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學一味中藥,杏仁!

2020-12-17 騰訊網

01

藥用部位

薔薇科植物山杏、西伯利亞杏、東北杏或杏的成熟種子。

02

別名

山杏仁、杏仁、杏核仁、杏子、木落子、杏梅仁。

03

植物形態

落葉喬木,高達10米,樹冠圓形,樹皮暗灰色,單葉互生,葉片寬卵形或近圓形,先端具短尖頭,基部圓形或近心形,邊緣具圓鈍鋸齒,具長柄。花單生頂端,先葉開放,幾無柄;核果心狀卵扁圓形,側面具淺凹槽,黃白色或黃紅色,成熟時不開裂;果核扁圓形,近平滑,腹縫中部具龍骨狀稜,兩側有扁平稜或淺溝。花期3~4月,果期4~6月。

04

產地分布

生於山坡、丘陵地,可耐瘦土。分布於河北、山西、陝西等地。

05

採收加工

夏季採收成熟果實,除去果肉及核殼,取出種子,曬乾。

06

藥材性狀

扁心形,長1~1.9釐米,寬0.8~1.5釐米,厚0.5~0.8釐米。表面黃棕色至深棕色,一端尖,另一端鈍圓,肥厚,左右不對稱。尖端一側有短線形種臍,圓端合點處向上具多數棕色脈紋。種皮薄,子葉2,乳白色,富油性。無臭,味苦。

07

性味歸經

性微溫,味苦。歸肺經、大腸經。

08

功效與作用

降氣、止咳平喘、潤腸通便。屬化痰止咳平喘藥下屬分類的止咳平喘藥。

09

臨床應用

用量4.5~9克,水煎服,生品入煎劑宜後下;或入丸、散。杏仁用時須打碎,杏仁霜入煎劑須布包。外用:適量,搗敷。用治咳嗽氣喘、胸滿痰多、血虛津枯、腸燥便秘。

10

藥理研究

保肝;止咳平喘;潤腸通便;抗腫瘤;抗炎和抗癌;抗突變;殺蛔蟲。毒性:苦杏仁苷被腸道微生物水解產生出較多的氫氰酸,可致死。

11

化學成分

含苦杏仁苷、脂肪油、苦杏仁酶、苦杏仁苷酶、櫻葉酶、雌酮、α-雌二醇、鏈甾醇、苦杏仁酶、膽固醇等成分。

12

使用禁忌

陰虛咳嗽及大便溏瀉者禁服,嬰兒慎服。內服不宜過量,以免中毒。劑量大時,輕者可出現頭暈乏力,吐瀉,腹痛,上腹部燒灼感,血壓升高,呼吸加快;嚴重者,呼吸明顯減慢而表淺,昏迷,並可有強直性、陣發性痙攣,瞳孔散大,血壓下降,最後因呼吸或循環衰竭而死亡。

13

配伍藥方

治小腸氣痛欲死者:苦杏仁、茴香各30克,蔥白15克(焙乾)。同為末,酒調,嚼胡桃肉咽下。(《衛生易簡方》)

治上氣喘急:桃仁、苦杏仁(並去雙仁皮尖,炒)各15克。上二味,細研,水調生面少許,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丸,生薑、蜜湯下,微利為度。(《聖濟總錄》雙人丸)

治氣喘促浮腫,小便澀:苦杏仁30克,去皮尖,熬研,和米煮粥極熟,空心吃二合。(《食醫心鏡》)

治咯血:苦杏仁四十粒研細,用黃蠟炒黃色,入青黛3克,捏作餅子,同時以柿子一枚破開,以餅置其中合定,溼紙包煨。研,水服。(《醫學入門》聖餅子)

治小兒久患咳嗽:苦杏仁45克(去皮,焙),茯苓30克,紫菀茸、皂角各15克(去皮、弦、核,蜜炙黃)。上末,每1.5克生蜜調入,薄荷湯泡開服。(《仁齋小兒方》杏仁膏)

