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松江區出現三位名人,都是明朝的大臣,看看你認識幾位!

2020-12-14 走進歷史看風流人物

#上海松江#松江區位於上海市西南部,歷史文化長遠,有著"上海之根" 的稱呼。區境南北長約24千米,東西寬約25千米。總面積605.64平方千米,屬北亞熱帶季風氣候,溫和溼潤,四季分明。

松江區古代曾是織染工業的中心,經濟發達,現存古蹟也較多,其中松江唐經幢、興聖教寺塔(方塔)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境內的佘山上還有始建於清的天主教佘山進教之佑聖母大殿和佘山天文臺。今天小編主要給大家介紹幾位松江區古代史上的名人。

徐階

人物簡介:徐階生於1503年10月20日,卒於1583年6月7日,字子升,號少湖,一號存齋,系松江府華亭縣(今上海市松江區)人,是明代的名臣,嘉靖後期至隆慶初年內閣首輔。

人物經歷:嘉靖四十一年,徐階繼任首輔之後,大力革除嚴嵩弊政,十分注重選拔,他十分愛惜人才,大力營救因上疏指責皇帝過失而被定死罪的戶部主事海瑞。他還十分勤政,凡是皇上交給的任務,即使一夜不睡,也要準時完成,因此他更得嘉靖的賞識。

人物著作:徐階著有《世經堂集》、《少湖文集》等。

董其昌

人物簡介:董其昌生於1555年2月10日,卒於1636年10月26日,字玄宰,號思白,別號香光居士,松江華亭(今上海市)人。是明朝後期大臣,書畫家。

人物影響:董其昌擅畫山水,筆致清秀中和,恬靜疏曠;用墨明潔雋朗,溫敦淡蕩;青綠設色,古樸典雅。為"華亭畫派"傑出代表,兼有"顏骨趙姿"之美。其畫及畫論對明末清初畫壇影響甚大。書法出入晉唐,自成一格,能詩文。

