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現代:西方價值的衰落還是崛起?

2020-12-22 有痛點

二戰後最大的變化就是,後現代主義的快速擴張。後現代主義是西方兩次世界大戰的反思,他們對西方現代化的啟蒙價值產生了懷疑,對科學技術和民主產生了懷疑,特別是對西方中心主義,邏各斯中心主義、男性中心主義等都產生了懷疑,哲學上要推翻柏拉圖主義的地位,經濟上要更加注重平等,文化上要更加注重少數族裔,社會上要關心少數群體,總之主流的白人的理性主義的文化遭遇了空前的危機,也就是後現代的挑戰。

後現代讓西方變得謙卑,讓西方變得不那麼自大,對自己的價值觀那麼多的自信。西方人接納了第三世界,印度人、阿拉伯人、中國人,日本人,他們都成為了西方世界的一分子,成為了所謂交往理性的一部分。

西方在二戰後經歷了快速的復興,迅速成為引領世界潮流的發達國家。但是相比於戰前,西方其實已經衰落,殖民地一個個獨立,經濟佔比也越來越縮小,雖然在科技和文化上還佔據優勢,但是價值觀已經不再是那麼有影響力。後現代主義無疑就是西方回歸西方的一種價值上的表現。

但是西方真的衰落了嗎?其實並沒有。

在價值觀上,雖然有後現代主義,但是也有保守主義,普世價值和人權論,西方依然對自己的價值觀具有巨大的自信,為此甚至不惜發動戰爭。相比於法西斯主義,西方在戰後找到了恐怖主義,依然能夠保持絕對的優勢。

同時西方在全球貿易和經濟中依然佔據價值鏈的上遊,雖然不再是赤裸裸的主權侵略,但是文化和經濟上的隱性的控制,依然非常強大。經濟發展的利潤的大部分都在西方的口袋裡,也導致南北經濟的差距越來越大,西方人的收入越來越高,而東方人卻越來越低。

同時,西方所謂的後現代主義,固然讓自己變得謙卑。但是這不過是少數知識分子的自戀,大部分的普通民眾,所謂的白垃圾,依然是基督教和白人價值觀的堅定支持者,他們已經開始不滿意全球化,不滿意多元主義,不滿意移民,他們要建立一個純潔的白人國家。這也意味著西方骨子裡雖然有二戰的洗禮,但是種族主義思想依然無法根除,對世界的威脅依然存在。

所以,後現代主義並不是西方的衰落,恰恰是西方自我革新,自我改變的一種方式。在這種方式下,西方變得更加勇猛,更加寬容而又有吸引力,雖然喪失了殖民地,但是依然是世界思潮的引領者。

