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話水平測試實施綱要》中輕聲是這樣定義的:「輕聲是一種特殊的變調現象。由於它長期處於口語輕讀音節的地位,失去了原有聲調的調值,又重新構成自身特有的音高形式,聽感上顯得輕短模糊。普通話的輕聲都是從陰平、陽平、上聲、去聲四個聲調變化而來。」
關於輕聲詞的分類,沒有統一的說話,但大致可以分為兩種,一類是有規則的輕聲詞,如助詞、方位詞、趨向動詞、詞尾等,例如:子(桌子),去(上去),的(你的),啊(好啊)。另一類是沒有規則的輕聲詞,數量較多,是學習普通話的難點。
上世紀五十年代,徐世榮就從輕重音的角度分析詞重音的作用,認為輕聲(或重音)可以辨別詞性、區別詞義與區分詞和詞組。下面分別舉例說明。
讀輕聲後,詞性發生變化
(1)名詞變為動詞
活動huó dòng(名詞) 舉行活動
活動huó dong(動詞) 你要經常活動才行。
(2)動詞變為名詞
花費 huā fèi(動詞) 你花費了多少力氣來搬這個箱子?
花費 huā fei(名詞) 這個月在飲食上的花費是多少?
(3)形容詞變讀輕聲後成為名詞
對頭 duì tóu(形容詞) 這件事,他做得很對頭。
對頭 duì tou(名詞) 死對頭
(4)名詞變讀輕聲後成形容詞
風光 fēng guāng (名詞) 這裡的風光真美!
風光 fēng guang (形容詞) 你可真風光啊!
讀輕聲後,詞義發生變化
孫子sūn zǐ (名詞) 孫子兵法
孫子sūn zi (名詞) 他的孫子今年5歲了。
另外,還有一些輕聲詞,不僅詞義發生變化,它的詞性也發生了變化。又如:
大意 dà yì(名詞) 文章的大意
大意 dà yi(形容詞) 他有點大意了。
區別詞和詞組
變讀輕聲可以改變語素的組合性質,當後面一個語素輕讀時,詞素中間不能有停頓,這時它是一個詞,當後一個語素不能輕讀時,中間可略有停頓,這時它往往是一個詞組。如:
東西dōng xī(詞組) 東西南北
東西dōng xi(名詞) 買東西
區別結構
打死(sǐ)人——「打」與「死人」構成動賓關係
打死(si)人——「打死」與「人」構成動賓關係
想起來(qǐ)——「想」與「起來」構成動賓關係
想起來(qi)——「想」與「起來」構成動補關係
以上便是輕聲的主要作用。由此可見,輕聲詞在我們的日常交流中有著重要意義,不能將輕聲詞與非輕聲詞隨意混淆,以免鬧出笑話。
參考文獻:
[1]施仲謀. 輕聲詞和輕聲詞教學[C]. //第七屆國際漢語教學討論會論文選. 2002.
[2]徐世榮.普通話語音講話[M].北京:文字改革出版社,1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