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總有些人說普通話時發音不準,這可能和方言的影響有關,其中有一部分人可能存在輕聲音節發不準的情況。在之前的文章中,我們從音長、音強、音色和音高等方面介紹了輕聲的聲學性質,今天就來告訴大家如何發準拼音中的「輕聲」。
聽障兒童的輕聲問題
輕聲在不同聲調後面的輕聲表現不同,聽障兒童對輕聲存在感知問題。對於助詞、方位詞、趨向動詞、詞尾等有規律的輕聲詞,如:子(桌子),頭(石頭)等,聽障兒童的發音相對較好;對於那些沒有規則的輕聲詞語,除了部分聽力損失程度較輕及補償較好的兒童能正確發音,其餘在沒有提示之下也較難正確發出輕聲,聽障兒童容易把輕聲字詞讀成原聲掉或是平調,或出現替代的情況。
如何發準輕聲
(1)從輕聲音長的實驗結論來看:輕聲詞比正常音節短。我們髮帶有輕聲的詞語時,可以把前面的音節發得相對響一點、長一點,佔到整個詞語發音時間的五分之三,這樣,後一個音節就容易讀得輕短了,輕聲就明顯了。
在練習時可以選擇那些有辨義功能的輕聲詞,用這些輕聲音節的音長與非輕聲音節的音長作對比,來感知輕聲音長的縮短。例如:
報仇(chóu)——報·酬(chou)
包含(hán)——包·涵(han)
蓮子(zǐ)——簾·子(zi)
兄弟(dì)(哥和弟)——兄·弟(di)(弟弟)
買賣(mài)(買和賣)——買·賣(mai)(經商)
(2)從音高的實驗研究來看。輕聲的音高曲線取決於前一個音節。在陰平、陽平和去聲後的輕聲,均體現為去聲;上聲後的輕聲較為複雜,有平調、先平後降和先平後升等。我們在練習發輕聲詞時,可以讓其把陰平、陽平和去聲後面的輕聲詞統一發成去聲。下面的詞語中均有輕聲,可以把輕聲音節讀成去聲,來做一下對比。
獅子 舒服 師傅 機靈
桔子 餛飩 核桃 狐狸
卷子 鬧哄 漂亮 少爺
可以發現,這些輕聲音節在聽感上與去聲並無太大差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