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中提到:先帝宵衣久,憂勤為萬方。這句話的意思是說,當朝皇帝應該要以先帝為榜樣,因為先帝在位期間通宵熬夜,只是為了治理好政治,讓天下百姓能夠過得更加幸福一些,要把百姓的憂愁當成自己的憂愁。
在公元前3000年之前,我國就已經有了三皇五帝。然後到了公元前221年,秦始皇認為自己的功勞比三皇五帝還要高,所以就將三皇五帝放在一起,得到了一個統稱,也就是皇帝。成為了2000多年來,封建王朝最高統治者的代稱。直到1912年,封建帝制已經退出了歷史舞臺,存在於我國歷史中2000年之久。
有一位皇帝的名氣也比較高,就是崇禎皇帝,他屬於明朝後期的一位統治者。而在崇禎皇帝在位期間,明朝正處於內憂外患之際。但是崇禎皇帝卻做出了一項令人驚訝的舉動,一天內處死了36個大臣,要問其中背後的原因,只是因為這三十六個大臣統一害死了一個人,崇禎皇帝才不得而為之!
崇禎的皇帝名字叫做朱由儉,而崇禎是大明王朝的最後一個年號。朱由儉公元1628年登基,在公元1644年選擇自殺。按照道理說,一位皇帝不能無緣無故地去殺大臣,就連是朱元璋在開國之後以藍玉為核心的殺臣案,直到現在還是後人心中一段不堪的回憶。
而崇禎皇帝和朱元璋還並不是一個等級的皇帝,因為朱元璋屬於自己打江山和守江山的皇帝,是由社會最底層,慢慢走向農民起義軍的首領,再走向將軍,最後成為了中央集權的統領者。大明王朝就是由朱元璋所統一下來的政權。崇禎皇帝只需要在守江山和打江山當中,負責守好江山就可以了。
如果拿成績來說話,朱由儉還成為了大明王朝的最後一任君王,看上去和朱元璋根本不是一個檔次上。朱元璋發動了藍玉案,都遭人詬病了,崇禎皇帝一天殺三十六位大臣,怎麼可能不招後人批評呢?這一背後的原因,首先要提到崇禎皇帝統治大明王朝時期內的國情。由於大明王朝中後期處於內憂外患,同時又加上了很多天災人禍,導致大明王朝已經慢慢走向了衰落階段。
而眾多政權影響到了大明王朝的中央集權,其中代表清軍方面的多爾袞,就是最大的威脅力量。而多爾袞又善於帶兵打仗,帶著幾萬鐵騎一路南下,作為大明王朝的帝王,崇禎皇帝自然是想要保住祖宗的江山。這時候就想派出一員大將能夠與多爾袞抗衡,可是放眼望去,似乎只有一位大將軍可以與之媲美,那就是盧象升。
《明史中》就直接記載,由於崇禎皇帝派出去的一支軍隊又一支軍隊。全部被打的落敗而逃,之後崇禎皇帝心裡又著急又很生氣,這時候氣不打一處來便走了極端的路子。在崇禎十二年終於痛殺殺手,其中有孫茂林等一些文武大臣,全部被斬殺,人數達到三十六人。而這一些大臣都是與多爾袞對抗過的人,只不過都失敗了。
那麼盧象生到底是誰呢?盧象升出生於公元1600年,其實盧象生和朱由檢的政治目的幾近相同,兩個人對於國家的危機情況也了如指掌,也希望通過自己的力量,能夠挽回大明王朝和平的局勢,恢復朱元璋當年的盛世局面。只不過明後期的政治景象,已經變得像一個大染缸,盧象升心有餘而力不足。
公元1622年,盧象升考中進士。從這一資料當中可以看出,盧象升並不是最開始就是一名武將,最後不得不才棄筆從戎,其實有點辛棄疾的味道。公元1633年,盧象升就因為參加鎮壓起義軍而獲得了表彰,這是盧象升第1次在軍事方面凸顯自己的才能,後來就被明朝政府提升到了右副都御史,又擔任明朝各個地方的巡撫,其中包括一些文職和軍務方面的工作。
但是這時候大家也會發現,盧象升竟然可以在朝廷中大放光彩。但是中國人又比較忌諱樹大招風。也就是說,盧象升在官場中走得越順暢,其他的官員自然越不願意看到盧象升過得這麼好。於是,朝中百官就開始擠壓盧象升。
公元1634年,盧象升帶兵擊潰了一支農民軍,這支農民起義軍的首領叫做張獻忠,也是一支作戰能力超強的武裝部隊。盧象升鎮壓了這一支農民起義軍,可見盧象升在背後受敵,同時又要上戰場的局勢下,還能夠創造出這樣的成績,其實是非常難得的事情。
公元1635年,盧象升又帶兵擊潰了李自成的農民起義軍。1638年,盧象升擔任了兵部尚書,甚至被崇禎皇帝委以重任,想要用盧象升的軍事力量去抵抗清軍。但明後期太監的權力比較高,而在明後期有一位太監手中的權勢也比較大。
這位太監的名字叫做高起潛,設計陷害盧象升,很快就將其給拉下了馬,革去了尚書的職務,只能在1638年之後擔任侍郎視事。1639年,盧象升就是在這一年去世的。盧象升被敵軍包圍,原本可以通過高起潛手中的軍隊勢力,獲得一次突圍的機會。
但是高起潛卻做出了一個決定,令崇禎皇帝也驚掉了下巴,那就是擁兵不救。最後盧象升在這樣絕望的境地中戰死沙場,從盧象升的局勢當中,大家可以看出這個人的命運,其實和明朝後期中央集權制度的走向,有著很大的相似度。盧象升最後是死在內憂外患的局勢下,而明朝的政權其實也是在這樣的環境中走向滅亡的。
崇禎皇帝最後在調查了盧象升的故事之後,當時也走向了最絕望的境地,甚至連精神上的朋友也慘遭殺害,這對於一個帝王而言也是一種心理上的打擊。他不僅僅只是想要維護祖宗的中央集權制度,同時也是對自己心有餘而力不足的一種惋惜。
今天給大家推薦一套叫《明朝那些事兒》的書,作為經常讀歷史寫歷史的我來說,每天晚上睡前都會讀半個小時,原因無他,相比其他枯燥無味的歷史書籍。這本書非常有意思,裡面介紹了明朝各朝各代的故事,當然也不是枯燥無味,而是非常形象生動地描述。目前正在搞活動,原價199元,現在小編申請了最低價僅需128元,真的非常便宜,絕對良心推薦。點擊上面連結可以直接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