人物作品:存世作品有《巖居圖》《白居易琵琶行》《草書詩冊》《煙江疊嶂圖跋》等。 著有《畫禪室隨筆》《容臺文集》(刻帖)等。

唐文獻

人物簡介:唐文獻生於1549年,卒於1605年,字元徵,號抑所,直隸華亭人,是明萬曆十四年(1586)的狀元。

人物著作:著有《佔星堂集》十五卷,《四庫總目》。

今天的介紹就到這裡啦,感謝大家支持觀看

儀式上素材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河南南陽近現代這四位名人,看看你認識哪幾位?
    南陽是河南省轄地級市,古稱宛,別名玉都、藥都。南陽因地處伏牛山以南,漢水以北而得名,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為楚漢文化的發源地,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核心水源地和渠首所在地。南陽的天然鹼、藍石棉等,儲量位居全國之冠,曾榮獲中國優秀旅遊城市、中國月季之鄉、曲藝之鄉等稱號。
  • 江西南昌古代這四位名人,看看你認識哪幾位?
    今天小編就帶大家看看江西南昌的一些古代名人吧!江西南昌古代這四位名人,看看你認識哪幾位?一,晏幾道晏幾道(1030年-1106年),字叔原,號小山,是撫州臨川文港鄉(今屬南昌進賢縣)人,北宋詞人。晏幾道是北宋詞人晏殊第七個兒子,並不像晏殊在政治上有很高的地位,他只作過一些小官。
  • 泰州近代史上這三位著名人物,都是大藝術家,看看你認識幾位?
    接下來就給大家介紹幾位泰州的歷史名人。梅巧玲梅巧玲生於1842年,卒於1882,原名芳,正名芳普,字筱波,一字雪芬,號慧仙,別號蕉園居士,自號梅道人,乳名阿昭,寓所名"景和堂",又稱景和堂主人,綽號胖巧玲。祖籍江蘇泰州鳳凰墩鮑家壩。
  • 歷史上根本不存在的4位人物,最後一位家喻戶曉,你認識幾位?
    小說的起源比較早,出現於明清時期,小說中對很多故事大多都做了誇張的處理,虛構的人物更是數不勝數,所以小說更受廣大讀者的熱捧。如今,讀者對很多歷史人物也是變得難以分辨真假。 今天我帶著大家一起來盤點一下歷史上並不存在,但一直家喻戶曉的四位歷史人物。
  • 明朝內憂外患之際,崇禎一天處決了36位大臣,他為何這麼做?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當朝皇帝應該要以先帝為榜樣,因為先帝在位期間通宵熬夜,只是為了治理好政治,讓天下百姓能夠過得更加幸福一些,要把百姓的憂愁當成自己的憂愁。在公元前3000年之前,我國就已經有了三皇五帝。然後到了公元前221年,秦始皇認為自己的功勞比三皇五帝還要高,所以就將三皇五帝放在一起,得到了一個統稱,也就是皇帝。
  • 歷史名人年輕時候的照片,看看你認識幾位?
    歷史名人年輕時候的照片,海明威歷史書上滄桑的大叔,年輕的時候顏值爆表。 馬克斯·普朗克 小編表示這是實驗做多了,髮際線都變了嗎?歷史上的名人還有很多,但是還長得這麼帥氣的,實在讓人羨慕嫉妒啊!
  • 七位「黃」姓女星,個個美豔動人,你認識幾位,最喜歡的又是誰呢
    七位「黃」姓女星,個個美豔動人,你認識幾位,最喜歡的又是誰呢?一,黃聖依!黃聖依,1983年2月11日出生於上海徐匯區,中國內地女演員、歌手、出品人、商人。二,黃奕!黃奕,1977年9月13日出生於中國上海,中國大陸女演員、導演、製作人,畢業於上海東方文化學院影劇科。黃奕有一種與生俱來的尊貴氣質,高貴優雅,給人一種清新脫俗的感覺;其表演非常自然和生活化;她擁有一種輝煌的漂亮,讓人無法不讚嘆,不由自主地就被黃奕吸引!三,黃翠如!
  • 大臣請求釋放胤礽,康熙大怒,直言:明朝滅亡,和你家有關!
    這份奏摺是由御史陶彝、任坪、範長發、鄒圖雲、陳嘉猷等12位大臣聯名上奏的,奏摺的內容是:請求康熙釋放廢太子胤礽。康熙一怒之下,將奏摺扔在地上,吩咐宦官:「把王掞給朕叫來!」需要說明的是,當年,王掞已經76歲,垂垂老矣。12位聯名上奏的大臣中,並沒有王掞,康熙為何要遷怒王掞呢?因為康熙認為,王掞是這件事的始作俑者。
  • 《OVERLOAD》第二季中剛開始時出現的這幾位,你認識幾個?
    今天為大家帶來的是《OVERLOAD》第二季第一集的開場片段中出現的幾位到底都是誰呢?,你認識幾個?一起來看看吧!《OVERLOAD》作品背景已經在往期介紹過很多次了,就不再多做介紹了,直接進入今天的正題:第二季第一集出現的這幾位都是誰?
  • 明朝第九位皇帝,因大臣一句話,終身未選妃,史學家:真是好皇帝
