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聲的變讀
普通話的每一個音節原本都有聲調。可是在一些詞或句子裡許多音節的聲調卻常常因為漢字的接觸和連續的緣故而被語流化解掉了,變讀成一種既輕又短的調子,這就是輕聲。輕聲在普通話裡出現的機率相當大,可以說是普通話的一個突出而又特有的現象。《現代漢語詞典》所列的輕聲字有2160多個,佔雙音節詞總數的6.6%以上。在文藝性作品中輕聲詞則更多了。輕聲是普通話四聲之外的一種特殊的調子,往往用於虛詞以及某些雙音節詞的第二個音,是聲調的由有到無的變讀。它主要由音強的大小決定,發音時用力小、音勢弱,調子既短弱又模糊,這一點與一般的聲調不同,一般意義上的聲調主要取決於音高。因此,輕聲尚不能算作一個獨立固定的調類,只是在連讀過程中按詞義、詞性、邏輯語氣的各種關係「弱化」發展而成的一種非確定性的調子。
輕聲具有音位作用。在語言表達中應與陰、陽、上、去四個聲調同等對待。在有些語句裡輕聲常常表現出語法功能和辨義作用。如:「我想起來了」和「把書都弄亂了」兩個句子,「起」和「都」字輕讀與重讀的意思大不一樣。有句廣告詞叫「藥材好,藥才好」,也可說明這個道理。
一、輕聲的變讀形式
決定輕聲的雖然主要看音強的大小,但倘若細緻辨析,跟在其他聲調後面的輕聲,似乎依稀也帶有一定的高低度。換句話說,輕聲音節的音高由前一個音節的聲調決定。物理實驗得到的結論是:上聲字後的輕聲音調最高,陽平、陰平之後次之,去聲字後的輕聲最低。《漢語拼音方案》規定,輕聲沒有固定的調值,可以不標調號。
(1)陰平後面的輕聲字讀半低調(2度)。如:
風頭 桌子 他們 巴掌 煙筒 姑娘 風箏 窗子 咋呼 閨女 勾搭 拉扯
(2)陽平後面的輕聲字讀中調(3度)。如:
合同 人物 茄子 笤帚 石頭 頭髮 胡琴 黃瓜 白菜 迷糊 盤算 咳嗽
(3)上聲後面的輕聲字讀半高調(4度)。如:
斧子 母親 打扮 軟和 捨得 口袋 痞子 躺著 笸籮 枕頭 火候 噁心
(4)去聲後面的輕聲字讀低調(1度)。如:
奔頭 顫悠 晃蕩 目的 霸道 鬧騰 特務 炮仗 認識 困難 動靜 樂和
這個規律可以這樣理解:前一個字的聲調起音較高的,輕聲字讀得低;起音較低的,輕聲字讀得高;聲調起點居中,輕聲字讀得不高也不低。
在三音節詞中,第二、三個音節如果都是輕讀的,最後一個音節則更輕些,高低度就更不明顯了。如:「拉下去」、「剩下的」等。
二、輕聲的作用
輕聲在普通話裡有時能夠辨別詞義,有時又能區分詞性。這一類的輕聲字大約佔全部輕聲字的5%左右。
(1)辨別詞義(箭頭右側帶點的字為輕聲)。
東西(指方向,東邊和西邊)東西(泛指各種具體或抽象的事物)
大意(文章、故事或話語的主要意思)大意(指不注意、疏忽了)
買賣(買方和賣方)買賣(專指生意)
兄弟(哥哥和弟弟)兄弟(專指弟弟)
孢子(某些低等動物或植物產生的具有繁殖或休眠作用的細胞,脫離母體後形成新的個體)包子(用面做皮兒,菜或肉做餡兒的蒸熟的主食)
告訴(向法院申告的行為程序)告訴(說給人聽,使人知道)
地方(各級行政區劃的統稱或指本地、當地)地方(特指某一區域)
利害(指利益與損害)厲害(指劇烈、兇猛或難以對付和忍受)
下水(指從陸岸進入水中)下水(指可食用的牲畜內臟,有時也專指肚dǔ子和腸子)
老娘(老母親)老娘(一些方言裡指外祖母)
