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博社:美國石油「大艦隊」將前往亞洲

2020-12-18 科技生活快報

據彭博社報導,將有20艘裝載在美國開採的石油的油輪去往亞洲國家,這將增加美國在11月份對該地區的美國石油供應量。

多家公司租用船隻,以運送12月份在墨西哥灣沿岸開採的原油。這些船大多都是能運送達200萬桶原油的超級油輪。租船的公司中包括中國國際石油化工聯合有限責任公司(UNIPEC)。韓國和新加坡也將被供應美國石油。對亞太地區的石油供應量超過2670萬桶。

彭博社解釋稱,之所以對亞洲有這麼大的石油供應量,是因為在新冠病毒危機後,亞洲經濟的恢復速度比其他地區快。儘管由於病毒大流行,石油減產,但在10月份,中國已從使用儲備原油轉為進口新批次的石油。據路透社報導,中國的石油進口量為4256萬噸,國內開採量為1641萬噸,合計5897萬噸,或者為每天進口1389萬桶。彭博社稱,在這樣的背景下,煉油量已經達到了創紀錄的水平。

相關焦點

  • 沙特減少亞洲石油出口後,一個超級艦隊正在前往亞洲
    在冠狀病毒削減能源需求並引發石油工業數十年來最嚴重的危機之後,歐佩克最大的成員國沙特正在想盡一切辦法讓石油市復甦,這也讓沙特石油供應量降至18年來的最低水平。由於供應量減少,沙烏地阿拉伯將在6月削減向亞洲市場的石油運輸量,同時削減對歐洲和美國的出口。沙特出口的減少在一定程度上有益於支撐全球油價,間接讓處在崩潰邊緣的美國頁巖油有了得以喘息之機。川普自信地表示:「本周原油價格因沙特供應減少而上漲。
  • 美國第六艦隊,為何能隨時卡歐盟的脖子?
    美國第六艦隊,負責大西洋東岸和印度洋西南部,包括歐洲和非洲大部分地區,總部在地中海。 作為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美國號稱在全球「任何一寸土地都擁有利益」,更不用說意義重大的歐洲、亞洲和非洲了。美國曾經和蘇聯進行數十年的冷戰,當時美國控制著西歐,蘇聯解體後,大量東歐國家倒向美國,可以說美國基本控制了除了俄羅斯等少數國家之外的歐洲。美國對歐洲的態度比較複雜,有人認為歐洲之於美國:「有用時是親兄弟,替美國擋子彈,需要宰割時就是大肥羊。」
  • 伊朗最大王牌,手握美國生命線,幾架老爺機便能打翻第五艦隊
    這是因為伊朗手上擁有一張最大的王牌,即荷姆茲海峽,這座海峽看上去或許沒有太大威脅性,但要知道在這座海峽的下面,埋藏著巨大的石油資源,整個阿拉伯世界將近一半的石油都出產於荷姆茲海峽東西兩岸,一旦這裡遭到了伊朗海軍的封鎖,那麼將會給世界經濟帶來極大的震動。對於美國來說,或許這座海峽的封鎖無法影響到他的生意,畢竟他們最近才和阿曼籤訂的租借條約,可以突破包圍。
  • 美軍重建第一艦隊,基地或在澳大利亞!三艦隊齊聚,徹底包圍亞洲
    作者:虹攝庫爾斯克 據美媒消息,近日,美國海軍部長肯尼思·布雷斯韋特在美國國會參議院聽證會上表示,將重建早在1973年就撤銷的美國海軍第一艦隊,主要部署在新加坡或澳大利亞以北海域,使其能夠以銜接部署在日本的美國海軍第七艦隊和部署在中東地區的美國海軍第五艦隊。
  • 美國大選結果對石油行業的走勢影響
    2017年3月,川普就任總統不久,薩勒曼王儲當時還是副王儲,就前往華盛頓拜碼頭,與庫什納「相見恨晚」,建立了密切的關係。川普投桃報李,上任後首次出訪就是前往利雅得訪問,而不是按慣例去鄰國加拿大或者墨西哥,庫什納的大力推動功不可沒。當然,精明的商人總統川普收穫滿滿,他為美國籤下了合同總額達1100億美元的軍火銷售大單。
