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0年7月1日,「骨科愛心行」公益手術開幕以來,中山積水潭骨科醫院接收到了數名患者報名。今天該院完成了第一臺「骨科愛心行」中山地區公益手術。
馮女士是中山人,患有後天性膝外翻,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X」形腿,雖然才30多歲,但已忍受病痛20餘年。自初中時候開始馮女士就發現自己的雙腳不能併攏,膝關節是外翻狀態。20多年來,馮女士雙膝關節外翻逐漸加重,現在兩個腳之間距離已經快達到30cm,不僅步態不正常,走多了腿就累就疼,嚴重影響日常生活,很是困擾。
20多年來,馮女士花光了大部分的積蓄,去到各個地區尋訪醫生,但因為面臨手術的難度較大、醫療費用昂貴的壓力,馮女士二十多年來一直強忍病痛,無力去醫院診治。
一次偶然的機會,馮女士聽說了中山積水潭骨科醫院,當她知道醫院的醫生都是北京積水潭的骨科專家時,激動的流下了眼淚。此次手術恰逢該院舉行「骨科愛心行」公益手術的項目,不用花錢就能解決病痛,而且還是北京積水潭醫院的專家親自手術,馮女士毫不猶豫,果斷報名。經過政府資質審查及專家們評估,她很快通過評審併入院、完善術前檢查等一系列的評估之後,於今日進行手術。
為馮女士手術的是中山積水潭醫院執行院長姜旭和該院的骨科團隊,手術從上午九點到下午兩點,持續了6個小時,此次手術採取的截骨矯形鋼板內固定術式,從截骨位置、截骨角度等經過周密的術前設計,術中順利在畸形最大位置進行截骨,矯正位置後,鋼板固定,成功的矯正了馮女士右下肢外翻畸形。
馮女士對手術效果非常滿意,看到自己彎曲的腿變直了很是開心,說快恢復好了再來做另一側。
中山積水潭骨科醫院院「骨科愛心行」為大灣區患者行200例公益手術項目,緊緊圍繞「健康中國」戰略,堅持以人民健康為中心,彰顯了政府對保護人民健康的責任擔當,充分發揮紅十字會作為黨和政府在人道領域聯繫群眾的橋梁和紐帶作用,同時履行公立醫療機構的公益性職能,同時充分發揮中山積水潭骨科醫院的技術優勢。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張翔宇 通訊員:趙文潔(圖片由通訊員提供)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曾煥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