    歷史上最專情的的皇帝當屬明孝宗朱佑樘,別的皇帝都是三宮六院,而他一生只立一個張皇后,無其他嬪妃,也沒有寵幸過宮女,這實屬罕見。不過,當初明孝宗並非一開始就是這麼想的,按照祖制是必須要充實後宮的,他也曾動過選妃的念頭。
  • 明朝很多大臣都招募夷丁,並且很多夷丁,也成為了明軍的高級軍官
    明朝很多大臣都招募夷丁,並且很多夷丁,也成為了明軍的高級軍官明中後期的主力已經是營兵了,倭寇禍害東南沿海衛所軍已經糜爛了,要不然戚繼光為何募兵?在這個時期營兵開始走向歷史的舞臺,而且發揮了很強的作用。自從倭寇之亂後,明朝的營兵制一直在改良,哪怕至明末時營兵之仍在不斷的完善中。許多人沒注意明亡的主因,過分強調名將和家丁的作用,這是本末倒置的。其次,明朝前期也有大量韃官,也就是蒙古、女真軍官和士兵。沒有兀良哈三衛的蒙古人支持,朱棣就打不贏靖難之役。
  • 明朝的廷杖,為什麼靠打屁股,就能把大臣打死
    廷杖,始於東漢,但"出道"卻是在明朝。 最初,廷杖的主要目的不是打屁股,而是"打臉"…… 打的時候,讓大臣穿著厚厚的底衣,用棍子招呼他們的屁股,把他們打疼、打醒。告訴他們天下是老朱家的,別沒事兒老想著跟皇帝掰扯,也不要老想著恢復大宋的好待遇。
  • 來了上海怎麼玩?快看看市民遊記和這百條微遊線路
    上海朗誦藝術節作為上海市民文化節系列活動之一,是松江區精心打造的富有文化創意的品牌項目,已成功舉辦十三屆。今年的朗誦藝術節與市民相約雲端,活動以「遊上海、看發展、講故事」為主題,展現上海新發展,展示海派文化、紅色文化和江南文化的魅力。
  • 明朝歷史上三位藩王承繼大統,有的勵精圖治,有的含恨千古
    中後期許多皇帝不上朝,可國家機器依舊正常運轉;明代的歷史上,細心的朋友可能會發現有三位是藩王承繼大統。有的勵精圖治,也有的含恨千古。分別是永樂,嘉靖,崇禎。他們三人所做的歷史貢獻都不一樣,後代的評價也不相同。
  • 明朝16位皇帝,為什麼北京皇陵卻叫做十三陵?剩下三個去了哪裡
    不過,不少細心的朋友可能發現了一個問題,明朝自明太祖朱元璋算起,一共有16位皇帝,但為何明皇陵卻是「十三陵」呢?剩下的三位又在哪呢?這三位沒有葬入北京十三陵的皇帝,分別是開國皇帝朱元璋、建文帝朱允炆,以及明代宗朱祁鈺。
  • 明朝最悲苦的皇帝,父親不待見,淪為皇帝與大臣博弈的工具
    要說明朝的皇帝啊,每一個都能成為一段傳奇,那些錯綜複雜的權力鬥爭,風雲詭變的局勢,為這些帝王增添了些許的「傳奇」色彩。今天我們要說的這位大明皇帝,可以說是大明最為悲苦的皇帝,出身不高;父親不待見;淪為皇帝與大臣政治博弈的工具;苦熬三十多年終登帝位,在位二十九天卻暴斃於紅丸;兩個兒子不爭氣,最終大明亡了。他就是明光宗朱常洛(年號泰昌)。
  • 明朝16位皇帝簡介
    早起被封為燕王,洪武三十一年十二月,為了提防朱棣造反,建文帝朱允炆派工部侍郎張昺為北平布政使,都指揮使謝貴、張信為北平都指揮使。隨後又命都督宋忠屯兵駐開平,並調走北平原屬燕王管轄的軍隊。後發動靖難之役,起兵攻打建文帝 。1402年在南京登基,改元永樂。 朱棣在位期間改革機構,設貴州承宣布政使司,鞏固了南北邊防,維護了中國版圖的完整。
  • 明朝有十六位皇帝,為何卻皇陵卻叫做明十三陵?有三人不在裡面?
    明朝的十三座陵墓到了現代社會後,還成為了著名的旅遊景點,那為什麼明朝明明有十六位皇帝,卻只有十三位皇帝,能夠被安葬在皇陵中,剩餘那三位皇帝是因為什麼原因,導致沒有葬入皇陵之中呢?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主要是因為明朝政治中心遷移的問題。
  • 清朝時期的幾位名人
    范文程:明朝的秀才,在1618年努爾哈赤攻破撫順後,入了清朝。在之後的歲月裡,參與伐明朝的策略、策反明朝官員、進攻朝鮮、撫定蒙古、國家制度的建設等。成為清朝重要的開國功臣、在康熙五年病死,康熙皇帝親筆書寫「元輔高風」四個字。
  • 明朝最嚴重朝廷鬥毆事件,大臣當皇帝面打死一人,事後沒有被追究
    明代宗朱祁鈺我們都知道,皇帝是九五之尊,沒有人敢在皇帝面前放肆,可明朝不但有人敢這麼幹,還把皇帝嚇了一跳。但在明朝皇帝面前這些都不是事兒,明代鍵盤俠罵皇帝,皇帝不但不能殺他,還要認真地把那封罵書看完。關於這事我還寫了另一個文章,感興趣的朋友們可以去看看:王大奸人實在是禍國殃民,導致皇帝被抓走,現在還沒回來,是生是死都不知道,還把國家積累的本錢(主要是三大營)賠光了。王大奸人小人得志,仗著英宗寵信他,把朝中大臣當狗一樣使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