  • 獨家:美國重建第一艦隊無法遏制中國崛起
    前言美國海軍研究協會網站(USNI)11月18日報導,美海軍部長Kenneth Braithwaite表示,他將在印度洋和太平洋鄰近地區重建第一艦隊,重點是全面加深印太地區盟國之間的軍事聯繫,以達到遏制中國崛起的目的。遏制而不是合作,美國海軍第一艦隊能夠遏制中國崛起麼?
  • 美欲重建第一艦隊,確保三艦隊全面包圍亞洲,不給對手突圍機會!
    美欲重建第一艦隊,三艦隊全面包圍亞洲,不給對手突圍機會!美國軍事時報12月15日消息,美國海軍部長肯尼思·布雷斯韋特對外指出,美軍準備重建早在1973年就撤銷的美國海軍第一艦隊,進而與現在的第七艦隊和第五艦隊一起,實現三艦隊合圍亞洲的目標。
  • 甲午戰爭前,北洋艦隊號稱「亞洲最強艦隊」!真的是這樣嗎?
    在恭親王的支持下,在李鴻章的積極推動下,終於建成了近代中國的海軍——北洋艦隊。當時,北洋艦隊的紙面實力不容小覷,號稱「亞洲第一、世界第六」,僅排在英國、法國、俄國、德國和美國之後。作為落後中國走向近代化的一個重要標誌,也作為洋務運動在軍事領域的重要標誌,北洋艦隊的意義和影響可謂深遠,而且遠遠超出了軍事的範疇。
  • 韓國船隻被伊朗扣押,軍艦前往荷姆茲海峽,美國第五艦隊已出動
    這件事馬上引起了韓國方面的重視,如今大批軍艦已經前往荷姆茲海峽,美國海軍第五艦隊也已做出了快速反應。 由於事態突然,韓國為了對伊朗施加壓力,派遣韓國海軍清海部隊「忠武公李舜臣」級驅逐艦「崔瑩」號軍艦前往救援。
  • 4艘準航母滿編艦載機,或將成為亞洲最強艦隊,146架五代機已上馬
    最近一段時間,關於亞洲最強航母艦隊即將組建而成的消息,被傳得沸沸揚揚,它還沒有正式亮相,就已經被人們默認為亞洲最強的艦隊,只有四艘準航母成為參與主力,而其中本應該位於航母上的諸多戰機,更是絲毫不見蹤影,樂觀估計這個亞洲最強的艦隊要等到三年後才可以正式組建成功,究竟是因為什麼原因才導致了這個艦隊
  • 沙特拋569億美債後,擬發行人民幣債券,或加速大手筆甩開石油美元
    油價不再對國家預算產生「關鍵」影響,並承諾明年的碳氫化合物收入將佔預算的三分之一左右。分析認為,作為全球主要產油國俄羅斯對石油收入依賴減弱的預判,或正在成為全球石油經濟的一大趨勢。這樣一來,沙特等主要產油國的收入或也將面臨銳減。事情的另一個進展是,隨著沙特10月份減量出口的原油最終抵達美國港口,美國煉油廠接收的沙特原油量降至1985年以來最低水平。
  • 美國海軍有幾個艦隊、編制,實力多強
    美國海軍24日宣布,將重建美國第四艦隊,負責美國海軍在加勒比和拉丁美洲地區的行動。海軍官員當天說,從今年7月1日起,所有從美國大西洋和太平洋艦隊調往加勒比和拉丁美洲地區的海軍船隻將由第四艦隊承擔操作責任。現任海軍特種戰爭司令部司令克南將指揮這支艦隊。
  • 美國第二艦隊重出江湖
    不過近日,美國海軍作戰部長約翰·理察森宣布將重新恢復海軍第二艦隊的建制,並表示這一計劃已經得到美國海軍部長斯潘塞的同意,擬於今年7月1日正式實施,艦隊總部設在美國東海岸重要軍事基地諾福克軍港。  根據目前公布的信息,美軍初期將委派11名軍官和4名士兵組成艦隊司令部,隨後逐步擴充到85名軍官和164名士兵。雖然艦隊司令官級別以及艦艇組成並未公布,但有消息稱,美國第六艦隊指揮官、海軍中將格雷迪將成為第二艦隊的最高指揮官,而巡弋區域多在大西洋的「杜魯門」號核動力航空母艦戰鬥群,很可能轉入第二艦隊行列。