相關焦點

  • 後新冠時代發達的西方衰落顯現,那麼西方文明的最大價值是什麼?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首先要廓清兩個問題:對誰來說是最大價值?最大價值的標準是什麼?自由的靈魂比如,西方文明中的海盜文化,對歐美來說是極具價值的,因為殖民、掠奪是近現代西方列強發家致富的法寶之一。但是對其他國家來說,西方的海盜文化是災難和屈辱,毫無建設性的價值可言。因此本文要探討的價值是針對所有國家來說的。近現代的西方國家即歐美,對其他國家作惡多端,然對世界的貢獻也是巨大而廣泛的。所謂西方文明的最大價值,應該是現代世界仍在堅守並會持續發揚光大的核心價值。
  • 美國的衰落是西方大航海時代掠奪文明的終結!
    一場疫情把美國拔得連遮羞布都沒有了,在很多人看來美國的衰落是民主政治體制失敗;其實美國根本不是什麼民主體制國家,他不過是西方大航海時代掠奪文明的繼承者,如今這個掠奪文明經歷幾個世紀的輝煌後終究走向了滅亡,而美國就最後的苟延殘喘,衰落是發展必然的結果。
  • 奧斯曼帝國崛起背景——歐洲及拜佔庭帝國的衰落
    奧斯曼帝國崛起之三大法寶一、出色的外交家奧爾汗奧爾汗是奧斯曼的第二位首領,是奧斯曼一世的兒子,不過那時候奧斯曼的首領還不叫蘇丹。奧爾汗在位30多年,是奧斯曼帝國崛起之路上的一位開拓者,但他的主要功績在於建立了帝國內部的統治制度和文化,同時打開了向歐洲進軍的大門。
  • 王隨學:西方衰敗促中國重整文化與價值體系
    世界進入全球化時代以來,從前南聯盟、阿富汗、伊拉克、南奧塞梯、中東「拉鋸」到隨後的利比亞,從美國「9·11」、馬德裡地鐵連環爆炸、峇里島連環爆炸、別斯蘭人質劫持、倫敦地鐵爆炸、孟買恐怖襲擊到挪威爆炸槍擊案,儘管戰爭衝突與恐怖襲擊的雙重威脅,始終未斷;但毋庸置疑的是,相比起以中國為首的新興經濟體崛起與西方的衰落
  • 四大發明的歷史價值完全碾壓西方近現代的所有發明創造
    即便這些發明有一定的現實價值和意義,那也是主要在古文明的基礎上取得的,是古文明宵小支派發明。現代科技發明看起來比中國古代發明先進,但這是人類認知深化的必然性,而就歷史價值而言,現代科技文明卻是遠遠不如中國古代各種發明的,正如恩格斯所說:「摩擦生火超過了蒸汽機」。中國古代文明的上述成就為現代社會提供了最為直接最為強大的根源,現代文明完全是建立在古文明基礎上的,屬於舊文明的一種特殊類型。
  • 仲偉民 | 後現代:歷史學的悼詞還是福音?
    因為,如果後現代的邏輯是成立的,那麼從認識論上來講,傳統的歷史研究就是毫無意義的,歷史學家的工作是毫無意義的,歷史學這個職業是沒有存在價值的,史學從業者應該統統下崗。因此有人驚呼:在歷史學領域,狼來了!後現代史學的觀點自始至終遭到眾多歷史學家的反對,美國甚至成立了反對後現代史學的協會。
  • 中國已崛起,「慕強」的西方,為什麼還是看不起我們?
    似乎對於80後和早期90後而言,從小我們就在接受我們國家還不是很發達還是很落後的教育,並且不管是教育中還是日常生活中,相對於西方發達國家而言我國總有些抬不起頭的感覺。我國真正的崛起時間,應該是在2008年前後,從全球GDP的一張動態排行圖裡可以明顯地看到。
  • 歐洲文藝復興對西方現代繪畫的重要影響
    文藝復興的說法實際有一個暗含的前提,即某項東西的衰落。那麼是什麼東西衰落了呢?這我們得要從東羅馬帝國的拜佔庭藝術說起。在整個接近千年的漫長中世紀,拜佔庭藝術佔據了主角,而拜佔庭藝術首先是宗教藝術,即其根本之目的是為宗教服務的。
  • 奧斯曼帝國衰落後,歐洲為何沒有奪回君士坦丁堡?
    縱觀現代西方國家的首都,沒有一個能與東羅馬首都君士坦丁堡的輝煌歷史相媲美。這座城市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7世紀,當時,這裡是希臘城邦邁加拉移民建立的一座殖民城市,取名拜佔蒂翁,拜佔廷是它的拉丁名字。
  • 日本動漫在衰落,國漫在崛起?
    近年來各大媒體、不少大侃都熱議日本動漫在衰落,而中國動漫在崛起,情況確實是這麼個情況,但結論不是這麼個結論。國內還是一貫宣傳的套路,以偏概全,斷章取義。
  • 而西方強國衰落後一蹶不振?答案已經明了
