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學一味中藥,枳殼!

2021-01-13 騰訊網

1

藥用部位

芸香科植物酸橙接近成熟的果實。

2

別名

炒枳實、只殼、商殼。

3

植物形態

常綠小喬木,分枝多。枝具稜和短刺。單身複葉,互生;葉片寬橢圓形或寬卵形,長7~12cm,寬4~7cm,先端窄而銳或急尖,基部圓形或寬楔形;葉柄翅倒卵形,寬1~1.5cm,有時較窄或寬,葉柄短。花白色,單生或2~3朵簇生於葉腋。萼杯狀,5淺裂。花瓣5,長圓形,具芳香,有脈紋。雄蕊約25.花絲基部結合。果近球形,直徑5~8cm,橙黃色,果皮粗糙。瓤囊10~12瓣,果肉酸帶苦味。種子約20.,卵形。子味乳白色,單胚。花期5~7月,果期11~12月。

4

產地分布

多栽培於丘陵、低山地帶。分布於我國長江流域地區,主產於江西、湖南、四川。

5

採收加工

7月果皮尚綠時採收,自中部橫切為兩半,曬乾或者低溫乾燥。

6

藥材性狀

半球形,直徑3~5釐米。外果皮褐色,有顆粒狀突起,有明顯的花柱殘基或果梗痕。切面中果皮黃白色,邊緣1~2列油室。質堅硬,不易折斷。瓤囊7~12瓣,內藏種子。氣清香,味苦、微酸。

7

性味歸經

性溫,味苦、辛、酸。歸脾經、胃經。

8

功效與作用

理氣寬中、行滯消脹。屬理氣藥。

9

臨床應用

用量3~9克,煎湯內服;或入丸、散。外用:適量,煎水洗或炒熱熨。用治胸脅氣滯、脹滿產痛、食積不化、痰飲內停、胃下垂、子宮脫垂、脫肛等。

10

藥理研究

升高血壓;抑尿;抗休克;抑制胃腸運動;對子宮有興奮或抑制雙重作用。

11

化學成分

本品含揮髮油、橙皮苷、枳屬苷、松柏苷、柚皮素-7-芸香糖苷、福橘素、甜橙素、新橙皮苷、異歐前胡內酯、茴芹香豆精、柑屬環肽Ⅱ、柑屬環肽Ⅲ、柑屬環肽Ⅳ、忍冬苷、生物鹼等成分。

12

使用禁忌

孕婦慎用。

13

配伍藥方

治氣滯、食飲痰火停結:枳殼30克,厚樸24克,俱用小麥麩皮拌炒。每用枳殼6克,厚樸4.8克。水煎服。(《本草匯言》)

治久嗽上焦熱,胸膈不利:枳殼(炒)、桔梗各90克,黃芩60克。上咀,每日早用60克作一服,水三盞煎二盞,勻作三服,午時一服,申時一服,臨臥時一服。(《古今醫統》枳殼湯)

治右脅痛脹滿不食者:枳殼(鼓炒)、桂心(去粗皮,不見火)、片子薑黃(洗)各15克,甘草(炙)4.5克。上為末,每服6克,姜棗湯調下,酒亦可。(《重訂嚴氏濟生方》推氣散)

治飲食積滯,心下痞悶作痛,噫氣如敗卵者:枳殼(去瓤,銼,麩炒)、白朮各15克,香附(麩炒,去皮)30克,檳榔9克。為細末,每服6克,米湯調下,日3次。(《本事方》枳殼散)

