • 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海口骨科與糖尿病醫院的「三盟海誓」 精湛醫術...
    2018年7月30日,上海第六人民醫院海口骨科與糖尿病醫院骨科執行主任於曉巍教授與芝加哥大學醫學中心HueLuu教授合作,帶領團隊成功完成了海南省首例及第二例Mako骨科機器人輔助人工全髖關節置換術,這是海南省也是整個華南地區開展的第一臺機器人輔助人工全髖關節置換術。
  • 骨科微創手術+快速康復理念 更多患者在市人民醫院獲益
    你能想像,一個骨科手術,只需要4、5天的住院時間?術後當天可以正常進食,第2天,患者就可以下床活動?術後也不用插引流管、尿管,或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可以移除支具?……不要以為這是美好的幻想,近年來,重慶市人民醫院骨傷骨病研究中心(簡稱「骨科中心」)推行的先進的微創技術和快速康復理念,已讓許多的骨傷骨病患者受益。
  • 用公益回饋社會 淄博蓮池骨科醫院免費為環衛工人拍攝X光片
    魯中網·海報新聞4月17日訊(記者 孫豐鳴 見習記者 畢曉娟)今日,淄博蓮池骨科醫院聯合張店區環衛處開展「千人拍片·健康篩查」活動,以公益形式為淄博蓮池骨科醫院建院5周年獻禮。記者了解到,淄博蓮池骨科醫院為張店環衛工人贈送了1000張拍片券,用於免費拍攝胸部、雙膝、雙髖等部位的X光片。現場合影4月17日上午,張店區環衛處相關負責人張明貴與10餘名環衛工來到淄博蓮池骨科醫院,與淄博蓮池骨科醫院的工作人員們共同啟動了「千人拍片·健康篩查」公益活動。
  • 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挺直脊梁、不斷向前」的脊柱骨科
    (一)專科建設發展歷史沿革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骨傷中心骨傷中心二骨科(脊柱骨科)是國家級重點學科的重要組成部分、廣東省脊柱病重點專科,自20世紀70年代末行第一例脊柱手術,在幾代人的努力下脊柱專科取得了快速的發展,並於1997年從骨傷科中分化出專門從事研究中西醫結合治療脊柱相關疾病的專科
  • 我院趙德偉教授骨科團隊首次將3D列印多孔鉭應用於半骨盆切除+全髖...
    2020年10月17日,大連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趙德偉教授帶領骨科團隊成功完成了國際首例「應用3D列印技術進行多孔鉭半骨盆+全髖關節置換術」。該術式堪稱骨科領域內最複雜的手術,手術在醫院骨關節外科、骨腫瘤科、脊柱外科、麻醉科、介入科、血管外科等科室的通力合作下,順利完成。
  • 省醫學3D列印應用轉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中山火炬開發區醫院臨床...
    李嚴兵教授、楊洋博士後、王勉博士,中山火炬開發區醫院黨委書記、院長師利農及醫院領導班子成員等出席。3D列印技術最突出的特點就是複雜成型和個體化,與臨床結合,使得臨床手術更加精準,解決了許多臨床上的各種難題。因此,3D列印技術目前廣泛應用於骨科及其下屬的各個亞專科當中,主要用於以下幾個方面:製作模具用於設計手術方案、術中導航、個體化外固定及內植入物、臨床教學以及生物列印。
  • 滬上醫生成功使用首臺國產「鴻鵠」骨科手術機器人完成全膝關節...
    央廣網上海7月21日消息(記者楊靜 通訊員徐英 翟贊京)對於患者而言,儘管手術機器人輔助手術有諸多優勢,但相對昂貴的手術費用還不能讓患者輕鬆選用。為打破國際品牌壟斷地位,讓更多適用患者有可能選用手術機器人輔助醫生進行手術,國內的醫工科學家們深入開展醫工交叉合作,越來越多自主研發項目和產品正在不斷問世。
  • 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舉行全飛秒手術摘鏡公益直播
    (原標題: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舉行全飛秒手術摘鏡公益直播)
  • 北京地壇醫院骨科:十年磨礪 化繭成蝶
    這是北京地壇醫院骨科張強主任為第300名愛滋病患者主刀的手術,此時正在進行的是頸椎後路椎管擴大成型術,這例因嚴重頸椎後縱韌帶骨化、頸椎管狹窄症的患者行走困難,四肢不完全癱瘓,如果不手術治療將面臨癱瘓,歷時3小時手術順利結束。十年前的11月15日,北京地壇醫院骨科成立。
  • 海口與上海六院共建醫院近3年 開展數百例海南首創骨科手術
    敲門引才嫁接上海優質醫療資源海南日報訊 (記者張惠寧)近日,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以下簡稱上海六院)副院長、知名骨科專家張長青在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海口骨科與糖尿病醫院為一位海南病患成功實施了目前全世界股骨頭壞死治療的領先技術「游離腓骨移植手術」
  • 微公益助學關愛睏境兒童 中山體彩「愛心書屋」揭牌
    愛心書屋共計2千多冊書籍。中山體彩供圖   信息時報訊 (記者 胡昌偉 通訊員 中山體彩) 日前,2020年中山體彩「關愛睏境兒童 共建愛心書屋」微公益助學活動,在該市神灣鎮育才學校舉行,中山市體育彩票管理中心捐建的愛心書屋正式揭牌投入使用。
  • 鄭州市骨科醫院劉建惠:細微之處見真知
    在長期繁重的工作中,劉建惠靠對事業的追求和患者的關愛,鍛鍊成為一位有繡花姑娘的心靈手巧,更要有馬拉松運動員的體能和毅力的專家,她不僅有精湛技術、神醫妙手,還有一副鐵胃銅腸,一顆俠骨仁心,多數手術都要做3~4小時以上,甚至有些複雜的手術10多個小時也屬家常便飯,只要一上手術臺,她就會聚精會神地忘我工作。
  • 省臨床重點專科是這樣「煉」成的——記懷化市第一人民醫院骨科
    骨科部分醫護人員合影。懷化市第一人民醫院骨科成立於1970年,經50年幾代人的建設發展,現已成為集醫療、教學、科研為一體的特色專科,在湘桂黔渝接邊地區享有很高聲譽。開設創傷骨科、脊柱外科、關節外科、手外科、微創骨科等亞專科門診,提升患者的就診環境;實行骨科專家預約制,開展全時空門診,縮短就診等待時間;2017年開始在區域內籌備建設以懷化市第一人民醫院骨科為核心的骨科專科醫聯體,先後與28家醫院骨科籤訂了專科醫聯體協議,實行對口幫扶及雙向轉診;開設綠色搶救通道,縮短創傷急診患者就診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