    看過了縱橫六國的秦朝,看過了富麗堂皇的唐朝,也見證了清王朝的衰落,在磨難中涅槃,終於鑄造了一個強大而富強的祖國。作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的中國,他屹立了世界的東方經久不衰。那麼為何其他三大文明古國衰落之後卻再難崛起呢?英國的教授給出了標準的答案。馬丁雅克教授在《了解中國的崛起》一書中提到了這幾個重要的因素,血脈相承、落葉歸根具有強大的凝聚力。
  • 末日博士魯比尼:美元霸權長期必然衰落,人民幣將崛起
    如果未來幾十年間,如許多人已經預言的,世界將進入「中國世紀」,則人民幣的崛起和美元的衰落當然就是大概率事件。 近期以來,伴隨美元匯率急劇下滑,越來越多人都開始談論起美元喪失全球儲備貨幣地位的可能性。畢竟,世人都已經看到,美國聯儲正在採用極為激進的寬鬆貨幣政策,這顯然會對全球最重要紙幣造成進一步的削弱,而且與此同時,黃金價格和通貨膨脹前景也在雙雙走高。
  • 因為中國,世界越來越不西方了,西方也越來越不西方了?
    西方國家逐漸失去了在全球政治經濟中的主導地位,世界局勢逐漸脫離西方國家的控制。西方越來越不西方化,這是西方國家內部的衰落和離心。不是某個國家的發展造成的。什麼是「西方」?「西方」是一個帶有冷戰後心態的概念。它有豐富的內涵和外延,包括歷史沿革、地理位置、哲學文化、宗教信仰、政治制度和不同的利益。
  • 歐洲最傳奇的家族,曾叱吒風雲數百年,卻因近親結婚走向衰落
    近代,隨著現代生物學的普及,各國人民逐步認識到了近親結婚的危害。然而在古代,尤其是西方國家,卻對這種觀念十分模糊,反而被血統尊貴論給忽悠到了。因此,很多歐洲的貴族,為了確保自身血統的尊貴,一般歐洲的很多家族,都採用兩種方式。
  • 橋水加倉中概股後 達裡歐萬字長文:美國步入衰落 中國正迅速崛起!
    來源:中國基金報原標題:橋水大幅加倉中概股後,達裡歐最新萬字長文:美國步入衰落,中國正迅速崛起!中國基金報見習記者 李迪「美國現在已不是最強大的帝國,它相對處於衰落中,中國的力量正在迅速崛起,沒有其他國家能與之比擬。」這句每個中國人看了都會熱血沸騰的話,並非出於中國人之口,而是橋水基金CEO瑞·達裡奧在最新文章《過去500年的大周期》中說的。
  • 中國已經崛起,為何西方國家仍舊排斥中國?
    如今的中國已經崛起,經濟振興,軍事剛猛,文化復甦,一片欣欣向榮。然而我們預料的贏得全球的認同,尤其是西方國家的認同卻沒有到來,反而是西方國家極力阻止中國的崛起,破壞中國的復興大業。為何會出現這種情況呢?中國已經擺脫了貧窮落後,萎靡不振的局面,且成長為僅次於美國的超級大國,為何仍舊被西方各國所排斥呢?
  • 想想橋水之言:美國正衰落中國正迅速崛起!
    美國的沒落,即是中國更大崛起開始。這是趨勢也將是必然。市場上漲有多高?你需要更高的格局來判斷,才能更加的精準。此前,橋水大幅加倉中概股後,達裡歐最新萬字長文:美國步入衰落,中國正迅速崛起!「美國現在已不是最強大的帝國,它相對處於衰落中,中國的力量正在迅速崛起,沒有其他國家能與之比擬。」這句每個中國人看了都會熱血沸騰的話,並非出於中國人之口(我們自己說的多了,沒人信的,用老外說才得支持,讓別人說才是高手),而是橋水基金CEO瑞·達裡奧在最新文章《過去500年的大周期》中說的。在這篇萬字長文忠,達裡奧分析了幾個大國500年的興衰史,並發出警告:美國正處於衰落階段,而中國將迅速崛起。
  • 為什麼西方率先贏得了現代科學優勢?
    第二個觀點,前半段進入了關於古代文明的基本事實,後半段原本可以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弄清楚關於現代科學如何誕生的基本事實,但很遺憾,與第一個觀點一樣,還是回到了「西方中心論」史觀影響下的老套路上。一個含義模糊的「這一系文明」概念,就將古希臘到「文藝復興的歐洲」串聯成了一個連續的歷史進程,一條唯一的光明之路。
  • 西方現代藝術流派——後印象派淺談
    現代主義的起源——後印象主義畫派「後印象主義」(Post—Impresionsm)一詞,是由英國美術批評家羅傑弗萊(RogerFry)發明的。據說,1910年在倫敦準備舉辦一個「現代」法國畫展,但是臨近開幕,畫展的名稱還沒有確定下來。
  • 從詩歌結構到病態語境,艾略特《荒原》:西方現代社會的一曲輓歌
    在英國仍以「日不落帝國」自居之時,艾略特就獨具慧眼地譜寫了西方世界現代精神文明的「悲愴奏鳴曲」——《荒原》,他多視域、多層次地展現了一戰後西方廣闊的社會生活。《荒原》不僅是他本人,更是歐洲一戰後普遍存在的悲觀失落、迷惘空虛的異化社會情緒和異化社會心理的濃縮,表現出整整一代人對西方現狀敵視沮喪情緒的極點。