相關焦點

  • 每天一味中藥 枇杷葉
    爺爺笑笑說,沒錯,用一味枇杷葉,通過降其衝逆之氣,則諸症自平。 於是叫病人自己去採枇杷葉,把毛刷掉,煎湯服,喝了幾天後,果然不嘔、不渴、不咳了,連慢性咽炎所致的咽中時常癢痛也消失了。 爺爺說,枇杷葉能夠和降肺胃,化痰止咳,肺胃氣機下行,那麼嘔咳自愈。
  • 每天最少學一味中藥-葛根
    文章綜合執業藥師教材、中國藥典(2015年版)、《常用中藥真偽鑑別》及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會中藥材圖像資料庫等網絡資料!就這樣,孩子留在老人身邊,每天隨老人採藥。時間長了,通過老人講解,孩子認得很多草藥,尤其對一種色白肥大而堅實的草根印象最深,這草根能治發熱、口渴、拉肚等病。 後來,老人過世了,孩子也長大了。他用那種草根治好了不少病人。當人們問起草根的名字時,他不由想起老人的恩賜和自己的身世,隨口說:「葛根。」因為老人為葛家保住了他一條「根」。
  • 一味中藥受李時珍推崇,通肺中諸氣而排老痰、頑痰,內外寒熱皆可
    有一味中藥正是除痰的能手,深得李時珍推崇,並譽為「舟楫」,它尤其善於清肺除痰,可以疏通肺中諸氣而排出老痰、頑痰,而且不論內外、寒熱均可用之。這味中藥就是桔梗。它是桔梗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桔梗的植物根,桔梗是很常見的植物,而且分布極為廣泛,有南北之分,在植物學上可能差異不大,但是在中醫文化的理解中就不一樣了。
  • 每天學一味中藥,絡石藤!
  • 每天學一味中藥,柏子仁!
  • 每天學一味中藥,杏仁!
  • 每天學一味中藥,川烏!
  • 原來核桃中間的木質隔膜叫分心木,也是一味中藥,你知道嗎?
    1,核桃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經常吃的一個堅果,還是一味藥食同源的中藥。但是我們可能不知道,原來核桃中間的木質隔膜也是一味中藥,叫分心木,而且還具有許多的功效。2,生活中有許多美好的東西,不起眼的東西,往往在不知不覺中就被我們遺棄了,而分心木就是被我們遺忘的一個非常好的養生中藥。
  • 雞蛋中藏著一味中藥,究竟是什麼?有啥功效?一文說清楚
    但如果你只當雞蛋是一種食材就錯了,雞蛋裡還藏著一味中藥,今天就給你講清楚。雞蛋殼內側,蛋清外側的一層薄膜,在中醫上被稱為鳳凰衣,是一味中藥。每天取1克左右衝水喝,堅持飲用,就會發現咳嗽會慢慢好轉,有著意想不到的效果。下次再吃雞蛋,可別把這麼有用的「鳳凰衣」扔了。
  • 每日一味中藥:火麻仁
    中藥火麻仁是桑科草木植物大麻的成熟去殼種仁。中醫認為火麻仁有潤燥滑腸的功效與作用。別名:大麻仁,線麻子(代殼者)。來源產地:為桑科一年生草木植物大麻的成熟去殼的種仁。均為栽培。可用一味火麻仁,搗爛煮糊,加冰糖,煮成象芝麻糊一樣服用。也可配其他潤腸作用的藥物,如產後便秘配當歸、柏子仁,妊娠期便秘配瓜蔞仁、杏仁;陰虛者可加玉竹。如胃腸燥熱較甚,腹部脹滿而有便秘,單用火麻仁效力不夠,須配大黃、枳實等,方如麻子仁丸,此方也適用於有痔瘡而患便秘者,但老人和體虛者則不宜用。(2)用於滋陰補血。
  • 一味「驅邪」的中藥!溼邪、寒邪、鬱邪挨個化解,冬天裡的護身符
    說起這個來,我首先想起了一味中藥,叫做紫蘇葉。依我看,在所有可以治療感冒的中藥裡頭,蘇葉是和咱老百姓離得最近,實用價值最高的一味藥了。紫蘇葉是什麼?它其實就是唇形科植物皺紫蘇、尖紫蘇的葉。它的顏色發紫,故而名字裡含一個「紫」字。它又為什麼叫「蘇葉」呢?
  • 每天學一味中藥,羅布麻葉!
  • 每天學一味中藥,川貝母!
  • 每天學一味中藥,山茱萸!
  • 每天學一味中藥,三叉苦!
  • 每天學一味中藥,雞矢藤!
  • 每日一味中藥:金蓮花
    (《河北中藥手冊》)金蓮花②治急性中耳炎,急性鼓膜炎,急性結膜炎,急性淋巴管炎:金蓮花、菊花各三錢,生甘草一錢。水煎服。(《河北中藥手冊》)金蓮花典籍記載①《山海草函》:治疔瘡大毒,諸風。②《綱目拾遺》:治口瘡,喉腫,浮熱牙宣,耳疼,目痛,明目,解嵐瘴。
  • 每日一味中藥:葛根
    中藥葛根為豆科多年生藤本植物野葛的根。中醫認為葛根有解表退熱,生津止渴,透發麻疹,昇陽止瀉的功效與作用。【別名】甘葛,粉葛根。【來源產地】中藥葛根為豆科多年生落葉草質藤本植物葛的乾燥根。野生或栽培。粉葛根土產於廣西、廣東。多為栽培品。北葛根主產於湖南、湖北、浙江、河南等地。均為野生。【採收炮製】切片或塊,生用。以塊大,質堅實,色白,粉性足,纖維少者為佳。
  • 每天學一味中藥,鵝不食草
  • 每日一味中藥:龜板
    中藥龜板是龜科水棲爬行動物烏龜的腹板。中醫認為龜板有滋陰潛陽,益腎強骨的功效與作用。常見如龜板膠、龜苓膏、炙龜板、制龜板等別名:下甲,敗龜板,生龜板(生用)、炙龜板(砂炙用)。來源產地中藥龜板為龜科水棲爬行動物烏龜的腹板(骨質鱗甲)。烏龜多群居,生活於江河湖泊中。主產於湖北、湖南、安徽、江蘇、浙江,此外江西、廣東、四川、福建等地亦有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