蒼鷹(鷹的稱呼的一種)蒼蠅(一種傳播寄生蟲病的昆蟲)
(2)區分詞性(箭頭右側帶點的字為輕聲)。
報告(名詞)報告(動詞) 火燒(動詞)火燒(名詞)
地道(名詞)地道(形容詞)對頭(副詞)對頭(名詞)
言語(名詞)言語(動詞)自然(名詞)自然(形容詞)
世故(名詞)世故(形容詞)運氣(動詞)運氣(名詞)
三、輕聲的一般規律
輕聲不僅僅是一種語音的變化,大多數輕聲字事實上都同語彙、語法意義有關係。其變化規律大致如下:
(1)語氣詞變讀輕聲,如:
說吧 拿著呀 為什麼呢 快來啊 走哇 別急呀 加油幹哪 太早啦 還沒去吶
(2)助詞變讀輕聲,如:
紅的 誰的 幹得不錯 好好地 拼命地幹 仰著睡覺 寫完了 結束了
我讀過 他去過
(3)方位詞變讀輕聲,如:
桌子上 走廊裡 文章中 屋簷下
(4)趨向動詞變讀輕聲,如:
上來 下去 回來 出去 走回來 滾出去 拿下來 趕上去
(5)名詞詞綴「子」和「頭」及表複數的「們」變讀輕聲,如:
兔子 椅子 磚頭 骨頭 小辮子 爛木頭 同志們 小夥子們
(6)名詞、動詞重疊時,第二個音節變讀輕聲,如:
爺爺 奶奶 看看 走走 寫寫 嘗嘗 試試
(7)多數雙音節單純詞的後一個音節變讀輕聲,如:
蘿蔔 喇叭 囉嗦 伶俐 玫瑰 刺蝟
(8)某些量詞變讀輕聲,如:
三個 一些人 寫封信 借本書 喝杯茶
除了以上一般規律,還有一部分詞按北京人的口語習慣也應該輕讀。輕聲,是北京話的地方產品,南方人學說普通話,這個關口是必須要過的。掌握普通話「活」的語調變化,這部分輕聲詞會給以幫助。例如:
毛病 明白 棉花 腦袋 聰明 規矩 故事 新鮮 事情 麻煩 盼頭 跟頭 高粱
芝麻 答理 葫蘆 惦記 動彈 態度 清楚 厲害 滑稽 玻璃 考究 西瓜 核桃
叫喚 眼睛 耳朵 喜歡 巴掌 地方 早晨 風箏 嘮叨 心思 煙筒 客氣 扁擔
天氣 商量 頭髮 動靜 大夫 分量 亮堂 光溜 關係 應付 胳膊 忽悠 轉悠
四、輕重對立詞(右側帶點的字為輕聲)
拉車——拉扯 本市——本事 筆試——比試 站住——站住 不分——部分
要事——鑰匙 地下——地下 老子——老子 孫子——孫子 近來——進來
行禮——行李 盛夏——剩下 服氣——福氣 蓮子——帘子 面巾——麵筋
利害——厲害 來路——來路 河套——核桃 蛇頭——舌頭 人家——人家
包含——包涵 城市——程式 地理——地裡 記述——技術 團員——團圓
電子——墊子 酒菜——韭菜 馬頭——碼頭 東家——東家 地方——地方
龍頭——籠頭 飯前——飯錢 火燒——火燒 筆畫——比劃 漢字——漢子
利器——力氣 管住——管住
輕聲字雖然是普通話的一種特殊音變現象,但在具體運用時還是應當審慎一些,不可濫用。語言表達時的「吃字」現象,原因之一就是輕聲的使用多而不當。應當明確的一個原則是:不用輕讀也能說清楚的儘量不用或少用輕聲,像「流氓」、「支援」、「誇張」裡的末尾字還是不輕化為好;像在「起來,饑寒交迫的奴隸」這個句子裡,「來」字更不能隨意輕化處理。
克服「吃字」現象,第一,要弄清輕聲字原來的字音結構,原來的聲韻是什麼就是什麼。第二,慎用輕聲字,輕聲字少而精對普通話的味道並無太大影響,相反,輕聲太濫倒是會使人懷疑普通話的規範性和純潔性。第三,加強舌肌的力度,多做口部操練,爭取將每個輕聲音節發得清晰、利落、乾淨、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