  • 彭博社:中國已經證明,世界多麼需要中國
    彭博社就此刊文,稱在美國、日本和德國經濟復甦疲軟之際,「中國已經證明,世界多麼需要中國。」 彭博社報導截圖 12月15日(格林尼治標準時間),彭博社亞洲經濟專欄作家丹尼爾·莫斯(Daniel Moss)發表了一篇題為「中國已經證明
  • 第七艦隊實力超90%國家,為何美軍還要造一支亞太艦隊?
    此前,美軍已經將第七艦隊派往亞太地區,近一段時間,美軍企圖在該地區再次增添一支新的艦隊,以此增強他們的威懾力。光從帳面數據上看,美軍的第七艦隊實力已經超越了世界上90%的國家海軍,而根據美軍的想法,未來還要將一支實力與第七艦隊實力相近的艦隊部署在擁擠的亞太地區,為何美國人還要打造一支亞太艦隊?
  • 亞洲小北約成型!五角大樓在新加坡重建第一艦隊,馬六甲海峽危矣
    據美媒USNI新聞11月17日報導,在當天舉行的美國海軍潛艇聯盟年度研討會上,美國海軍部長肯尼思布雷斯韋特公開呼籲,美軍應該在印太地區重建第一艦隊,保證美國能夠更加全面地應對來自該地區的海上挑戰。布雷斯韋特說:「我們計劃建立一支新的海軍艦隊,該艦隊將被部署在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間的十字路口,這能使我們真正在印太地區留下足跡。」他強調:「我們不應完全依賴部署在日本的第七艦隊,我們有必要尋找其它盟友或夥伴的支持,比如印度和新加坡,這在我們被捲入戰爭時是非常關鍵的。」
  • 美國海軍將重建大西洋艦隊確保美國東海岸安全
    據美國《海軍時報》12月3日報導,美國海軍部長肯尼思·布雷思韋特近日表示,隨世界地緣政治的變化,美軍將重建大西洋艦隊。美國媒體稱,這是美國海軍領導者對俄羅斯艦隊在美國東海岸地區行動日益活躍的情況所做出的回應。
  • 20艘美油輪火速趕往亞洲,中國或將越過美國,成世界最大煉油國
    20艘來自美國的超級油輪火速朝著亞洲前進,根據相關預測來看,中國非常有可能會越過美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一個煉油國,這種情況就讓不少人都各有想法。0320艘美油輪火速趕往亞洲根據相關消息顯示,就在這個月月初的時候,美國就派出了20艘超級油輪載滿石油火速趕往亞洲
  • 【白宮發言人稱美國人將接種川普疫苗】據彭博社報導,白宮再次將...
    2020-12-03 18:12:14來源:FX168 【白宮發言人稱美國人將接種川普疫苗】據彭博社報導,白宮再次將新冠疫苗研發的功勞歸為己有,川普的新聞秘書凱莉·麥克納尼3日將即將使用的新冠疫苗稱為「川普疫苗」。
  • 日本要打造「亞洲最強航母艦隊」,到底要做什麼?
    二戰日本作為戰敗國,但是規定只能夠發展防衛性武器,而且對於日本的武器打擊範圍都是做了規定的,日本在美國的長期監管下一直比較守規矩,但是日本「軍國主義勢力」一直沒有消失,反而在日本國內發展壯大,再加上美國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日本的膽子也就越來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