相關焦點

  • 每日一味中藥:火麻仁
    中藥火麻仁是桑科草木植物大麻的成熟去殼種仁。中醫認為火麻仁有潤燥滑腸的功效與作用。別名:大麻仁,線麻子(代殼者)。來源產地:為桑科一年生草木植物大麻的成熟去殼的種仁。均為栽培。可用一味火麻仁,搗爛煮糊,加冰糖,煮成象芝麻糊一樣服用。也可配其他潤腸作用的藥物,如產後便秘配當歸、柏子仁,妊娠期便秘配瓜蔞仁、杏仁;陰虛者可加玉竹。如胃腸燥熱較甚,腹部脹滿而有便秘,單用火麻仁效力不夠,須配大黃、枳實等,方如麻子仁丸,此方也適用於有痔瘡而患便秘者,但老人和體虛者則不宜用。(2)用於滋陰補血。
  • 每天最少學一味中藥-葛根
    文章綜合執業藥師教材、中國藥典(2015年版)、《常用中藥真偽鑑別》及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會中藥材圖像資料庫等網絡資料!就這樣,孩子留在老人身邊,每天隨老人採藥。時間長了,通過老人講解,孩子認得很多草藥,尤其對一種色白肥大而堅實的草根印象最深,這草根能治發熱、口渴、拉肚等病。 後來,老人過世了,孩子也長大了。他用那種草根治好了不少病人。當人們問起草根的名字時,他不由想起老人的恩賜和自己的身世,隨口說:「葛根。」因為老人為葛家保住了他一條「根」。
  • 一味「驅邪」的中藥!溼邪、寒邪、鬱邪挨個化解,冬天裡的護身符
    說起這個來,我首先想起了一味中藥,叫做紫蘇葉。依我看,在所有可以治療感冒的中藥裡頭,蘇葉是和咱老百姓離得最近,實用價值最高的一味藥了。紫蘇葉是什麼?它其實就是唇形科植物皺紫蘇、尖紫蘇的葉。它的顏色發紫,故而名字裡含一個「紫」字。它又為什麼叫「蘇葉」呢?
  • 每天學一味中藥,絡石藤!
  • 每天學一味中藥,柏子仁!
  • 每天學一味中藥,川烏!
  • 每天學一味中藥,枳殼!
  • 原來核桃中間的木質隔膜叫分心木,也是一味中藥,你知道嗎?
    1,核桃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經常吃的一個堅果,還是一味藥食同源的中藥。但是我們可能不知道,原來核桃中間的木質隔膜也是一味中藥,叫分心木,而且還具有許多的功效。2,生活中有許多美好的東西,不起眼的東西,往往在不知不覺中就被我們遺棄了,而分心木就是被我們遺忘的一個非常好的養生中藥。
  • 你常吃的杏仁,其實根本不是杏仁,吃錯杏仁最嚴重還可能喪命
    「杏仁」可以說是大家最常接觸到的堅果種子類,但從做成飲品的杏仁茶、杏仁奶,到處處可見的美味甜點杏仁薄餅、杏仁豆腐,通通掛上「杏仁」兩個字,但這些食品原料並非全部都是使用「真杏仁」外,「真杏仁」實際上還有南北之分。
  • 每天一味中藥 枇杷葉
    爺爺笑笑說,沒錯,用一味枇杷葉,通過降其衝逆之氣,則諸症自平。 於是叫病人自己去採枇杷葉,把毛刷掉,煎湯服,喝了幾天後,果然不嘔、不渴、不咳了,連慢性咽炎所致的咽中時常癢痛也消失了。 爺爺說,枇杷葉能夠和降肺胃,化痰止咳,肺胃氣機下行,那麼嘔咳自愈。
  • 雞蛋中藏著一味中藥,究竟是什麼?有啥功效?一文說清楚
    但如果你只當雞蛋是一種食材就錯了,雞蛋裡還藏著一味中藥,今天就給你講清楚。雞蛋殼內側,蛋清外側的一層薄膜,在中醫上被稱為鳳凰衣,是一味中藥。每天取1克左右衝水喝,堅持飲用,就會發現咳嗽會慢慢好轉,有著意想不到的效果。下次再吃雞蛋,可別把這麼有用的「鳳凰衣」扔了。
  • 每天吃8顆杏仁,對身體有哪些好處?新鮮的杏仁到底能不能吃
    最新版《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每天成年人吃堅果、大豆類含量為25g~35g。如果換算成杏仁,大約是每天吃8顆,可作為零食、早餐、加餐時的食物。而有些人不吃堅果,尤其是在夏天認為堅果脂肪高,吃多了會「上火」。
  • 每天學一味中藥,羅布麻葉!
  • 每天學一味中藥,川貝母!
  • 每天學一味中藥,山茱萸!
  • 每天學一味中藥,三叉苦!
  • 藥知道|中藥成藥的命名智慧
    | 全文約1200字,閱讀約需2分鐘| 中藥成藥和方劑的命名中蘊藏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方劑名稱與中藥成藥是承載文化的重要載體,也是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揚據不完全統計,目前中藥劑型有40餘種,常用的劑型有丸、片、膠囊、合劑(含口服液)、顆粒、糖漿、煎膏、膏藥、酒、散、酊、茶、栓、氣霧、
  • 每天吃一把杏仁,對身體有多少好處?除了潤肺,還有這些作用
    每次到甜品店,朋友都喜歡點紅豆和杏仁,特別是杏仁,只要含有杏仁的食品她幾乎都會購買,本以為是覺得好吃,原來她是認為杏仁的保健效果比較好,自己身體不好,多吃杏仁肯定能改善體質。 可能也有人說杏仁吃多了會死人,是很危險的,那杏仁到底有什麼功效,吃的時候要注意什麼呢,今天小九和大家說一說。
  • 一味中藥受李時珍推崇,通肺中諸氣而排老痰、頑痰,內外寒熱皆可
    有一味中藥正是除痰的能手,深得李時珍推崇,並譽為「舟楫」,它尤其善於清肺除痰,可以疏通肺中諸氣而排出老痰、頑痰,而且不論內外、寒熱均可用之。這味中藥就是桔梗。它是桔梗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桔梗的植物根,桔梗是很常見的植物,而且分布極為廣泛,有南北之分,在植物學上可能差異不大,但是在中醫文化的理解中就不一樣了。
  • 學一味中藥,葶藶子的功效與作用
    配大黃:肺腸同治;配杏仁:利水消飲;配防已:清熱降溼、利水消腫。葶藶子的藥方選錄1、治肺癰喘不得臥:葶藶子(熬令黃色,搗,丸如彈子大),大棗十二枚。上先以水三升煮棗,取二升,去棗納葶藶,取一升,頓服。(《金匱要略》葶藶大棗瀉肺湯)2、治腹脹積聚症瘕:葶藶子一升(熬),以酒五升浸七日。服三合,日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